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筛查梅毒阳性病例的研究
1
作者 何姗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郧阳区人民医...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郧阳区人民医院进行梅毒阳性筛查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分别给予CLIA、TPPA,观察检测结果,并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LI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同时,将CLIA不同S/CO值时的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CLIA诊断梅毒阳性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经统计发现,132例患者中,CLIA发现阳性68例,TPPA发现阳性62例。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CLIA筛查梅毒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5%、85.71%、89.39%。当CLIA S/CO值为1.0~5.0时,CLIA阳性11例,TPPA阳性7例,二者的符合率为63.64%;当CLIA S/CO值为>5.0~10.0时,CLIA阳性15例,TPPA阳性13例,二者的符合率为86.67%;当CLIA S/CO值为>10.0~20.0时,CLIA阳性34例,TPPA阳性34例,二者的符合率为100.00%;当CLIA S/CO值>20.0时,CLIA阳性8例,TPPA阳性8例,二者的符合率为100.00%。通过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当CLIA S/CO值为2.50时,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9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3%、93.22%。结论:CLI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且当CLIA S/CO值>10.0时,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若CLIA筛查为阳性,建议同时行TPPA,以进一步提高梅毒阳性病例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阳性 筛查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1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倩 何翠娥 胡志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59-1160,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国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梅毒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因此及时确诊和治疗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常用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国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梅毒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因此及时确诊和治疗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常用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TPPA)、不加热甲苯胺红试验(TRUST)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阳性分析 梅毒螺旋体感染 甲苯胺红试验 性传播疾病 血清学试验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旭东 马艳华 +1 位作者 周少聪 张莉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756-757,760,共3页
目的评价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 目的评价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作为对照标准,采用CMIA法检测4686例血清标本,并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对同一个样本的化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4686例血清标本中用CMIA法检出阳性率5.48%,TPPA法检出阳性率5.14%。以TPPA为金标准,CMIA法敏感性为99.17%,特异性为99.60%。其中CMIA法检测血清S/CO值>4.00的215例,用TPPA确认214例阳性,阳性预测值(PPV)为99.53%。结论 CMIA法可替代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CMIA法检测S/CO值1.0~4.0的需进一步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一致性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对艾滋病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艾尼瓦尔·吾拉木 帕丽扎提·阿不都热依木 +1 位作者 刘晓萱 马雯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erebrospinal fluid 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CSF-TPPA)对HIV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5...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erebrospinal fluid 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CSF-TPPA)对HIV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62例HIV阴性、明确诊断为梅毒且为非神经梅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PPA检测、CSF生化检查以及常规检查检测结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TPPA对HIV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CSF-TPPA阳性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7.1%);观察组61.1%的患者CSF蛋白含量>500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观察组44.4%的患者CSF白细胞含量>5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7%);差异有显著性(P=0.000)。ROC曲线显示,CSF-TPPA在诊断HIV阴性神经梅毒的其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0.713~0.879),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62.9%;CSF蛋白在诊断HIV阴性神经梅毒的其曲线下面积为0.781(95%CI:0.692~0.870),灵敏度为61.1%,特异度为95.2%;CSF白细胞在诊断HIV阴性神经梅毒的其曲线下面积为0.674(95%CI:0.573~774),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0.3%。结论CSF-TPPA在HIV阴性神经梅毒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联合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对HIV阴性神经梅毒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脑脊液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诊断
下载PDF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颜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6期158-160,共3页
目的比较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2017-2018年治疗的梅毒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RPR以及TPPA检测。比较RPR以及TPPA的检测结果。结... 目的比较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2017-2018年治疗的梅毒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RPR以及TPPA检测。比较RPR以及TPPA的检测结果。结果80例患者检测中出现2例前带情况,分别为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将两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稀释,稀释比例为1:2,1:4,1:8,1:16,1:32,1:64,稀释完成后再次进行RPR检测,该一期梅毒患者血清在1:16稀释情况下呈阳性,该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在1:32稀释情况下呈阳性。结论RPR在梅毒临床检测中的敏感性不高,不适于疾病的诊断,可作为治疗检测及初次筛查使用,而TPPA检测准确率更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建涛 李泉 杨丹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926-926,共1页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可引起梅毒。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很多,血清学实验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1]。其中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2]。但TPPA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笔者于2014年7月收治1例...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可引起梅毒。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很多,血清学实验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1]。其中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2]。但TPPA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笔者于2014年7月收治1例TPPA试验假阳性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主诉:梅毒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假阳性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伟华 《沈阳部队医药》 2011年第2期99-99,共1页
1病例报告2010年5月我院烧伤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15%的8岁患儿。入院后因为需要输入血浆,故抽血送我科进行常规检查,检查中发现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仔细观察发现该试验阴性对照孔却为弱阳性凝集(±... 1病例报告2010年5月我院烧伤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15%的8岁患儿。入院后因为需要输入血浆,故抽血送我科进行常规检查,检查中发现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仔细观察发现该试验阴性对照孔却为弱阳性凝集(±),该试验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试剂。为进一步明确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试验假阳性 常规检查 病例报告 阴性对照 株式会社 烧伤科 入院后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未致敏颗粒假阳性1例
8
作者 张燕龙 曾佩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5期2064-2064,共1页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等常规必查项目。梅毒感染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显得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之...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等常规必查项目。梅毒感染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显得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之一。由于个体与方法学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据报道TPPA存在1%~2%生物学假阳性率[1]。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TPPA未致敏颗粒假阳性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假阳性率 TPPA 血清学检查 梅毒血清学 梅毒感染 检测结果 确证试验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翟瑞芳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3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行TPPA检测、快速血清反应(RPR)检测。统计TPPA检测、RPR...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3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行TPPA检测、快速血清反应(RPR)检测。统计TPPA检测、RPR检测诊断梅毒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结果入选者中63例阳性,58例阴性,经TPPA检测检出61例阳性,60例阴性,经RPR检测检出57例阳性,64例阴性;TPPA检测诊断梅毒灵敏度96.83%、特异度100.00%、准确度98.35%高于RPR检测79.37%、87.93%、83.47%,漏诊率3.17%、误诊率0低于RPR检测20.63%、12.07%(P<0.05)。结论采用TPPA技术应用于梅毒患者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 血清反应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堂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9期0049-0051,共3页
分析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具体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9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 分析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具体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9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展开临床诊断,将诊断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均高于80%,且TPPA法阳性检出率100%明显高于胶体金法83.87%、TRUST法88.71%。TPPA在早期梅毒和I期梅毒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符合率,三者在II期梅毒和晚期梅毒诊断方面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性方面,胶体金和TPPA高于TRUST(P<0.05);在特异性方面,TPPA和TRUST高于金胶体(P<0.05);在符合率方面,TPPA高于胶体金和TRUST(P<0.05)。结论 通过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能够在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发挥出诸多积极价值,不但能够确保临床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检验成本,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梅毒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勇龙 温贵华 +2 位作者 刘怡 张荣 邓益帼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4期302-302,315,共2页
目的:探究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体检的人员350例,其中210例为梅毒患者,95例为非梅毒患者,45例为正常人,对其分别进行2种试剂检测并分析梅毒诊断... 目的:探究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体检的人员350例,其中210例为梅毒患者,95例为非梅毒患者,45例为正常人,对其分别进行2种试剂检测并分析梅毒诊断情况。结果:梅毒Ⅰ期、梅毒Ⅱ期及潜伏期梅毒患者检测RPR阳性率分别为87.83%、98.75%、84.00%,检测TPPA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明显高于非梅毒患及健康的正常人检测RPR阳性率2.11%、0,检测TPPA阳性率0、0。结论: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用于诊断梅毒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梅毒
原文传递
CLIA、RPR、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赵颖 马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方法 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LIA、RPR、TPPA进行检测,并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方法 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LIA、RPR、TPPA进行检测,并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 ,并比较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CLIA检出阳性59例,阴性41例。RPR检出阳性73例,阴性27例。TPPA检出阳性59例,阴性41例。CLIA诊断准确率为69.00%(69/100),敏感度为68.92%(51/74),特异度为69.23%(18/26);RPR诊断准确率为97.00%(97/100),敏感度为97.30%(72/74),特异度为96.15%(25/26);TPPA诊断准确率为77.00%(77/100),敏感度为74.32%(55/74),特异度为84.62%(22/26)。RPR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显著高于CLIA、TPPA(P<0.05);RPR的特异度高于CLIA(P<0.05);CLIA与TPPA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差异较小(P>0.05)。结论 RPR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佳的诊断准确率,可为梅毒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小霞 冯月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9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P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份疑似梅毒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TP-ELISA、TRUST、TP...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P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份疑似梅毒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TP-ELISA、TRUST、TP-PA进行检测。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对比TP-ELISA和TRUST的检测结果。结果116份血清样本,TP-P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1份,阴性15份;TP-ELIS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0份,阴性16份。116份血清样本,TP-P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1份,阴性15份;TRUS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76份,阴性40份。TP-ELISA检测的敏感度98.02%、特异度93.33%及准确率97.41%均明显高于TRUST的69.31%、60.00%、6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与TP-PA对梅毒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 梅毒血清学
下载PDF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用于梅毒检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杭红亚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2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用于梅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3210个检测标本,进行梅毒金标法检测后显示67个标本为阳性,对这67个阳性标本分别进行TRUST、TPPA... 目的分析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用于梅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3210个检测标本,进行梅毒金标法检测后显示67个标本为阳性,对这67个阳性标本分别进行TRUST、TPPA与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进行判断。结果进行TRUST、TPPA与TRUST联合TPPA检测后得知,联合检测方法符合率97.0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式(分别为64.18%与79.1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不同年龄段阳性患者进行TPPA和TRUST检测分析,男性与女性阳性检测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6-60岁。结论采取TRUST与TPPA联合方法对梅毒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建议选择联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检测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TRUST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袁小多 漆雯 雷建芳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法在梅毒螺旋体(TP)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高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梅毒检查的426例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LISA检查、TRUST法检查、...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法在梅毒螺旋体(TP)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高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梅毒检查的426例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LISA检查、TRUST法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以TPP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ELISA与TRUST法检测TP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准确度。结果:426例疑似梅毒患者经TPPA检查显示为梅毒患者310例(72.77%),排除116例(27.23%)。ELISA检测TP的敏感度为98.06%、阴性预测值为94.87%、特异度为95.69%、阳性预测值为98.38%、准确度为97.42%,均高于TRUST检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TRUST检查相比,ELISA检查TP更具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准确度更高,可作为梅毒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
下载PDF
三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祥宁 张弋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疑似新生儿梅毒患儿均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疑似新生儿梅毒患儿均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查,比较三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新生儿梅毒的诊断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1.67%,准确性为93.75%,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8.33%;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诊断敏感性为97.00%,特异性为90.00%,准确性为94.38%,漏诊率为3.00%,误诊率为10.00%;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疾病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72.00%、70.00%、71.25%、28.00%和30.00%,三种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相比,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诊断新生儿梅毒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可提高疾病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新生儿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初筛方法的梅毒逆向筛查程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姜黎黎 张玉萍 尚爱民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TP-ELISA作为初筛方法的梅毒逆向筛查程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各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梅毒筛查者,并收集其标本15378份,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 目的:探讨TP-ELISA作为初筛方法的梅毒逆向筛查程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各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梅毒筛查者,并收集其标本15378份,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筛选分析。以TPPA为标准,比较各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总符合率,统计TP-ELISA的S/CO值与TPPA阳性结果的相关性。结果:TPPA筛查阳性率为3. 57%,TP-ELISA筛查阳性率为3. 83%,TRUST筛查阳性率为2. 38%。TP-ELISA的灵敏度(98. 9%)明显优于TRUST(64.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TP-ELISA与TRUST特异性与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梅毒筛查时,TP-ELISA与TPPA在梅毒筛查时有较好的一致性(K=0. 945),TRUST与TPPA一致性不明显(K=0. 639)。根据梅毒抗体检测的特点以及实验室TP-ELISA的检测方法,当≤1. 0时,S/CO为阳性,> 1. 0时S/CO为阳性。TP-ELISA检测结果的假阳性样本率为75. 00%(54/72),其主要是发生在S/CO值1. 0~2. 99之间。随着TP-ELISA的S/CO的数值增高,TPPA的符合率也依次增加,S/CO> 5. 0时,TPPA的阳性率为100%。TRUST的检测阳性样本有13例,患者主要有妇产科正常妊娠8例,口腔科牙周炎3例,心内、呼吸2例。TP-ELISA假阴性6例,其中分布为泌尿科患者3例,骨科患者1例,妇产科患者2例,其被疑为梅毒早期。TP-ELISA假阳性患者72例。结论:TP-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优于TRUST,有利于梅毒筛查效果,值得临床上大样本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逆向筛查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方法探讨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金晶 潘玥 +1 位作者 边春红 聂秀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价值,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所有采用CMI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本61051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价值,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所有采用CMI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本61051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分析其相关性。结果61051例患者中CMIA法阳性标本852例,阳性率为1.40%,TPPA法阳性确认663例,阳性符合率为77.82%,假阳性率为0.31%。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符合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P=0.002)。>60岁老年组CMIA法阳性预测值最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07),容易引起梅毒误诊。科室以皮肤科患者CMIA法阳性预测值最高。TPPA结果阳性符合率随着S/CO升高而升高,当S/CO≥10时,符合率达到100%。以TPPA法作为确证试验,对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S/CO值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到最佳诊断截断值为3.61。结论CMIA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梅毒筛查,TPPA法则更客观反映真实的梅毒阳性情况。对于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标本,尤其是S/CO<3.61的标本,有必要进行TPPA复检,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假阳性,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琴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年第5期76-77,共2页
梅毒(Syphilis)为一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病种的慢性性传播疾病,其致感病毒为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1]。本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皮疹、阴部糜烂、筋骨痛、皮肤起核以及痴呆等[2]... 梅毒(Syphilis)为一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病种的慢性性传播疾病,其致感病毒为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1]。本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皮疹、阴部糜烂、筋骨痛、皮肤起核以及痴呆等[2]。相关调查资料显示[3],我国梅毒的发病率在近年来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由于其症状通常比较隐匿,故不仅容易导致个体病例治疗延误,而且更是其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继而成为了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就当前临床对梅毒的诊断方法来看[4],血清学检测是最经典同时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学诊断依据,其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近代发展起来的相对较为先进的检测方法之一,笔者于近三年内采用本法对取自所在医院皮肤性病科的417例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ELISA用于TP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检测 诊断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性传播疾病 ELISA
下载PDF
4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和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丽玲 徐俊驰 朱启泰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2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比较4种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分析Tp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滴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梅毒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80例疑... 目的:比较4种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分析Tp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滴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梅毒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80例疑似梅毒的受试者血清样本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TRUST、梅毒胶体金试验(colloidal gold test for syphilis,SYP),其中90例受试者样本还进行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检测,以TPPA法为金标准将90例TPPA阳性患者设为梅毒组,90例阴性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4种方法的临床检测效能;进一步根据TRUST滴度将梅毒组90例患者分为高滴度组(≥1:8)和低滴度组(<1:8),采用Tp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检测Tp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TP-47、TP-45、TP-17、TP-15)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RUST滴度间的相关性。结果:SYP法检测T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89%、96.67%,CLIA法检测T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91.11%,TRUST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96.67%,SYP法、CLIA法的临床检测效能与TPPA法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的检测效能明显低于TPPA法(P<0.01),且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SYP法和CLIA法(P<0.05);此外,TP-47、TP-45、TP-17、TP-15 IgG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IgM(P<0.01),且TRUST高滴度组中TP-45、TP-17 IgM和TP-47、TP-45、TP-17、TP-15 Ig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低滴度组(P<0.05)。结论:TRUST法检测Tp时容易发生漏检,检测效能明显弱于SYP法和CLIA法,临床上可使用SYP法或CLIA法初筛,TRUST法复测并报告滴度的策略;WB法检测梅毒特异性IgG、IgM的阳性率与TRUST滴度呈正相关,可为判断病程进展、观测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