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6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性交换电场辅助植物修复稻田土壤镉污染研究
1
作者 栾雅珺 徐俊增 +4 位作者 李亚威 胡哲伟 王海渝 王永红 徐锡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9,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探究在干湿交替的水分条件下,水稻种植过程中极性交换电场辅助植物修复(EKPR)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可行性。控制灌溉条件下,两电极板附近的土壤区域种植水稻作物,中间土壤区域种植水葱作富集植物。...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探究在干湿交替的水分条件下,水稻种植过程中极性交换电场辅助植物修复(EKPR)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可行性。控制灌溉条件下,两电极板附近的土壤区域种植水稻作物,中间土壤区域种植水葱作富集植物。结果表明,交换电极使电解水反应产生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不断被中和,有效避免了土壤pH值极化。土壤电流变化范围为0.08~0.36 A,说明极性交换和较高的土壤含水率有效确保土壤中的可迁移离子数量和离子流动性,能够驱动重金属迁移。与对照处理(CK)相比,EKPR处理水葱根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34.93%;水稻根部和稻谷干物质量显著降低17.21%~30.16%、16.18%~22.28%,叶片和茎部干物质量分别提高3.82%~13.17%、7.59%~30.91%。EKPR处理水葱根部、地上部Cd含量分别提高15.49%~22.45%、33.30%~35.45%;水稻根部、稻谷Cd含量分别降低14.48%~35.06%、39.04%~57.43%。极性交换电场辅助植物修复技术可提高水葱对Cd的富集量,同时降低水稻对Cd的富集量,与CK处理相比,EKPR处理水葱Cd生物富集量显著增加46.48%,水稻Cd生物富集量显著降低24.75%。试验结束后,水稻根系附近的土壤Cd含量下降16.33%~19.14%。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灌溉水稻种植过程中,极性交换电场辅助植物修复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手段,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利用电动修复和植物修复实现土壤净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交换 电动修复 植物修复 水稻 控制灌溉
下载PDF
酒石酸与农艺刈割联合辅助象草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马兰心 唐棋 +4 位作者 辜娇峰 王德正 周航 曾鹏 廖柏寒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0,共12页
针对重金属镉(Cd)污染耕地,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并配套低生态风险辅助技术边生产边修复,对保持耕地种植属性和区域经济水平意义重大.为研究酒石酸和农艺刈割辅助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植物修复Cd重度污染的效果,在湖南东部地... 针对重金属镉(Cd)污染耕地,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并配套低生态风险辅助技术边生产边修复,对保持耕地种植属性和区域经济水平意义重大.为研究酒石酸和农艺刈割辅助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植物修复Cd重度污染的效果,在湖南东部地区某Cd污染农田开展象草的田间种植试验,分析酒石酸施用(单次施用0、1.25和2.5 mmol/kg)和农艺刈割(0、1和2次)单一或联合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象草Cd含量、象草生物量、象草Cd提取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实验田背景值相比,象草种植、酒石酸和刈割处理能够使土壤pH降低0.07~0.47个单位、土壤总Cd含量降低0.62%~39.72%,同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增加1.25%~27.25%.②酒石酸施用有利于象草总生物量的增加,刈割则相反,但二者都增加了象草茎Cd含量,尤其是刈割处理,均是最后一茬收获的象草茎Cd含量较前茬更大,最高达8.94 mg/kg.③酒石酸施用量为1.25 mmol/kg且未刈割时,象草地上部位生物量最大,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达99.67 t/hm^(2)(单株达3.80 kg);同时象草地上部位Cd提取量达到最大,单位面积象草地上部Cd提取量达到213.58 g/hm^(2)(单株达8.14 mg).④酒石酸和刈割处理均对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1.25 mmol/kg的酒石酸施用联合刈割2次的处理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β-多样性.研究显示:施加酒石酸和刈割均可提高象草茎和叶的Cd含量,且单一低剂量酒石酸处理下植物Cd提取量最大,同时试验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利用象草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污染时,建议施用1.25 mmol/kg的酒石酸提升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污染土壤 象草 植物修复 酒石酸 刈割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外源物质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慧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27-130,133,共5页
植物修复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手段,但是修复效率较低、修复周期较长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当前,外源添加螯合剂、微生物、植物激素等手段被用于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果。为了解外源物质强化植物... 植物修复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手段,但是修复效率较低、修复周期较长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当前,外源添加螯合剂、微生物、植物激素等手段被用于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果。为了解外源物质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黑麦草、蓖麻和苎麻等代表性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阐述了外源物质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效果的机理,讨论了当前强化手段的局限性。外源施加螯合剂、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激素可通过活化重金属离子、促进重金属离子转运、刺激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抗逆性、强化细胞内部重金属区隔化功能和调节代谢响应通路等途径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但是单一的强化手段难以满足提升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率的要求,今后应重点加强有关螯合剂-微生物菌剂-植物激素复合强化剂的研究,深入探究复合强化剂协同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土壤 植物 植物激素
下载PDF
基于基因工程改良的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应用
4
作者 张靖伟 李鑫鑫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收集和整理了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的过程中转基因植物的相关文献,对植物转基因改性的相关成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转基因植物在重金属处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目前已验证过的对重金属存在耐受性的植物或微生物,探讨其在今后转基因植物修... 收集和整理了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的过程中转基因植物的相关文献,对植物转基因改性的相关成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转基因植物在重金属处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目前已验证过的对重金属存在耐受性的植物或微生物,探讨其在今后转基因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吸收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环保应用
5
作者 常姣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38-0141,共4页
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政府通过多种多样的措施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和有目的性的预防,其中,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有着较多的使用次数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尽管这一技术兼具绿色环保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但饱受生长速度慢等问... 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政府通过多种多样的措施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和有目的性的预防,其中,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有着较多的使用次数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尽管这一技术兼具绿色环保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但饱受生长速度慢等问题困扰,并且,就现阶段物理化学强化修复方法而言,并没有实现修复成本高等短板补齐。于此。鉴于此,本文对植物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经常运用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介绍,全面揭示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重金属 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机理及其强化技术
6
作者 王一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05-0008,共4页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会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涉及吸附、蓄积、转运和解毒等过程,通过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学响应...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会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涉及吸附、蓄积、转运和解毒等过程,通过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学响应和生理学机制,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修复策略。传统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通过引入改良剂、微生物、植物基因工程等手段,强化植物修复效果,提高修复效率。重金属修复不仅仅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更是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支持,了解修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综上,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机理及其强化技术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效果验证
7
作者 张雅琼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效果验证。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我们评估了不同植物种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修复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养分... 本研究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效果验证。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我们评估了不同植物种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修复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农田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研究
8
作者 裴佳楠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是一种修复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本论文旨在通过盆栽试验来研究耐铅乳酸菌与黑麦草联合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能力。结果表明,投加E. faec iumDUTYH_16120012后,黑麦草的生长量显著增加,富集...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是一种修复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本论文旨在通过盆栽试验来研究耐铅乳酸菌与黑麦草联合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能力。结果表明,投加E. faec iumDUTYH_16120012后,黑麦草的生长量显著增加,富集转运铅的能力显著提高,表明该菌株显著提升了黑麦草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铅污染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下载PDF
铜污染土壤中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曼 赵丽娅 +3 位作者 钟金梅 李昆 李兆华 王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59-164,169,共7页
本文论述了铜污染土壤中铜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铜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累积,介绍了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降解、植物固定、植物吸收、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等,以期为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策略选择以及技术强化研究提供... 本文论述了铜污染土壤中铜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铜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累积,介绍了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降解、植物固定、植物吸收、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等,以期为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策略选择以及技术强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污染 土壤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强化
下载PDF
溶磷微生物在钝化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华香 徐晓婷 +1 位作者 郑云婷 肖春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
钝化和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溶磷微生物可进一步增强钝化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介绍了钝化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溶磷微生物对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利用磷酸盐钝化修复... 钝化和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溶磷微生物可进一步增强钝化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介绍了钝化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溶磷微生物对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利用磷酸盐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溶磷微生物对磷酸盐钝化修复的强化以及溶磷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溶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其溶磷机理、溶磷微生物对磷酸盐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机理以及溶磷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旨在为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钝化 植物修复 溶磷微生物 生物修复
下载PDF
软岩细粒尾矿无土复垦植物修复的生态效应研究
11
作者 夏令 刘栋 +3 位作者 宋少先 周微 朱江 胡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0-228,共9页
尾矿大量堆存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尾矿无土复垦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尾矿减量及生态修复方法。在某软岩细粒尾矿场地开展无土复垦研究:选取了紫云英、紫花苜蓿、早熟禾和结缕草4种草本植物,分别在第90 d、180 d对复垦后尾矿的土壤生态... 尾矿大量堆存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尾矿无土复垦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尾矿减量及生态修复方法。在某软岩细粒尾矿场地开展无土复垦研究:选取了紫云英、紫花苜蓿、早熟禾和结缕草4种草本植物,分别在第90 d、180 d对复垦后尾矿的土壤生态效应和重金属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发现,4种草本植物可用于软岩细粒尾矿的无土植物修复,结缕草使尾矿pH值从7.99降低到7.55;早熟禾对尾矿物理结构改善效果最明显,尾矿表观密度从1.65 g/cm^(3)降低到1.33 g/cm^(3);紫花苜蓿可有效提高尾矿含水率,从7.93%提高到16.54%,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紫云英可显著提高尾矿速效氮含量。4种草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固定方式主要为根部吸收富集,其中紫花苜蓿对重金属的积累效果最强。植物修复后尾矿中Cu、Zn、Cr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7.72%、67.74%和57.56%,重金属赋存形态中残渣态的比例提高,提高了重金属的稳定性,降低了环境风险。复垦后植物为土壤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特性,促进了更多微生物的定殖,复垦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更加多样,微生物作为土壤碳氮循环的关键驱动力,在提高复垦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对软岩细粒尾矿进行土壤改良和原位植物修复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细粒尾矿 无土复垦 植物修复 微生物群落 重金属
下载PDF
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黄尚书 方巍 +4 位作者 高磊 田园 孙耿 吕雪莹 揭雨成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了明确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以未治理的堆浸尾矿为对照(CK),设置堆浸尾矿种植皇竹草(T1)和堆浸尾矿种植脐橙(T2)2种植物修复模式,利用圆盘入渗仪观测各处理的土壤入渗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以未治理的堆浸尾矿为对照(CK),设置堆浸尾矿种植皇竹草(T1)和堆浸尾矿种植脐橙(T2)2种植物修复模式,利用圆盘入渗仪观测各处理的土壤入渗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容重、土壤含水量、砂粒和黏粒含量差异显著(P <0.05),2种植物修复堆浸尾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显著高于未治理堆浸尾矿(P <0.05),而砂粒含量显著低于未治理堆浸尾矿(P <0.05);(2)与未治理堆浸尾矿相比,植物修复模式使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下降82.0%~93.5%,稳定入渗时间约减少15 min;(3)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P <0.01),稳定入渗时间与有机质含量和黏粒含量呈极显著幂函数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赣南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保水能力极差,采用植物修复模式可有效恢复土壤涵养水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离子型稀土 堆浸尾矿 治理模式 土壤有机质 土壤质地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毅 潘伟亮 +4 位作者 谢会敏 李鹏 杜连凤 邹国元 郭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220,共9页
近年来,中国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在典型流域中,仍有部分水体断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水污染,主要体现在氮、磷等污染物超标严重。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到受污染水体修复中,但单独的水生植物对水体的修复效果不理想。将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相... 近年来,中国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在典型流域中,仍有部分水体断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水污染,主要体现在氮、磷等污染物超标严重。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到受污染水体修复中,但单独的水生植物对水体的修复效果不理想。将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相结合组成耦合修复系统,已成为一种低成本、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污染水体修复技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生植物-微生物耦合修复污染水体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水生植物-微生物耦合的形式、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微生物强化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污染物机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现状,对该耦合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水生植物 微生物强化 机制
原文传递
北京典型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昱聪 赵云峰 +2 位作者 张涛 田志君 韩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56-63,共8页
为寻找适用于北京周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积累能力较强的植物,在北京周边典型金矿、铁矿、铜矿采集重金属污染土壤后,选用12种各矿区常见的草本植物和4种常见蔬菜进行室外模拟种植,分析其中长势较好的6种草本植物和4种蔬菜,结果表明,铜... 为寻找适用于北京周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积累能力较强的植物,在北京周边典型金矿、铁矿、铜矿采集重金属污染土壤后,选用12种各矿区常见的草本植物和4种常见蔬菜进行室外模拟种植,分析其中长势较好的6种草本植物和4种蔬菜,结果表明,铜矿以Cu、As、Cd污染为主;金矿污染以Cd、Pb污染为主;铁矿以Cu污染为主。植物修复后,3类矿区土壤中重金属Cd、Hg、Cu、Pb、Cr、Zn、As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31%、7.72%、7.28%、4.87%、4.55%、4.21%、3.31%。印度芥菜、黑麦草、龙葵和苍耳等草本植物及番茄、小白菜、辣椒和小葱4种蔬菜均能够适应金矿、铁矿和铜矿3类矿山土壤环境。印度芥菜和龙葵属于富集型植物,对多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可作为优势植物分别用于北京周边金矿和铁矿污染土壤修复;黑麦草、地肤和苍耳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对部分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于1,转运系数小于1,可根据需要作为北京周边金矿和铜矿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备选物种;番茄、小白菜、辣椒、小葱4类蔬菜对矿山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较强,矿山恢复早期不宜种植,以免矿物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危害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富集 转运 北京矿区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赛怡 王逸君 +1 位作者 赵亚洲 侯燕琪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0-23,32,共5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到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命的安全,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治理刻不容缓。本研究在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壤重金...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到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命的安全,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治理刻不容缓。本研究在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壤重金属对植物各方面的影响,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机理以及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未来应挑选出超富集植物,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重点研究微生物对植物修复的研究效果;加强对木本植物的研究,特别是耐性强的乡土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能力研究;对超富集植物凋落后的安全回收、合理利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吸附机理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基于水生植物修复的玄武湖生态水位研究
16
作者 孙泽悦 姜翠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4,76,共7页
在野外采样调查水生植物种类、种群现状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确定了玄武湖最低生态水位,并进一步考虑水生植物的水位需求,制定了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水位调控方案。结果表明:玄武湖水生植... 在野外采样调查水生植物种类、种群现状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确定了玄武湖最低生态水位,并进一步考虑水生植物的水位需求,制定了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水位调控方案。结果表明:玄武湖水生植物种类丰富但覆盖度不高,为13.2%,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很低,为2.1%;玄武湖最低生态水位为9.6 m,萌发期水位为9.9 m时,有利于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的萌发,能达成30%的水生植被覆盖度目标;夏季水位为9.8 m时,能保障湖泊防洪安全,控制过度生长的荷花等挺水植物,促进玄武湖总体水生植物的生长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位 水位调控 水生植物修复 城市湖泊 玄武湖
下载PDF
观赏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普万琴 王豹 +1 位作者 闵金恒 尹仕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8-1193,共6页
简述了植物修复机理、观赏木本植物修复技术优势及应用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传统植物修复技术过于强调超富集概念,所采用的草本植物经济效益差,应用推广难度大。突出了观赏木本植物易管理且生物量大的优点,明确了污染修复和自然人文... 简述了植物修复机理、观赏木本植物修复技术优势及应用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传统植物修复技术过于强调超富集概念,所采用的草本植物经济效益差,应用推广难度大。突出了观赏木本植物易管理且生物量大的优点,明确了污染修复和自然人文环境提升的双重功效,主要从种质资源、吸收特征和抗性评价三个方面归纳了观赏乔灌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关研究。多种观赏木本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具有突出的抗性和显著的吸收能力,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今后研究中应加强观赏木本植物抗性机理和重金属吸收转移特征研究,拓展筛选范围以丰富候选植物种类,不断扩大生产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 植物修复 观赏木本植物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润海 姜冉冉 +1 位作者 朱城强 侯秀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125,共12页
重金属铅(Pb)是造成土壤污染进而对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重金属之一,微生物在缓解植物受Pb的毒害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根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对Pb的修复及降低Pb的毒害作用。聚焦了... 重金属铅(Pb)是造成土壤污染进而对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重金属之一,微生物在缓解植物受Pb的毒害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根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对Pb的修复及降低Pb的毒害作用。聚焦了土壤微生物与重金属Pb生物化学作用过程,综述了微生物对植物修复Pb污染的作用机制,结论如下:(1)微生物细胞壁表面存在大量的结合位点和带负电荷的官能团,对Pb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2)微生物在与重金属作用过程中,阳离子与重金属发生离子间的相互交换作用。(3)微生物通过代谢分泌胞外分泌物,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Pb络合物。(4)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或转化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或将Pb氧化还原为难溶沉淀,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毒性。(5)微生物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抗性,其代谢产物可以改善根际重金属的特性,促进植物对Pb的吸收或将Pb固定在植物根际以降低Pb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对微生物吸附Pb的主要机理进行了全面讨论,总结了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Pb污染土壤中微生物与植物间的作用关系,为深入了解土壤重金属修复过程中植物、微生物、重金属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植物修复 植物促生 重金属胁迫 耐性机制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去除水体抗生素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卜小丹 沈梦楠 +6 位作者 杨帆 胡艺 胡啸威 陈涛 蔡航 张明 刘青宇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8期152-153,164,共3页
近年来,抗生素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自然水体是各种抗生素最为重要的归宿地,抗生素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安全。因此,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作用机制,对植物修复技术去除水体抗生素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对今... 近年来,抗生素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自然水体是各种抗生素最为重要的归宿地,抗生素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安全。因此,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作用机制,对植物修复技术去除水体抗生素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水环境 抗生素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机理及其强化技术
20
作者 樊小磊 高柏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97-103,共7页
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文献的收集,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的来源及重点污染研究区域,重点介绍了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植物修复的优越性,并综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及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方式,最后总结了植物... 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文献的收集,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的来源及重点污染研究区域,重点介绍了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植物修复的优越性,并综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及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方式,最后总结了植物修复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植物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