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预防策略研究
1
作者 滕思思 刘小艳 徐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 探究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预防策略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 480例儿童骨科植入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植入物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儿童骨科患者植... 目的 探究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预防策略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 480例儿童骨科植入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植入物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影响因素。检索亚太感染控制协会网站、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最新版本的循证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以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和德尔菲法为理论指导,构建预防儿童骨科植入物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结果1 480例行骨科植入手术的患者中植入物感染12例,发生率为0.81%。两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础疾病是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意见提出率皆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0.9。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预防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共7个维度、31个条目。结论 开展目标性监测能及时了解儿童骨科患者植入物感染情况和高危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循证实践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植入物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1例老年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主髂动脉支架植入物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庆庆 秦君玫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壁的内膜撕裂口进入中膜外层或中外膜交界处,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该病起病急骤,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
关键词 主动脉覆膜支架 老年 腔内隔绝术 植入物感染 护理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反复发作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蒲彰雅 余治健 +8 位作者 白冰 林佛君 韩雪莹 邓向斌 刘晓军 邓名贵 李多云 邱宇 邓启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2-435,共4页
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spinal implant infection)属于难治性感染,需在系统分析患者基础状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病原菌类型及病原菌耐药谱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内外科治疗手段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治疗相对困难。治疗方法... 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spinal implant infection)属于难治性感染,需在系统分析患者基础状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病原菌类型及病原菌耐药谱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内外科治疗手段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治疗相对困难。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外科清创、持续引流和内固定取出等外科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能造成内固定失败、局部愈合不良、神经功能障碍、假关节形成,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2月诊治1例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感染 脊柱手术 脊椎关节病 手术部位感染 利奈唑胺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腰椎植入物感染伴切口不愈合1例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可琪 冯岚 《护理与康复》 2020年第4期89-92,共4页
总结1例腰椎植入物感染伴切口不愈合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闭式冲洗,保持引流通畅,合理营养支持,个性化功能锻炼,预防心力衰竭,加强安全指导。经治疗与护理,患者住院46 d后转当地医院行... 总结1例腰椎植入物感染伴切口不愈合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闭式冲洗,保持引流通畅,合理营养支持,个性化功能锻炼,预防心力衰竭,加强安全指导。经治疗与护理,患者住院46 d后转当地医院行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植入物感染 护理
下载PDF
骨科手术室植入物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崔艳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骨科植入手术是将人工假体和各种内固定材料置入人体的常见术,其技术日渐成熟,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治疗中。但术中放置植入物是一种医源性创伤,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易造成感染,这降低了手术效果,增加了患者痛苦,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 骨科植入手术是将人工假体和各种内固定材料置入人体的常见术,其技术日渐成熟,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治疗中。但术中放置植入物是一种医源性创伤,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易造成感染,这降低了手术效果,增加了患者痛苦,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本院通过分析相关感染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植入手术感染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手术 植入物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8
6
作者 贾曼 金文姬 +2 位作者 李娜 吕畅 王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391-539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于医院骨科收治行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的患者2 668例,对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感染...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于医院骨科收治行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的患者2 668例,对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 668例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植入物感染51例,感染率为1.91%;51例手术植入物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3株,检出率为84.31%,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60.47%,革兰阳性菌17株占39.5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室条件、手术时机、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临床表现多样,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为常见病原菌,临床治疗时应重点关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 植入物感染 相关因素 病原学
原文传递
骨科植入物表面抗感染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曹聪 李宝娥 +1 位作者 刘宣勇 董宇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57,共5页
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通常采用抗细菌初始黏附、表面主动抗菌和促进骨整合等表面修饰技术使植入物具备抗感染特性,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文章就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发生机制、特点以及植入物表面抗感染修饰策略的... 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通常采用抗细菌初始黏附、表面主动抗菌和促进骨整合等表面修饰技术使植入物具备抗感染特性,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文章就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发生机制、特点以及植入物表面抗感染修饰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新型抗感染植入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植入相关感染 表面修饰
下载PDF
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汉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观察总结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骨科行植入物手术患者20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提高骨科植入物手术管理前90例病例,B组为提高骨科植入物手术管理后110... 目的:观察总结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骨科行植入物手术患者20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提高骨科植入物手术管理前90例病例,B组为提高骨科植入物手术管理后110例病例,对手术空间进行细菌检测,根据手术植入物感染病例资料分析总结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病变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抗生素运用等,而且与手术室空间细菌数量有直接关系。结论通过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提高了植入物感染预防能力,并预防性的给予患者有效的骨科植入物手术护理干预,以降低感染率,提高骨科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植入物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
9
作者 李劲松 于晓牧 +3 位作者 梁俊生 林炎水 王相利 林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56-456,458,共2页
目的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感染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发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19例,我们采用手术清创,放射治疗,抗生素抑制疗法和免疫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结果病程在3周内的15例用此方法全部保留假体成功,其余4... 目的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感染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发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19例,我们采用手术清创,放射治疗,抗生素抑制疗法和免疫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结果病程在3周内的15例用此方法全部保留假体成功,其余4例病程在6周以上,保留假体失败。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严重并发症,本方法对早期感染可能是一种保留假体的补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和植入物感染 膝关节 人工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含铜316L骨科植入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评估
10
作者 彭晓 徐志强 +2 位作者 刘礼初 李海欣 谭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26-130,共5页
研究含铜316L不锈钢(316L-Cu)植入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体外的抑制作用及体内抗感染的效果评估。实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棒状材料浸泡于SAU悬液后涂板计数。通过对大鼠造胫骨植入物SAU感染模型,监测大鼠体温、... 研究含铜316L不锈钢(316L-Cu)植入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体外的抑制作用及体内抗感染的效果评估。实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棒状材料浸泡于SAU悬液后涂板计数。通过对大鼠造胫骨植入物SAU感染模型,监测大鼠体温、体重变化和伤口愈合情况。2周后观察伤口感染、检测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通过影像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分析及细菌培养评估骨髓感染情况。316L-Cu在体外对SAU抑菌率达90.19%。两组大鼠的平均体温变化与体重趋势一致,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6L-Cu组大鼠伤口及骨洞愈合均优于316L组,X射线及病理学检查显示316L-Cu组植入物周围无骨破坏及炎性骨膜反应,而316L组可见上述改变。两组大鼠各阶段白细胞、C反应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腔细菌培养结果表明316L-Cu组菌量显著低于316L组(P<0.05)。本研究表明316L-Cu植入物能显著一直SAU生长并降低感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316L SAU 植入物感染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骨关节感染病原学及其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湘燕 施学东 郑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9-973,共5页
目的分析骨关节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分布、药敏结果及相关临床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9—2016年经病原学和病理明确诊断骨关节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结果,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骨关节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分布、药敏结果及相关临床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9—2016年经病原学和病理明确诊断骨关节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结果,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9例细菌性骨关节感染病例,分离骨关节感染病原菌100株,革兰阳性细菌占67.00%,其中葡萄球菌占49.00%,31株革兰阴性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67.7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16.13%,葡萄球菌属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低于30%。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血流感染)是骨关节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7,OR=10.536,95%CI:1.300~85.417)。结论葡萄球菌属细菌仍然是骨关节感染的主要病原体,MRSA比例较低。有尿路和肠道感染,植入物时间较长的患者出现骨关节感染时需考虑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感染 葡萄球菌 植入相关感染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
下载PDF
聚多巴胺包覆硅化胶原的光热及抗菌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江山 雷晨 +3 位作者 伏雨桐 马雨轩 慕昭 陈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通过多巴胺聚合作用构建聚多巴胺包覆硅化胶原(SC@PDA),探究该材料光热杀菌作用与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聚合反应将多巴胺包覆在硅化胶原表面构建SC@PDA。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SC@PDA表面形貌,硅酸释放实验检测材料硅酸缓释情... 目的:通过多巴胺聚合作用构建聚多巴胺包覆硅化胶原(SC@PDA),探究该材料光热杀菌作用与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聚合反应将多巴胺包覆在硅化胶原表面构建SC@PDA。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SC@PDA表面形貌,硅酸释放实验检测材料硅酸缓释情况,808 nm激光照射与红外热像仪检测材料光热性能。CCK-8实验测试材料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急性全身毒性实验评价材料对大鼠的生物安全性。以SD大鼠为研究模型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将材料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共培养6 h后,用808 nm激光(1.5 W/cm^(2))照射10 min,之后继续培养6 h,用吸光度检测计算材料光热抑菌率。在大鼠股骨缺损感染模型中观察材料植入缺损部位7 d后材料的抗感染效果。结果:SC@PDA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保持了硅化胶原的硅酸缓释性能,无细胞毒性,无急性全身毒性。体内外抗菌实验表明,SC@PDA具有良好的光热抗菌能力。结论:SC@PD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多巴胺包覆赋予了硅化胶原支架优异的光热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胶原支架 植入相关感染 抗菌材料
下载PDF
活性屏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制备纳米银涂层不锈钢的体外抗菌性能
13
作者 王兆飞 何国云 +3 位作者 田方灿 李广峰 曹中华 刘祥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64-3471,共8页
背景:既往利用活性屏等离子技术制备的银涂层大都不涉及纳米领域,形成的银涂层为“薄膜样”,被覆基质表层且表面银颗粒分布不均,其长效抗菌能力受到挑战。目的:采用活性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ASPSM)技术制备可“埋入”不锈钢(SS)基质内部... 背景:既往利用活性屏等离子技术制备的银涂层大都不涉及纳米领域,形成的银涂层为“薄膜样”,被覆基质表层且表面银颗粒分布不均,其长效抗菌能力受到挑战。目的:采用活性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ASPSM)技术制备可“埋入”不锈钢(SS)基质内部的纳米银涂层,观察其抗菌能力。方法:以不锈钢为基体,采用ASPSM技术制备纳米银涂层,其中通过调整轰击时间(1,2,4 h)制备3组涂层样品,分别记为1 h-Ag-ASPSM@SS、2 h-Ag-ASPSM@SS和4 h-Ag-ASPSM@SS,通过抑菌环实验、革兰染色分析3组涂层的抗菌能力。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庆大霉素联合万古霉素抗生素涂层样品,记为ACNs。将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分别插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悬液中,采用涂布平板法分析样品长效(84 d)抗菌能力。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共培养,进行CCK-8、活死染色与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取连续暴露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2周后的不锈钢、2 h-Ag-ASPSM@SS、ACNs,采用滚平板法评估材料表面残留活菌量,采用万古霉素药敏纸片法评估材料表面残留活菌耐药性。结果与结论:①随着轰击时间的延长,样品表面纳米银的直径与含量逐渐增加,其中2 h-Ag-ASPSM@SS在形成了均匀球形纳米颗粒的情况下表面银含量较高。②抑菌环实验、革兰染色显示,相较于1 h-Ag-ASPSM@SS、4 h-Ag-ASPSM@SS,2 h-Ag-ASPSM@S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与两种细菌共培养42,84 d后,2 h-Ag-ASPSM@SS组洗脱液涂布平板上的活菌数量显著少于不锈钢组、ACNs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84 d后、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培养42 d后,ACNs组洗脱液涂布平板上的活菌数量多于不锈钢组。③CCK-8、活死染色与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显示,2 h-Ag-ASPSM@SS无明显的细胞毒性,ACNs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④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12周后,2 h-Ag-ASPSM@SS组表面残留活菌量少于不锈钢组,ACNs组表面残留活菌量多于不锈钢组;与不锈钢组比较,ACNs组表面残留活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显著下降(P<0.001),2 h-Ag-ASPSM@SS组表面残留活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⑤结果表明,ASPSM技术制备的纳米银涂层提高了不锈钢表面纳米银含量的沉积效率,并且具有持久的抗菌特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屏等离子 纳米银颗粒 不锈钢 抗生素骨水泥 抗菌性 耐药性 植入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真菌生物膜及其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楠(综述) 张弘(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难治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发现,感染病灶的真菌病原体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生物膜是一种由菌体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着有特定功能和复杂结构的菌细胞群体所形成的结构。生物膜的形成可帮助真菌躲避宿主细胞免疫系统清除和药物的攻击,... 难治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发现,感染病灶的真菌病原体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生物膜是一种由菌体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着有特定功能和复杂结构的菌细胞群体所形成的结构。生物膜的形成可帮助真菌躲避宿主细胞免疫系统清除和药物的攻击,从而造成持续性感染,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已发现生物膜可以在人工晶状体、角膜接触镜、巩膜扣带等眼内植入物表面形成。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菌生物膜在眼内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真菌生物膜及其与眼部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膜的耐药机制、治疗策略及其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眼部感染 角膜炎 植入相关眼内感染
下载PDF
抗感染金属植入物的抗感染效果分析
15
作者 牟月芝 王淑英 +1 位作者 李宏伟 王雪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37-2839,共3页
目的探讨抗感染金属植入物的治疗效果,并观察X线对感染的作用,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13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64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植入物治疗,观察组予抗感染金属植入物治... 目的探讨抗感染金属植入物的治疗效果,并观察X线对感染的作用,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13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64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植入物治疗,观察组予抗感染金属植入物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感染发生率和相关指标变化,并观察在X线的表现。结果治疗后感染率对照组为7.8%、观察组为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渗液消失、疼痛、体温恢复正常、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金属植入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X线平片无明显变化。结论抗感染金属植入物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而X线平片则能早期发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金属植入 感染 临床效果 X线
原文传递
Viral infection of tobacco plants improves performance of Bemisia tabaci but more so for an invasive than for an indigenous biotype of the whitefly 被引量:15
16
作者 Jian LIU Meng LI +4 位作者 Jun-min LI Chang-jun HUANG Xue-ping ZHOU Fang-cheng XU Shu-sheng LI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0-40,共11页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plant-virus-vector interactions on invasion of alien plant viral vectors have been rarely investigated. We examined the transmission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China virus (TYLCCNV) by the i...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plant-virus-vector interactions on invasion of alien plant viral vectors have been rarely investigated. We examined the transmission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China virus (TYLCCNV) by the invasive Q biotype and the indigenous ZHJ2 biotype of the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a plant viral vector,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YLCCNV-infection of pla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whitefly biotypes. Both whitefly biotypes were able to acquire viruses from infected plants and retained them in their bodies, but were unable to transmit them to either tobacco or tomato plants. However, when the Q biotype fed on tobacco plants infected with TYLCCNV, its fecundity and longevity were increased by 7- and 1-fold,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Q biotype fed on uninfected tobacco plants. When the ZHJ2 biotype fed on virus-infected plants, its fecundity and longevity were increased by only 2- and 0.5-fold,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show that the Q biotype acquired higher beneficial effects from TYLCCNV-infection of tobacco plants than the ZHJ2 biotype. Thus, the Q biotype whitefly may have advantages in its invasion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indigenous ZHJ2 bi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misia tabaci BIOTYPES BEGOMOVIRUS Vector-virus interaction Biological inva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