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号响应分析模型的金属结构损伤导波检出概率
1
作者 王莉 杨宇 +3 位作者 刘国强 王霞光 李嘉欣 任一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186,共11页
飞机结构损伤导波在线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无损检测手段,为了真正实现该技术在结构运营维护过程中的视情维护,必须明确其结构损伤检出概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以指导结构检查维修方案的制定。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响应分... 飞机结构损伤导波在线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无损检测手段,为了真正实现该技术在结构运营维护过程中的视情维护,必须明确其结构损伤检出概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以指导结构检查维修方案的制定。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响应分析模型的结构损伤导波POD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在线导波监测信号的损伤指数与裂纹长度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结构损伤POD的统计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拟合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模型的影响,构建了不同置信度下的导波POD计算模型。通过开展金属开孔和搭接结构疲劳裂纹导波监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损伤指数类型、对应关系拟合函数和传感器监测方案均对结构损伤导波POD具有影响,且在95%置信度90%POD下金属开孔和搭接结构的可检裂纹长度分别约为2.6 mm和9.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导波 检出概率(POD) 金属 疲劳裂纹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发病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杨静 王英伟 门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s)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TN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15393例健康体检人群,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按年龄分层及性别统计TNs患病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s)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TN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15393例健康体检人群,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按年龄分层及性别统计TNs患病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Ns影响因素。结果15393例健康体检者,共检查出5001例TNs,检出率为32.49%(5001/15393)。男性不同年龄组TNs检出率均低于女性(P<0.05)。健康人群随着年龄增长TNs检出率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焦虑、抑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糖尿病、脂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焦虑、抑郁均为TN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TNs检出率较高,主要与年龄、性别、糖尿病、脂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焦虑、抑郁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在健康体检中普及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以实现对甲状腺疾病的尽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人群 甲状腺结节 检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韦金梅 黄琳秋 +2 位作者 林华 李文涛 柳广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0-0115,共6页
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情况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中心肺结节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在4574例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体检者中,检出肺结节共1514例,肺结节检出率为3... 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情况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中心肺结节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在4574例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体检者中,检出肺结节共1514例,肺结节检出率为33.10%,其中男性为主(56.47%),平均年龄47.97±14.42岁,40-59岁年龄段较多(46.57%),孤立性肺结节58.59%,以微小结节(71.20%)及实性结节(86.72%)为主。90.42%的肺结节考虑良性结节,确诊为恶性结节的有34例,恶性率2.25%。良恶性结节两组间对比,年龄、结节数量、结节大小、结节密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率为33.10%,恶性率2.25%,判断结节良恶性,年龄、结节数量、结节大小、结节密度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健康体 检出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测提高菌阳肺结核检出率
4
作者 王丹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33-0136,共4页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测提高菌阳肺结核检出率。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肺结核进行调查,根据实施的不同检测方式进行效果对比区划分,分别以痰找抗酸菌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Xpert技术检测,对比两种及...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测提高菌阳肺结核检出率。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肺结核进行调查,根据实施的不同检测方式进行效果对比区划分,分别以痰找抗酸菌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Xpert技术检测,对比两种及检测方式于菌阳肺结核中的检出率以及G-Xpert技术在菌阳肺结核中的检出结果。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Xpert的菌阳肺结核检出率高于痰找抗酸杆菌(P<0.05);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Xpert诊断下,患者诊断准确度为74.42%、敏感度为74.65%、特异性80.00%。结论 在作用于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病症的筛查中,可通过选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Xpert技术对患者进行病症筛查,在对比痰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对比中可见显著提升,同时在对比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的金标准下,该技术同时可保持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综合分析中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Xpert技术可作为判断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主要诊断方式,使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液 菌阳肺结核 检出 检出效果
原文传递
中国高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的Meta分析
5
作者 李龙 安雪梅 +2 位作者 张杰 黄琳瑜 张兴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3-1369,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人生育观念的转变,高龄产妇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相较于适龄产妇,高龄产妇更可能因自身、家庭、工作等原因产生抑郁症状。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高龄产妇(分娩时年龄≥35岁)产后抑郁检出率,为早期预防和干...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人生育观念的转变,高龄产妇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相较于适龄产妇,高龄产妇更可能因自身、家庭、工作等原因产生抑郁症状。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高龄产妇(分娩时年龄≥35岁)产后抑郁检出率,为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与中国高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过程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样本量合计51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龄产妇产后抑郁总检出率为20.0%(95%CI=17.4%~22.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高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9.5%(95%CI=13.8%~25.3%),≥40岁为40.3%(95%CI=11.4%~69.3%);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为19.7%(95%CI=11.7%~27.7%),高中及以下为30.7%(95%CI=19.1%~42.3%);初产妇为21.1%(95%CI=14.4%~27.9%),经产妇为16.2%(95%CI=12.9%~19.6%);自然分娩为16.4%(95%CI=12.2%~20.6%),剖宫产为27.8%(95%CI=20.9%~34.8%);新生儿性别男性为20.7%(95%CI=15.6%~25.8%),女性为27.3%(95%CI=20.5%~34.0%);有妊娠并发症为38.7%(95%CI=22.6%~54.8%),无妊娠并发症为11.7%(95%CI=7.6%~15.8%);有不良孕产史为29.5%(95%CI=17.9%~41.1%),无不良孕产史为27.7%(95%CI=16.6%~38.8%);发表年份为2020年以前为18.0%(95%CI=16.5%~19.4%),发表年份为2020年及以后为19.5%(95%CI=18.0%~21.0%);调查地区北方为20.4%(95%CI=18.2%~22.6%),南方为18.2%(95%CI=17.0%~19.4%);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3分为20.0%(95%CI=18.5%~21.5%),≥10分为16.9%(95%CI=15.2%~18.5%)。Egger’s检验(t=1.76,P=0.095)和Begg’s检验(Z=1.48,P=0.147)提示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我国高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较高(20.0%),其中年龄≥40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性别为女性、有妊娠并发症、有不良孕产史、发表年份为2020年及以后、调查地区为北方、EPDS评分≥13分的高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较高,应重视以上高龄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产后 产妇 高龄 检出 META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不同肠道准备方案对肠道清洁度及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6
作者 陶海燕 金晓维 +3 位作者 郁海静 张娟 张海芳 刘琳娜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案对肠道清洁度及大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0例,A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I(和爽)1L+3L分次服用;B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I(... 目的 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案对肠道清洁度及大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0例,A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I(和爽)1L+3L分次服用;B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I(和爽)2L+2L分次服用;C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舒泰清)1L+3L分次服用;D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V(舒泰清)2L+2L分次服用。观察比较四组的肠道清洁度、大肠息肉检出率以及退镜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波士顿评分:A组高于B、C、D组;中段结肠的BBPS评分:C组评分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在检出息肉、退镜时间、不良反应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大息肉(直径>0.5cm),A组比C组更容易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化肠道准备分次服用方案,能有效的提高肠道清洁度,对于提高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作用。而针对具体病情,选择个体化的分次服药方案,更有利于发现病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度 息肉检出 退镜时间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国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的Meta分析
7
作者 钟懿珠 胡琛 +5 位作者 陈师 田云宇 叶茂林 张艳春 李学会 吴琳 《循证护理》 2024年第4期577-584,共8页
目的:对中国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的检出率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 目的:对中国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的检出率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关于中国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的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项横断面研究,涉及9 616例脑卒中病人,其中3 975例存在营养风险,中国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总检出率为42.5%[95%CI(37.7%,47.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分别为50.0%、53.2%;60岁以下、60岁及以上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分别为27.4%、47.7%;就脑卒中类型而言,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分别为50.1%、52.1%;首次发生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45.1%)低于有脑卒中病史病人(57.2%);合并吞咽困难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60.5%)高于未合并吞咽困难的脑卒中病人(34.9%);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微型营养评估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及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检测出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45.3%、23.3%、41.3%、42.3%。结论:我国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的检出率较高,不同亚组间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检出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脑卒中病人 营养风险 检出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水交换结肠镜检查与空气充气结肠镜检查对腺瘤检出率影响的Meta分析
8
作者 程景然 陈昌洪 +1 位作者 石杰文 朱代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目的:比较水交换结肠镜检查(WE)和传统空气充气结肠镜检查(AI)对结肠镜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搜索截止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章,使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1.0进行分析,比较水交换结肠镜和传... 目的:比较水交换结肠镜检查(WE)和传统空气充气结肠镜检查(AI)对结肠镜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搜索截止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章,使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1.0进行分析,比较水交换结肠镜和传统空气充气结肠镜在检查过程中的腺瘤检出率、达盲率、达盲时间、退镜时间的差异。结果:10项研究共7024受检者符合纳入标准。WE组的腺瘤检出率高于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 1.41, 95% CI: 1.26~1.57, P < 0.00001)。在达盲率方面,WE组和A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RR = 1.00, 95% CI: 0.99~1.01, P = 0.77)。WE组所需达盲时间大于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 2.70, 95% CI: 0.44~4.96, P = 0.02)。WE组所需退镜时间大于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 0.54, 95% CI: 0.10~0.99, P = 0.02)。Egger检验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水交换结肠镜相较于空气充气结肠镜,可以提高腺瘤检出率,整体检查成功率相近,但检查效率略微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交换结肠镜 空气充气结肠镜 腺瘤检出 META分析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模式下提高结直肠癌重点人群肠镜筛查依从率及早癌检出率的研究
9
作者 唐长菱 韩丹 王达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54-356,363,共4页
目的研究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结直肠癌重点人群肠镜筛查依从率及早癌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2020~2022年德清县大肠癌筛查民生项目中大肠癌初筛阳性854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采用“最多跑一次”结直肠癌流程)和对照组(采用正常预... 目的研究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结直肠癌重点人群肠镜筛查依从率及早癌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2020~2022年德清县大肠癌筛查民生项目中大肠癌初筛阳性854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采用“最多跑一次”结直肠癌流程)和对照组(采用正常预约肠镜流程)。比较两组其肠镜检查依从性和早癌检出率。结果实验组2020~2022年结肠镜依从率分别为64.55%、54.36%、64.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9%、37.08%、3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1.51、47.45、132.38,P均<0.05)。实验组2020~2022年早癌检出率分别为7.65%、8.05%、8.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4.63%、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74、9.17、14.36,P均<0.05)。结论通过发挥发展同质错位、资源统一调配、数据共享互通、上下贯通的医共体优势,在大肠癌筛查中设计出“最多跑一次”结直肠癌筛查流程,能够显著提高阳性人群的肠镜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早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 结直肠癌 肠镜依从性 早癌检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肺结节检出率及良恶性诊断研究
10
作者 张斌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肺结节疾病采用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肺结节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检...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肺结节疾病采用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肺结节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通过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共计检出结节126个,检出率为93.33%。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50例肺结节患者中,35例患者为良性结节,15例患者为恶性结节。通过计算,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灵敏度为97.14%、特异性为100.00%、准确率为98.00%,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胸部CT技术对肺结节疾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能够鉴别结节良恶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胸部CT 肺结节 检出 良恶性诊断
下载PDF
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检出率变化及病因调查
11
作者 刘世颖 翟俊辉 +3 位作者 姜洪涛 王明锋 刘琳 刘筱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调查近年相对于二十多年前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检出率变化,并分析病因。方法:以在作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者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年代分为二十年前组和近年组。比较两组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检出率,分析主要病因以及与错牙合... 目的:调查近年相对于二十多年前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检出率变化,并分析病因。方法:以在作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者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诊年代分为二十年前组和近年组。比较两组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检出率,分析主要病因以及与错牙合畸形类型的关系。结果:近年组的检出率及患牙数明显高于二十年前组(P<0.01)。两组中,由萌出方向异常和或间隙不足而导致的患牙数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患牙数(P<0.05)。第二磨牙萌出障碍好发于下颌,与第三磨牙存在与否无明显关系。在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病例中,骨性Ⅰ类均角最多见,骨性Ⅱ类多于骨性Ⅲ类,高角多于低角。结论:近年第二磨牙萌出障碍的检出率与二十多年前相比明显增加,主要病因为第二磨牙的萌出方向异常和/或间隙不足。第二磨牙萌出障碍好发于骨性Ⅱ类和高角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萌障碍 检出 病因 错牙合畸形类型
下载PDF
全面腹部超声联合扫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检出率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姜永利 任伟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16-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面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扫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共7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均给予全面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判断不同超声方法的检出率与诊断价值。结果 76例... 目的 探讨全面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扫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共7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均给予全面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判断不同超声方法的检出率与诊断价值。结果 76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4例,包括单纯性阑尾炎23例、化脓性阑尾炎17例、穿孔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76例患者中,联合超声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与浅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腹部超声、浅表超声与联合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分别为70.4%、75.9%、98.1%,特异性分别为90.9%、86.4%、100.0%。结论 全面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扫描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总检出率,也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超声 浅表超声 急性阑尾炎患 检出 敏感性 特异性 阑尾周围脓肿
下载PDF
广州腹泻与健康非腹泻人群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及MLST分型
13
作者 姚淑雯 邹洁 +3 位作者 钟华敏 杨敏 龙燕 梁秉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比较广州地区腹泻和健康非腹泻人群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出率和序列分型的差异。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共收集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21年10—12月诊断为腹泻和健康非腹泻人群的粪便标本和腹泻患者大便肛管保存液标本... 目的比较广州地区腹泻和健康非腹泻人群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出率和序列分型的差异。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共收集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21年10—12月诊断为腹泻和健康非腹泻人群的粪便标本和腹泻患者大便肛管保存液标本296例,按照标本类型与人群的不同,分为腹泻儿童粪便组(104例)、腹泻儿童肛管组(68例)、非腹泻儿童粪便组(30例)和非腹泻成人粪便组(94例)。采用疱肉培养基增菌并转血平板厌氧培养,分离并鉴定产气荚膜梭菌。从各组中随机选取部分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腹泻儿童粪便组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36.5%(38/104);腹泻儿童肛管组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16.2%(11/68);非腹泻儿童粪便组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46.7%(14/30);非腹泻成人粪便组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53.2%(50/94)。非腹泻人群(包括成人和儿童)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51.6%(64/124)]比腹泻人群高[23.8%(41/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4株产气荚膜梭菌共分为31种序列(ST)型,以ST210最多,占8.82%,共发现18种新ST型,占52.92%。结论广州地区产气荚膜梭菌在腹泻和非腹泻人群粪便的检出率较高,且检测出不溶血型菌株。MLST分型为产气荚膜梭菌病原学溯源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腹泻 食物中毒 检出 多位点序列分型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14
作者 王之绪 张颖 +1 位作者 杨红琼 覃芳艳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66-69,74,共5页
目的:分析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宫腔粘连患者的诊断价值和检出率。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9月为研究年限,总计纳入研究人员30例,其中15例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组,其余15例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进行阴道三维检查后的价值和检出... 目的:分析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宫腔粘连患者的诊断价值和检出率。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9月为研究年限,总计纳入研究人员30例,其中15例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组,其余15例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进行阴道三维检查后的价值和检出率。结果:研究组FI、VFI、VI以及子宫容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度在93.33%。结论:宫腔粘连患者进行阴道三维超声证实,宫腔容积缩小同时血流变化参数显著下降,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对宫腔粘连患者的宫腔容积大小以及血流变化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价值 检出
下载PDF
胸部LDCT筛查者冠状动脉钙化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15
作者 徐国厚 黄海峡 +6 位作者 田建广 朱勤忠 蒋磊 马光慧 黄吟华 王丁要 吴建彬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基于单中心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胸部LDCT筛查的体检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CAC)检出状况及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2021年首次在华东疗养院行胸部LDCT筛查的4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22500例体检者,年龄40~90岁。搜集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基于单中心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胸部LDCT筛查的体检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CAC)检出状况及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2021年首次在华东疗养院行胸部LDCT筛查的4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22500例体检者,年龄40~90岁。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等19项可疑危险因素。对不同人群CAC检出率差异采用χ^(2)检验,CAC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3306例患有CAC,检出率约为14.7%,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其中男性2640例(19.30%),女性666例(7.55%)。随着年龄的增加,CAC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850,95%CI:1.612,2.123)、年龄(OR=1.137,95%CI:1.131,1.144)、体质指数(BMI)(OR=1.027,95%CI:1.012,1.043)、家族慢性病史(OR=0.824,95%CI:0.748,0.908)、家族肿瘤史(OR=1.231,95%CI:1.110,1.366)、传染病史(OR=1.210,95%CI:1.082,1.352)、个人肿瘤史(OR=1.180,95%CI:1.038,1.342)、吸烟(OR=0.649,95%CI:0.586,0.718)、饮酒(OR=0.828,95%CI:0.744,0.921)、体育运动(OR=0.904,95%CI:0.828,0.988)、高脂血症(OR=0.897,95%CI:0.802,1.003)、高血压(OR=0.596,95%CI:0.544,0.653)、糖尿病(OR=0.619,95%CI:0.533,0.693)、脂肪肝(OR=1.030,95%CI:0.933,1.136)及Hp感染(OR=0.888,95%CI:0.796,0.991)与CAC发病相关;与手术外伤史、药物过敏史、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受损等无相关性。结论40岁以上体检人群中CAC的检出率较高。该体检人群中影响CAC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BMI、家族慢性病史、家族肿瘤史、传染病史、个人肿瘤史、吸烟、饮酒、体育运动、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及Hp感染等。针对危险因素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人群 体育运动 危险因素 检出
下载PDF
重度窒息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分析
16
作者 甘进锦 柯燕玲 +1 位作者 冯海燕 李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通过对30例重度窒息耳聋新生儿及30例耳聋非窒息新生儿进行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对其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遗传中心收治的30例重度窒息耳聋新生儿(观察组)以及30例耳聋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 目的:通过对30例重度窒息耳聋新生儿及30例耳聋非窒息新生儿进行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对其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遗传中心收治的30例重度窒息耳聋新生儿(观察组)以及30例耳聋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提取两组血液DNA,采取基因芯片技术结合数据分析,对四个耳聋相关基因(GJB2、SLC26A4、GJB3和12SrRNA)的20个致聋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共检出耳聋基因突变11例,总突变携带率为36.67%(11/30),对照组中共检出耳聋基因突变2例,总突变携带率为6.67%(2/30);观察组单杂合单基因突变有11例,其中GJB2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6.67%(5/30),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3.33%(4/30),GJB3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33%(1/30),12SrRNA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33%(1/30);对照组单杂合单基因突变有2例,其中GJB2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33%(1/30),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33%(1/30);观察组复合杂合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有2例单基因复合杂合突变,2例双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对照组未发生复合杂合基因突变;观察组在20个突变点位当中,合计检测出7个突变点位,其中GJB2基因的235delC点位检出率最高,合计检出3例,占总检出率的27.27%(3/11);而GJB2基因的299-300delAT点位与SLC26A4基因的IVS7-2A>G点位均各检测出2例,均占总检出率的18.18%(2/11)。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相对较高,对其实施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新生儿窒息 耳聋 基因突变 检出率分析
下载PDF
常规检验及血液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检出率与血液生化检验血糖、血脂指标分析
17
作者 王冬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4-0087,共4页
探讨分析常规检验及血液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检出率与血液生化检验的血糖、血脂指标。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检验,生化组给予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糖尿病检出率... 探讨分析常规检验及血液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检出率与血液生化检验的血糖、血脂指标。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检验,生化组给予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糖尿病检出率。另选5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给予血液生化检验,分析血糖、血脂指标。结果 生化组的糖尿病检出率(95.92%)高于常规组(83.67%);血糖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2h糖耐量分别为(8.41±1.07)%、(8.29±0.94)mmol/L、(12.78±1.43)mmol/L,均高于健康组的(5.21±0.62)%、(5.64±0.31)mmol/L、(6.44±0.58)mmol/L;血脂指标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89±0.45)mmol/L、(6.53±1.28)mmol/L、(5.66±1.03)mmol/L、(0.87±0.16)mmol/L,与健康组的(1.81±0.24)mmol/L、(4.52±0.31)mmol/L、(3.37±0.22)mmol/L、(1.21±0.19)mmol/L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糖尿病诊断中,血液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血糖、血脂检测结果中差异明显,可明确反映病情问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血液生化 糖尿病 检出 血糖 血脂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焦虑检出情况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李维 史晓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13-0116,共4页
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的检出情况以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检出结果分为焦虑组和正常组,并观察对比两组心电图差异。结果 在6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重度焦虑9例(15.00%)、中度焦... 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的检出情况以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检出结果分为焦虑组和正常组,并观察对比两组心电图差异。结果 在6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重度焦虑9例(15.00%)、中度焦虑14例(23.33%)、轻度焦虑15例(25.00%),焦虑患者(63.33%)明显多于无焦虑患者(36.67%);焦虑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房室阻滞、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分别为13.16%、28.95%、23.68%、18.42%,高于正常组的9.09%、22.73%、18.18%、13.64%;心率变异性指标分别为(26.87±4.82)ms、(6.24±1.46)%、(94.63±9.75)ms,均低于正常组的(32.28±5.77)ms、(8.79±1.67)%、(104.73±10.38)ms(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检出率较高,对心电图影响明显,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检出 心电图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辅助放大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影响
19
作者 孙红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9-0032,共4页
研究人工智能辅助放大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9日-2022年2月18日门诊及住院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放大内镜进行常规检查,实验组采取人工智能(AI,内镜精灵)辅助... 研究人工智能辅助放大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9日-2022年2月18日门诊及住院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放大内镜进行常规检查,实验组采取人工智能(AI,内镜精灵)辅助放大内镜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式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 对照组962例中检出4例,检出率为0.41%,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实验组1060例患者检出10例,检出率为0.94%,自检出率上看,实验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癌疾病检测中采取人工智能辅助放大内镜检查可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减轻医生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内镜 早期胃癌 检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