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4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氧化酶和植物乳杆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谢全喜 陈雷 +3 位作者 徐海燕 辛国芹 侯楠楠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检测到GOD对不同来源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检测到GOD对不同来源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抑菌性能增强,在GOD酶活10 U/mL时仍具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均≥9.25 mm。GOD酶在37~75℃干热处理10 min后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65℃时对猪源大肠杆菌K88和37℃时对沙门氏菌0533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75 mm和12.25 mm。植物乳杆菌BLCC2-0126对被试病原菌抑菌圈直径最大,对猪源大肠杆菌K99和沙门氏菌0533抑菌圈直径为13.75 mm。总之,GOD和BLCC2-0126均具有抑菌作用,且可共用于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植物乳杆菌 牛津杯法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对复方中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3 位作者 王俊贤 王倩 王梅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降低复方中药的pH值,提高乳杆菌活菌数,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霉菌的生长,并提高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及甘草次酸的含量。其中,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发酵效果最好,发酵72 h时,复方中药的pH为4.32;乳杆菌活菌数为4.53×10^(9)CFU/g,大肠杆菌及霉菌未检出;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和甘草次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27.82 g/kg、19.25 g/kg、4.06 g/kg、5.83%、42.00 mg/kg和517.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复方中药 固体发酵 阿魏酸 甘草次酸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9改善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王炜 尉景娟 +2 位作者 李亚娜 萨磊 孙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P9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低、中、高3个剂量(0.5、1.0mg/kg和3.0mg/kg)的植物乳杆菌P9对C57BL/6J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日记录小鼠一般情况。30d后处死小鼠,计算脏器指数;通过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P9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低、中、高3个剂量(0.5、1.0mg/kg和3.0mg/kg)的植物乳杆菌P9对C57BL/6J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日记录小鼠一般情况。30d后处死小鼠,计算脏器指数;通过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血清溶血素实验分析该菌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延迟型过敏实验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分析该菌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碳廓清实验和细胞活力测定研究该菌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低、中、高剂量植物乳杆菌P9组小鼠的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植物乳杆菌P9处理后,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能力、延迟型过敏、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碳清除能力以及NK细胞活力均显著性提高。结论植物乳杆菌P9可能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等多方面参与调解和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P9 免疫功能 小鼠 机制
下载PDF
一株米醋源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对伊拉商品兔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马勇 慕永利 李向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发酵液MC090对伊拉商品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同批次且健康度良好的32日龄兔21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试验组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MC090... 文章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发酵液MC090对伊拉商品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同批次且健康度良好的32日龄兔21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试验组饮水中添加植物乳杆菌MC090发酵液5mL/L,分早中晚3次添加;对照组饮用自来水;试验为期23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有所增加,料肉比、死淘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肠绒毛高度和V/C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食糜pH,食糜总菌数和大肠杆菌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酸杆菌数差异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全净膛重、全净膛率、半净膛重、半净膛率,肌肉pH_(45min)、pH_(24h)、滴水损失率、L^(*)值、a^(*)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剪切力和b^(*)值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MC090发酵液可提升伊拉兔小肠绒毛高度,改善肠道健康度,促进兔生长,降低死淘率,降低料重比,提升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伊拉商品兔 生产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酸奶的研制
5
作者 陈娟 于斌 +2 位作者 郭宗明 王懿千 吕常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5,共6页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酸菌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以鲜牛乳为原料,发酵剂添加量0.2%,白砂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2%,微胶囊添加量2%,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9 h。在此优化条件下制作的酸奶质地细腻,组织状态均匀,感官评分为85分,其黏度、酸度、pH值分别为410 m Pa·s、137°T、5.2,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乳酸菌菌粉制成的酸奶相比,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成的酸奶经胃液和肠液后,存活率达到67.60%和62.00%,分别增加了36.21%和33.94%。乳酸菌微胶囊添加到酸奶中,为新型酸奶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嗜酸杆菌 微胶囊 酸奶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对阿魏酸和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
6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2 位作者 王倩 王梅 谷巍 《广东饲料》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建立HPLC法检测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含量,比较固体发酵对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阿魏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醋酸水溶液,... 建立HPLC法检测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含量,比较固体发酵对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阿魏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醋酸水溶液,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0.1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甘草次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3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磷酸乙腈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5~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检测:发酵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为40.50 mg/kg、517.9 mg/kg,发酵前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为34.12 mg/kg、387.8 mg/kg,发酵复方中药较未发酵组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增加18.70%、33.55%,复方中药发酵后可显著提高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复方中药 阿魏酸 甘草次酸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小鼠高强度运动后肌肉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严中汉 石刘婷 +3 位作者 赵建新 张灏 王刚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究2株植物乳杆菌对高强度运动后小鼠肌肉损伤及肌肉能量代谢能力下降的缓解效果及其与肠道内环境变化的关系,通过6周的负重游泳构建了高强度运动小鼠模型,同时以植物乳杆菌进行干预;在无负重游泳30 min后,检测了植物乳杆菌干预(6周,... 为探究2株植物乳杆菌对高强度运动后小鼠肌肉损伤及肌肉能量代谢能力下降的缓解效果及其与肠道内环境变化的关系,通过6周的负重游泳构建了高强度运动小鼠模型,同时以植物乳杆菌进行干预;在无负重游泳30 min后,检测了植物乳杆菌干预(6周,2×108 CFU/d)后小鼠的相关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强度运动造模导致小鼠肌肉中的肌乳酸含量显著上升,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上升;其中,植物乳杆菌73L1干预后显著逆转这一变化,提示该植物乳杆菌可缓解腓肠肌高强度运动下的乳酸堆积和肌肉损伤;此外,该植物乳杆菌的干预显著提高了小鼠肠道中Osc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Candidatus Saccharimonas和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表明,Candidatus Saccharimonas的相对丰度与乳酸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73L1具有良好的缓解高强度运动造成的小鼠肌肉损伤的能力,而此能力与其对肠道菌群的特定调节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降低肠道Candidatus Saccharimonas的相对丰度可能是植物乳杆菌73L1缓解高强度运动所导致的小鼠肌肉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高强度运动 酸堆积 肌肉损伤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高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益生特性
8
作者 吴剑 南博 +3 位作者 李侠 曹勇 王玉华 王秀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90-196,共7页
从东北酸菜和韩国泡菜中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其测序鉴定乳酸菌种类,并深入研究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3。该菌株有良好的生长和产酸... 从东北酸菜和韩国泡菜中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其测序鉴定乳酸菌种类,并深入研究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3。该菌株有良好的生长和产酸能力,接种2~12 h生长较快进入对数期,接种0~6 h快速产酸。益生特性表明:L. plantarum Lp3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达32.27 mm。当胆盐浓度为0.5%和pH值为2.0时,L. plantarum Lp3菌株活菌数分别为7.12 lg(CFU/mL)和7.29 lg(CFU/mL),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胆盐及耐酸能力。同时,L. plantarum Lp3菌株在胃肠道中表现出很好的生存能力,对常用的红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丁酸 植物乳杆菌 筛选 鉴定 益生特性
下载PDF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植物乳杆菌抵御环境胁迫的作用
9
作者 马佳歌 谭中美 +6 位作者 田子豪 吴梦果 韦旋 任洁 姜瞻梅 于微 侯俊财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介导乳酸菌种内和种间信号,其中自诱导因子-2(autoinducer-2,AI-2)对乳酸菌的益生菌活性(环境胁迫耐受、黏附和定植能力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植物乳杆菌抵御多种环境胁迫中的调控...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介导乳酸菌种内和种间信号,其中自诱导因子-2(autoinducer-2,AI-2)对乳酸菌的益生菌活性(环境胁迫耐受、黏附和定植能力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植物乳杆菌抵御多种环境胁迫中的调控作用仍有待系统研究。通过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研究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了环境胁迫下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信号分子AI-2产量及群体感应关键基因luxS和pfs的转录情况。结果表明:酸胁迫可诱导信号分子AI-2的产生,强酸及强碱胁迫下可显著促进luxS及pfs的转录(P<0.05)。低温25℃、高温50℃、质量分数6.0%NaCl及质量分数3.0%NaCl+3.0%KCl诱导的高渗透压胁迫均会显著抑制菌体的增殖和代谢产酸,并抑制信号分子AI-2的产生;25℃低温胁迫会上调luxS及pfs基因的转录。随着高渗胁迫程度的增强,luxS及pfs基因的转录水平均逐步上调。营养胁迫诱导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产生更多的信号分子AI-2;随营养胁迫程度的加剧,luxS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在营养物质体积分数为20%时,luxS及pfs基因的转录均达到最高水平,而pfs基因的转录在营养物质被稀释至体积分数为40%~60%时被显著抑制(P<0.05)。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环境胁迫下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在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的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环境胁迫 应激反应 群体感应 自诱导因子-2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cqf-43及其代谢产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丁钰 鲍成玲 +4 位作者 钟晓霞 官小凤 杨游 宋代军 刘志云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cqf-43及其代谢产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体重(8.20±0.81)kg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cqf-43及其代谢产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体重(8.20±0.81)kg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菌液组、菌体组、代谢产物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植物乳杆菌cqf-43菌液、1%植物乳杆菌cqf-43菌体、1%植物乳杆菌cqf-43代谢产物(发酵上清)。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菌体组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末重和日增重(P<0.05),菌液组、菌体组和代谢产物组耗料增重比、腹泻指数和腹泻率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菌液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P<0.05),菌体组和代谢产物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P<0.01);菌液组和代谢产物组血清白介素-2(IL-2)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菌体组(P<0.01),菌液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菌体组(P<0.01);菌液组粪便中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提高(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cqf-43的菌液、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调控机体免疫活性,提高粪便中乙酸和丁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cqf-43 代谢产物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调节 断奶仔猪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优化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
11
作者 杜晓仪 杨继国 +3 位作者 罗文珊 徐玉娟 余元善 李璐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应用植物乳杆菌对三华李果汁进行发酵。通过益生菌保护剂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建立最优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将三华李发酵果汁在4℃和25℃下进行贮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最适益生菌保护剂... 应用植物乳杆菌对三华李果汁进行发酵。通过益生菌保护剂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建立最优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将三华李发酵果汁在4℃和25℃下进行贮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最适益生菌保护剂为低聚异麦芽糖,最优添加量为0.50%,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三华李发酵果汁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08 CFU/mL,显著高于未优化之前。不同温度下贮藏的三华李发酵果汁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在10^(7)~10^(8)CFU/mL,符合益生菌发酵果汁要求。贮藏期间,植物乳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消耗三华李发酵果汁中苹果酸,代谢产生乳酸或乙酸。4℃贮藏28 d后,三华李发酵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ABTS^(+)·清除率和FRAP分别下降了0.20 Brix°、3.71%、1.52%、30.52%、6.22%和0.08 g TE/L,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25℃贮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更适合贮藏在4℃。研究结果为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华李发酵果汁 植物乳杆菌 益生菌保护剂 发酵条件 贮藏
下载PDF
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品质分析
12
作者 伯年国 刘琨毅 +7 位作者 李若愚 王藤 梁正维 沙艮 陈思琴 陈红艳 马燕 赵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开发一种感官品质优良且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T003在自然发酵第20天时接种于茶样中,进行接菌强化发酵普洱熟茶。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接菌强化发酵茶样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 为开发一种感官品质优良且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T003在自然发酵第20天时接种于茶样中,进行接菌强化发酵普洱熟茶。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接菌强化发酵茶样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的相对丰度和植物乳杆菌属的DNA序列片段数较对照样品(未接种植物乳杆菌)增加。与对照样品比较,接菌发酵茶样中可溶性糖、茶褐素、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感官审评发现接菌发酵茶样汤色红褐明亮,茶汤甜度和醇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植物乳杆菌 强化发酵 化学成分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果胶工艺优化
13
作者 丁红霞 杨远帆 +1 位作者 黄淑安 倪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并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果胶的性质。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并测定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蛋... 目的: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并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果胶的性质。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并测定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蛋白质、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活性以及乳化稳定性。结果:植物乳杆菌发酵未成熟琯溪蜜柚果实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植物乳杆菌发酵接种量14%、液料比25∶1 (mL/g)、发酵时间12 h。此条件下未成熟琯溪蜜柚果胶提取率为11.60%;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蛋白质、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活性以及乳化稳定性分别为26.13%、68.58%、1.57%、0.53 g/g、7.01 g/g、14.33%和33%。结论:植物乳杆菌发酵提取的果胶提取率与酸法工艺的相似,所得果胶为高酯化度果胶,且应用性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果胶 植物乳杆菌 发酵 提取率
下载PDF
红曲霉与植物乳杆菌发酵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14
作者 黄媛 于娟 +6 位作者 江小丽 任玲 董蕊 鲁倩 王建飞 李亚莉 周红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该文探究添加红曲霉和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普洱茶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实验表明,六个发酵茶样的水浸出物、黄酮、茶多酚含量范围分别是50.64%~52.50%、0.77~0.95mg/g、13.21%... 该文探究添加红曲霉和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普洱茶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实验表明,六个发酵茶样的水浸出物、黄酮、茶多酚含量范围分别是50.64%~52.50%、0.77~0.95mg/g、13.21%~11.07%,单接植物乳杆菌R的茶多酚含量最高为13.21%。不同处理的茶样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R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10.36μgTrolox/mL、91.59%、29.43%)。相关性显示,茶红素、茶褐素与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咖啡碱、茶多酚、茶黄素、总黄酮指标与抗氧化能力都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其中茶多酚与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4、0.95。添加菌种发酵的普洱茶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且单菌种发酵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比混合发酵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其中R的抗氧化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植物乳杆菌 发酵 普洱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武伟成 肖定福 +7 位作者 陈一峰 陈东 温娟 黄纯勇 陈艳 徐志雄 魏仲珊 刘一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65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体外消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后,混合青贮发酵营养品质、乙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时间优于全株玉米单独青贮;体外发酵试验中,添加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组CP降解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提高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改善了体外发酵特性,提高了CP降解率。综合考虑,以90%全株玉米+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混合青贮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植物乳杆菌 全株玉米 体外发酵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小麦糊粉层粉营养组分的影响
16
作者 耿浩 张智 +2 位作者 温纪平 石松业 展小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该研究为提高小麦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率、提升小麦糊粉层粉的营养品质,以小麦糊粉层粉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JCM1149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对比发酵前后小麦糊粉层粉蛋白质、... 该研究为提高小麦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率、提升小麦糊粉层粉的营养品质,以小麦糊粉层粉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JCM1149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对比发酵前后小麦糊粉层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样品中多酚含量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JCM1149接种量,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2 h、JCM1149接种量1.4×10^(7)CFU/g、发酵温度38℃,在该条件下发酵得到的小麦糊粉层粉酸面团多酚含量为(2.31±0.01)mg/g。发酵后小麦糊粉层粉酸面团蛋白含量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下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升高,膳食纤维比例得到改善;镁、铁、钙、锰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明显提升,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发酵前提升18.19%,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糊粉层粉 植物乳杆菌 发酵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肠道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调控作用
17
作者 徐璐璐 王佳佳 +3 位作者 王鹏宇 武晓彬 李鑫鑫 关艳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 研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s)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的影响,为酒精依赖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雄性大鼠(180~200g)利用慢性间歇性主动饮酒(IA2BC)方法建立大鼠酒精依赖模型。当建模21d时,随机将饮酒大... 目的 研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s)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的影响,为酒精依赖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雄性大鼠(180~200g)利用慢性间歇性主动饮酒(IA2BC)方法建立大鼠酒精依赖模型。当建模21d时,随机将饮酒大鼠分为腹腔注射组和中脑腹侧背盖区(VTA)注射组,VTA注射组给予脑立体定位术在VTA留置套管,继续完成28d建模;建模成功后测量大鼠戒断0h、72h后再饮酒时酒精偏好。在酒精戒断期间向大鼠腹腔或者直接VTA注射L-EVs,测量给药后大鼠的酒精偏好,部分大鼠预先在VTA注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拮抗剂K252a。结果 腹腔注射L-EVs后,与戒断组和溶剂组相比,SD大鼠的酒精偏好明显降低(P<0.01),VTA中微量注射L-EVs后,与假手术组和溶剂组相比,SD大鼠酒精偏好均明显降低(P<0.01),而在L-EVs注射前预先注射K252a可以拮抗L-EVs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的抑制作用。注射L-EVs与向VTA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酒精依赖大鼠戒断后再饮酒时饮酒偏好的影响是相似的。并且,腹腔注射L-EVs可以增加酒精依赖大鼠VTA BDNF的表达。结论 植物乳杆菌来源的EVs可能通过BDNF发挥对酒精依赖大鼠的酒精偏好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 酒精偏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DMDL 9010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梁婉诗 吴佳敏 +5 位作者 林嘉伟 曹凯 宋炜桐 曾新安 刘冬梅 黄燕燕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为了探讨植物乳杆菌DMDL 9010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的结构特性,该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了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功能位点、磷酸化位点、信号肽、结构域、保守功能域、序列同源性以及空间结构进行... 为了探讨植物乳杆菌DMDL 9010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的结构特性,该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了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功能位点、磷酸化位点、信号肽、结构域、保守功能域、序列同源性以及空间结构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20,等电点6.86,含有191个氨基酸;其为疏水蛋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经过跨膜结构预测,发现其不存在跨膜结构,为胞内蛋白;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中含有15个磷酸位点;氨基酸序列中不包含信号肽,所编码蛋白均为内分泌型蛋白;保守功能域预测中,基因中仅发现一段PHP结构域,该基因可能参与调节胞外多糖的基因表达。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1.14%,并不存在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其三级结构比例与二级结构基本相似。该研究对植物乳杆菌DMDL 9010的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功能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其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胞外多糖合成蛋白cpsB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亚芹 李家军 +3 位作者 李豪 王旭贞 牛瑞燕 孙子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减抗替抗的要求下,发酵中药因其绿色天然、无药物残留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75只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1%四... 在减抗替抗的要求下,发酵中药因其绿色天然、无药物残留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75只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1%四君子散、基础日粮+0.5%植物乳杆菌、基础日粮+0.5%植物乳杆菌+1%四君子散、基础日粮+1%发酵四君子散,通过测定肉鸡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饲料和粪便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和小肠中消化酶的活性来分析发酵四君子散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发酵四君子散显著降低了肉鸡料肉比,显著提高了肉鸡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而对血清中尿素氮(BUN)、葡萄糖(GLU)含量无显著影响。同时,发酵四君子散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以及小肠各肠段胰蛋白酶活性。综上,发酵四君子散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效降低肉鸡料肉比,增加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强小肠消化酶的活性,提高肉鸡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 四君子散 植物乳杆菌 肉鸡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Zhang-LL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M3共发酵葡萄汁酵素的工艺优化
20
作者 董双佳 刘慧 +3 位作者 金君华 张红星 杨竹娘 谢远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以葡萄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为发酵菌株,优化葡萄汁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在葡萄汁中的不同接种方式对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筛选葡... 【目的】以葡萄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为发酵菌株,优化葡萄汁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在葡萄汁中的不同接种方式对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筛选葡萄汁酵素最优接种发酵方式。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葡萄汁酵素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共发酵可以显著提高葡萄汁酵素中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共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按照1∶1比例接种,初始接种量5.00 lg CFU/mL、大豆蛋白胨添加量0.46%、34℃发酵18 h,植物乳杆菌Zhang-LL活菌数达6.60×10^(8)CFU/mL,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活菌数达8.20×10^(7)CFU/mL,酵素DPPH清除率85.25%。【结论】乳酸菌与酵母菌协同发酵,在缩短发酵时间的同时还能达到较高的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可为葡萄汁酵素的工业化制备及后续多功能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酵素 植物乳杆菌Zhang-LL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 共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