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小绮 康兆勇 +1 位作者 刘胜男 高清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89,共21页
与传统化学杀虫剂相比,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具有靶标特异性强、易降解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是杀虫剂研发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围绕不同类型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综述了2015年之后... 与传统化学杀虫剂相比,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具有靶标特异性强、易降解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是杀虫剂研发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围绕不同类型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综述了2015年之后以植物源杀虫剂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方向、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产品研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杀虫剂 结构修饰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下载PDF
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素佐剂联合抑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钦 张春艳 +1 位作者 彭凯 蔡佳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55-265,共11页
抗生素滥用及其产生的细菌多重耐药性问题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产业发展。新型抗生素开发存在诸多困难,而植物源天然产物资源丰富,是天然抑菌剂,可作为抗生素佐剂与抗生素联合抑菌,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抗生素滥用及其产生的细菌多重耐药性问题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产业发展。新型抗生素开发存在诸多困难,而植物源天然产物资源丰富,是天然抑菌剂,可作为抗生素佐剂与抗生素联合抑菌,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天然产物单独以及和抗生素联用的抑菌效果、抑菌机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开发新型抗生素佐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佐剂 植物源天然产物 抗生素 联合抑菌作用
下载PDF
植物源天然产物的抑菌作用、机理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邢敏 费鹏 +1 位作者 郭鸰 康怀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75-1882,共8页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如何安全有效地抑制食品中致病菌的生长成为食品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抑菌谱广、与化学防腐剂相比副作用小...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如何安全有效地抑制食品中致病菌的生长成为食品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抑菌谱广、与化学防腐剂相比副作用小等特点,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运用于食品中。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天然产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活性、机理以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以期为减少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应用
下载PDF
植物源天然产物抗炎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付永平 刘如明 肖建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抗炎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植物源天然产物存在许多结构新颖、多靶点、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成药潜力,是寻找新型抗炎药物的重要来源。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植物源抗炎活性天然产物及其作用机制的... 抗炎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植物源天然产物存在许多结构新颖、多靶点、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成药潜力,是寻找新型抗炎药物的重要来源。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植物源抗炎活性天然产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炎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抗炎 炎症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植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耿召良 商胜华 +1 位作者 陈兴江 曹毅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91,共8页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是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病害。综述了植物源活性天然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植物源天然产物主要包括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类,它们抗植物病毒的机理主要包括抑制...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是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病害。综述了植物源活性天然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植物源天然产物主要包括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类,它们抗植物病毒的机理主要包括抑制病毒侵染、干扰和抑制病毒增殖、诱导植物抗病性反应等。讨论了植物源天然产物抗植物病毒开发和利用研究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烟草花叶病毒 TMV 抗病毒活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酵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冬 戴住波 张学礼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6-529,共14页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主要方式为从原植物直接提取,但此法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理念,创建酵母人工细胞工厂发酵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获取途径。本文将从植物...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主要方式为从原植物直接提取,但此法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理念,创建酵母人工细胞工厂发酵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获取途径。本文将从植物源天然产物在药物和营养领域的应用前景,发酵法生产青蒿酸的研发历程,部分萜类、生物碱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相关技术前沿4个方面介绍酵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青蒿素 合成生物学 人工合成细胞 酵母
原文传递
植物源活性天然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亮 蔡海林 +3 位作者 何命军 谢鹏飞 张万良 梁棋政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77-79,83,共4页
烟草花叶病毒是在烟草生产上分布最广且发生普遍的一大类病害。综述了植物源活性天然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包括烟草病毒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等,并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植物活性天然产物 烟草花叶病毒 筛选方法 作用机理 综述
下载PDF
植物源抑菌成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8
作者 孔阳芷 王潇栋 +4 位作者 吴海霞 Munkhjargal Burenjargal Ariunjargal Tsogtbayar 董阿力德尔图 张艳玲 《未来食品科学》 2022年第2期85-95,共11页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合成类食品抑菌剂因一定的毒副作用而存在健康风险,随着人民生活品质和安全环保理念的日益增强,寻求高效、绿色、安全、环保的天然抑菌剂已成为食品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合成类食品抑菌剂因一定的毒副作用而存在健康风险,随着人民生活品质和安全环保理念的日益增强,寻求高效、绿色、安全、环保的天然抑菌剂已成为食品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几种常用于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抑菌的植物源天然成分的现代提取方法、抑菌机理、抑菌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保鲜领域中的应用.这将为新型植物源天然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为保障食品安全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抑菌 食品工业 性致病菌
下载PDF
Direct cloning and transplanting of large DNA fragments from Escherichia coli chromosome
9
作者 Ying Zhu Yan Yang +3 位作者 Pingping Den Yong Huang Mengxiang Ni Hongqing F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034-1041,共8页
We applied a resistance split-fusion strategy to increase the in vivo direct cloning efficiency mediated by Red recombination. The cat cassette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cma (which has a homologous sequence with ... We applied a resistance split-fusion strategy to increase the in vivo direct cloning efficiency mediated by Red recombination. The cat cassette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cma (which has a homologous sequence with cmb) and cmb, each of which has no resistance separately unless the two parts are fused together. The crab sequence was integrated into one flank of a target clon- ing region in the chromosome, and a linear vector containing the cma sequence was electroporated into the cells to directly capture the target region. Based on this strategy, we successfully cloned an approximately 48 kb DNA fragment from the E. coli DH1-Z chromosome with a positive frequency of approximately 80%. Combined with double-strand breakage-stimulate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we applied this strategy to successfully replace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the E. coli DH36 chromosome and knock out four non-essential genomic regions in one step. This strategy could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microbial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genome assembly and for the functional study of DNA sequences dozens of kilobases in l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sistance split-fusion target cloning transfer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