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素花 李莉娜 +3 位作者 张国文 郑彩莲 李刚 毕金涛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2984-2985,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梗死心绞痛(PIA)发作可增加猝死的危险。因此对于经济困难而无力承受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常规治疗基础上...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梗死心绞痛(PIA)发作可增加猝死的危险。因此对于经济困难而无力承受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及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美他嗪 梗死后心绞痛 能量代谢 疗效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凯明 蒋崇博 +2 位作者 白玉蓉 赵广利 姚俊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1期53-55,共3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梗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20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梗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20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血脂方面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雷氏丹参片对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心肌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臣 孙健 +3 位作者 吕宝经 李月华 赵美华 荣烨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69-1771,共3页
目的:探索长期服用丹参片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丹参片加西药治疗观察组35例和单纯西药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后进行心绞痛、生活能力、心肌功能康复状况的评价及血液... 目的:探索长期服用丹参片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丹参片加西药治疗观察组35例和单纯西药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后进行心绞痛、生活能力、心肌功能康复状况的评价及血液流变学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2)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4)两组卡氏心功能记分与正常生活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P<0.05);(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心搏量(SV)、心脏指数(C I)、射血分数(EF)均明显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长期服用丹参片能够明显防治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增强患者生活能力,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片 心肌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生活能力 心肌功能康复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梗死后心绞痛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文 孙全格 +2 位作者 童文玲 赵倩 吕芳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急性心肌
下载PDF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梅花 姜艳 范蕾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32例梗死后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小剂量倍他乐克口服 ,为倍他乐克组。另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罂粟碱静点 ,为对照组。分别用药 1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32例梗死后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小剂量倍他乐克口服 ,为倍他乐克组。另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罂粟碱静点 ,为对照组。分别用药 1周后 ,观察其心电图及心绞痛改善程度。结果 :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比较 ,无论是心电图还是心绞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倍他乐克对梗死后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乐克 梗死后心绞痛 AMI 心肌
下载PDF
心率影响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的国内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婧 陈汉想 李伟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采用Meta分析(Meta analysis)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的影响。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梗死后心绞痛关系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 采用Meta分析(Meta analysis)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的影响。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梗死后心绞痛关系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梗死后心绞痛的危险(relative risk,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符合纳入标准的共7篇文献,总样本量1 888例。其中心率慢组1 030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128例;心率快组858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47例;合并RR=0.46,95%可信区间是0.38—0.55。漏斗图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性偏倚。AMI后心率增快者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危险增加,减慢心率可预防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急性心肌 梗死后心绞痛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冬梅 胡凤英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绞痛的相关因素,以便从护理的角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004年6月 ̄2004年9月75例AMI患者的交班报告及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除与梗死面积及部位有...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绞痛的相关因素,以便从护理的角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004年6月 ̄2004年9月75例AMI患者的交班报告及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除与梗死面积及部位有关外,精神高度紧张,早期强行活动,出院后不能遵医嘱继续服药等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并于2005年5月~2005年9月对75例在我院CCU治疗的AMI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8%,对照组发生率为26.7%。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掌握梗死后心绞痛的护理对策可以消除诱发心绞痛的隐患,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次数,使AMI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相关因素 护理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宇鸣 陈静 李文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P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心绞痛症状改善、检验指标及...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P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心绞痛症状改善、检验指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53.8%(P<0.05)。治疗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降低明显,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的应用可有效控制PIA发作,并且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温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诗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共1页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温肾活血汤 辅助治疗 疗效观察 心肌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冠通方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成龙 谭娣娣 +3 位作者 毛宗裕 刘建和 尹萍 肖冰凌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0-172,177,共4页
目的观察冠通方对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把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试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药组给予冠通方加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各项... 目的观察冠通方对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把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试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药组给予冠通方加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试药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药组与对照组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分级及评分情况具有明显差异(P<0.05)。试药组与对照组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能否建立,差异不显著。结论冠通方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显著优于西医基础治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通方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气虚血瘀型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对12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熊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的相关因素,并对PIA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PIA发生率情况。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12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性别、年龄与心率失... 目的探讨分析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的相关因素,并对PIA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PIA发生率情况。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12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性别、年龄与心率失常发生情况之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梗死部位、心功能分级、高血压、糖尿病、血栓的干预情况、发作时间、发作诱因的比较结果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是PIA的相关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前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为32%,干预后降为8.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运用积极适当的护理对策可以消除诱发心绞痛的隐患,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参七汤对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华云 王文会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参七汤对心肌梗死后绞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并用超声心动... 目的:观察参七汤对心肌梗死后绞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A/E比值。结果:参七汤组对心梗后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参七汤组的EF值、E值、A值和A/E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参七汤能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并可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七汤 急性心肌 梗死后心绞痛 心功能
下载PDF
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明空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3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探讨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选取治疗组的66例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采用杏丁注射液24mL加入5%的葡萄糖245mL中静脉给予滴注,在对照组应用黄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给予静脉滴注。结果对于治疗组的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 目的探讨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选取治疗组的66例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采用杏丁注射液24mL加入5%的葡萄糖245mL中静脉给予滴注,在对照组应用黄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给予静脉滴注。结果对于治疗组的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有43例,有效治疗患者为15例,其有效结果效率为93%;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有20例,有效治疗患者为33例,其有效率为59.8%。对于治疗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为,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针对于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杏丁注射药物,对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临床治疗观察 杏丁注射液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气亏虚型)36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隽 罗新民 《光明中医》 2006年第9期66-67,共2页
养心通痹汤治疗为主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36例,治疗后显效,28例,占78%,有效7例,占19%,总有效率为97%。本观察提示:本病病机以心气亏虚,心血瘀阻,痰浊阻滞为主,重则可致心阳虚衰,痰瘀与心阳虚衰可互为因果,故应及早诊... 养心通痹汤治疗为主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36例,治疗后显效,28例,占78%,有效7例,占19%,总有效率为97%。本观察提示:本病病机以心气亏虚,心血瘀阻,痰浊阻滞为主,重则可致心阳虚衰,痰瘀与心阳虚衰可互为因果,故应及早诊断治疗,均以益气温阳,化瘀祛痰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养心通痹汤 急症
下载PDF
改良溶栓对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及凝血指标观察
15
作者 王聪霞 牛小麟 +3 位作者 张超英 董新 朱参战 张明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 :分析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应用改良溶栓的疗效 ,为临床应用该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 2 5例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制剂及低分子肝素等效果不佳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目的 :分析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应用改良溶栓的疗效 ,为临床应用该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 2 5例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制剂及低分子肝素等效果不佳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异常 ,肌钙蛋白阳性且心肌酶升高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 ,应用尿激酶 30万 U加入 0 .9%氯化钠 1 0 0 ml中 ,于 30 min内输完 ,每日 1次 ,连续应用 3d,溶栓前 1天及期间服用阿斯匹林 30 0 mg,观察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及程度、肌钙蛋白与心肌酶学的变化。结果 :改良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 ,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减轻、肌钙蛋白转为阴性、心肌酶降至正常。结论 :改良溶栓可使梗死后心绞痛缓解 ,临床上对于常规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可选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溶栓 肌钙蛋白 疗效 观察 凝血指标 效果不佳 结论 理论依据 目的
下载PDF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于楠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4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溶栓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4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溶栓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再入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溶栓法能够显著改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其心脏功能,提高其治疗后的恢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溶栓法 梗死后心绞痛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梗死后心绞痛发作致QRS波群变化及电轴偏移1例
17
作者 英俊岐 张旭刚 刘亮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5期269-269,共1页
患者女,52岁。急诊就诊时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2个月,加重4 h,并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含服消心痛10mg后约5分钟缓解。发作常与劳累和情绪激动有关,于4h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大汗、上腹部不适、恶心,未吐,经含服消心痛无效。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患者女,52岁。急诊就诊时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2个月,加重4 h,并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含服消心痛10mg后约5分钟缓解。发作常与劳累和情绪激动有关,于4h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大汗、上腹部不适、恶心,未吐,经含服消心痛无效。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无糖尿病及高血脂史。查体:血压20/13.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QRS波群 电轴 偏移 R型 消心痛 急性下壁心肌 心前区闷痛 大汗 扩冠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血流变、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贾凤玖 张克良 +4 位作者 姚卫华 杨立艳 于海亮 韩静 何元元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6期305-307,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PIA)患者血流变、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4例P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滴注,疗程两周;观察两组血流变、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PIA)患者血流变、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4例P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滴注,疗程两周;观察两组血流变、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变、血脂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PIA患者血流变及调整血脂,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血流变 血脂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血清脑钠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凤玖 杨立艳 +5 位作者 于海亮 韩静 蒋桦 刘振伟 何元元 左彩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393-394,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PIA)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33例P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滴注,疗程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PIA)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33例P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滴注,疗程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清BNP(76.2±22.8)ng/L低于对照组血清BNP(102.1±22.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及ITM分别为(0.06±0.02)cm2、(1.83±0.45)mm、(1.28±0.63)mm。对照组三项指标分别为(0.07±0.02)cm2、(2.03±0.42)mm、(1.57±0.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不仅能改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BNP水平,减少心衰发病率,而且还能明显改善患者斑块大小及斑块厚度,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后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脑钠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梗死后心绞痛临床观察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凤玖 张克良 +1 位作者 刘大成 姚卫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梗死后心绞痛(P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P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滴注,疗程2周;观察两组PIA发作情况、动态心电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梗死后心绞痛(P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P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滴注,疗程2周;观察两组PIA发作情况、动态心电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PIA发作改善有效率84.8%,心电图改善率87.9%,对照组分别为62.5%和5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PIA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梗死后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