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顺龙 高庆飞 +2 位作者 董泽蛟 李忠龙 刘洋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2期96-105,共10页
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受到多所高校的高度重视。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工作。通过分析桥梁与隧道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本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情... 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受到多所高校的高度重视。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工作。通过分析桥梁与隧道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本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应具备的六项核心能力,并以此为基准,确定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目标导向。随后,通过学习和借鉴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从整体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内容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科核心课模块改革中,坚持“自力更生,特色办学”的原则,保证研究生能够夯实基础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选修课模块改革中,坚持“资源整合,引领方向”的原则,立足传统方向,开创新型方向,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为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提供了更优质的课程和更合理的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课程体系改革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项贻强 汪劲丰 +5 位作者 王晖 伍华成 荆龙江 杨万里 李毅 陈冬梅 《华东公路》 2006年第2期3-6,共4页
论述了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和适用范围、系统的组成、开发的平台、系统的界面等,并以文晖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为背景,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模块,系统的硬件设... 论述了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和适用范围、系统的组成、开发的平台、系统的界面等,并以文晖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为背景,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模块,系统的硬件设备和理论基础。提出和解决了大型复杂桥梁和隧道工程空间静动力分析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问题。探讨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温度等监测随时间的变化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 健康监测 评估管理系统开发
下载PDF
浅谈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羽婷 《低碳世界》 2017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本文针对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和组成、主要功能及模块、系统理论基础等进行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收缩徐变、温度等条件下的变化,提出了科学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方法... 本文针对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和组成、主要功能及模块、系统理论基础等进行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收缩徐变、温度等条件下的变化,提出了科学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方法,对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 健康监测 评估管理
下载PDF
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与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波 《中华建设》 2020年第19期138-139,共2页
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是降低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按照风险分级标准,能够对桥梁和隧道工程进行总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分析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风险评估方法,并针对施... 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是降低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按照风险分级标准,能够对桥梁和隧道工程进行总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分析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风险评估方法,并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进行风险评估,为以后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对高速公路的通行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针对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应增加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桥隧工程施工安全评估可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条件,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通行条件 公路桥梁 桥隧工程 安全风险评估 高速公路 桥梁隧道 施工安全
下载PDF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十七届颁奖大会暨第八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在京举行
5
作者 田葆栓 《铁道车辆》 2019年第2期11-11,共1页
2018年7月7——8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铁道学会、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十七届颁奖大会暨第八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在北京举行,原铁道部副部长、工程院院士、茅以升基金会副主任孙永福... 2018年7月7——8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铁道学会、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十七届颁奖大会暨第八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在北京举行,原铁道部副部长、工程院院士、茅以升基金会副主任孙永福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基金会主任委员王志珍讲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何华武在致辞中号召中国工程院、铁道学会、茅以升基金会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我国桥梁和隧道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以升 基金会 技术论坛 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监测评估系统研究
6
作者 宋亚洲 《中华建设》 2018年第1期142-143,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在实践中工程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的基础,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工程建设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在实践中工程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的基础,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工程建设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也是如此,针对此现象出现了许多应对措施,其中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就是其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健康监测
下载PDF
薪火相传 天堑变通途——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科学中国人》 2021年第21期56-57,共2页
“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为山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向崇山峻岭延伸,如何安全建桥与防灾减灾?如何实现桥梁的经久耐用?如何保障隧道的安全建设与运营?这些问题都急需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51年,作为重庆交通大学前... “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为山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向崇山峻岭延伸,如何安全建桥与防灾减灾?如何实现桥梁的经久耐用?如何保障隧道的安全建设与运营?这些问题都急需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51年,作为重庆交通大学前身的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应川藏公路建设需要创建了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立正是以重庆交通大学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几十年的积淀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川藏公路 道路桥梁工程专业 国土面积 天堑变通途 交通基础设施 防灾减灾
下载PDF
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机理及夹持效应指标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国俊 田骐玮 +4 位作者 伏一多 吕明航 唐光武 杜永峰 韩宗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3-871,共9页
为了衡量隧道锚夹持效应发挥作用的大小,本文通过分析隧道锚的承载特性,提出用隧道锚的夹持效应系数和峰值承载力作为夹持效应指标,并利用Mohr-Coulomb准则对二者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对普立特大桥隧道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其应力... 为了衡量隧道锚夹持效应发挥作用的大小,本文通过分析隧道锚的承载特性,提出用隧道锚的夹持效应系数和峰值承载力作为夹持效应指标,并利用Mohr-Coulomb准则对二者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对普立特大桥隧道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其应力、塑性区等指标的分析来计算其夹持效应指标来对其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对不同位移状态下的夹持效应系数进行分析,并结合位移、荷载、承载力和夹持效应系数对隧道锚的设计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公式计算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及现有研究结果间的误差小于10%,所得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隧道锚的夹持效应系数随着承载力的减小而呈增大趋势,说明适当降低隧道锚的承载力有助于夹持效应发挥作用,隧道锚也更满足其保护环境、资源节约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隧道锚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隧道式锚碇 夹持效应 有限元分析 承载能力 MOHR-COULOMB准则
下载PDF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
9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长沙理工大学 工程学院 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高墩钢混组合梁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与设计研究
10
作者 杨安 梁凯 秦伟 《公路工程》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以平面曲线半径R=150 m、横坡i=6%、最大墩高H=91.2 m、桥长L=550 m的钢混组合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现场地形地貌及临建情况,研究出在施工现场台架拼装钢主梁并浇筑桥面板形成单片组合梁结构后,再采用架桥机架设单片组合梁的施工方法,... 以平面曲线半径R=150 m、横坡i=6%、最大墩高H=91.2 m、桥长L=550 m的钢混组合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现场地形地貌及临建情况,研究出在施工现场台架拼装钢主梁并浇筑桥面板形成单片组合梁结构后,再采用架桥机架设单片组合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最大程度加快施工进程,满足工期要求;针对先形成单片组合梁结构再架梁的施工方法,研究配套的设计方案,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的结构型式设计钢混组合梁,使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特别考虑风荷载、离心力、车道偏载等,分别对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承载力、刚度、抗倾覆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架桥机架梁喂梁、施工偏载的施工阶段进行了单独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分析,满足规范要求。采用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对于现场条件受限、顶推施工困难且桥墩较高、不具备搭设临时支墩条件进行吊装施工的小半径、高墩钢混组合梁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钢混组合梁设计与施工 有限元分析 施工方法 受力分析
下载PDF
隧道衬砌混凝土管片高温爆裂及火灾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俊礼 徐志胜 +1 位作者 郭信君 张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164,共6页
为了探讨高温下隧道衬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衰减规律和管片结构的高温损伤规律,进行了衬砌混凝土材料和构件的火灾烧损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渗性能都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劣化,抗渗性能的降幅大于力学性能。... 为了探讨高温下隧道衬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衰减规律和管片结构的高温损伤规律,进行了衬砌混凝土材料和构件的火灾烧损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渗性能都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劣化,抗渗性能的降幅大于力学性能。掺入聚丙烯纤维对衬砌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有明显抑制效果,粗骨料的品种和颗粒形状对混凝土的高温损伤形式有明显影响。最后,在经典火灾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爆裂面积率、抗渗性能损失两个损伤指标特征,对试验中的衬砌管片火灾损伤进行评估。火灾作用2 h后,衬砌管片火灾损伤程度介于III^IV级(严重损伤与极度损伤)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火灾损伤 高温爆裂 聚丙烯纤维 粗骨料 抗渗性能
原文传递
交叠车站与区间隧道列车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由广明 刘维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为背景,研究了上下交叠地铁区间隧道与车站在列车同时通过时,其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5号线崇文门车站与2号线区间隧道的空间相对位置,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车辆-轨...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为背景,研究了上下交叠地铁区间隧道与车站在列车同时通过时,其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5号线崇文门车站与2号线区间隧道的空间相对位置,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作用于道床底部的列车动载;根据各种可能的列车荷载组合,分别研究了15种动载组合情况下地表振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地表振动 动力有限元 三维弹塑性模型 交叠车站与隧道
下载PDF
桥梁涡激共振试验节段模型质量系统模拟与振幅修正方法 被引量:70
13
作者 朱乐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4-208,176,共6页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研究涡激共振风速锁定范围和最大振动幅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一个具有自激特性的经验线性涡激力模型,从涡激共振微分方程出发,推导了涡激共振试验节段模型质量系统模拟公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与实桥之间涡激共振...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研究涡激共振风速锁定范围和最大振动幅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一个具有自激特性的经验线性涡激力模型,从涡激共振微分方程出发,推导了涡激共振试验节段模型质量系统模拟公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与实桥之间涡激共振幅值的换算关系,给出了涡激共振幅值的振型修正系数和阻尼修正系数公式。由此,通过合理的质量系统模拟和响应幅值换算,可在二维的涡激共振节段模型试验中考虑实桥的结构和振动的三维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涡激共振 涡激力模型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等效质量 振型修正系数 阻尼修正系数
下载PDF
斜拉桥无拉板式索塔锚固结构的疲劳性能分析
14
作者 郑宏利 王晓岭 +1 位作者 陈恒 王晓明 《公路工程》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斜拉桥的索塔锚固部位受力集中、构造复杂,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受到循环往复的荷载作用,其疲劳性能成为控制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桥塔因造型空间线性限制、两侧吊索角度方向不对称及桥塔高度方向差异,常采用无拉板式索塔锚固结构,... 斜拉桥的索塔锚固部位受力集中、构造复杂,在桥梁运营过程中受到循环往复的荷载作用,其疲劳性能成为控制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桥塔因造型空间线性限制、两侧吊索角度方向不对称及桥塔高度方向差异,常采用无拉板式索塔锚固结构,此结构因其独特的构造特征和受力响应,使得研究大部分聚焦在其受力特征和传力机理上,较少进行疲劳性能的研究。为防止此类结构发生脆性的疲劳破坏,更好地适应现代桥梁造型的需要,以某斜拉桥为例通过现行规范及标准、ABAQUS、FE-SAFE有限元模拟及实测对照对此结构进行疲劳性能探讨和参数优化,探寻不同工况下此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无拉板式索塔锚固结构的钢塔壁部分截面承受着非常不规则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交替变化,钢桥塔塔壁有明显的向平面内外两侧的鼓曲变形;疲劳寿命最低部位出现在钢锚箱与钢塔壁连接部位的焊缝处;相较于初始板厚40 mm,增加板厚将会提高结构的疲劳寿命,在锚固梁厚度为45 mm时疲劳寿命的计算结果上升幅度较大,由45 mm增加到50 mm时,计算结果与45 mm时无明显变化,因此在锚固梁厚度为45 mm时疲劳性能最佳,且比50 mm时节省钢材用量,可达到优化的效果。研究可为此类结构在工程应用上的疲劳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斜拉桥 钢桥塔索塔锚固结构 无拉板式钢锚箱 疲劳分析 结构优化
下载PDF
锚索式悬浮隧道断索动力响应及安全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政阳 何晓阳 +2 位作者 邵永波 项贻强 郭赵元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169,共9页
针对锚索式悬浮隧道的结构特点,提出锚索突然失效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安全设计的技术框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断索发生前悬浮隧道在管体剩余浮力、锚索预张力作用下的初始状态;在有限元程序中进行了悬浮隧道跨中截面单根... 针对锚索式悬浮隧道的结构特点,提出锚索突然失效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安全设计的技术框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断索发生前悬浮隧道在管体剩余浮力、锚索预张力作用下的初始状态;在有限元程序中进行了悬浮隧道跨中截面单根锚索骤断时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振动过程中的响应最大值以及断索后剩余结构的内力重分布形式,并分别采用动力放大系数、冲击系数评估了剩余结构承受的断索冲击效应。进而提出基于动力放大系数、冲击系数的结构响应简化分析方法,与动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部分锚索施加预张力,使得悬浮隧道恒载作用下初始受力状态更为合理;局部断索引起的结构振动非常明显,导致断索截面附近管体的较大变形;结构安全设计时,取动力放大系数为2.0对悬浮隧道管体位移、弯矩进行分析较为适用,取冲击系数为1.8预测断索过程中剩余锚索最大索力,安全储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悬浮隧道 动力分析 锚索失效 安全设计 技术框架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健康监测与预警平台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龙 赵东月 +4 位作者 栗怡文 郑旭达 王雄 伍卫国 彭家意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2年第4期205-209,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基建事业的大力发展,公路桥梁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生成了海量监测数据,桥梁健康监测平台作为数据的持有者,在桥梁数据的有效利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为了提高桥梁数据的利用率,缓解平台面临的数据灾难问... 近年来,随着中国基建事业的大力发展,公路桥梁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生成了海量监测数据,桥梁健康监测平台作为数据的持有者,在桥梁数据的有效利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为了提高桥梁数据的利用率,缓解平台面临的数据灾难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健康监测与预警平台。该平台不仅拥有数据采集、传输、持久化等功能,还支持多种类、多数量的桥梁数据可视化交互与桥梁健康评估功能,而且该平台集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监测数据预测功能,实现了桥梁安全预警。预测功能将监测数据划分为三部分:观察窗口、预警窗口、预测窗口,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窗口预测到异常值后,预警窗口的设置可以保证充足的时间(该平台中为24h)进行问题处理。实验验证该平台可以有效地完成桥梁状态监测与安全预警,实现桥梁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平台 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大数据 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悬浮隧道结构体系与动力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泰翔 贾军波 +1 位作者 邓扬 李爱群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8,85,共15页
悬浮隧道是一种全浸入式新型跨越结构,在复杂海湾环境中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为了深入了解悬浮隧道在外界激励下的动力行为,整理了悬浮隧道动力学的研究假定,分别总结了悬浮隧道独立结构和整体结构在一般波流荷载、交通荷载以及偶然荷载... 悬浮隧道是一种全浸入式新型跨越结构,在复杂海湾环境中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为了深入了解悬浮隧道在外界激励下的动力行为,整理了悬浮隧道动力学的研究假定,分别总结了悬浮隧道独立结构和整体结构在一般波流荷载、交通荷载以及偶然荷载作用下的数学模型与动力学研究进展,并归纳了影响结构动力响应的几何、环境和交通参数等因素。结果表明:管道计算模型普遍采用欧拉梁模型和离散弹性支承梁模型,锚索计算模型大多采用忽略了抗弯刚度并考虑初始构型的梁或者弦模型;在二维分析中梁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但少有学者进行三维空间下的讨论;物理实验需要考虑模型的适用性、环境的真实性和测量的准确性,着重针对结构相似、激励条件、测量手段、结构初始状态和整体系统固有动力参数进行测试;偶然荷载作用下地震动响应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普遍表明:结构的地震响应一般在安全范围内,但是当考虑了由地震引起的动水压力之后,结构动力响应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悬浮隧道 综述 力学特性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深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二从 余亚琳 张向冈 《广西城镇建设》 2023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土木工程是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及工程技术知识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等方向。
关键词 工程技术知识 土木工程专业 岩土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课程思政 建筑工程 建设路径 构筑物
下载PDF
纵向风速对隧道细水雾灭火效果影响探讨
19
作者 张奥宇 邓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2-796,共5页
为了探究细水雾和纵向通风共同作用下隧道内烟气运动情况,确定配置有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隧道最佳通风策略。采用FDS建立了隧道细水雾数值模拟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内温度、有害气体浓度及辐射热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细水雾和纵向通风共同作用下隧道内烟气运动情况,确定配置有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隧道最佳通风策略。采用FDS建立了隧道细水雾数值模拟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内温度、有害气体浓度及辐射热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0 MW火灾规模下,烟气层在火源上风向15 m的喷雾区开始出现逐渐层降,烟气层下降至2 m以下;至300 s灭火结束时,上风向150 m内,烟气层全部下降至2 m以下。故火灾发生5 min后,人员疏散距离应大于150 m。对比相同通风风速下(1 m/s)细水雾施加前后辐射热通量变化情况得出,开启细水雾灭火系统25 s后,火源下游5 m处热辐射强度由6 kW/m;降至0。建议开启细水雾灭火系统时尽量保持隧道内1 m/s的通风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隧道火灾 细水雾灭火系统 数值模拟 纵向通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