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应用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手功能训练临床观察
1
作者 夏菁 李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用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手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行手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活血通络方熏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WE评分、Gartland-W...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用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手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行手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活血通络方熏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WE评分、Gartland-We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距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行手功能训练联合活血通络方熏洗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症状,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活血通络方 手功能训练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分析
2
作者 刘丽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 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桡骨...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 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术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护理价值,更倾向于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多个领域实施护理,保证患者护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腕关节功能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善校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经尺骨茎突骨折的诊断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进行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分为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及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和Ⅱ型组,待分组完成后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经尺骨茎突骨折的诊断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进行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分为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及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和Ⅱ型组,待分组完成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手术后的3个月和1年2组的X线测量结果、Gartlant-Werley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优良率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优良率为85%。尺骨茎突骨折Ⅰ型和Ⅱ型术后3个月的X线测量结果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使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对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情况、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以及对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对手术后X线测量以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并无明显影响,其长期效果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分型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子豪 《北方药学》 2021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5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病患予以纳入,就诊区间为2012年1月-2019年1月,依据于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以组别划分:对照组(25例,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中药热奄包治疗),就...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5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病患予以纳入,就诊区间为2012年1月-2019年1月,依据于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以组别划分:对照组(25例,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中药热奄包治疗),就二者术后患肢的肿胀消退程度以及疼痛缓解情况展开对比,并对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效果及术后3个月腕关节Cooney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疼痛量表(NR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中药热奄包 肿胀疼痛 疗效
下载PDF
活血止痛壮骨汤联合康复训练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效果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宣晶 施贝德 金志江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0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壮骨汤联合康复训练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对照组...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壮骨汤联合康复训练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壮骨汤治疗。2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消肿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桡骨骨密度、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消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2组桡骨骨密度均较术前增高(P<0.05),观察组桡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壮骨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可减轻疼痛,增强骨密度,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消肿时间,改善腕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活血止痛壮骨汤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康复训练 疼痛 骨密度 腕关节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活血消肿汤配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春 傅科上 楼红侃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8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汤配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疗... 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汤配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活血消肿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评估2组症状体征积分,记录肿胀消失、疼痛缓解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胀消失、疼痛缓解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肿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可减轻其肢体肿胀、疼痛情况,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活血消肿汤 康复疗法 肿胀 疼痛 腕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骨科外洗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潮琪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7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骨科外洗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2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科外洗一方熏洗,... 目的:观察骨科外洗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2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科外洗一方熏洗,2组均连续治疗7 d。治疗结束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RW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RW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外洗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腕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腕关节僵硬 骨科外洗一方 腕关节功能 疼痛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陶蕾 宋慧玲 孔习相 《医疗装备》 2018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78例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术后治疗...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78例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术后治疗,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疗法进行术后治疗,对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ooney腕关节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康复效果,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骨折术后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腕关节功能 早期康复治疗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3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俞丹霞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11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30例在常规疼痛干预的基础上予耳穴...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11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30例在常规疼痛干预的基础上予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睡眠质量、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天和术后7天,观察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指数)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天、术后1月和3月,观察组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加速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金铃子散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
下载PDF
自拟活血消肿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雷环宇 盛炎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肿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2022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0...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肿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2022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功能锻炼指导,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消肿方汤剂内服治疗。通过比较2组患者术后肢体消肿、止痛时间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情况,术后1月评估腕关节功能的恢复率,来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消肿、止痛时间及VAS评分较对照组大幅度下降(P<0.05);术后1月随访,治疗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率为93.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自拟活血消肿方能够加快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症状,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活血消肿方 桡骨远端骨折术 肢体肿胀疼痛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刘仕友 齐国斌 +3 位作者 孙建华 颜华东 王建华 杜洪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1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1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效果、上肢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1.4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评分(45.86±4.19)分高于对照组的(33.60±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04±0.42)分低于对照组的(3.52±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综合评定问卷中的心理功能评分(81.54±3.34)分、躯体功能评分(77.83±3.51)分、社会功能评分(82.34±3.74)分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79.20±3.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34±3.37)分、(68.72±3.05)分、(70.52±3.84)分、(70.06±3.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予以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可加快腕关节愈合,促进其上肢功能康复,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持续被动运动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活血利水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沈奇 季如如 +2 位作者 成建翱 秦洁 马勇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活血利水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 目的:分析活血利水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活血利水方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止痛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活动不利、疼痛、肿胀、瘀斑中医症候积分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利水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等症状,并降低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方 桡骨远端骨折术 临床疗效 肿胀程度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疗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彭艳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89-89,共1页
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疗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疗法。对比干预前后二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和... 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疗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疗法。对比干预前后二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和功能障碍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为桡骨远端骨折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疗法能够缩短其腕关节功能恢复进程,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腕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术 早期康复疗法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志强 潘波 李绍康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固定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术后护理,对比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固定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术后护理,对比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第1周、2周、4周及12周的腕正侧位片中掌倾角和尺偏角的角度进行测量,发现除在第1周掌倾角两组比较无差异,其余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均具有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Mcbride评价,观察组优良率为82.61%(1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干预 桡骨不稳定骨折 腕关节功能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部分保留旋前方肌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蓝思彬 谭睿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5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部分保留旋前方肌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 目的:探讨部分保留旋前方肌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40)和试验组(n=41)。传统组切开旋前方肌,试验组部分保留旋前方肌,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腕关节活动度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腕关节活动度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为4.88%(2/41),低于传统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保留旋前方肌能缩短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早期疼痛,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保留旋前方肌 桡骨骨折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 疼痛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群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以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对比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自2015年7月-2019年4月62例该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纳... 目的以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对比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自2015年7月-2019年4月62例该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纳入患者分为参照组(n=31)与观察组(n=31),为参照组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15、16.913,P=0.002、0.014),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参照组短(t=1.384,P=0.075)。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至治疗后6个月患者尺偏角及掌倾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5、0.894、1.731,P>0.05;t=0.946、1.379、0.992,P>0.05)。治疗后3个月参照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6.77%,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77.42%,参照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观察组(χ~2=21.078,P=0.017)。治疗后6个月参照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6.77%,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0.32%,两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4,P=0.051)。结论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外固定术结合治疗及切开复位内固定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小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老年不稳定性桡骨骨折 治疗效果差异分析
下载PDF
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建筑 苏立东 +1 位作者 陆明瑶 王静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185-187,共4页
目的 :探究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行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50例为观察组,另外行锁定钢板内固定的5... 目的 :探究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行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50例为观察组,另外行锁定钢板内固定的50例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平均值的比较中,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的,且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均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显著的。观察组的Jakim标准功能评分优、良、可、差、总的优良率相比于对照组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后的随访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6.00%和84.00%;两组的Cooney腕关节评分痛疼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其它Cooney腕关节评分功能、活动范围、握力与对照组的进行对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 :将无头加压空心钉的方式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能够极大地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长,在恢复腕关节功能的同时,还保证了与传统的锁定钢板的方式在疗效上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头加压空心螺钉 桡骨骨折内固定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早期PNF技术训练对DRF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及其活动度的影响
18
作者 艾秀 刘倩 郁冰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训练对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术后患者腕关节复位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97例DR... 目的探究早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训练对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术后患者腕关节复位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97例DR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有无PNF技术训练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给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治疗,术后未给予任何康复训练,观察组49例术后24 h增加PNF技术训练,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复位优良率、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活动度、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复位优良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66.67%(32/48),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末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63.21±13.16)d低于对照组的(73.92±13.65)d(P<0.05)。结论PNF技术训练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可提高DRF患者的腕关节复位优良率,提高神经对机体组织及肌肉之间的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加快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桡骨远端骨折术 腕关节功能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对拆板时间的影响
19
作者 梁鲁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87-89,共3页
分析综合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对拆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作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就其护理应用效果及... 分析综合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对拆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作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就其护理应用效果及其对拆板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讨组经护理后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拆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简单活动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获得认可,可明显缩短患者的预后康复时间,此护理方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桡骨骨折整复 拆板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