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沿海陆源排污口弓形杆菌属(Arobacter sp.)和梭菌属(Clostridium sp.)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祖忠 王朝阳 +7 位作者 张迪骏 司开学 董丽莎 张红燕 崔晨茜 韩姣姣 周君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2-868,共7页
弓形杆菌属(Arobacter sp.)和梭菌属(Clostridium sp.)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寄生在动物体内,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和人畜共患病。采用高通量454焦磷酸测序方法对宁波沿海2个重点排污口、8个一般排污口的20个站位水样进行分析,得到1年中的3月、5... 弓形杆菌属(Arobacter sp.)和梭菌属(Clostridium sp.)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寄生在动物体内,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和人畜共患病。采用高通量454焦磷酸测序方法对宁波沿海2个重点排污口、8个一般排污口的20个站位水样进行分析,得到1年中的3月、5月、8月和10月份各排污口弓形杆菌属和梭菌属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弓形杆菌属检测出两个种,分别是嗜低温弓形杆菌(Arcobacter cryaerophilus)、布氏弓形杆菌(Arcobacter butzleri)。梭菌属共检测出12个种,其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检出次数最高,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次之;排污口的类型是影响弓形杆菌属检出量的重要因素。弓形杆菌属主要分布在氮,磷含量较高的工业排污口和市政排污口,而梭菌属只在3月份的S7宁海西店崔家综合排污口呈现出相对较高的比例(7.5%),其它排污口检出量均在2%以下;弓形杆菌属和梭菌属在10个排污口20个站位4个月份的检出次数呈现正相关性;由季节性的变化引起的气温差异也是影响弓形杆菌属生长的重要因素,弓形杆菌属在5月份的时候检出次数最大,梭菌属适宜生长温度范围较广10—65°C,受温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杆 梭菌属 454焦磷酸测序 陆源排污口 检出次数
下载PDF
梭菌属的一个新种——产气梭菌 被引量:2
2
作者 凌代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从豆腐废水为原料的厌氧降解反应器中,采用亨盖特氏厌氧技术,分离到两株厌氧生芽孢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通常为阴性。直杆或稍弯杆形,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椭圆或卵圆形,不膨胀细胞,通常次端生,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45℃不生长。在 pH... 从豆腐废水为原料的厌氧降解反应器中,采用亨盖特氏厌氧技术,分离到两株厌氧生芽孢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通常为阴性。直杆或稍弯杆形,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椭圆或卵圆形,不膨胀细胞,通常次端生,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45℃不生长。在 pH4.5或9.0也不生长。6.5%NaCl 抑制其生长。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在 PYG 培养液中从葡萄糖产生大量的 H_2和 CO_2,中量的乳酸和少量的乙酸、丁酸、乙醇和丁醇。不利用柠檬酸盐和丙酮酸盐。DNA 中 G+C 含量为41.2mol%。经鉴定为梭菌属(又名梭状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产气梭菌(Clostridium aerogene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 梭菌属 新种
下载PDF
肥胖儿童肠道梭菌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万英 张立 +2 位作者 卢可斌 赵敏 张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9期3234-3238,共5页
目的分析7~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对照之间肠道梭菌属的相似性及多样性差别,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肠道优势菌属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7~14岁单纯性肥胖和30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粪便样品,提取粪便菌群总DNA,利用梭菌属16sDNA种属特异... 目的分析7~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对照之间肠道梭菌属的相似性及多样性差别,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肠道优势菌属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7~14岁单纯性肥胖和30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粪便样品,提取粪便菌群总DNA,利用梭菌属16sDNA种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获得肥胖儿童和健康儿童肠道梭菌属的分子指纹图谱,进行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同时测量肥胖和正常儿童的体质量、身高、BMI、血压、血脂、瘦素、血浆脂联素,探讨肥胖儿童与肠道优势菌属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肥胖组儿童BMI、SBP、TG、TC、LEP水平高于正常组(均P<0.05),HDL、ADP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组(均P<0.05),两组年龄、DBP及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梭菌属DGGE图谱的条带数目和H’指数均低于正常组,聚类分析结果示肥胖组内个体间及与正常组比较组间相似性均降低;梭菌属两组、正常组及肥胖组各组内DGGE图谱中的S及H’指数,均与BMI和LEP呈负相关,与ADP呈正相关。结论人类肠道菌群梭菌属组成的变化与儿童肥胖相关,肥胖儿童肠道梭菌属的多样性及相似性降低;肥胖儿童肠道梭菌属的多样性与BMI、ADP和LE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梭菌属 指纹图谱技术
下载PDF
一种新的适合于筛选抗梭菌属药物的培养基
4
作者 ROKUR MASUMA 廖爱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28,共2页
拟膜状结肠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多发生于抗生素联合治疗,尤其是用广谱抗细菌抗生素治疗的病例。引起这种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厌氧细菌艰难梭菌。这种菌在培养过程中对氧非常敏感,要求严格的厌氧条件。一旦暴露到空气... 拟膜状结肠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多发生于抗生素联合治疗,尤其是用广谱抗细菌抗生素治疗的病例。引起这种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厌氧细菌艰难梭菌。这种菌在培养过程中对氧非常敏感,要求严格的厌氧条件。一旦暴露到空气中就再也不生长。因此在分离、培养和保藏艰难梭菌的所有过程中,都必须在厌氧箱和厌氧室中进行。这种条件对开展和进行筛选控制拟膜状结肠炎的药物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描述了一种培养艰推梭菌的简单而便利的琼脂培养基。采用这种培养基培养艰难梭菌,可以在空气中操作几小时而后置于厌氧培养室中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梭菌属药物 培养基 药物筛选
下载PDF
新发2型糖尿病网膜素1与肠道菌属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热比亚·努力 张冰 +2 位作者 赵炳尧 王玲 关亚群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T2DM)的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及其基因Val109Asp多态性位点与肠道梭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新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同...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T2DM)的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及其基因Val109Asp多态性位点与肠道梭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新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同期来院体检的99例糖耐量正常(NGT)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和NGT组,利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Omentin-1。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Omentin-1基因多态性位点Val109Asp进行基因分型。采用16S r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定量检测粪样中梭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水平;分析梭菌属和乳杆菌属与空腹血糖、血脂、Omentin-1及其基因多态性位点Val109Asp的相关性,探讨肠道菌群和Omentin-1及其两者交互作用对新发T2DM影响。结果T2DM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NGT组的Omentin-1基因Val109Asp多态性位点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梭菌属相对丰度与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皆呈负相关(r=-0.172、-0.183、-0.455、-0.238、-0.143,P均<0.05),与收缩压(SBP)、乳杆菌属水平、Omentin-1水平呈正相关(r=0.325、0.381、0.166,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胰岛素水平、LDL-C、乳杆菌属和梭菌属丰度是新发T2D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吾尔族新发T2DM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肠道乳杆菌属和梭菌属的相对丰度发生变化,梭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血清Omentin-1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梭菌属 乳杆 网膜素1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梭菌属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金宝 王烨 +5 位作者 王长辉 胡梦颖 李建娥 刘晶 毛新民 李琳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梭菌属的结构特征,探讨两人群肠道两菌属的差异。方法使用16S DNA-PCR-DGGE技术比较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两菌属结构的差异,将差异条带克隆、...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梭菌属的结构特征,探讨两人群肠道两菌属的差异。方法使用16S DNA-PCR-DGGE技术比较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两菌属结构的差异,将差异条带克隆、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序列进行比对,确定细菌种类。结果哈萨克族高血压人群肠道梭菌属的16S DNA V3区DGGE图谱中出现一条优势带,其在2组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经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上用Blast程序进行比对,确定为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nbw1009b01c1。结论这种细菌可能会影响哈萨克族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杆 梭菌属 高血压 哈萨克族 16S DNA-PCR-DGGE技术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梭菌属量的变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郭世奎 包维民 +4 位作者 龚昆梅 胡大春 邵剑春 陈弟 王昆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梭菌属量的变化,揭示肠道相关菌群改变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术前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标本4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40例,根据细菌的靶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待测粪... 目的通过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梭菌属量的变化,揭示肠道相关菌群改变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术前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标本40例及正常对照标本40例,根据细菌的靶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待测粪便标本细菌DNA,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粪便中细菌数量分别为拟杆菌属(8.76±0.77;9.85±0.88)、梭杆菌属(7.94±1.25;10.0±1.65)、梭菌属(3.54±0.70;6.56±0.68),拟杆菌属中的脆弱拟杆菌为(2.12±0.48;4.07±1.77)、梭杆菌属中的坏死梭杆菌为(2.31±0.26;7.62±2.68)及梭菌属中的肉毒梭菌为(2.76±1.16;5.43±1.21),实验组数量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梭菌属的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多,提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拟杆 梭菌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及拟杆菌属量的变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蒋曼 姚萍 +3 位作者 杨涛 高鸿亮 王磊 程永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245-1249,1254,共6页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人粪便内双歧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及拟杆菌属进行定量检测,揭示肠道相关菌群改变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设计双歧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及拟杆菌属的特异性引物。收集...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人粪便内双歧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及拟杆菌属进行定量检测,揭示肠道相关菌群改变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设计双歧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及拟杆菌属的特异性引物。收集溃UC患者粪便标本60份及正常对照标本60份,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细菌的数量。结果 UC患者组双歧杆菌属及柔嫩梭菌属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拟杆菌属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UC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属及柔嫩梭菌属的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而拟杆菌属的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多,提示肠道菌群与U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双歧杆 柔嫩梭菌属 拟杆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新疆维、哈两民族粪样中韦荣球菌属和梭菌属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海霞 李琳琳 +3 位作者 毛新民 张瑞 熊建会 王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9,13,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差异肠道菌群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6S r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糖耐量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样中韦荣球菌属和梭菌属水平进行检测。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目的探讨目标差异肠道菌群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6S r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糖耐量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样中韦荣球菌属和梭菌属水平进行检测。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运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差异肠道菌群与新疆维、哈两民族正常糖耐量及2型糖尿病人群的体检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6S r DNA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韦荣球菌属及梭菌属水平在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组粪样中显著高于该民族正常糖耐量组(P=0.035,P=0.028)。(2)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粪样中韦荣球菌属水平与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显著正相关(r=0.469,P=0.009;r=0.623,P=0.002),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负相关(r=-0.466,P=0.025);梭菌属水平与体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正相关(r=0.375,P=0.049;r=0.398,P=0.033;r=0.375,P=0.041)。结论肠道中Veillonella spp和C.coccoides subgroup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荣球 梭菌属 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梭菌属分类研究进展:现状和展望(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Paul A.Lawson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0-1074,共5页
目前构成梭菌属的微生物在系统发育和表型特征上不一致。多相分类数据表明,梭菌属物种之间差异大。大量基于16S rR N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梭菌属应被限定为梭菌属类群I,作为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尽管有这方面认... 目前构成梭菌属的微生物在系统发育和表型特征上不一致。多相分类数据表明,梭菌属物种之间差异大。大量基于16S rR N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梭菌属应被限定为梭菌属类群I,作为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尽管有这方面认识,梭菌属新物种仍持续增加,这些新物种并不能与梭菌属类群I和标准种丁酸梭菌(C.butryicum)形成一致分支,引发梭菌属分类上的混乱。本文明确了梭菌属物种的范围,即只包括模式种和梭菌属类群I。此外,4个物种念珠状真杆菌(Eubacterium moniliforme)、旋舞真杆菌(Eubacterium tarantellae)、最大八叠球菌(Sarcina maxima)和胃八叠球菌(Sarcina ventriculi)应被调至梭菌属,分别命名为念珠状梭菌(Clostridium moniliforme)、旋舞梭菌(Clostridium tarantellae)、最大梭菌(Clostridium maximum)和胃梭菌(Clostridium ventriculi)。一个新属哈撒韦氏菌属(Hathewaya)被提议成立,3个梭菌属物种溶组织梭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泥渣梭菌(Clostridium limosum)和解朊梭菌(Clostridium proteolyticum)重新归为溶组织哈撒韦氏菌(Hathewaya histolytica)、泥渣哈撒韦氏菌(Hathewayalimosa)和解朊哈撒韦氏菌(Hathewaya proteolytica),其中Hathewaya histolytica为模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属 分类学 狭义梭菌属 哈撒韦氏
原文传递
梭菌属神经毒素的基因鉴定与分型
11
作者 杨慧盈 王慧 +2 位作者 包士中 史晶 荫俊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建立梭菌属神经毒素基因快速鉴定和分型的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肉毒毒素及破伤风毒素基因序列,综合应用多种生物学软件与在线分析平台,设计特异性及通用检测引物,对各型梭菌属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验证扩增反应... 目的:建立梭菌属神经毒素基因快速鉴定和分型的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肉毒毒素及破伤风毒素基因序列,综合应用多种生物学软件与在线分析平台,设计特异性及通用检测引物,对各型梭菌属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验证扩增反应的特异性、通用性、灵敏度及重复性。结果与结论:设计了针对A,B,E,F型肉毒毒素、破伤风毒素基因轻链毒性活性区的5对特异引物,以及重链跨膜区和结合区的一对通用引物(BonAB—P01/P02,BonB-P01/P02,BonE-P01/P02,BonF-P01/P02,TET-P01/P02,TY-P01/P02)。对各型神经毒素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在型间进行交叉实验,检测特异性良好,没有交叉反应;通用扩增结果显示均得到1100bp大小的条带。目前此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到(1~3)×10^3个菌。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用于梭菌属神经毒素基因的快速筛查与鉴定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属神经毒素 PCR检测 特异性 灵敏度
原文传递
肠道梭菌属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帕孜力亚·艾克拉木 尼格尔·艾白都拉 +3 位作者 阿丽雅·塔依尔 袁腾 宋钉町 热比亚·努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逐渐成为全球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人体内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则可能引起2型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逐渐成为全球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人体内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则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肠道菌群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相关文献指出肠道菌群中的梭菌属与肠黏膜完整性、内脏脂肪、免疫稳态、能量代谢、肠蠕动有关。本文总结了梭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在机体内的生理功能及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肠道梭菌属与2型糖尿病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2型糖尿病 梭菌属
原文传递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梭菌属与膳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钉町 袁腾 +3 位作者 阿丽雅·塔依尔 尼格尔·艾白都拉 帕孜力亚·艾克拉木 热比亚·努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肠道梭菌属(Clostridium)与膳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00例(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6名为正常对照组(NC).提取粪便...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肠道梭菌属(Clostridium)与膳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00例(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6名为正常对照组(NC).提取粪便标本中细菌总DNA.用半定量食物频数量表(FFQ)计算营养素摄入量;采用qPCR检测Clostridium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Clostridium与BMI、WHR、SBP、DBP、FPG、TG、TC、HDL-C、LDL-C及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组Clostridium丰度较NC组低(t=-12.5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lostridium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与维生素E(Vit E)摄入量呈正相关(r=0.40,P<0.01),与BMI、WHR、SBP、FPG、TC、TG、LDL-C、平均每人每日盐、油摄入量、蛋类、胆固醇摄入量呈负相关(r=-0.17、-0.17、-0.30、-0.46、-0.25、-0.15、-0.14、-0.15、-0.18、-0.17、-0.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lostridium丰度、Vit E、蔬菜、钙和胆固醇摄入量是T2DM的影响因素.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肠道中Clostridium较健康人群明显减少,与部分膳食营养素的摄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梭菌属 膳食
原文传递
热解糖梭菌致蘑菇罐头膨胀变质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长利 张志新 +1 位作者 郝子成 边瑞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年第5期433-435,共3页
为探讨罐头食品发生酸败变质的原因,对从膨胀酸败的软包装蘑菇罐头中分离出的嗜热性厌氧芽孢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耐热、耐酸、毒理等特性的实验。该菌为热解糖梭菌,最适生长温度为55℃,专性厌氧,按商业无菌检验常无法检... 为探讨罐头食品发生酸败变质的原因,对从膨胀酸败的软包装蘑菇罐头中分离出的嗜热性厌氧芽孢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耐热、耐酸、毒理等特性的实验。该菌为热解糖梭菌,最适生长温度为55℃,专性厌氧,按商业无菌检验常无法检出。在55℃厌氧条件下能分解多种糖产酸产气,故在含糖的罐头中可引起膨胀变质,无毒性但具有较强的酸败性。实验结果提示,罐头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进行杀菌,杀菌后,立即通风冷却,切忌堆放,尽快使温度降至43℃以下,保证达到商业无菌。销往非热带地区的罐头也应进行55℃保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属 食品保存 食品包装 厌氧
下载PDF
普拉梭菌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豪明 周有连 聂玉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和吸收障碍等症状,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IBD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改变、肠道屏障功能...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和吸收障碍等症状,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IBD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改变、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目前,多数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普拉 肠道炎症性疾病 肠道屏障功能 吸收障碍 肠道微生态 免疫功能 梭菌属 肠黏膜屏障 抗炎机制
下载PDF
诺氏梭菌作为基因载体的靶向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立惠 张文卿 +2 位作者 于红 张艳丽 王明翠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27-329,333,共4页
目的探讨诺氏梭菌在小鼠乳癌模型体内应用的靶向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备小鼠乳癌模型。将减毒诺氏梭菌经尾静脉注射入模型小鼠体内,在注射后的第1、2、4、7天分别处死小鼠,取其肿瘤组织及肝、肾、肺匀浆做厌氧培养,观察减毒诺氏梭菌在小... 目的探讨诺氏梭菌在小鼠乳癌模型体内应用的靶向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备小鼠乳癌模型。将减毒诺氏梭菌经尾静脉注射入模型小鼠体内,在注射后的第1、2、4、7天分别处死小鼠,取其肿瘤组织及肝、肾、肺匀浆做厌氧培养,观察减毒诺氏梭菌在小鼠肿瘤组织和各器官中的分布。取注射后第2天瘤体及上述器官制作组织切片,分别用苏木精-伊红及革兰染色,观察瘤体中央坏死区大小及细菌的分布。将减毒诺氏梭菌经尾静脉注射入正常小鼠体内,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处死后细菌在肝、肾、肺中的分布,评价其在小鼠体内应用的安全性。结果荷瘤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减毒诺氏梭菌后,细菌在瘤体中持续大量繁殖;各器官中有少数细菌分布,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甚至被全部清除。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小鼠肿瘤中央坏死区大于对照组。正常小鼠注射细菌后一般情况未见异常,7d后各器官培养未见细菌。结论减毒诺氏梭菌对小鼠乳癌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并具有一定的溶瘤作用;其在实验小鼠体内应用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属 基因疗法 肿瘤靶向性 安全
下载PDF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文攀 朱振祥 李克克 《当代水产》 2022年第1期76-77,79,共3页
丁酸梭菌(C.butyricum)又名酪酸菌,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人和各类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最早于1933年由日本的宮入进治发现并命名,因此又称"宫入菌",是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 丁酸梭菌(C.butyricum)又名酪酸菌,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人和各类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最早于1933年由日本的宮入进治发现并命名,因此又称"宫入菌",是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1976年丁酸梭菌在日本用于饲料添加剂,而我国农业部在2013年将丁酸梭菌纳入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正常 开发应用价值 微生态制剂 梭菌属 酪酸
下载PDF
母猪诺维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8
作者 朱志刚 马红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40-40,共1页
2016年2月24日,济宁任城区某规模养猪场4头怀孕母猪发病猝死,病猪死亡速度极快,病程很短,这4头母猪发作前均无任何前驱症状,来不及做任何治疗措施猪已死亡。另外还有10头,开始不吃食,至第3天食欲仍然极差,触摸腹部有肿胀感,敲之有鼓音... 2016年2月24日,济宁任城区某规模养猪场4头怀孕母猪发病猝死,病猪死亡速度极快,病程很短,这4头母猪发作前均无任何前驱症状,来不及做任何治疗措施猪已死亡。另外还有10头,开始不吃食,至第3天食欲仍然极差,触摸腹部有肿胀感,敲之有鼓音。大剂量注射优质头孢噻呋钠也不见任何好转。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诺维氏梭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 规模养猪场 头孢噻呋钠 任城区 前驱症状 鼓音 梭菌属 临床症状 检测诊断 臌气
下载PDF
结肠癌手术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世奎 王昆华 +4 位作者 龚昆梅 肖乐 包维民 雷毅 师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手术处理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前后结肠癌患者的粪便标本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及梭菌属量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粪便中细菌数量分别为:拟杆菌属(9.64±0.58 vs.6.21&... 目的观察结肠癌手术处理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前后结肠癌患者的粪便标本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及梭菌属量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粪便中细菌数量分别为:拟杆菌属(9.64±0.58 vs.6.21±0.37),梭杆菌属(9.87±0.72 vs.6.36±0.68),梭菌属(7.01±0.37 vs.5.30±0.29);拟杆菌属中的脆弱拟杆菌为(5.92±0.24 vs.3.24±0.78),梭杆菌属中的坏死梭杆菌为(7.12±0.97 vs.3.70±1.21),梭菌属中的肉毒梭菌为(5.68±0.36 vs.1.52±1.06),艰难梭菌为(3.45±0.38 vs.1.42±0.25)。术后患者粪便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结论结肠癌患者粪便中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梭菌属术后数量较术前明显降低,提示手术对肠道菌群有一定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手术 肠道 微生态 拟杆 梭菌属
下载PDF
厌氧除磷菌的富集及功能菌组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晖 孙彦富 +2 位作者 周康群 刘洁萍 王文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76-5980,共5页
[目的]富集厌氧除磷菌,并对功能菌的组成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厌氧连续流反应器,以养殖场新鲜鸡粪为种泥,控制和保持反应器内ORP为-337~-230 mV,pH 6~7,温度30~35℃,富集厌氧除磷功能菌。跟踪监测反应器进出水的总磷(TP)、磷酸盐(PO4... [目的]富集厌氧除磷菌,并对功能菌的组成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厌氧连续流反应器,以养殖场新鲜鸡粪为种泥,控制和保持反应器内ORP为-337~-230 mV,pH 6~7,温度30~35℃,富集厌氧除磷功能菌。跟踪监测反应器进出水的总磷(TP)、磷酸盐(PO43--P)和氨氮(NH2-N)去除率。当TP的去除率达到60.89%时,取样进行PCR-DGGE分析,用MEGA 4.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鸡粪在反应器中连续培养140 d后,TP的去除率平均达到39.86%,大大高于文献报道的24.19%,PO43--P去除率平均达到40.82%,NH3-N的去除率平均达到34.39%;NH3-N与TP的去除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厌氧条件下可达到同时脱氮(去除氨氮)除磷(还原磷酸生成磷化氢)的效果;通过对样品的PCR-DGGE分析和进化树分析,获得一种具发酵功能的乳球菌属(Lactoccus)和一种具有发酵、固氮和厌氧除磷功能的梭菌属(Clostridium)。[结论]该研究可为厌氧除磷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除磷 PCR-DGGE分析 统进化树 乳球 梭菌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