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亮中 谢宝元 +1 位作者 肖文发 黄志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0-643,共4页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按主要优势树种和分布面积将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划分为马尾松针叶林、栎类混交林、灌木林等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基于196个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大小和分配...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按主要优势树种和分布面积将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划分为马尾松针叶林、栎类混交林、灌木林等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基于196个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大小和分配特征。研究发现,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二者总体上都随土层加深而降低。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以杉木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达16.0 kg/m^2,温性松林下土壤碳密度最小,仅为7.9 kg/m^2。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贮量在土层中的分配比例也不同,以灌木林和柏木林土壤碳贮量在土层间的差异最大。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平均厚度为56.3~98.5 cm,其中杉木针叶林土壤最厚,达98.5 cm,灌丛土壤最薄,平均厚度仅56.3 cm。三峡库区11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总面积为3 313 251 hm^2,土壤总有机碳贮量为366.36 t,其中0~10、10~20、20~40和>40 cm土层分别占22.90%、18.36%、28.33%和3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 碳密度 碳贮量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云南金沙江流域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4 位作者 方向京 郭立群 柴勇 和丽萍 张正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云南金沙江流域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从地貌格局及气候系统差异上,可将该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异划分为3个区,即西部高山峡谷区、中部中山峡谷和滇中高原区、东部中山山原峡谷区,不同的区域决定不同的植被类型,而典型的植被类型具有指示... 云南金沙江流域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从地貌格局及气候系统差异上,可将该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异划分为3个区,即西部高山峡谷区、中部中山峡谷和滇中高原区、东部中山山原峡谷区,不同的区域决定不同的植被类型,而典型的植被类型具有指示特定区域的作用。通过分析,把云南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类型进行了阐述。对于该区域的植被恢复,特别是植被类型,是遵照自然规律的原则,保证恢复效果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不同区域森林植被类型及不同区域森林植被垂直差异的论述,阐明了云南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的顶极和亚顶极植物群落,为人工按"近自然化"的原则恢复森林植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森林植被类型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卧龙亚高山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碳汇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马明东 李强 +1 位作者 罗承德 刘跃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利用野外实际调查数据对四川卧龙亚高山9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9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总有机碳含量为15.39-41.30 g/kg,总有... 利用野外实际调查数据对四川卧龙亚高山9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9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总有机碳含量为15.39-41.30 g/kg,总有机碳密度为14.00-25.95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排序为冷、铁杉暗针叶林〉云杉暗针叶林〉冷杉红桦混交林〉亚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灌木林〉高山柳、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落羽杉人工林。活性有机碳含量为4.85-23.14 g/kg,活性有机碳密度为4.29-10.55 kg/m^2。活性有机碳储量排序为云杉林〉灌木林〉亚高山草甸〉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人工林。研究结果还表明,卧龙亚高山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碳储量较高、碳库质量较好,有明显的碳蓄积,是一个较大的"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森林植被类型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95
4
作者 高人 周广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对辽宁东部山区6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的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辽东山区森林枯落物蓄积量为5.4~39.0t·hm -2,针叶林的枯落物蓄积量明显高于阔叶林 (柞木林和杂木林 ) ,灌丛最少。枯落物总平均吸水速度1~4h... 对辽宁东部山区6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的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辽东山区森林枯落物蓄积量为5.4~39.0t·hm -2,针叶林的枯落物蓄积量明显高于阔叶林 (柞木林和杂木林 ) ,灌丛最少。枯落物总平均吸水速度1~4h变化最快 ,24h近乎为零 ,吸水达到饱和。针叶林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率大于未分解层 ,前者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34.8 % ,后者平均为176.5%;阔叶林则是未分解层持水率大于半分解层 ,前者最大持水率为600% ,后者为221.1 %。整个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变化范围156.5%~494.6% ,平均值为267.5 % ,大小顺序是柞木林>杂木林>灌丛>红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整个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4.0~86.1t·hm -2 ,平均值为51.8t·hm -2 ,大小排序为红松林>落叶松林>柞木林>油松林>杂木林>灌丛 ;各林型的最大拦蓄率为67.0%~432.6 % ,平均值为196.7% ,大小排序为柞木林>灌丛>杂木林>红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 ;各林型的最大拦蓄量为12.4~58.6t·hm -2,林型间平均值为34.1t·hm -2,大小排序为红松林>柞木林>落叶松林>油松林>灌丛 ;各林型的有效拦蓄率、有效拦蓄量同其相应的最大拦蓄率、最大拦蓄量表现特点相同 ,前者变化范围为43.6%~360.2%,林型间平均值为156.9%:后者的变化范围为10.3~45.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东部山区 森林植被类型 枯落物层 持水性能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高人 周广柱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4,共5页
沿辽河水系设置临时标准地 ,对辽宁东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柞木林、杂木林及灌丛 6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辽东山区 6种植被类型下土壤都表现出较强的渗透性能。A层的初始入渗率... 沿辽河水系设置临时标准地 ,对辽宁东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柞木林、杂木林及灌丛 6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辽东山区 6种植被类型下土壤都表现出较强的渗透性能。A层的初始入渗率 (f0 /mm·min- 1) 1 2 .8~ 6 1 .1 ,平均值为 38.7,B层 1 6 .8~4 1 .7,平均值为 2 7.0 ,C层 2 9.2~ 38.2 ,平均值为 2 4 .4 ;A层的稳定入渗率 (fc/mm·min- 1) 2 .6~ 4 .2 ,平均值为 3.5 ,B层 2 .2~ 4 .1 ,平均值为 2 .9,C层 1 .1~ 3.3,平均值为 2 .2 ;A层的饱和导水率 (k10 /mm·min- 1)1 .5 3~ 2 .2 3,平均值为 1 .86 ,B层 0 .77~ 2 .0 5 ,平均值为 1 .2 7,C层 0 .5 0~ 1 .2 8,平均值为 0 .79。不同植被类型下不同土壤发生层次的入渗能力差异显著 :一般地 ,阔叶林下土壤的入渗性能明显好于针叶林 ,榛丛下土壤也表现出很好的渗透性能 ;不同土层入渗性能大小为A层 >B层 >C层。林龄差异在 2个龄级以上时 ,林龄越大 ,土壤初渗性能越好。用Horton方程拟合土壤饱和渗透过程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东部山区 森林植被类型 土壤渗透性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矿质层蓄水能力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人 周广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对辽宁东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柞木林、杂木林及灌丛6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蓄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各植被类型80cm土层的总蓄水能力为362.0~422.2mm,平均值为387.2mm ;80cm土层的有效蓄... 对辽宁东部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柞木林、杂木林及灌丛6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蓄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各植被类型80cm土层的总蓄水能力为362.0~422.2mm,平均值为387.2mm ;80cm土层的有效蓄水能力为102.4~182.2mm,平均值为156.5mm,都表现为阔叶林大于针叶林,灌丛居于中间。棕壤和暗棕壤无论是总蓄水能力还是有效蓄水能力都表现出阔叶林大于针叶林。植被类型、土壤种类及土壤层次对非毛管孔隙度有显著影响。植被类型对非毛管孔隙度的作用特点是阔叶林大于针叶林,灌丛居于中间 ;土壤类型的作用特点是棕壤大于暗棕壤 ;土壤层次的作用特点是A层>B层>C层。本研究对于科学地评价该地区水源涵养林的水文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东部山区 森林植被类型 土壤矿质层 蓄水能力 影响因素 水源涵养林
下载PDF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植被类型遥感监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慧 张会儒 +4 位作者 庞勇 覃先林 李海奎 蒙诗栎 余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3,共8页
应用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森林植被类型遥感监测,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成效监测以及森林植被制图提供技术支撑。以汪清林业局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的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影像,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以及基于时间维的分类结果校正,开展森林... 应用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森林植被类型遥感监测,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成效监测以及森林植被制图提供技术支撑。以汪清林业局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的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影像,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以及基于时间维的分类结果校正,开展森林植被类型信息提取研究,根据混淆矩阵和查全率分析引起森林植被类型混分的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森林植被类型遥感监测的总体精度为86.41%,Kappa系数为0.82,体现了较好的分类效果。2)在各森林植被类型中,落叶阔叶林地分类精度高,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在90%以上;落叶针叶林地生产者精度较高,为86.96%;常绿针叶林地和针阔混交林地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较低,平均为75.19%。常绿针叶林地、落叶针叶林地、落叶阔叶林地与针阔混交林地分类混分的影响因素为混交比例、郁闭度和林龄。3)汪清林业局森林覆盖率为96.64%,落叶阔叶林地所占面积比例最大,针阔混交林地次之,落叶针叶林地、常绿针叶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分布比较少。通过分析可知:基于中等分辨率影像的多时相和物候信息,有利于提取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 森林植被类型 多时相和物候信息 随机森林 时间维校正 汪清林业局
下载PDF
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植被类型水文生态效益综合评判 被引量:4
8
作者 高人 周广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利用层次分析与Fuzzy数学相结合方法,对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多目标综合评判。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林冠截留、林冠蒸散、枯落物蓄水、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土壤总蓄... 利用层次分析与Fuzzy数学相结合方法,对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多目标综合评判。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林冠截留、林冠蒸散、枯落物蓄水、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土壤总蓄水和土壤有效水的权重集为C=(0.0245,0.0051,0.1993,0.0109,0.0762,0.0565,0.2827,0.0573,0.2866),然后利用最大模糊熵原则确定了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最后利用Fuzzy综合评判得出油松、落叶松、红松、柞木林、杂木林评价结果模糊子集为B=(0.4686,0.3784,0.4145,0.6128,0.4808),结果表明阔叶林水源涵养效益高于针叶林,其中柞木林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东部山区 森林植被类型 生态效益 综合评判 森林水文学 层次分析 模糊数学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 人 周广柱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辽东山区5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生长季林冠的降雨再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时期降雨林冠再分配特点因林型而异。林冠截留率23.1%~29.3%,平均值为25.3%,针叶林的截留率大于阔叶林。辽东山区林内雨率68.... 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辽东山区5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生长季林冠的降雨再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时期降雨林冠再分配特点因林型而异。林冠截留率23.1%~29.3%,平均值为25.3%,针叶林的截留率大于阔叶林。辽东山区林内雨率68.9%~76.3%,平均值为73.4%,阔叶林大于针叶林。各林型的茎流率都很低,不超过1%;5种林型生长季场降雨的截留量都表现出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少,在降雨初期下降梯度最大,以后趋于平稳,达到饱和,各林型的理论饱和截留率为16.4%~29.7%。林内雨量在低雨量级时增加缓慢,随降雨量增大,增加梯度明显加大。林内雨率在低雨量时增加梯度大,而到高雨量级时,逐渐趋于稳定。从平均角度看,阔叶林的林内雨率要高于针叶林。茎流量在降雨超过一定量时发生,在低雨量级时增加缓慢,以后随雨量级增大而大致呈直线上升,茎流率不超过1%,茎流量不超过0.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 林冠截留 森林植被类型 降雨 再分配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下载PDF
辽宁省实验林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关明东 高军 +3 位作者 范俊岗 鞠文鹏 武兰义 张云江 《辽宁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章对辽宁省实验林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5种森林植被类型的有效蓄水量为110 9 2~ 1543 0t·hm-2 ,其中红松林、柞树林土壤的蓄水能力明显高于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和杂木林 ;同时它... 文章对辽宁省实验林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5种森林植被类型的有效蓄水量为110 9 2~ 1543 0t·hm-2 ,其中红松林、柞树林土壤的蓄水能力明显高于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和杂木林 ;同时它们的蓄水能力也显著高于农田裸地和草甸。枯枝落叶层也有较强的蓄水、保水能力 ,阔叶林枯落物的持水系数和持水性能均优于针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枯枝落叶层 土壤 水源涵养
下载PDF
江西省铜鼓县森林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正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铜鼓县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亚热带针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铜鼓县 江西 森林 森林植被
下载PDF
安徽大别山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蓄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庄家尧 张勇 +1 位作者 吴中能 胡智栋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年第3期6-9,共4页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上舍小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持水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中龄林、马尾松成熟林、毛竹林、杉木中龄林土壤蓄水能力在48129~69487t/km2之间,比坡耕地的26684t/km2高出1~2倍。为实现森林土壤水库的功能,各森林...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上舍小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持水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中龄林、马尾松成熟林、毛竹林、杉木中龄林土壤蓄水能力在48129~69487t/km2之间,比坡耕地的26684t/km2高出1~2倍。为实现森林土壤水库的功能,各森林地类蓄存1亿m3水分所需相应的面积为1439.1~2077.7km2,而坡耕地则需3747.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上舍小流域 森林植被类型 土壤蓄水能力
下载PDF
来安县半塔林场森林植被类型的群落学特征
13
作者 何云核 贺龙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63,共5页
来安县半塔林场地处皖东丘陵,森林覆盖率达70.08%,森林蓄积量为103244m3,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森林类型多样,植被茂盛,保存完好,这在皖东地区实属罕见。文中报道了主要森林植被的类型、外貌、结构等群落特... 来安县半塔林场地处皖东丘陵,森林覆盖率达70.08%,森林蓄积量为103244m3,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森林类型多样,植被茂盛,保存完好,这在皖东地区实属罕见。文中报道了主要森林植被的类型、外貌、结构等群落特征,并对植被作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塔林场 森林植被类型 群落学特征 植被评价
下载PDF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玮玮 许彦红 +2 位作者 杨俊灵 罗儒剑 普猛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6期32-39,共8页
本研究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等4种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5大类18个指标中筛选12个指标作为主要植被类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 本研究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等4种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5大类18个指标中筛选12个指标作为主要植被类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森林健康评价指数法对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487个小班的森林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质及健康的森林小班有405个,占总面积的77.79%;亚健康及不健康的森林小班有82个,占总面积的22.21%。主要植被类型健康状态整体呈优良,但受社区活动的影响,靠近农田村寨的植被类型健康等级低,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方能减缓不利局面的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植被类型 森林健康 指标体系 评价
原文传递
湖南省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涵养水源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金玲 李晓明 +2 位作者 王永安 蔡时钧 蒋模湘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7年第4期37-42,共6页
本文对湖南省8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现实林分和标准成熟林分的涵养水源能力进行了系统计量,分析计算了各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调蓄系数。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涵养水源 研究 湖南
下载PDF
云浮市城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兆铭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对云浮市城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在该地区有 5 91种木本植物 ,构成 9种植被类型 ;并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的结构特征 ,为地域性植被恢复提供参考。同时对如何加强原生植被的保护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种植 原生植被 植被恢复 木本植物 城郊 保护 云浮市 意见 构成
下载PDF
九道竹林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
17
作者 雷彻虹 杨荣喜 +7 位作者 张奎 刀丽平 张帆 肖恩 兰海 唐成云 黄仲金 向睿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2004年第3期18-30,共13页
九道竹林,位于盐边县西北部岩口、哇落乡交界处。九道竹林地区,是指以九道竹林为中心的包括岩口、哇落、温泉三乡在内的区域。该区海拔1500-3313.7m,是攀枝花市西北角重要的林区。其变化复杂的森林植被类型,在群落结构、组成。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竹林 林地 海拔 群落结构 外貌 林区 地区 盐边县 区域
下载PDF
浙江省珊溪水库库区森林植被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雪萍 蔡延(马奔) 邹颖颖 《江西科学》 2008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珊溪库区 浙江省
下载PDF
贵州麻江森林健康经营项目示范区森林植被类型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联英 陈波涛 +3 位作者 王进 任朝辉 杨安学 杨再芬 《贵州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5,13,共6页
项目示范区的森林属于次生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示范区的植被类型比较齐全,有西南米槠-黄连木-锈鳞苔草常绿阔叶林、漆树+美脉琼楠+大花枇杷-蚊母树+高丛珍珠梅+鸢尾常绿落叶阔叶林、白栎+麻栎+枫香-芒箕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白栎+枫香... 项目示范区的森林属于次生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示范区的植被类型比较齐全,有西南米槠-黄连木-锈鳞苔草常绿阔叶林、漆树+美脉琼楠+大花枇杷-蚊母树+高丛珍珠梅+鸢尾常绿落叶阔叶林、白栎+麻栎+枫香-芒箕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白栎+枫香+油桐-白栎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针叶林、白栎-金星厥灌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特征
下载PDF
浅谈凌源市森林植被类型对松毛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20
作者 马金山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3期70-70,92,共2页
于2009—2013年在凌源市油松林松毛虫发生地区设立标准地,对松毛虫发生、松毛虫天敌及松毛虫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介绍了常发区和偶发区的植被类型对松毛虫天敌的影响,提出了防治策略。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松毛虫 松毛虫天敌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