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3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梅花鹿狂犬病的病理学诊断及其病原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高雅 智宇 +5 位作者 张迪 乔蕾 邵国玉 丁玉林 葛金英 王金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了探明1例梅花鹿病例的死亡原因,本试验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进行诊断,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狂犬病病毒(RABV)核蛋白(N)和糖蛋白(G)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子进化和系统发... 为了探明1例梅花鹿病例的死亡原因,本试验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进行诊断,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狂犬病病毒(RABV)核蛋白(N)和糖蛋白(G)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患病梅花鹿临床表现出狂暴型神经症状。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典型的非化脓性脑炎,在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海马等部位的神经细胞胞浆内均有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嗜酸性RABV包涵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均在小脑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特异性的RABV阳性信号。基因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N和G基因分别长1424和1675 bp,均与2015年呼和浩特牛源毒株Rabies virus isolate CNM1101C(KC193267)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5%和99.3%。分离毒株N和G基因与从河南、甘肃、湖北、福建和山东等省分离的毒株位于同一分支,属于Asian谱系。结果表明,该梅花鹿感染狂犬病,RABV分离毒株属于中国地区流行的Asian谱系,与国内流行毒株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狂犬病 内基氏小体 病理学 遗传进化
下载PDF
梅花鹿DLX5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王鹏 刘方政 +3 位作者 李萱博 王春花 于海浩 夏彦玲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研究梅花鹿(Cervus nippon)DLX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究其与梅花鹿茸角骨化机制间的关系,采用RT-PCR技术对梅花鹿DLX5基因进行克隆,获得包含全部编码区的c DNA序列,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 为研究梅花鹿(Cervus nippon)DLX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究其与梅花鹿茸角骨化机制间的关系,采用RT-PCR技术对梅花鹿DLX5基因进行克隆,获得包含全部编码区的c DNA序列,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KEGG富集分析其信号通路,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在鹿茸生长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梅花鹿DLX5基因编码区长为870 bp,共编码289个氨基酸。DLX5蛋白为可溶性的不稳定蛋白,有2个保守结构域,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梅花鹿DLX5蛋白与许多不同物种来源的DLX5蛋白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相似度,比较保守。DLX5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比最大(78.89%),其后依次是α-螺旋、延伸链,占比分别为16.96%和4.15%。DLX5基因主要的作用通路为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DLX5基因在鹿茸生长后期(三杈茸)表达量显著增高,这种上调表达暗示了其在鹿茸骨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说明其可能是鹿茸骨化相关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DLX5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B超监测梅花鹿性控精液腹腔镜输精试验
3
作者 赵伟刚 孟庆江 +4 位作者 魏海军 陈秀敏 杨镒峰 赵蒙 薛海龙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13-16,23,共5页
梅花鹿常规冻精与性控冻精解冻后进行品质鉴定,结合B超监测卵泡有选择的对60只同期发情处理的梅花鹿进行腹腔镜精准输精。数据分析显示,同期发情处理后梅花鹿卵巢B超监测结果与腹腔镜输精受胎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X和Y型冻精产仔率为83.3... 梅花鹿常规冻精与性控冻精解冻后进行品质鉴定,结合B超监测卵泡有选择的对60只同期发情处理的梅花鹿进行腹腔镜精准输精。数据分析显示,同期发情处理后梅花鹿卵巢B超监测结果与腹腔镜输精受胎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X和Y型冻精产仔率为83.33%,而常规冻精产仔率为65.31%,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常规冻精组、X冻精组与Y冻精组所产后代性别比(公/母)分别为9:8、0:10和16:1,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后代出生及60 d时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表明,结合B超监测有选择的进行梅花鹿性控精液腹腔镜人工输精,可显著提高受胎率,降低成本,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流式细胞仪 精液分离 B超 腹腔镜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双阳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
4
作者 蔺军 刘耀峰 +2 位作者 潘亮 贾骅萍 闫小霞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双阳梅花鹿是通过地方类型选育途径,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的品种。其特征为体形中等、头长额宽、胸部宽深、腹围较大,毛色较深、背线较浅、梅花斑点大而清晰。全身是宝,头部(脑、茸、角、齿)、内脏(肾、胆)、产品(皮、肉、骨、鞭、筋、... 双阳梅花鹿是通过地方类型选育途径,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的品种。其特征为体形中等、头长额宽、胸部宽深、腹围较大,毛色较深、背线较浅、梅花斑点大而清晰。全身是宝,头部(脑、茸、角、齿)、内脏(肾、胆)、产品(皮、肉、骨、鞭、筋、髓、尾、血)、其他(胎)均可入药,尤其是鹿茸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因此,梅花鹿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发展特种动物养殖的理想项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阳梅花鹿 特种动物养殖 背线 名贵中药 鹿科动物 选育途径 梅花鹿养殖 饲养管理
下载PDF
梅花鹿角盘胶原蛋白的鉴定及其理化性质
5
作者 黄诗萌 王景琦 +1 位作者 皮钰珍 邵俊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2,共9页
本研究以梅花鹿角盘为原料,利用酸法和酶法提取梅花鹿角盘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研究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为开发胶原蛋白新资源,提高鹿产品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梅花鹿角盘ASC和PSC符合Ⅰ型胶原蛋白氨基酸... 本研究以梅花鹿角盘为原料,利用酸法和酶法提取梅花鹿角盘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研究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为开发胶原蛋白新资源,提高鹿产品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梅花鹿角盘ASC和PSC符合Ⅰ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的特征分布。其中蛋氨酸含量最低,羟基化程度较高,分别为45.69%和46.30%。ASC和PSC至少由两条α链(α1和α2)组成,β链含量较高,并含有少量的γ链。ASC和PSC二级结构相似,均出现酰胺A、B、Ⅰ、Ⅱ和Ⅲ的特征吸收峰,保存着三螺旋结构。ASC和PSC在280 nm处基本无吸收,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19.0 nm和224.0 nm处。ASC和PSC溶液的pH越接近pI值,其溶解性、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越小。当NaCl浓度为0~2 mol/L时,增加盐量可以增大ASC和PSC的溶解性、起泡性;盐浓度在0~0.4 mol/L范围内,能提高ASC和PSC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蛋白浓度0.5%时,两者的乳化稳定性最大,蛋白浓度4%时,两者的乳化稳定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角盘 胶原蛋白 鉴定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梅花鹿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崔鹤馨 陈琦 +8 位作者 呼延含蓉 苑冬梅 尚丽元 宋延来 刘沂霖 孙兴忠 郝良玉 冯凯 田来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为探索梅花鹿(Cervus nippon)最佳同期发情方案,在吉林省双阳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挑选163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繁殖机能良好的供试母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国产阴道孕酮栓(CIDR),B组采用进口CIDR,C组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均辅以孕... 为探索梅花鹿(Cervus nippon)最佳同期发情方案,在吉林省双阳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挑选163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繁殖机能良好的供试母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国产阴道孕酮栓(CIDR),B组采用进口CIDR,C组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均辅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法处理。另挑选100只供试母鹿随机均分为4组,采用筛选出的较优方案结合不同剂量PMSG法处理(Ⅰ组100 IU、Ⅱ组300 IU、Ⅲ组500 IU、Ⅳ组700 IU),探析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梅花鹿母鹿发情效果、发情时间分布、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以及不同PMSG剂量对母鹿发情受胎的影响。结果表明:A、B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但A、B组同期发情率分别较C组高23.5%和33.3%(p<0.01),且A组掉栓率较B组高8.8%(p<0.05);3种处理方案对发情时间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1);B组与A、C组比较,受胎率和产仔率分别高6.5%和9.8%(p>0.05),双胎率分别高13.4%和17.6%(p>0.05);采用进口CIDR辅以不同剂量PMSG法对梅花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现Ⅱ组、Ⅲ组、Ⅳ组同期发情率较Ⅰ组分别高36.0%、40.0%和48.0%(p<0.05),呈随PMSG剂量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发情时间均集中在24~48 h,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受胎率分别为46.2%、61.9%、59.1%和50.0%,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阴道埋栓的发情方案显著好于二次PG法,进口CIDR优于国产CIDR;进口CIDR+PMSG法的母鹿发情率和受胎率随PMSG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发情时间不受PMSG剂量的影响,PMSG适宜剂量为300 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同期发情 阴道孕酮栓 前列腺素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梅花鹿源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检测与分析
7
作者 姚茵茵 聂瑞欣 +1 位作者 周航 薛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9-21,共3页
为分析黑龙江省梅花鹿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类酶(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提出指导意见。从黑龙江省4个养殖场中分离出130株梅花源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为分析黑龙江省梅花鹿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类酶(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提出指导意见。从黑龙江省4个养殖场中分离出130株梅花源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到10%以上。采用PCR技术对ESBL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耐药基因OXA、TEM的检出率分别为13.85%(18/130)、76.15%(99/130),CTX-M和SHV均未检出。4个养殖场的ESBLs基因以TE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ESBLS 大肠杆菌 耐药表型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浙皖交界清凉峰山区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8
作者 陈银珠 李睿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采用监督分类对浙皖交界清凉峰山区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1984、1995、2004、2013和2021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被信息,利用InVEST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按照低适宜生境(... 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采用监督分类对浙皖交界清凉峰山区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1984、1995、2004、2013和2021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被信息,利用InVEST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按照低适宜生境(0~0.2)、较低适宜生境(0.2~0.4)、一般适宜生境(0.4~0.6)、较高适宜生境(0.6~0.8)、高适宜生境(0.8~1),将生境分为5个适宜等级。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受浙江清凉峰山区对梅花鹿的保护政策、人口、经济等因素影响,高适宜生境萎缩,较高适宜生境面积波动变化,一般适宜生境整体扩张,较低适宜生境波动萎缩,低适宜生境扩张;1984、1995、2004、2013和2021年,研究区生境适宜性分数分别为0.701、0.736、0.696、0.664、0.671,平均属于较高适宜生境,但整体适宜性下降;千顷塘的生境适宜性总体上优于万家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梅花鹿 野生动物栖息地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清凉峰
下载PDF
梅花鹿肠毒血症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9
作者 周童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梅花鹿属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园中较为常见。梅花鹿饲养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肠毒血症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梅花鹿的健康,甚至有的因治疗不及时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梅花鹿肠毒血症的诊治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济... 梅花鹿属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园中较为常见。梅花鹿饲养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肠毒血症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梅花鹿的健康,甚至有的因治疗不及时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梅花鹿肠毒血症的诊治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济南动物园为例,着重对梅花鹿产毒血症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展开了深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肠毒血症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新媒体赋能梅花鹿产业网络宣传策略研究
10
作者 白竹雪 吕函朔 +1 位作者 董锦芳 张栌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探析新媒体视角下梅花鹿产业网络宣传中的赋能作用,并通过吉林省双阳区梅花鹿产业这一典型案例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了双阳梅花鹿的特点与资源。从网络宣传策略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赋能实现该产业的品牌化。同时,结合高等学校创新创... 探析新媒体视角下梅花鹿产业网络宣传中的赋能作用,并通过吉林省双阳区梅花鹿产业这一典型案例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了双阳梅花鹿的特点与资源。从网络宣传策略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赋能实现该产业的品牌化。同时,结合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开展梅花鹿产业在新媒体平台宣传的特点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宣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梅花鹿产业 网络宣传 大创项目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转型养殖梅花鹿 创新引领致富路
11
《新农业》 2024年第3期75-76,共2页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着力打造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推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辽宁省从2022年开始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沈阳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列入辽宁省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培育单位。为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总结辽宁“头雁”优秀经验,《新农业》开设专栏,对辽宁“头雁”优秀学员进行深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项目实施方案 梅花鹿
下载PDF
梅花鹿林下养殖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
作者 黄海娇 王笑宁 +2 位作者 朱立夫 姜海宇 王帅 《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测定梅花鹿林下养殖林地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含水量、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物理化学指标,确定梅花鹿养殖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干扰程度,并探究土壤对梅花鹿林下养殖干扰的响应。研究发现随着梅花鹿林下养殖密度的... 通过测定梅花鹿林下养殖林地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含水量、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物理化学指标,确定梅花鹿养殖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干扰程度,并探究土壤对梅花鹿林下养殖干扰的响应。研究发现随着梅花鹿林下养殖密度的增大,林地土壤容重随之增加,孔隙度减小,含水量降低,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随之减小的现象。梅花鹿养殖区域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受到梅花鹿养殖及其密度影响,适度的放养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增加土壤营养成分的沉积。养殖密度一但超过承载量,将造成土壤的物理性质下降以及营养成分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林下养殖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梅花鹿鹿茸总蛋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艳 赵晓露 +1 位作者 师晶晶 刘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梅花鹿鹿茸总蛋白提取物(SVPr)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Sprague Dawley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每组20只。... 目的探讨梅花鹿鹿茸总蛋白提取物(SVPr)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Sprague Dawley大鼠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每组20只。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大鼠造模前禁食12 h,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1)制备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二甲双胍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500 mg•kg^(-1)•d^(-1)灌胃,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1.47、2.94、4.41 g•L^(-1)的SVPr溶液0.1 mL,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给药4周。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24 h尿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活性氧(ROS)、核因子-κ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24 h尿蛋白、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BUN、SCr、24 h尿蛋白、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SVPr组大鼠SCr、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高剂量SVPr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BUN、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SVPr组大鼠SCr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BUN、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中剂量SVPr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SVPr组大鼠BUN、24 h尿蛋白、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低剂量SVPr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SVPr组大鼠BUN、血糖、24 h尿蛋白、SCr水平显著低于中剂量SVPr和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BUN、血糖、24 h尿蛋白、SCr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SVPr组(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ROS、NF-κ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肾组织中ROS、NF-κB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ROS、NF-κB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中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ROS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中剂量SVPr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ROS、NF-κB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高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ROS、NF-κB水平显著低于中剂量SVPr组和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ROS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SVPr组(P<0.05),中剂量SVPr组与低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Nrf-2、HO-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高剂量SVPr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Nrf-2、HO-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Nrf-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高剂量SVPr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肾组织中HO-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Nrf-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HO-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低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低剂量SVPr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肾组织中Nrf-2、HO-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Nrf-2、HO-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中剂量SVPr组和低剂量SVPr组,中剂量SVPr组大鼠肾组织中SIRT1、Nrf-2、HO-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剂量SVPr组(P<0.05)。结论SVPr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来抑制NF-κB转录活性、激活HO-1/Nrf-2抗氧化应激信号,减轻DN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总蛋白 糖尿病肾病 沉默调节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活性氧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发酵金针菇菇渣饲料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王华 李心莹 +4 位作者 林东文 黄秀声 钟伟英 刘建奎 周孝琼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3-66,共4页
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金针菇菇渣部分替代花生秧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2只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鹿。对照组梅花鹿的粗饲料为花生秧,试验... 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金针菇菇渣部分替代花生秧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2只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鹿。对照组梅花鹿的粗饲料为花生秧,试验组使用发酵金针菇菇渣代替全价日粮中40%的花生秧。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梅花鹿的总增重(TWG)、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G(IgG)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提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金针菇菇渣可提高梅花鹿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中蛋白质的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金针菇菇渣 梅花鹿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原文传递
梅花鹿SCF基因参与色素合成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陈旭 董依萌 +2 位作者 邢秀梅 杨苏坤 刘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63-3670,共8页
【目的】探究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对梅花鹿色素合成过程的影响。【方法】构建梅花鹿SCF基因野生型(SCF1-9)和突变型(SCF789)表达载体并转染HEK293细胞。用孵育HEK293细胞的培养液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模拟SCF在机... 【目的】探究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对梅花鹿色素合成过程的影响。【方法】构建梅花鹿SCF基因野生型(SCF1-9)和突变型(SCF789)表达载体并转染HEK293细胞。用孵育HEK293细胞的培养液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模拟SCF在机体的转运过程,检测B16细胞的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用RT-PCR法检测小眼症转录因子M型(MITF-M)、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TYRP2、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2(SLC45A2)、SRY盒转录因子10(SOX10)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mRNA表达量;用Western boltting检测MITF-M、TY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CF1-9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和MITF-M、TYR、SOX10基因mRNA表达量及TYR和MITF-M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SCF789组相比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SCF1-9组SCL45A2基因mRNA表达量与SCF789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梅花鹿SCF基因通过SCF/c-kit信号通路调节色素基因MITF-M、SOX10、TYR、SLC45A2表达,促进色素合成。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SCF基因 表达载体 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梅花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6
作者 王晓旭 鲍坤 +3 位作者 徐超 王凯英 杨镒峰 刘志杰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为了诊断多个养殖场梅花鹿发病原因,并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多个养殖场患病梅花鹿进行确诊,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通... 为了诊断多个养殖场梅花鹿发病原因,并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多个养殖场患病梅花鹿进行确诊,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解剖变化,初步诊断是魏氏梭菌引起梅花鹿死亡。分离得到的菌株,其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结果与以往报道的魏氏梭菌相符。对16S rRNA基因及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16S rRNA同源性为98%,使用魏氏梭菌的5种主要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只有Alpha基因有目的条带,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Alpha基因同源性为99%,可确定是A型魏氏梭菌。将分离得到的魏氏梭菌接种小鼠,发现小鼠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到相同病原。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这些鹿场是A型魏氏梭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魏氏梭菌 肠毒血症 腹泻 血便
下载PDF
舒泰和陆眠宁合用对梅花鹿的麻醉效果
17
作者 刘立贤 王鸿远 +4 位作者 于兴华 梁帅 马超 王海锋 樊璠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16期119-120,共2页
陆眠宁作为一种麻醉药广泛应用于梅花鹿、马鹿等动物的麻醉,舒泰是近些年广泛应用于犬科和猫科动物的麻醉用药。本研究通过使用舒泰和陆眠灵联用的麻醉方法,以麻醉给药5、10、15、30、45、60、75、90 min,记录镇静、镇痛和肌松的麻醉效... 陆眠宁作为一种麻醉药广泛应用于梅花鹿、马鹿等动物的麻醉,舒泰是近些年广泛应用于犬科和猫科动物的麻醉用药。本研究通过使用舒泰和陆眠灵联用的麻醉方法,以麻醉给药5、10、15、30、45、60、75、90 min,记录镇静、镇痛和肌松的麻醉效果,并对呼吸、心跳、血氧的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舒泰和陆眠宁合用对梅花鹿麻醉效果稳定有效,在镇静、镇痛和肌松的麻醉表现稳定、均衡,对动物的呼吸循环抑制影响轻微,可以满足梅花鹿大多数临床治疗和手术的需要。本研究近2年来对于梅花鹿的疾病治疗、麻醉输出、据茸等采用这2种麻醉药物联合麻醉,进行了100多次麻醉试验,均取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舒泰 陆眠宁 麻醉
下载PDF
基于GBLUP等模型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生长相关性状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浩东 闵祥玉 +7 位作者 周雅 张禾垟 郑军军 刘琳玲 王平 王艳梅 杨福合 王桂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8-616,共9页
旨在基于GBLUP等模型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生长相关性状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比较。本研究以吉林某鹿场2014—2019年所产梅花鹿261只作为研究群体(公鹿96只,母鹿165只),对梅花鹿体重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并基于5-... 旨在基于GBLUP等模型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生长相关性状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比较。本研究以吉林某鹿场2014—2019年所产梅花鹿261只作为研究群体(公鹿96只,母鹿165只),对梅花鹿体重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并基于5-fold交叉验证方法对GBLUP、Bayes A、Bayes B、Bayes C、Bayes Lasso、RRBLUP六种基因组选择模型预测准确度进行了比较,以筛选出适合梅花鹿生长相关性状的基因组选择模型。结果发现:(1)管围与臀端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43、0.50,属于高遗传力;体重、体高与体斜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30、0.27,属于中等遗传力;而胸围的遗传力为0.15,属于低遗传力;(2)在GBLUP中,基因组选择预测的准确度与性状的遗传力呈正相关关系,而在Bayes类与RRBLUP法中并未表现明显正相关关系;(3)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选取GBLUP作为基因组选择模型具有一定的优势;Bayes A可在低遗传力性状中作为首选;体重、体高、体斜长、管围、胸围、臀端高预测准确度最高的分别为GBLUP、Bayes B、Bayes C、Bayes B、Bayes A、RRBLUP。在实际生产中,没有能够完全适应所有性状的模型,必须根据预测的准确性以及预测的时效性来特异的选择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长相关性状 遗传力 基因组选择 准确性
下载PDF
饲粮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对育成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乾龙 魏倩倩 +5 位作者 赵德辉 郭肖兰 张铁涛 王晓旭 鲍坤 王凯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对育成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头7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对照组(Ⅰ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对育成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头7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额外添加1.25(Ⅱ组)、2.50(Ⅲ组)和5.00 g·kg^(-1)(Ⅳ组)过瘤胃半胱氨酸(有效成分51.70%)的试验饲粮。试验预饲期15 d,正试期11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Ⅲ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Ⅲ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各组粗蛋白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组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Ⅱ组和Ⅲ组甘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半胱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Ⅲ组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Ⅲ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各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Ⅲ组血清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Ⅲ组血清牛磺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显著提高育成期梅花鹿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有机物、干物质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和机体抗氧化功能,显著提高血清牛磺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浓度,显著降低血清半胱氨酸浓度。本试验条件下过瘤胃半胱氨酸适宜添加量为2.50 g·kg^(-1),有效添加量为1.29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半胱氨酸 梅花鹿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鹿茸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倩倩 马琳 +2 位作者 刘兴医 常忠娟 赵蒙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鹿茸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梅花鹿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12头3岁龄、体重[(74.79±0.78)kg]相近的健康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SC组...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鹿茸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梅花鹿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12头3岁龄、体重[(74.79±0.78)kg]相近的健康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S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S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饲喂49 d。结果表明:(1)与SC组相比,ST组的茸重显著提高了0.21 kg(P<0.05);(2)与SC组相比,ST组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有机物、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1)。(3)与SC组相比,ST组鹿茸的水分、粗蛋白、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SC组相比,ST组的平均鹿茸产值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生茸期梅花鹿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鹿茸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鹿茸营养成分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