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择伐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新年 巫志龙 +3 位作者 郑丽凤 邓盛梅 林海明 许少洪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9-636,共8页
山地森林采伐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共识。择伐能充分发挥每棵树木生长潜力,最大限度利用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分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抗病能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理循环,减小森林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森林的防... 山地森林采伐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共识。择伐能充分发挥每棵树木生长潜力,最大限度利用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分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抗病能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理循环,减小森林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森林的防护效能,形成和谐的景观。择伐由于符合森林的自然演替规律和自然作业法则,因而越来越受到森林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林学家和森林采伐学家的高度重视。针对国内外森林择伐研究新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森林择伐的理论和作业技术,指出我国今后森林择伐研究的对策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择伐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对策 前景
下载PDF
森林择伐对林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董希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8,共4页
以汪清林业局 30a来实施择伐作业调查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森林择伐对林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择伐可以促进森林更新和生长 ,缩短择伐周期 ,调整了林分结构 ,改善林木组成 ;并且按照采伐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原则确定择伐始伐立木直径。
关键词 森林择伐 林分 森林更新 森林生长 择伐周期
下载PDF
森林择伐的基本理论及其类型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学 赵杰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20-21,32,共3页
介绍了法正林、完全调整林、检查法育林择伐、平衡的择伐林结构的择伐基本理论,总结了我国东北林区径级择伐、采育兼顾伐、采育择伐、择伐、低强度择伐、经营择伐等择伐类型的演变过程及要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森林择伐 择伐理论 类型演变
下载PDF
新型森林择伐机械研制成功
4
作者 李维长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9-49,共1页
苏联列宁格勒和彼得罗扎沃茨克的工程师于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先进的适于择伐作业的伐木集材机,并已获得专利。该机主要由一个装有驾驶室的自动推进履带式底盘和一个在末端装有液压抓钩的卧式横梁组成。这条夹住被采伐的树用的横梁,固定在... 苏联列宁格勒和彼得罗扎沃茨克的工程师于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先进的适于择伐作业的伐木集材机,并已获得专利。该机主要由一个装有驾驶室的自动推进履带式底盘和一个在末端装有液压抓钩的卧式横梁组成。这条夹住被采伐的树用的横梁,固定在安装于底盘的一根旋转立柱上。一根关节式吊杆和抓钩式采伐装置沿横梁水平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择伐 择伐作业 集材机 研制成功 横梁 采伐 抓钩 履带式底盘 列宁格勒 水平移动
下载PDF
基于结构优化的择伐对锐齿槲栎天然林结构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保全 段丰沛 +2 位作者 郭小龙 刘文桢 张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7,共8页
以甘肃小陇山林区锐齿槲栎天然林为对象,分析基于结构优化的择伐方式林分和未择伐林分的树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径级结构、空间结构及生长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择伐后的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胸高断面积和树种... 以甘肃小陇山林区锐齿槲栎天然林为对象,分析基于结构优化的择伐方式林分和未择伐林分的树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径级结构、空间结构及生长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择伐后的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胸高断面积和树种数均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而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未择伐样地林分的密度、树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断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2)择伐样地和未择伐样地10 a间林木径级分布结构和林木的分布格局没有改变;而择伐样地的林木混交程度不断提高,未择伐样地的林木混交程度下降;3)2次调查间隔期内,择伐样地的胸径平均相对生长率分别较未择伐高18.4%和55.2%,胸高断面积相对生长率分别较未择伐高18.2%和54.4%;4)2008-2013年,择伐样地的进阶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未择伐样地,而在2013-2018年,择伐样地死亡率大幅下降。5)择伐样地和未择伐样地内各径级间的胸径平均生长率呈现随径级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且各径级间差异显著。择伐样地和未择伐样地的胸径相对平均生长率在2013-2018年差异显著。可见,基于结构优化的择伐方法能够保持林分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和更新,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林木混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择伐 生物多样性 林分结构 锐齿槲栎 天然林
下载PDF
Modelling Stand Dynamics after Selective Logging: Implications for REDD and Carbon Pools Estimations from Forest Degradation
6
作者 Adrien Njepang Djomo Gode Gravenhorst +1 位作者 Anthony Kimaro Mamey Isaac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7期801-816,共16页
Forest degradation and biomass damage resulting from logging is currently difficult to evaluate with satellite images, but contributes substantially to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ropics. To address this situation, we mo... Forest degradation and biomass damage resulting from logging is currently difficult to evaluate with satellite images, but contributes substantially to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ropics. To address this situation, we modelled how changes in the minimum felling diameter affect stem density, basal area and the related carbon biomass at the end of the felling cycle (30 years) in a semi-deciduous natural forest in Cameroon. With new MFDs estimates, at 7% logging damage rate, we found that the stem density of initially harvestable trees reduces from 12.3 (50.4 MgC·ha^-1) to 6.7 (32.5 MgC·ha^-1) trees per ha and the number of initial residual trees increases from 80 (18.9MgC·ha^-1) to 85.7 (36.8 MgC·ha^-1) trees per ha. This corresponds to an avoided damage estimated at 17.9 MgC·ha^-1. We also found that increasing mortality and damage intensity also increases the damage on carbon biomass estimated to be 8.9 MgC·ha^-1 at 10% or to be 17.4 MgC.hal at 15% logging damage. Overall, our study shows that proper determination of MFD of logged specie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capacity of reconstitution and the Reduced Impact Logging can avoid the loss of up to 35 MgC·h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estimations felling cycle logging damage minimum felling diameter (MFD) moist tropical forest REDD species reconstit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