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梗死前心绞痛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脏保护作用
1
作者 田瑞 刘小强 薛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至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323例,将其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PIA组)163例和对照组160例,检测两...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至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323例,将其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PIA组)163例和对照组16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TIMI血流等指标,记录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PIA组心肌肌钙蛋白Ⅰ、WBC、CRP、NT-proBNP、心肌梗死面积、术后无复流及慢血流情况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A通过减少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等起到心脏保护作用,从而改善STEMI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ST段抬高型心肌 心脏保护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的急诊处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荣杰 梁俊雄 +2 位作者 吕博文 莫俊强 赵德明 《现代医院》 2014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急诊处理要点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急诊科所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分组方法形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 目的探讨并分析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急诊处理要点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急诊科所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分组方法形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阿司匹林合并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进行治疗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急诊治疗中,通过扩冠、解痉、抗凝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有良好的控制价值,缓解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并发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 急诊处理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病程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如意 马圣庭 +3 位作者 赵成军 虞化鹏 王涛 柳翠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8期1144-1146,114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300例有梗死前心绞痛病史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梗死前心绞痛病程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326例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临床资料。对上述病例随访,平均随访(31.05±...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300例有梗死前心绞痛病史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梗死前心绞痛病程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326例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临床资料。对上述病例随访,平均随访(31.05±14.26)月,共随访到300例,随访率92.02%。对300例患者根据梗死前心绞痛病程时间分组:长期心绞痛组(简称A组):AMI前AP病史≥30天,共151例;近期心绞痛组(简称B组);7天≤AMI前AP病史<30天,共33例;短期心绞痛组(简称C组):AMI前AP病史<7天,共116例。对3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远期预后(并发症及近、远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病例再入院(由于心脏原因)、再次心肌梗死、随访期间及总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1),B组与A、C组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3组首次心梗后存活病例的累积死亡例数呈上升趋势,随访时间达3、4、5年时,A组与C组累积死亡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3组病例AMI后累积生存率呈逐渐下降趋势,A、B组生存曲线分别在AMI后4、9个月下降较明显,C组生存曲线在6个月后缓慢下降,36个月时明显下降,以后下降均较平缓。首次心梗后未接受PCI治疗是初发ASTEMI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梗死前长期心绞痛患者ASTEMI后远期预后较差,表现为再入院率、再次心肌梗死率、随访期及总心源性死亡率显著高于短期心绞痛组。首次心梗后接受PCI治疗是ASTEMI患者累积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未接受PCI治疗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危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梗死前心绞痛 病程时间 预后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下壁心梗重要合并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付京耀 杨敬源 富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 分析梗死前心绞痛 (PA)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IMI)重要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73例因首次急性下壁心梗患者 ,住院期间冠脉造影证实为右冠脉狭窄导致IMI,梗死发生后 10h以内有完整心电图 (包括V3R~ 5R,V7~ 9导联 )。有PA... 目的 分析梗死前心绞痛 (PA)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IMI)重要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73例因首次急性下壁心梗患者 ,住院期间冠脉造影证实为右冠脉狭窄导致IMI,梗死发生后 10h以内有完整心电图 (包括V3R~ 5R,V7~ 9导联 )。有PA组 4 3例 ,无PA组 30例 ,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具备可比性。结果 发现右室梗死 (RVI)、高度房传导阻滞 (CompleteAVB)、低血压 /休克 (hypotension/shock)两组有明显差异 ;有PA组低于无PA组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0 0 0 4 ;充血性心衰(CHF)、心脏性死亡 (death)、梗死后复发性心绞痛 (RA)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PA可减少下壁心梗中右室梗死等重要合并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下壁心 心肌 合并症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产生的缺血预适应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飞 马驰千 +1 位作者 康小涛 杨向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70-272,28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梗死前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研究梗死前AP产生的缺血预适应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25例首发急性S... 目的通过观察梗死前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研究梗死前AP产生的缺血预适应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25例首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按有无梗死前AP分为AP组和非AP组。研究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院内预后指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室壁瘤、心脏破裂等),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l I,c Tn I)峰值,心肌梗死后1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浓度。结果 AP组中CK-MB峰值、c Tn I峰值、NT-pro BNP浓度明显低于非AP组,而LVEF高于非AP组,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AP组均明显低于非AP组,其中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两组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AP产生的缺血预适应作用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梗死前心绞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缺血预适应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静 闫卫军 刘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ST段型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EMI首次发作患者223例,根据是...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ST段型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EMI首次发作患者223例,根据是否发生梗死前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pre-infarction angina,PIA)组和非PIA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期住院时和1个月后随访时接受和未接受二磷酸腺苷活化的血小板活性进行评估,测定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latelet surface expression of glycoproteinⅡb/Ⅲa,CD41)和纤维蛋白原受体(fobrinogen receptor,PAC-1)的表达率.结果在急性期,PIA组患者接受和未接受二磷酸腺苷活化的样本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8.51±2.83)%和(22.01±1.60)%]以及CD41(分别为197.62±34.20和158.20±25.50)和PAC-1(分别为10.38±2.48和6.93±2.29),平均荧光密度显著低于非PIA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6.22±4.20)%和(32.63±4.50)%,CD41分别为175.42±20.21和240.34±70.70,PAC-1分别为9.74±3.10和15.24±3.73](P均<0.05).1个月后随访期上述变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STEMI发作前出现PIA的患者血小板活性低于未出现PIA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ST段抬高型心肌 血小板活性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帮清 卢明瑜 +3 位作者 吴淳 王伟民 蒋宝琦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8-19,23,共3页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前 2 4h内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0 8例 ,有梗死前心绞痛者为A组 (5 3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者为B组 (5 5例 ) ,行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等检...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前 2 4h内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0 8例 ,有梗死前心绞痛者为A组 (5 3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者为B组 (5 5例 ) ,行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等检查。对心电图QRS积分值、心肌酶峰值、左室射血分数、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形成及短期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心肌梗死患者QRS积分值、心肌酶峰值、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形成及 1个月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 (P<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A组 (P<0 .0 5 )。结论 梗死前 2 4h内心绞痛可减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时QRS积分值 ,保护心功能 ,降低短期病死率。缺血预处理可能是梗死前心绞痛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心肌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玉萍 靳春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研究既往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稷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分为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B组(梗死前无心绞痛组)75例,两组均于发病后24 h抽血... 目的研究既往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稷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分为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B组(梗死前无心绞痛组)75例,两组均于发病后24 h抽血化验血中肌钙蛋白I(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分析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血cTnl、CK、CK-MB值及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比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显著降低,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梗死前心绞痛 近期预后 心肌酶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扬 林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145-146,共2页
目的对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病例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 目的对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病例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合理的临床急诊治疗可降低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心肌 心律失常 急诊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大宇 翁志远 公兰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观察梗死前心绞痛的发生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 6 2例 AMI患者按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再通率为 6 0 % ,对... 目的 :观察梗死前心绞痛的发生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 6 2例 AMI患者按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再通率为 6 0 % ,对照组为 31.2 5 % ,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 5 )。梗死前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3.3% ,对照组为 75 % ,两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可作为心肌缺血预处理 ,对心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溶栓治疗 缺血预处理 心肌 AMI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佳 欧少君 +3 位作者 尚孝堂 江蓓湖 陈荣康 来莺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317例初发心梗的住院病人,按梗死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及每次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Ⅰ组: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15分钟;...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317例初发心梗的住院病人,按梗死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及每次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Ⅰ组: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15分钟;Ⅱ组: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15分钟;Ⅲ组(对照组):梗死前48小时内无心绞痛发作。通过测定梗死后肌酸激酶(CK)峰值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梗死范围及心功能情况,并对住院期间各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病例的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表现为:梗死范围的缩小,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Ⅱ、Ⅲ组间各观察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不同对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可能产生不同影响,梗死前近期有短时间(<15分钟)的缺血刺激对梗死心肌具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 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 预后 肌酸激酶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清国 孙玉珍 刘健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2A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近期的影响。方法根据发病前48h内是否心绞痛发作将患者分为2组,所得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心肌梗死前心绞痛组心功能显著高于无心肌梗死前心绞痛组。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可减轻患者心肌损害,... 目的观察分析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近期的影响。方法根据发病前48h内是否心绞痛发作将患者分为2组,所得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心肌梗死前心绞痛组心功能显著高于无心肌梗死前心绞痛组。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可减轻患者心肌损害,具有保护心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心功能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江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分为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75例,B组(无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两组均于入院后定时抽血化验...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分为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75例,B组(无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两组均于入院后定时抽血化验血中cTnI(肌钙蛋白I)、MYO(肌红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记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血中的cTnI、MYO、CK-MB峰值浓度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无梗死前心绞痛组显著降低。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汪蔚青 金惠根 +6 位作者 陈万春 杨伟 刘宗军 施佳 王东毅 李英梅 方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55例直接PCI术后的AMI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124例)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13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55例直接PCI术后的AMI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124例)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13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A组磷酸肌酸激酶 (CPK)峰值、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无复流(NF)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自溶现象发生率显著高于B 组(P<0.05)。②A组随访时期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低于住院期间(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而B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③A组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力衰竭(8.06%)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20.16%)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6.79%和35.11%,P< 0.05),两组在死亡率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PCI对所有AMI均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梗死前心绞痛可促进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现象的产生,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有利于减少直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损害,改善左心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直接血管成形术 梗死前心绞痛 心脏事件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微循环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陈昕 任卫东 +3 位作者 唐力 马春燕 王立建 富维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利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技术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A)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PA将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37例患者分为两组,无PA组19例,有PA组18例。患者入院当天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室壁运动和左室容... 目的利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技术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A)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PA将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37例患者分为两组,无PA组19例,有PA组18例。患者入院当天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室壁运动和左室容积(EDV和ESV)。住院期间行MCE评价心肌危险区域中无再流范围。AMI后3个月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左室重构。结果MCE显示无PA组心肌危险区域节段中无再流范围高于有PA组(P<0.05);EDV和ESV初诊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无PA组在3个月随访时超声结果显示左室容积较初诊时增加(P<0.0001),PA组左室容积较初诊时并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可以减少无再流,保护心肌微循环,有利于再血管化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并防止左室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声学造影 梗死前心绞痛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16
作者 谷新顺 王荣英 +1 位作者 胡少东 傅向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100例首次AMI患者均在发病12h内行PCI术。所有患者按照有无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无再流组(15例)和再流组(85例)。监测心肌酶谱和C反...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100例首次AMI患者均在发病12h内行PCI术。所有患者按照有无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无再流组(15例)和再流组(85例)。监测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放射性核素测定心功能;观察室壁瘤、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无再流组PIA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而前壁梗死的发生率高于再流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再流组(P<0.01)。无再流组放射性缺损面积显著大于再流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心力衰竭、室壁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再流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6.12,P=0.01)。结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无再流现象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再流现象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史对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李立丰 李颖 +2 位作者 陈元禄 张承宗 王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评价梗死前心绞痛对梗死面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初步探讨缺血预适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具有确诊的Q波心肌梗死患者144人,记录其年龄、主要病史及服药史。采用QRS记分(QRSs)法测量梗死面积(MIS),以超声多谱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 目的 评价梗死前心绞痛对梗死面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初步探讨缺血预适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具有确诊的Q波心肌梗死患者144人,记录其年龄、主要病史及服药史。采用QRS记分(QRSs)法测量梗死面积(MIS),以超声多谱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按梗死前1月内及48小时内是否曾发作心绞痛分组,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及高血压史无差别,但梗死前心绞痛组合并糖尿病者较少(P<0.05)且服药率较高(P<0.05),梗死前心绞痛对LVEF无影响。梗死前48小时内心绞痛(缺血预适应)组较对照组QRSs减小(P<0.05),但梗死前1月内心绞痛史对QRSs无影响。结论 缺血预适应有可能减小MIS,对预后的影响尚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面积 左室功能 心肌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有或无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18
作者 王荣英 傅向华 +1 位作者 马宁 谷新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梗死前心绞痛 左室重构 急性心肌 缺血预适应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影响
19
作者 王荣英 傅向华 +1 位作者 马宁 谷新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10 0例首次 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 A(有心绞痛史 ,5 5例 )、B(无心绞痛史 ,4 5例 ) 2组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1...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10 0例首次 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 A(有心绞痛史 ,5 5例 )、B(无心绞痛史 ,4 5例 ) 2组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12 h内行直接 PCI术。术前术后监测心肌酶变化 ;术后 2周行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再梗死率、病死率。结果  (1) A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低于 B组 (P<0 .0 5 )。 (2 ) A组自溶现象发生率高于 B组 (P<0 .0 5 ) ;A组无再流现象发生率低于 B组 (P<0 .0 5 )。 (3) 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 B组 (P<0 .0 5 )。 (4 ) A组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均低于B组 (P<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可促进 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现象的产生 ,并可减少直接 PCI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梗死前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徐戈 李醒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832-833,共2页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 (PAP)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的影响。方法 :对 77例 AMI病人按是否有梗死前心绞痛分为 PAP组和对照组 ,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梗死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AP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分别为 (5 ...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 (PAP)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的影响。方法 :对 77例 AMI病人按是否有梗死前心绞痛分为 PAP组和对照组 ,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梗死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AP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分别为 (5 4 .3± 2 8.5 ) U / L和 (10 4 .4± 5 4 .5 ) U / L (P <0 .0 5 ) ;心电图的 QRS积分分别为 (7.3± 3.5 )分和 (10 .4± 4 .1)分 (P <0 .0 1) ;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15 .0 %和 37.8% (P <0 .0 5 ) ,左心衰竭发生率为 17.5 %和 4 0 .5 % (P <0 .0 5 )。结论 :PAP在限制心肌梗死范围 ,改善左心功能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起预适应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