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1
作者 吕文龙 林逸峰 付强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通过开展孔内深层强夯单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和桩土应力测试,获取了不同荷载作用下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的平均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的桩间土承担了主要的... 通过开展孔内深层强夯单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和桩土应力测试,获取了不同荷载作用下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的平均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的桩间土承担了主要的上部荷载,约占50%~63%,随着荷载增大,桩间土承担的荷载比例逐步增大;对于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随着荷载的增大,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减小,数值介于2~5之间;对粘性素填土地基,孔内深层强夯复合地基在处理后的桩间土地基承载力比处理前可提高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深层强夯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应力 地基承载力 荷载分担比
下载PDF
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大直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扬波 容耀 +3 位作者 任志勇 吴波 刘聪 梁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褥垫层厚度是调整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基于相似关系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砂土地基中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大直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褥垫层厚度一定时,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先快速上升后趋于... 褥垫层厚度是调整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基于相似关系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砂土地基中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大直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褥垫层厚度一定时,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当荷载一定时,桩土应力比随褥垫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发挥主要承载作用,随着荷载增加,桩体逐渐发挥承载能力;褥垫层具有应力扩散作用,过薄不利于桩间土承载能力的发挥,过厚不利于桩体承载能力的发挥;当桩土应力比为5.4~11.2,砂土地基的褥垫层厚度与桩径比合理取值范围为0.37~0.74,能够充分发挥桩土共同承载能力。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能合理反映砂土地基中褥垫层厚度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以期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CFG 模型试验 褥垫层 桩土应力比
下载PDF
基于Hewlett方法的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比改进
3
作者 张玉琳 姜海军 +2 位作者 张培成 周亦涛 姚垣州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5-72,共8页
文中改进了拉膜效应对计算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比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桩间加筋体的微分段静力平衡,然后,根据加筋体下的地基反力符合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的假定,耦合拉膜效应和加筋体上覆路堤的土拱效应可求得... 文中改进了拉膜效应对计算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比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桩间加筋体的微分段静力平衡,然后,根据加筋体下的地基反力符合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的假定,耦合拉膜效应和加筋体上覆路堤的土拱效应可求得桩土差异沉降量以及网下桩土应力比。此外文中还分析了多种相关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也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网下桩土应力比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和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网上桩土应力比则反之;布桩形式不同,桩土应力比将随之改变,梅花形布桩时桩土应力比最大。该计算方法得到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值与实测值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式加筋路堤 桩土应力比 Hewlett方法 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桩土应力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修广 宋文义 苏公灿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67-469,共3页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也是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实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分析了影响桩土应力比的主要因素 .在充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桩土应力...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也是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实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分析了影响桩土应力比的主要因素 .在充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桩土应力比改进计算公式 .公式计算简单 ,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 桩土应力比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但汉成 李亮 +1 位作者 赵炼恒 王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共6页
基于目前对带垫层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理论的研究不够完善和为了满足工程实际中桩土应力比计算的需要,从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的负摩擦阻力、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并将土层按等沉面的位置分为上下两层土体... 基于目前对带垫层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理论的研究不够完善和为了满足工程实际中桩土应力比计算的需要,从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的负摩擦阻力、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并将土层按等沉面的位置分为上下两层土体,采用简化和收敛的方法,导出带垫层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方法对桩长为6.8-7.6 m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得到的等沉面位置位于距桩底0.6-0.7的桩长处,应力比值在14-19。计算值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计算方法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的需要,适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计算。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选择合理的桩间距、桩径、桩长和垫层材料能充分发挥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CFG 桩土应力比 垫层 负摩阻力 等沉面
下载PDF
带帽桩复合地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雷金波 姜弘道 +2 位作者 郑云扬 张少钦 况森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地基和带帽桩复合地基空间三维沉降变形特征的复合桩土应力比隐式计算公式。通过工程算例,分析了桩体中心间距、桩长、桩帽尺寸、垫层变形模量、下卧层土体变形模量、桩帽间土体变形模量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复合桩土应力比进行带帽桩复合地基按桩帽间土体沉降量控制优化设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刚性复合地基 复合桩土应力比 等沉面 控制沉降 帽间
下载PDF
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比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俞缙 周亦涛 +1 位作者 鲍胜 蔡燕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13,共9页
针对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了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分析了路堤土拱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推导获得了新的可以考虑土拱效应、拉膜效应和... 针对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了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分析了路堤土拱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推导获得了新的可以考虑土拱效应、拉膜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三者耦合条件下桩土应力比及桩土差异沉降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各因素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结果表明:网上、下桩土应力比均随路堤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桩体压缩模量、路堤填土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桩间土压缩模量、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且网下桩土应力比大于网上桩土应力比;网上桩土应力比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网下桩土应力比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网上、下桩土应力比差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路堤填土重度和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例实测值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承式加筋路堤 桩土应力比 拱效应 拉膜效应 侧摩阻力
原文传递
考虑负摩阻力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21
8
作者 武崇福 郭维超 +1 位作者 李雨浓 铁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在线性模式下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沉降变形关系,推导了垫层–桩–土的变形协调方程。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土工作性状的影响,将桩侧摩阻力分布由试验曲线简化... 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在线性模式下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沉降变形关系,推导了垫层–桩–土的变形协调方程。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土工作性状的影响,将桩侧摩阻力分布由试验曲线简化为线性模式,同时考虑桩顶刺入褥垫层,桩底刺入下卧层,结合桩土变形协调方程推导了中性面深度、桩顶平面桩土应力比、中性面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多种因素对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中性面深度比在0.15~0.35之间,中性面桩土应力比相比桩顶平面桩土应力比增大10%~40%。最后应用于某工程现场载荷试验和某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负摩阻力 中性面深度 桩土应力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复合地基土拱效应与桩土应力比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龙翔 王梦恕 +2 位作者 张顶立 童华炜 田守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
现场试验表明,在填土荷载作用下,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引起其上填土不均匀位移并调动自身强度以抵抗荷载而自然形成土拱。土拱将其上填土荷载传递至桩体,土拱下土体不承担拱上填土荷载,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 现场试验表明,在填土荷载作用下,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之间产生差异沉降,引起其上填土不均匀位移并调动自身强度以抵抗荷载而自然形成土拱。土拱将其上填土荷载传递至桩体,土拱下土体不承担拱上填土荷载,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小。在顶面水平的填土荷载作用下,填土中土拱由拱脚支承在相邻桩桩顶的主拱与搭接于主拱上的次拱组成,拱轴线均为悬链线。通过对主、次拱的静力平衡分析得出主拱轴向应力的计算公式,根据主拱拱脚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得主、次拱的拱高及主拱对桩顶的压应力,由此导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可用于复合地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拱效应 桩土应力比
原文传递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解析算法 被引量:32
10
作者 秦然 陈征宙 董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98,共3页
选取常用的双曲线函数来表征单桩与地基土的荷载-沉降曲线,导出了一组确定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算式。分析了桩土应力比与总荷载的关系,并指出置换率和桩土极限强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运用该组公式对两组实测数据进行理论拟合,证实能... 选取常用的双曲线函数来表征单桩与地基土的荷载-沉降曲线,导出了一组确定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算式。分析了桩土应力比与总荷载的关系,并指出置换率和桩土极限强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运用该组公式对两组实测数据进行理论拟合,证实能反映实际情况。对复合地基的设计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解析解 双曲线函数 置换率
下载PDF
加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叶观宝 蔡永生 张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2-678,共7页
桩土应力比是研究复合地基的一项重要参数,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常规复合地基,如搅拌桩、碎石桩等,而针对加芯水泥土桩的计算方法研究鲜有报道。从土体、水泥土及复合桩体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负摩阻力、桩顶和桩端刺入持力层... 桩土应力比是研究复合地基的一项重要参数,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常规复合地基,如搅拌桩、碎石桩等,而针对加芯水泥土桩的计算方法研究鲜有报道。从土体、水泥土及复合桩体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负摩阻力、桩顶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分析了桩周土体、水泥土桩及复合桩体的压缩变形,导出了刚性基础下加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芯桩、水泥土桩与土体3者之间的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加芯水泥土桩芯桩直径、芯桩桩长及水泥土桩桩长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其主要影响表现在随着加芯水泥土桩芯桩直径和桩长及水泥土桩桩长的增加,桩土应力比np亦逐渐提高。工程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芯水泥 刚性基础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原文传递
垫层破坏模式的探讨及其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 被引量:35
12
作者 池跃君 沈伟 宋二祥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11,共3页
为合理设计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垫层 ,对垫层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探讨 ,并建议了垫层的一种破坏模式 ,同时给出了桩土应力比与垫层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为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垫层参数的选取带来帮助。
关键词 破坏模式 极限平衡 桩土应力比 刚性 复合地基 垫层
下载PDF
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明华 邓岳保 杨明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23-2628,共6页
深入分析了路堤等柔性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对路堤-碎石桩-桩间土系统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桩土应力比计算模型,并给出关键参数的求解过程。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导得路堤荷载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解析表达式,结... 深入分析了路堤等柔性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对路堤-碎石桩-桩间土系统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桩土应力比计算模型,并给出关键参数的求解过程。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导得路堤荷载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解析表达式,结合大型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比试验过程中的全程监测数据,验证了理论解的正确性。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与桩土应力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桩土模量比和置换率是应力比的主要影响因素,路堤高度与路堤材料的影响次之;当路堤高度较小时,随着高度增加,桩土应力比提高明显;但当路堤高度增大到一定值时,桩土应力比基本不变;增大填料剪切模量可略微增大应力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路堤 柔性荷载 能量法
下载PDF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郑俊杰 陈保国 +1 位作者 Sari W.Abusharar 王仙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113,共4页
分析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筋材-桩-桩间土协同作用机理,利用圆弧线模拟筋材的挠曲变形,假设桩间土为理想弹塑性体,通过对筋材、桩体和桩间土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出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解析解和筋材挠曲变形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筋材-桩-桩间土协同作用机理,利用圆弧线模拟筋材的挠曲变形,假设桩间土为理想弹塑性体,通过对筋材、桩体和桩间土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出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解析解和筋材挠曲变形的计算公式.结合算例和现场试验结果分析了桩土应力比和筋材挠曲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算例分析结果说明该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可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增强体 加筋单元 挠曲变形 桩土应力比 路堤荷载
下载PDF
确定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明 赵明华 陈昌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探讨软基处理碎石桩径向变形机理 ,提出碎石桩体变形模式的纵横向异性 ,并根据桩土变形协调引入魏西克圆孔扩张理论和 p- y曲线法得出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
关键词 径向变形机理 变形模式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魏西克圆孔扩张理论 P-Y曲线法 地基加固
下载PDF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明华 张玲 刘敦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560,共6页
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机理及影响桩土应力比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散体材料桩受荷时不仅产生竖向固结,而且伴有侧向鼓胀这一变形特性,基于弹性理论解析,导出线弹性状态下桩体及桩周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而得出正方形布桩... 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机理及影响桩土应力比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散体材料桩受荷时不仅产生竖向固结,而且伴有侧向鼓胀这一变形特性,基于弹性理论解析,导出线弹性状态下桩体及桩周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而得出正方形布桩和梅花形布桩这2种典型布桩方式下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桩体和桩间土体进行时效分析;基于弹性理论及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导出考虑时间效应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某工程实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其结果表明,考虑时效后桩土应力比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且理论的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与实测曲线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材料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侧向鼓胀 时效
下载PDF
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垫层效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旭群 杨光华 +2 位作者 陈锐 温勇 张玉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7-361,共5页
通过现场4桩大压板静载试验,布置土压力盒,测定并分析C桩(刚性桩)桩顶、M桩(亚刚性桩)桩顶和桩间土体应力,计算桩(C桩+M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CM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过程中桩、土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不同垫层厚度,对比大压板试验P-S曲线... 通过现场4桩大压板静载试验,布置土压力盒,测定并分析C桩(刚性桩)桩顶、M桩(亚刚性桩)桩顶和桩间土体应力,计算桩(C桩+M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CM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过程中桩、土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不同垫层厚度,对比大压板试验P-S曲线,结合单桩静载试验,分析CM桩复合地基垫层的破坏模式及垫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CM桩复合地基工作时C桩桩顶应力集中现象明显,C桩桩土应力比大于10,M桩桩土应力比小于10;随着试验加载,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C桩桩土应力比增大幅度大于M桩;在复合地基设计荷载条件下,桩土荷载分担比接近6:3:1;将M桩和桩间土体视为一整体,即地基处理后相对于C桩的"桩间土",则桩土荷载分担比为6:4,设计较为合理;随着垫层厚度增大,CM桩复合地基沉降值增大;当C桩成桩质量较好时,垫层破坏模式为C桩桩顶刺入破坏,试验时应合理选取褥垫层的材料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 桩土应力比 荷载分担比 垫层效应
原文传递
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明辉 赵明华 姚琪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共4页
首先分析了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及其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引进圆孔扩张理论,根据平衡条件及位移协调条件,导出了受荷过程中桩土应力应变关系.并针对桩体间距不同,桩间土应力亦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桩体影响半径概念,分别... 首先分析了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及其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引进圆孔扩张理论,根据平衡条件及位移协调条件,导出了受荷过程中桩土应力应变关系.并针对桩体间距不同,桩间土应力亦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桩体影响半径概念,分别得到了不同桩间距下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桩体侧向膨胀造成的桩土共同作用现象,并能充分考虑桩体间距的重叠效应.最后,基于相似理论完成了桩土应力比的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实测结果,实测值与计算值最大误差为12%,说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 桩土应力比 圆孔扩张理论 膨胀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19
作者 李国维 杨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桩土应力比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通过揭普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数值及其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要比刚性基础下小得多...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桩土应力比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通过揭普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数值及其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要比刚性基础下小得多,它随荷载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呈波浪形变化,其研究成果可为路堤下复合地基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下载PDF
考虑桩顶刺入变形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明华 陈庆 张玲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3,共6页
对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变形的关系,进而根据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条件,基于荷载传递法,引入"等沉面"概念,假定桩与桩间土均是理想线弹性体,等沉面上、下桩侧... 对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变形的关系,进而根据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条件,基于荷载传递法,引入"等沉面"概念,假定桩与桩间土均是理想线弹性体,等沉面上、下桩侧负、正摩阻力均沿桩长均匀分布,导得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新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桩侧正、负摩阻力,桩体上、下刺入变形以及桩径,桩长和土层性质等影响因素。最后应用所得公式对一个群桩复合地基试验的桩土应力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时,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刚性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变形协调 刺入变形 负摩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