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原水网区田林水共生森林覆盖率提升设计研究——以浙江省嘉善县长秀村为例
1
作者 杨愉新 沈晓春 +3 位作者 张诗楠 汪之璇 屠帆 王嘉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平原水网区以农田、水系为主,森林覆盖率低,难以满足国家关于生态绿色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何提升平原水网区的森林覆盖率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浙江省嘉善县长秀村为例,基于田林水... 平原水网区以农田、水系为主,森林覆盖率低,难以满足国家关于生态绿色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何提升平原水网区的森林覆盖率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浙江省嘉善县长秀村为例,基于田林水共生理论,提出平原水网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设计方案,通过道路、河流、农田、村庄的绿化优化设计,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前提下,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该方案对平原水网区绿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林水共生 森林覆盖率 乡村绿化 嘉善县长秀村
下载PDF
湖南省长沙市区森林覆盖率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李凤武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5,16,共6页
以湖南省长沙市区为研究区,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三期Landsat系列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决策树、随机森林四种分类器对长沙市区的森林覆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如下:支持向量机分类总精度为79.08%,K... 以湖南省长沙市区为研究区,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三期Landsat系列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决策树、随机森林四种分类器对长沙市区的森林覆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如下:支持向量机分类总精度为79.08%,Kappa系数为0.64;最小距离法分类总精度为82.86%,Kappa系数为0.73;决策树分类总精度为91.95%,Kappa系数为0.88;随机森林分类总精度达94.95%,Kappa系数达0.92。对比这4个分类方法的总精度,随机森林对长沙市区分类的精度最高。由于城市建设和开发进程不断推进,2000—2020年长沙市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林地面积从973.03 km^(2)减少到700.39 km^(2),森林覆盖率由44.55%下降到32.07%。此研究结果能为长沙市森林覆盖信息的提取提供更适合的方法和技术,并为类似区域进行大面积的生态环境管理及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遥感 LANDSAT 随机森林 森林覆盖率 长沙市
下载PDF
林地面积6523.95万亩 森林覆盖率逾25% 河南省交出科学“增绿”答卷
3
作者 行海燕 《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36-36,共1页
2023年12月26日,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二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河南省坚持以科学绿化理念为引领,紧抓跻身全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重要契机,持续推动国... 2023年12月26日,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二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河南省坚持以科学绿化理念为引领,紧抓跻身全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重要契机,持续推动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全省林地面积达6523.95万亩,森林覆盖率逾25%,交出科学“增绿”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面积 中国式现代化 河南省委 国土绿化 森林覆盖率 新闻发布会 河南实践 试点示范
下载PDF
基于提高森林覆盖率目标的跨区县横向生态补偿与供需对接——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仕超 刘竞宇 +2 位作者 冉龙池 张煊赟 邵景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51-4663,共13页
建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横向生态补偿,使保护发展生态的地区利益得到保障,绿化空间有限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尽到绿化责任,从而推动各地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重庆市为例,考虑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造... 建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横向生态补偿,使保护发展生态的地区利益得到保障,绿化空间有限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尽到绿化责任,从而推动各地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重庆市为例,考虑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造林管护成本差异,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指标价,同时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标十四五规划,分析38个区县2025年森林覆盖率预期目标达成率,探索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供需平衡下跨区县横向生态补偿供需对接关系。结果表明:(1)兼顾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成本下38个区县单位面积森林补偿指标价介于5.69—7.32万元/hm^(2),平均为6.72万元/hm^(2),较目前基于成本的统一指导价3.75万元/hm^(2),高出0.79倍。(2)近10a森林覆盖率除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长寿区、永川区、潼南区和忠县8个区县出现负增长外,其余30个区县呈正增长,预测到2025年达标的区县数量占全市总数的45%,其中达成率最高的是沙坪坝区(117.37%),最低是江北区(41.49%)。(3)依据各区县供需级别、对口帮扶结对关系、区位关系和政府购买意愿四个方面对接了14对补偿主体与客体,需购买森林面积介于0.13×10^(4)—3.82×10^(4)hm^(2),生态补偿总金额介于0.91×10^(4)—25.20×10^(4)万元,平均金额为8.72×10^(4)万元。结合不同类型森林数量结构、质量和造林管护成本等多方面构建的生态补偿标准,有利于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可为重庆市各区县多途径达成横向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县 森林覆盖率 横向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下载PDF
云南省2021年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原因分析
5
作者 胡文萍 龙廷位 《林业勘查设计》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2021年云南省国土三调后森林覆盖率为55.25%,比国土三调前2020年下降9.79%,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文章从国土面积、调查方法、计算方法、自然灾害、大面积采伐、人为操纵及统计口径等7个方面分析,分析结果为森林面积统计口径不同是导... 2021年云南省国土三调后森林覆盖率为55.25%,比国土三调前2020年下降9.79%,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文章从国土面积、调查方法、计算方法、自然灾害、大面积采伐、人为操纵及统计口径等7个方面分析,分析结果为森林面积统计口径不同是导致云南省2021年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统计口径 云南省
下载PDF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 被引量:1
6
作者 绿文 《国土绿化》 2023年第3期4-5,共2页
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据《公报》显示,全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种草改良321.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全年发布“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各类尽责活... 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据《公报》显示,全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种草改良321.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全年发布“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各类尽责活动262个。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绿化委员会 森林覆盖率 国土绿化 草地面积 《公报》 植被盖度 互联网
下载PDF
“三北”工程实施45年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84%
7
作者 张亚敏 《国土绿化》 2023年第8期8-9,共2页
“三北”工程是我国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45年。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第三季度例行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接续奋斗,“三北”工程已顺利完成了前五期的建设任务,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 “三北”工程是我国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至今已经实施了45年。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第三季度例行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接续奋斗,“三北”工程已顺利完成了前五期的建设任务,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万里“绿色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长城 森林覆盖率 生态建设工程 退化草原 发布会 启动实施 保持水土 第三季度
下载PDF
滩坑水库库区森林覆盖率增长的水利价值和生态补偿研究
8
作者 王晓强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4期51-54,共4页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内涵、水利工程运行原理和水生态水文发展规律,利用丽水市滩坑水库及其主要流域——小溪流域的水文数据,采用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丽水滩坑水库库区森林覆盖率增长对水利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植被...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内涵、水利工程运行原理和水生态水文发展规律,利用丽水市滩坑水库及其主要流域——小溪流域的水文数据,采用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丽水滩坑水库库区森林覆盖率增长对水利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长有利于提升发电效益,对水环境改善、水土保持增益以及防洪减灾有显著价值。基于森林覆盖率增长的水利价值研究,提出滩坑水库“生态产品水利溢价-补偿”互促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行、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水利价值 生态补偿 森林覆盖率
下载PDF
造林与抚育相结合提高森林覆盖率
9
作者 叶惠琼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4期97-98,共2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经济发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经济发展中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反而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经济发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经济发展中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反而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林业经济发展,促进造林与抚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能够充分激发林业经济的发展潜力,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国造林与抚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林抚育经营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造林与抚育相结合以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的相关措施,为林业产业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抚育 森林覆盖率
下载PDF
森林覆盖率相关问题探析——以陕西省森林资源监测为例
10
作者 呼海涛 邓小明 +1 位作者 薛岗 余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8-113,126,共7页
笔者对各国以及我国不同时期森林覆盖率计算方式进行对比,并以陕西省为例回顾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历程,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国土三调”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林地和森林面积计算问题,并提出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 笔者对各国以及我国不同时期森林覆盖率计算方式进行对比,并以陕西省为例回顾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历程,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国土三调”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林地和森林面积计算问题,并提出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开展后测算森林覆盖率的相关建议,为科学测算森林覆盖率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森林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的灰色评价和模型预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邱微 李崧 +1 位作者 赵庆良 张建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9-1651,共3页
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蓄积量和森林面积是主要因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黑龙江省1994~2005年森林覆盖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 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蓄积量和森林面积是主要因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黑龙江省1994~2005年森林覆盖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森林覆盖率的发展趋势,预测得到2006年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为43.90%,2007年为44.14%.原始数据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特征,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森林覆盖率 黑龙江省 灰色关联度 预测
下载PDF
泾河流域上游土石山区和黄土区森林覆盖率变化的水文影响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淑兰 于澎涛 +3 位作者 张海军 王彦辉 贺亮亮 李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8-1078,共11页
泾河流域上游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定量评价区内森林覆盖增加的水文影响对科学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尽量排除地形、土壤、气候等作用的基础上定... 泾河流域上游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定量评价区内森林覆盖增加的水文影响对科学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尽量排除地形、土壤、气候等作用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森林的影响,将泾河上游划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区,分别制定了多种森林恢复情景,利用分布式流域生态水文模型(SWIM)模拟评价了森林覆盖率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对流域年蒸散量、年产流量、年地下水补给量、年土壤深层渗漏量及日径流洪峰的影响。土石山区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森林覆盖将增加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如现有森林覆盖(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13.8%)情景与现有森林变为草地(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0)情景相比时,流域年蒸散量从445.4 mm变为427.7 mm(减少了17.4 mm和4%);年产流量从42.4 mm变为53.5 mm(增加了11.1 mm和26.3%),年地下水补给量从61.6 mm变为76.9 mm(增加了15.3 mm和24.8%),年深层渗漏量从72.9 mm变为88.3 mm(增加了17.7 mm和24.3%);平均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12.8 mm,年产流量减少8.0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11.1 mm。在比较干旱和土层深厚的黄土区,增加森林覆盖将同样增大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降水相对丰富和土层浅薄的土石山区,平均森林面积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9.0 mm,年产流量减少4.5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8.8 mm;此外,在较缓坡面造林的水文影响大于较陡坡面造林。从森林水文影响的年内变化来看时,森林覆盖率升高的水文影响在土石山区和黄土区也有差别,如土石山区5—7月份的蒸散显著增加,5—10月份的深层渗漏均有减少;而黄土区是蒸散量在5—10月均有增加,深层渗漏在7—10月份显著减少。另外,土石山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日径流峰值的影响不显著,而黄土区则能明显削弱,这可能主要是因土石山区的高石砾含量土壤的渗透性能明显高于黄土区的黄土,而黄土区的森林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入渗性能和减少地面径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森林覆盖率 水文影响 蒸散 径流 宁夏六盘山 泾河流域
下载PDF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健 宫渊波 陈林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7-324,共8页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防护能力达到极大值时的森林覆盖率即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其值的大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条件高度相关。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森林生态系统防护能力为依据,计算出中低山区、低山区、深丘区、浅丘区和平原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7%、46%、44%、31%及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防护效益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 被引量:71
14
作者 樊宝敏 董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 ,经考证分析在 40 0 0年前的远古时代 ,森林覆盖率高达 6 0 %以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森林资源日趋减少 .到 2 2 0 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 46 % ,110 0年前的唐代约为 33% ,6 0 0年前的明代之初为 2 6 ...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 ,经考证分析在 40 0 0年前的远古时代 ,森林覆盖率高达 6 0 %以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森林资源日趋减少 .到 2 2 0 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 46 % ,110 0年前的唐代约为 33% ,6 0 0年前的明代之初为 2 6 % ,1840年前后约降为 17% ,新中国成立前夕降为 12 .5 % .中国近代是森林资源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森林资源的消长与人口数量、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关 ,森林的消失必然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中国在 2 1世纪 ,必须严格控制人口 ,努力发展科学技术 ,扩大森林资源 ,以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中国 森林 古代
下载PDF
基于水源涵养的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研究——以平通河流域(平武段)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志芳 龚固堂 +1 位作者 陈俊华 慕长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2-1668,共7页
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研究是流域防护林空间布局的基础研究,对流域内防护林林种和林分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贡献大小为依据,人力可控和可测为原则进行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筛选。采用群组AHP法剔除... 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研究是流域防护林空间布局的基础研究,对流域内防护林林种和林分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贡献大小为依据,人力可控和可测为原则进行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筛选。采用群组AHP法剔除因子间相关性较大的指标,筛选出了地形-土壤因子、林分因子、干扰强度因子共计12个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对土壤饱和蓄水量的权重,以此权重计算各有林地小班水源涵养的等级值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面积。以流域历年(40a)最大日降雨量147.2 mm计算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结果表明:林分因子(0.637)>干扰强度因子(0.258)>地形-土壤因子(0.105),即影响平通河流域有林地水源涵养功能最大的因子是林分因子,其次是干扰度因子;流域基于水源涵养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7.09%,变幅为4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评价指标 有林地小班 土壤饱和蓄水量 适宜森林覆盖率
下载PDF
北京市森林覆盖率遥感统计及其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丹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33-137,226,共6页
在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奥运”规划中提出2007年前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等系列规划方案.因此,实时、快速地获取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可为北京市规划、建设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以2002年Landsat/ETM+影像数据为基... 在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奥运”规划中提出2007年前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等系列规划方案.因此,实时、快速地获取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可为北京市规划、建设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以2002年Landsat/ETM+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借助遥感软件PCI Geomatica V8.2,研究了ETM+遥感影像应用于北京地区森林覆盖统计监测的最佳波段组合和融合处理技术,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森林覆盖类型、位置和面积信息,并对分类结果与传统调查方法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分类的精度进行了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遥感监测采用先分类再分区县统计的方法可快速获得令人满意的分类结果;分区县的统计数据与传统调查数据相比波动较大,但整体相差不超过4%;Landsat/ETM+遥感影像适用于北京市这类区域型地域的森林覆盖率研究,北京市森林覆盖率为4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遥感 土地利用 森林覆盖率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县级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宫渊波 张健 陈林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31-236,共6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68个县为对象,科学定义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系统探讨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了森林面积数量、内涵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综合防护效应,并计算出各县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为持续发展林业,... 本文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68个县为对象,科学定义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系统探讨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了森林面积数量、内涵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综合防护效应,并计算出各县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为持续发展林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森林覆盖率 防护效益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经济落后现象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菁 程堂仁 夏自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4-228,共5页
以森林覆盖率大于30%为标准,对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进行筛选,共有637个县(市)作为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入选。根据各森林资源丰富县的人均GDP值,计算出各省及全国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人均GDP值。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 以森林覆盖率大于30%为标准,对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进行筛选,共有637个县(市)作为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入选。根据各森林资源丰富县的人均GDP值,计算出各省及全国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人均GDP值。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或各省的平均水平,并且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并分析了森林资源为何没有给当地带来富裕,森林资源的优势为何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森林丰富 人均GDP 资源优势
下载PDF
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对PM2.5的影响——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冬季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煜 李三 +2 位作者 Kanran Tan 马晓剑 钱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0,共7页
以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PM10、CO、NO2、SO2、O38 h)和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光照数、气温、风速)为研究指标,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对象,应用3 a数据、依据面板数据模型分析PM2.5与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 以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PM10、CO、NO2、SO2、O38 h)和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光照数、气温、风速)为研究指标,以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为对象,应用3 a数据、依据面板数据模型分析PM2.5与森林覆盖率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较高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低于森林覆盖率较低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森林覆盖率是阻滞PM2.5质量浓度增高最主要的因素,其他空气污染物是导致PM2.5质量浓度升高的根本原因,气象因素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所起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森林覆盖率 空气污染物 气象因素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流域森林覆盖率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贺年 余新晓 +1 位作者 贾国栋 吕锡芝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历来是生态水文学的热点话题,对流域的管理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大尺度上多流域之间的对比以及时间尺度上的多年平均和季节性的双重分析,定量分析了流域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 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历来是生态水文学的热点话题,对流域的管理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大尺度上多流域之间的对比以及时间尺度上的多年平均和季节性的双重分析,定量分析了流域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降水量较低的地区(本研究区为MAP<500mm),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变化并不明显,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很微弱;在降水量较高的地区(本研究区为MAP>500mm),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二次多项式的变化趋势,当森林覆盖率为40%时具有最大的径流系数(约26%);对于枯水季径流(本研究区为10月—来年5月),其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小,流域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其枯水季径流系数约减少2.7%;对于汛期径流(本研究区为6—9月),流域汛期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二次多项式的变化趋势,当森林覆盖率为40%时具有最大的汛期径流系数(约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森林覆盖率 径流 季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