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0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植物志》的编研历程——兼谈广西的植物分类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愿景
1
作者 许为斌 刘演 韦发南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地质复杂地形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广西植物研究所自1935年建所以来一直致力于摸清广西植物资源家底,在全区开展了广泛的野外调查,累计采集植物标本约60万份,建立了全区馆藏量最大的广西植物...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地质复杂地形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广西植物研究所自1935年建所以来一直致力于摸清广西植物资源家底,在全区开展了广泛的野外调查,累计采集植物标本约60万份,建立了全区馆藏量最大的广西植物标本馆(IBK),联合区内外28家单位完成《广西植物志》全部六卷的编研出版工作。该套志书共收录广西维管植物307科、2073属、9051种(含种下等级),是首次全面而系统描述广西植物资源的大型志书。该文介绍了《广西植物志》的基本情况和编著特色,系统回顾了该志书编研的曲折历程,并将编研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描述,最后简要介绍了《广西植物志》在业界同行获得的评价和各类荣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当前植物学科的发展趋势,笔者浅谈了广西的植物分类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愿景,为今后广西植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名录 物种多样性 维管植物 植物分类学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与关键要点应用研究
2
作者 姚二霞 《花卉》 2025年第3期82-84,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人们更加渴望拥有一个绿色的空间。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植物的选择则是环境的灵魂,其形态、颜色、生长周期都有着独特的季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人们更加渴望拥有一个绿色的空间。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植物的选择则是环境的灵魂,其形态、颜色、生长周期都有着独特的季节变化,为园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由于不同地区的植物搭配对于园林景观的美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析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重要性与关键要点,先概述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种的作用,再阐述园林植物配置原则、配置方式以及配置的关键要点,并通过实际案例证明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园林植物 植物种类 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 植物与生态修复
下载PDF
游客感知视阈下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效益评价
3
作者 覃伟 胡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目的】旨在探讨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并构建一套评价体系以评估其景观效益,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以增强滨水带的旅游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方法】以常德穿紫河风光带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游客对植物景观... 【目的】旨在探讨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并构建一套评价体系以评估其景观效益,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以增强滨水带的旅游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方法】以常德穿紫河风光带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游客对植物景观的感知和测评对象的植物景观基本情况,通过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滨水带景观效益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6个指标层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排序前五的指标;利用评价体系作为打分参照,邀请专家打分,得到相关指标分值;再将各指标的分值代入景观效益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出最终值。【结果】穿紫河风光带植物景观效益得分为3.49,整体评价为一般;在产生舒适感、植物空间的可达性、休闲游憩指标上的评价为较好;但在植物配置层次感强、与景观建筑相适应指标上得分欠佳,评价一般;参考各项指标的分值,结合游客体验感知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结论】在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效益评价体系中,生态效益(0.387)是最为重要的评价准则,其次是美学效益(0.316)、人文感知效益(0.152)、游憩空间效益(0.145);与周边环境相协调(0.107)、植物群落多样性(0.107)、改善环境质量(0.107)、产生舒适感(0.097)、植物景观空间层次(0.096)是5个最关键的评价指标;改善环境质量、植物配置层次感强、提供新奇与兴奋体验、与景观建筑相适应4个指标得分欠佳,对整体得分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提升植物景观的整体效益,从营造沉浸式感官体验的植物景观空间、强化植物群落结构层次关系、强调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共同造景三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优化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植物评价 景观效益 城市滨水带 植物空间
下载PDF
城市民族植物学——一个新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
4
作者 耿彦飞 王雨华 裴盛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城市民族植物学(urban ethnobotany)是一个新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一般指在城市背景下研究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城市居民(新移民和原住民)利用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知识。本文系统阐述了城市民族植物学的定义、研究进展和研... 城市民族植物学(urban ethnobotany)是一个新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一般指在城市背景下研究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城市居民(新移民和原住民)利用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知识。本文系统阐述了城市民族植物学的定义、研究进展和研究内容,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国外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药用植物知识状况,同时关注庭院与城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在塑造城市景观、增强文化认同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国内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还包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群和受城镇化影响较大的农村地区人群的传统植物知识。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包括传统植物(如传统食用植物和传统药用植物等)知识的迁移与适应、城市集市植物(产品)、庭院植物、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生态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今,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面临众多挑战,包括如何防止传统植物知识逐渐消失,如何避免传统植物知识边缘化和同质化,如何长期跟踪特定群体,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对居民植物认知及植物使用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扩展性、可转移性和解释性。研究者应坚持植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植物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积极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和机构,设立科学教育中心,并推动城市植物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族植物 民族植物 传统植物知识 城镇化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植物激活蛋白HrpNEcc对大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宋聪 张翔 +2 位作者 赵芊 宋水山 贾振华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研究了植物激活蛋白HrpNEcc及其复配制剂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50 g/hm^(2)HrpNEcc处理的大白菜,菜心饱满度达到97.32%,较对照增产54.05%;同时显著改善了品质指标,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3... 本文研究了植物激活蛋白HrpNEcc及其复配制剂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50 g/hm^(2)HrpNEcc处理的大白菜,菜心饱满度达到97.32%,较对照增产54.05%;同时显著改善了品质指标,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34.64%、46.13%和41.14%,而粗纤维含量降低46.3%。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该处理效果显著优于HrpNEcc 45 g/hm^(2)+壳聚糖45 g/hm^(2)复配处理、壳聚糖150 g/hm^(2)处理、0.004%芸苔素内酯3000倍液处理以及对照处理。激活蛋白HrpNEcc能显著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并有效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此外,研究还证实HrpNEcc对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有显著效果,最高防效可达85.85%。本研究成果也为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活蛋白 大白菜 植物生长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6
作者 刘月悦 雷应华 +5 位作者 陈松 陈庆东 王燕平 易春燕 文刚 刘虹伶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9-63,共5页
采用培养皿将8种植物(玉米、高粱、水稻、黑麦草4种寄主植物,辣椒、红薯、柑橘、豇豆4种非寄主植物)顶尖嫩叶分区,在温度27±1℃、湿度 75%的暗箱内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以铺设滤纸区为对照(CK),于虫卵孵化开始后10 min、20 min... 采用培养皿将8种植物(玉米、高粱、水稻、黑麦草4种寄主植物,辣椒、红薯、柑橘、豇豆4种非寄主植物)顶尖嫩叶分区,在温度27±1℃、湿度 75%的暗箱内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以铺设滤纸区为对照(CK),于虫卵孵化开始后10 min、20 min、30 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120 min、12h、24h观察记录各植物喂养区及CK区幼虫数量,分析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参试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开始至10 min(孵化率55%左右)的刚孵化的幼虫具有一定的取食偏好性,最喜欢寄主植物玉米(幼虫分布占比28.69%)、非寄主植物辣椒(26.45%),对寄主植物黑麦、水稻和非寄主植物豇豆、红薯嫩叶取食偏好性一般(7.95%~11.37%),最不喜欢的为寄主植物高粱(0.62%)、非寄主植物柑橘(0.38%);随着虫卵完全孵化(100 min),选食红薯嫩叶的幼虫数不断增加,占比(22.85%)与玉米(21.82%)、辣椒(21.31%)的相当,初孵及开始生长的幼虫,对玉米、红薯、辣椒具有较高的选食偏好性;初孵幼虫随生长时间的延长(100 min~24 h),表现出不同的取食偏好性,24 h取食玉米嫩叶的幼虫占比(28.13%)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取食寄主植物的幼虫占比增加,取食非寄主植物红薯的幼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取食非寄主植物辣椒的幼虫量快速下降至与取食豇豆、柑橘的幼虫量相当的较低水平;供试植物中玉米为初孵幼虫和生长阶段幼虫的首选食物;初孵幼虫与生长阶段的幼虫取食偏好性存在差异,生长初期对非寄主植物红薯表现出较高的偏好性,随着生长时间延长,更偏向于取食寄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初孵幼虫 取食偏好性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下载PDF
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在酸豆奶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香英 范杰英 +5 位作者 孟悦 曾宪鹏 南喜平 杨志强 康立宁 孙洪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5期132-137,共6页
由于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为更好地发挥其益生作用,将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分别与商品发酵剂进行复配发酵酸豆奶,对酸豆奶样品的感官品质、21d货架期内的微生物含量、理化指标变化以及降胆固醇功能进行测定。... 由于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为更好地发挥其益生作用,将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分别与商品发酵剂进行复配发酵酸豆奶,对酸豆奶样品的感官品质、21d货架期内的微生物含量、理化指标变化以及降胆固醇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S2-5和K25的酸豆奶未产生不良风味,其口感更加绵滑、均匀,香气更加浓郁;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在酸豆奶冷藏期间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含植物乳杆菌S2-5和K25的酸豆奶灌胃高脂小鼠后,其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益生性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发酵的酸豆奶质量优良且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豆奶 植物乳杆菌S2-5 植物乳杆菌K25 降胆固醇 益生菌
下载PDF
关于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思考
8
作者 孙卫邦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6-412,共7页
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生物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迁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然而,有关植物迁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和范围,以及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等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生物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迁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然而,有关植物迁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和范围,以及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该文论述了植物迁地保护的概念和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界定范围,讨论了最新《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受威胁种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任务和目标,剖析了当前我国植物迁地保护有效性、迁地保护物种的信息档案记录,以及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该文可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多样性保护 迁地保护 保护目标 问题与建议
下载PDF
南岳山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9
作者 曹丽敏 江伟民 +2 位作者 王志新 常艳芬 王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第2期119-122,136,共5页
目的:为南岳山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访谈、野外调查和文献整理相结合,对南岳山区传统药食两用植物的种类、功效和利用部位等进行调查。结果:南岳山区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复杂多样,共计59科123属163种(含... 目的:为南岳山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访谈、野外调查和文献整理相结合,对南岳山区传统药食两用植物的种类、功效和利用部位等进行调查。结果:南岳山区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复杂多样,共计59科123属163种(含变种);单种科和寡种科所占比例很大,占总科数的88.13%;单种属占总属数的80.49%,优势明显,没有较大属(≥11种);以果实、种子类入药的植物最多;功效上以清热解毒为主。结论: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在南岳山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后续开发中要注意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岳山区 药食两用植物 调查分析 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
下载PDF
“五育”融入“草地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0
作者 贺晶 王铁梅 《中国林业教育》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五育”并举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草业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适应当前草牧业发展需求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毕业生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 “五育”并举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草业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适应当前草牧业发展需求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毕业生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草地植物分类学”课程为例,探索“五育”融入专业课堂和野外教学实践,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五育”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融入路径如下:以思想先导,实现德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学以致用为目标,以启迪智育心智;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体育,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锤炼意志;在学习草地植物分类知识的同时,以德铸美,以美铸品;在制作植物标本过程中,学生亲身实践,劳中促思。上述措施帮助学生在掌握草地植物分类学内容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融入“草地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锤炼了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了创新研究能力,加强了体育锻炼和体育意识,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草地植物分类学 植物标本 德育元素
下载PDF
植物性膳食模式与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涂可欣 林芳婷 张彩霞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植物性膳食模式是指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因其对健康的有益作用,及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利影响而日益受到关注。恶性肿瘤的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作为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持续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 植物性膳食模式是指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因其对健康的有益作用,及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利影响而日益受到关注。恶性肿瘤的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作为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持续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是一种可预防性疾病,膳食作为其重要的一级预防方法之一,同时也对肿瘤死亡及肿瘤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主要来源,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支持植物性食物及植物营养素对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保护作用。植物性膳食模式作为一种研究整体膳食行为的方法,考虑了多种植物性食物或营养素摄入的相关关系,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同样受到广泛关注。植物性膳食模式的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素食饮食到植物性饮食指数,人们在不断探索更温和的植物性膳食模式并开始考虑不同植物性食物的健康性和质量,本文就不同类型的植物性膳食模式及其与不同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居民的日常膳食指导及肿瘤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膳食模式 肿瘤 素食 植物性饮食指数 植物性食物 亲素食膳食模式 发病 死亡
下载PDF
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多样性
12
作者 韩延欣 李强峰 +2 位作者 李福华 张梅 康宗秀 《林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水生植物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水生植物51种1变种,隶属16科29属,优势种为水毛茛(Batrachium bu... 水生植物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水生植物51种1变种,隶属16科29属,优势种为水毛茛(Batrachium bungei)和沿沟草(Catabrosa aquatica);分3种生活型,以挺水植物占比最高(6731%);种区系特征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保护区水生植被群共17个类型,以芦苇群丛和水苦荬群丛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加强保护区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对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川河 水生植物 植物区系 多样性 植物群落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湿地公园湿地维管植物调查
13
作者 杨浩宇 罗腾远 +3 位作者 周雪文 丁俊男 史传奇 孙阎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3期94-96,共3页
本研究于2017年5月至2024年10月,对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湿地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及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48科115属277种(包括3亚种和7变种),其中水生植物54种、沼生植物68种、湿生植物145... 本研究于2017年5月至2024年10月,对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湿地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及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48科115属277种(包括3亚种和7变种),其中水生植物54种、沼生植物68种、湿生植物145种、盐生植物10种。以莎草科(Cyperaceae)为优势科,包含9属66种,其中薹草属(Carex)包含41种、莎草属(Cyperus)包含10种,其次禾本科(Poaceae)包含17属26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包含4属17种。落叶阔叶灌丛植被类型主要为柳属群系,草本沼泽植被类型中分布芦苇群系、香蒲群系、灰脉薹草群系等;水生植被类型中分布欧菱群系、荇菜群系、金鱼藻群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植物群系 维管植物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简介
14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桂林植物园是集科研、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科普教育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于1958年创立,是中国科学院早期领导建立的十大植物园之一,1996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并实行研究所和植物... 桂林植物园是集科研、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科普教育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于1958年创立,是中国科学院早期领导建立的十大植物园之一,1996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并实行研究所和植物园一体化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植物 中国科学院 科普教育 著名植物学家 植物种质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 休闲旅游 陈焕镛
下载PDF
植物仿生学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和结合
15
作者 罗泽昊 《天工》 2025年第9期55-57,共3页
植物仿生公共设施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通过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公共设施带来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首先,综述了植物仿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植物仿生学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 植物仿生公共设施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通过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公共设施带来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首先,综述了植物仿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植物仿生学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植物仿生设计不仅能增强公共设施的美观性和亲和力,还能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分析了植物仿生设计在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方面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植物仿生公共设施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仿生学 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艺术 城市规划 植物形态 植物结构
下载PDF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单元的运用
16
作者 罗亮娇 《花卉》 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设计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愈发重要。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理配置与应用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美感和使用功能。植物类型的选择、布局以及生长特性等因素,都应在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设计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愈发重要。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理配置与应用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美感和使用功能。植物类型的选择、布局以及生长特性等因素,都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以实现生态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的设计目标。因此,研究植物景观单元的运用,对于提升园林设计品质十分重要。分析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总结植物景观单元类型及运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设计 植物景观单元 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
下载PDF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俊飞 《花卉》 2025年第4期22-24,共3页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应用涵盖了景观美学、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植物造景的概念及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应用涵盖了景观美学、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植物造景的概念及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植物选择、植物组合、植物布局等方面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植物造景在不同类型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旨在为园林景观设计者提供参考,促进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造景 园林景观设计 植物选择 植物组合 设计原则
下载PDF
基因表达与调控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桂芳 徐海星 +2 位作者 万智超 鲁玉杰 崔素芬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1期24-27,35,共5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基因表达与调控技术研究害虫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分子应答已成为生物控制病虫害研究的热点。较系统地阐释了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方法和表达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从昆虫受植物气味...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基因表达与调控技术研究害虫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分子应答已成为生物控制病虫害研究的热点。较系统地阐释了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方法和表达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从昆虫受植物气味分子引诱机制、昆虫细胞P450酶在抗植物毒素过程中的表达与调控、植物防御害虫基因表达与调控、植物抗病基因表达与调控4个方面,介绍了该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植物病虫害防治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植物抗病性
下载PDF
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植被和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分析
19
作者 杨运华 杨东妮 +2 位作者 潘雯 王龙远 黄靖雯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为掌握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现状,加强对公园植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通过实地踏查、野外样线调查、样方调查对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的植被和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园内维管植物共有173科673属1078种,其中野... 为掌握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现状,加强对公园植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通过实地踏查、野外样线调查、样方调查对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的植被和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园内维管植物共有173科673属1078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52科529属807种;园内植被类型多样,共有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14个群系,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资源植物丰富,有74科174属221种,共12类资源植物,以纤维资源植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资源植物、油脂资源植物占比较多;公园内还拥有珍稀濒危植物5科12属1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 植被 植物群落 植物资源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20
作者 欧阳子龙 贾湘璐 +2 位作者 龚理 徐婷 李德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为了解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多样性情况,并为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管理和景观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珍稀濒危植物共... 为了解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多样性情况,并为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管理和景观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珍稀濒危植物共有25科37属51种,其中,国家I级植物9种,II级植物42种;(2)属于IUCN红色名录植物有46种,其中,受威胁等级植物39种;(3)属于CTIES名录植物的有5种,极小种群植物有8种,乡土植物有22种;(4)按生长型可分为常绿乔木(40种)、落叶乔木(5种)、常绿灌木(2种)和多年生草本(4种)四类;(5)按生态型可分为喜阳植物(43种)、中性植物(5种)和耐阴植物(3种)三类。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总体特点为性状特征和优势明显,受威胁等级植物和乡土植物占比较高。针对现状特点,提出下列建议:1.主抓景观特点,形成科普展示窗口;2.提高单种科比例,注重植物景观营建;3.突出广西特色,注重乡土植物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 植物资源 植物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