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有机物料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程存刚 赵德英 +2 位作者 吕德国 姜曼 杜国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3-922,共10页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 【目的】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禽畜废弃物肥源严重不足,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成为生产中改善果园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添加植物源有机物料及其腐殖化过程驱动因子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尿素和蚯蚓在植物源有机物料向土壤碳库转化中的作用,为揭示果园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取苹果园0—20 cm土层土壤,与苹果枝条、玉米秸秆和果园杂草粉碎物混合,栽植2a生苹果砧木山定子幼苗,分别添加尿素、葡萄糖和蚯蚓,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在BIOLOG生态测试板中培养,取培养96 h时微平板光密度值进行多样性指数计算,分别用丰富度指数S表示被微生物群落利用的基质数量,多样性指数表示反应孔与对照孔光密度值之差和整块板总差的比值,均匀度指数E表示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均匀度,优势度指数Ds用于评估某些最常见种的优势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BIOLOG微平板中六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芳香族类和胺类)的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处理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有机物料种类、小分子有机物和蚯蚓数量均对平均吸光值(AWCD值)有显著影响,在培养0~24 h,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和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的AWCD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微生物群落的活性较强,碳源开始利用较早。24~96 h时,AWCD呈指数增长,120 h后趋于平缓,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果园杂草+葡萄糖(T9)处理斜率最大,其次为玉米秸秆+尿素+6条蚯蚓(T6)和苹果枝条+尿素(T1)处理;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对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和优势度指数(Ds)的影响显著,丰富度指数(S)以苹果枝条+葡萄糖+6条蚯蚓(T2)最大,优势度指数(Ds)以玉米秸秆+葡萄糖+12条蚯蚓(T4)最大,各处理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类和多聚物类。【结论】与秸秆和杂草处理相比,苹果枝条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丰富,加入葡萄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可迅速利用的碳源,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显著增加;蚯蚓活动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比葡萄糖小,尿素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也较小,但同时添加尿素和葡萄糖有助于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物 果园土壤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BIOLOG技术
下载PDF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宜升 谭玉冉 +6 位作者 韩枝燏 白建辉 顾达萨 马子轸 陶文鑫 杜金花 冷吉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91,共11页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约占全球总VOCs排放的90%,其排放易受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土壤水分、饱和水汽压差、风速、风向、O_(3)和CO_(2)浓度等)的影响,对采样和分析要求极高,而BVOCs样品的精准采集与分析是获取BVOCs排放因子...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约占全球总VOCs排放的90%,其排放易受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土壤水分、饱和水汽压差、风速、风向、O_(3)和CO_(2)浓度等)的影响,对采样和分析要求极高,而BVOCs样品的精准采集与分析是获取BVOCs排放因子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国内外BVOCs采样和分析方法,根据采样系统是否能控制或模拟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湍流、二氧化碳浓度等),对采样叶室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其中光合仪-动态封闭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易使空气形成自然交换且便于外场测量,适用于大多数植物BVOCs排放测量。依托高塔、系留球、飞机等开展测量的开放式采样系统适用于外场的长期观测。PTR-MS、PTR-TOF-MS、Vocus-PTR-TOF等在线分析系统逐步得到应用。微型传感器已应用于BVOCs的快速检测,碳同位素分析法已应用于BVOCs合成转化过程中组分的探究。对采样和分析系统发展的研究,将为精准获取BVOCs排放因子并评估其环境效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动态封闭系统 便携式分析系统 微型传感器 碳同位素法
原文传递
山东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丹青 伦小秀 +3 位作者 王强 吴鞠 王璇 冯如帆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7-1497,共11页
山东省夏季主要大气污染物为臭氧(O_(3)),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作为O_(3)生成的重要前体物,其排放量的准确计算将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山东省9个优势树种降雨前后的BVOCs排放速率和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实地监测,采用G9... 山东省夏季主要大气污染物为臭氧(O_(3)),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作为O_(3)生成的重要前体物,其排放量的准确计算将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山东省9个优势树种降雨前后的BVOCs排放速率和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实地监测,采用G95光温模型-遥感叶生物量校正法,结合树种蓄积量信息,计算得到山东省BVOCs排放总量.结果表明:(1)山东省2021年BVOCs总排放量为256837.21 t,排放物质以异戊二烯(25.75%)和含氧VOCs(36.61%)为主,单萜烯(18.20%)、倍半萜烯(5.83%)和其他VOCs(13.61%)相对较少.(2)森林和农田是主要的BVOCs排放源,排放量占比分别为58.81%和32.07%.(3)BVOCs排放量较大的4个城市分别为临沂市(11.92%)、潍坊市(9.81%)、济南市(9.53%)和烟台市(9.09%).(4)针叶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赤松(Pinus densiflora),阔叶树种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杨树(Populus tomentosa)、栎树(Quercus mongolica)、柳树(Salix babylonica)7个树种BVOCs排放速率在降雨后均显著降低,降幅在20.71%~93.94%之间.研究显示,山东省夏季BVOCs排放量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降雨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植被BVOCs排放量,夏季O_(3)污染高发期可通过人工降雨或洒水降低O_(3)前体物浓度,削减O_(3)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排放量 山东省 降雨影响
下载PDF
山东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清单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枝燏 谭玉冉 +3 位作者 杜金花 张洁 张宜升 冯霄冉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探究山东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利用最新的普查结果——第九次一类植物清查报告,参考其他研究中涉及本研究对象植物的BVOCs排放因子,使用光温模型对2016年山东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进行估算,并探究其对区域空气... 为探究山东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利用最新的普查结果——第九次一类植物清查报告,参考其他研究中涉及本研究对象植物的BVOCs排放因子,使用光温模型对2016年山东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进行估算,并探究其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基于对16种优势植被类型的测算,2016年山东省BVOCs排放总量为198.0 Gg/a,异戊二烯排放量为176.5 Gg/a,占比89.1%;单萜烯和OVOCs排放量分别为:16.4和5.1 Gg/a,占比8.3%和2.6%。7月BVOCs排放量最高,占比29.1%,其中异戊二烯、单萜烯和OVOCs的占比分别为90.8%,7.1%和2.1%。BVOCs季节变化明显,除冬季外主要排放异戊二烯,冬季主要排放单萜烯和OVOCs。杨树是主要的异戊二烯和BVOCs排放量的贡献者,排放量为84.2 Gg/a。草地是单萜烯排放量最大的植物,排放量为11.4 Gg/a。B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量为1938.9 Gg/a,异戊二烯是主要的贡献者,占比96.6%。B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的贡献为8.5 Gg/a,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分别占比41.7%和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清单 臭氧 二次有机气溶胶
下载PDF
北京地区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清单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俊仪 田梁宇 +2 位作者 伦小秀 余新晓 黄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6-786,共11页
利用现场连续监测的方法获取或采用专业气象部门资料以及林业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的植被资料,运用Gl OBEIS模型,对北京地区2011年度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也对所研究树种异戊二烯、单萜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 利用现场连续监测的方法获取或采用专业气象部门资料以及林业资源二类清查数据的植被资料,运用Gl OBEIS模型,对北京地区2011年度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也对所研究树种异戊二烯、单萜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BVOCs的排放量分布情况与北京地区植被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VOCs的排放情况具有明显的季节依赖性.研究树种类型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灌木、草本花卉,BVOCs排放量最大的依次为油松、苹果树、大叶黄杨和竹.其中,异戊二烯排放量最高为法桐,排放年通量可达313.92μg·(g·h)^(-1);单萜烯排放量最高为苹果树,排放年通量可达726.68μg·(g·h)^(-1).估算过程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于植物标准排放因子的获取、叶生物量的计算,气象参数的变化也会给排放清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北京地区 排放清单 单萜烯 异戊二烯
原文传递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德文 何兴元 史奕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90-1694,共5页
以Tenax-TA、Carboxen 1000和Carbosieve SⅢ为采样管填充料,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于采样管内,样品通过二次热解吸仪解吸后,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仪,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建立了利用二次热解吸仪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 以Tenax-TA、Carboxen 1000和Carbosieve SⅢ为采样管填充料,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于采样管内,样品通过二次热解吸仪解吸后,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仪,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建立了利用二次热解吸仪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载气N2流速为30 mL/min,60℃下吹扫吸附管2 min,然后在250℃下解吸吸附管5 min,冷却1 min后,在275℃下解吸聚焦管3 min,样品经传输线进入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载气N2压力为190 kPa,FID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25℃;初始柱温40℃,停留5 min,以2℃/min升温至120℃,保留1 min,然后以20℃/min升温至200℃,保留10 min。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均低于9×10-9g/L;解吸效率大于96%,适用于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吸 气相色谱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枝燏 张宜升 +5 位作者 马子轸 顾达萨 刘晓环 王新雨 刘子杨 杜金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1,共9页
随着干旱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干旱胁迫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影响受到更多关注。文章综述了干旱胁迫对BVOCs排放影响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探究了干旱胁迫对BVOCs排放的影响。根据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干旱程度进行划分,研究干旱... 随着干旱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干旱胁迫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影响受到更多关注。文章综述了干旱胁迫对BVOCs排放影响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探究了干旱胁迫对BVOCs排放的影响。根据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干旱程度进行划分,研究干旱、复水后对BVOCs排放速率、排放量的影响,探讨复合其他环境因子对BVOCs排放的影响,并探究干旱胁迫对BVOCs排放影响的机理。轻度干旱刺激BVOCs增加排放35%~190%,中度干旱抑制排放8%~97%,重度干旱抑制排放40%~100%。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BVOCs的排放先增加后减少。对复水的研究总结发现,轻度、中度干旱条件下,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排放速率恢复;重度干旱条件下,异戊二烯快速恢复,单萜烯未恢复。干旱导致BVOCs排放量的估算误差为-70%~40%。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对水分亏损的敏感度高于BVOCs。BVOCs的释放是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保护机制。综述结果可以更好地评估BVOCs排放对当前及未来干旱胁迫情景下的响应,为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异戊二烯 单萜烯 干旱程度
原文传递
桃叶释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变化规律
8
作者 李少宁 李绣宏 +3 位作者 雷宏娟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1,78,共13页
【目的】探究在生长季桃叶片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叶片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成分的测定。【结果】在整个生长季(5—1... 【目的】探究在生长季桃叶片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叶片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成分的测定。【结果】在整个生长季(5—10月),桃叶共释放12类266种BVOCs,其中烷烃类(44)、烯烃类(41)和醇类(40)种类数量较多,组分总量从大到小的月份分别为:9月(115)、8月(84)、7月(79)、6月(73)、5月(72)、10月(27),以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醇类为主;除5月外,各月烯烃类BVOCs相对含量在一天中表现为上午>下午,其他类别BVOCs相对含量峰值会出现在任意时间点,当烯烃类BVOCs相对含量下降时,烷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也会出现明显变化;桃叶共检测出8类45种有益BVOCs成分,主要包括烯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有益组分总相对含量为夏季(39.50%)>秋季(36.71%)>春季(35.99%);一天内各时间点有益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数量随月份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一般在10:00和14:00达到最高值,其中春季(5月)08:00释放有益BVOCs的相对含量为全年同时间点最高(77.85%),释放的主要有益BVOCs成分包括α-蒎烯、3-蒈烯、罗汉柏烯、乙酸乙酯、天然壬醛和庚醛。【结论】桃叶释放BVOCs组分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性和日变化差异,有益BVOCs成分丰富,且桃树林内最佳游憩时间段为08:00—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动态变化 有益成分
下载PDF
苹果叶释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变化规律
9
作者 李绣宏 郑家银 +4 位作者 李少宁 鲁绍伟 赵娜 徐晓天 杨新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15-1923,共9页
【目的】探究生长季苹果叶片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叶片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的成分测定。【结果】在整个生长季(4—1... 【目的】探究生长季苹果叶片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叶片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的成分测定。【结果】在整个生长季(4—10月),苹果叶共检测出12类295种BVOCs,其中烷烃类(56)、烯烃类(40)和芳香烃类(34)种类数量较多,组分总数量9月(113)>5月(100)>6月(70)=7月(70)>8月(67)>4月(45)>10月(20),以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为主;不同月份一天中,烯烃类BVOCs相对含量均表现为上午>下午,其他类别BVOCs相对含量峰值会出现在任意时间点;苹果叶共检测出8类40种有益BVOCs成分,主要释放烯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有益组分总相对含量为夏季(47.59%)>春季(35.96%)>秋季(23.13%),在一天中,各时间点有益成分相对含量和数量随月份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5月)12:00和16:00释放有益BVOCs相对含量为全年同时间点最高,均超过70%,主要释放有益BVOCs成分包括α⁃蒎烯、对薄荷⁃1(7),3⁃二烯、3⁃蒈烯、罗汉柏烯、乙酸乙酯等。【结论】苹果释放BVOCs组分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和日动态变化性,释放有益BVOCs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动态变化 有益成分
下载PDF
植物根圈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特异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晶 俞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10,共9页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在土壤养分循环、碳固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植物源有机物输入被认为是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纽带。根圈土壤微生物在群落结构和功能上与根圈外土壤差异显著,并存在一定的植物群落特异...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在土壤养分循环、碳固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植物源有机物输入被认为是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纽带。根圈土壤微生物在群落结构和功能上与根圈外土壤差异显著,并存在一定的植物群落特异性。植物源有机物的高度可利用性对土壤微生物具有复杂的影响,改变着土壤生态过程。因此,揭示植物源有机物的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深化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的认识,同时为养分循环调控、肥料施用时效、作物增产和温室气体排放及生态平衡维持提供理论支持。基于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两大类植物源有机物(根际沉积和凋落物)的组成和输入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特定功能(以氮循环为例)的影响机制;探讨了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子探针技术和宏基因组学等研究方法在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中的综合应用;总结了植物生命周期内植物源有机物化学组成和输入时空差异对植物特异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诱导机制。植物源有机物输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不但显著提高优势微生物群落生物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功能、调控特定土壤微生物活性,并且其化学性质多样性决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植物特异性。因此,植物源有机物输入是驱动植物根圈特异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与功能演变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物 根际沉积 凋落物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
下载PDF
苹果等6种经济林不同时期果实BVOCs成分分析
11
作者 李少宁 于迪 +4 位作者 李绣宏 赵娜 徐晓天 陈明侠 鲁绍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探究常见经济林树种不同时期果实在自然状态下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差异,并分析其香气类型,选取苹果、桃、李、梨、山楂和枣6种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 为探究常见经济林树种不同时期果实在自然状态下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差异,并分析其香气类型,选取苹果、桃、李、梨、山楂和枣6种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分析。结果表明,6种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均检测出12类BVOCs,组分总数量前者(305)大于后者(275),2个时期果实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和醛类BVOCs占比最大;不同时期6种果实有10种共有BVOCs为2,2,4,6,6-五甲基庚烷、正十九烷、a-柏木烯、正戊醛、庚醛、辛醛、天然壬醛、癸醛、苯乙酮和庚胺醇;苹果、桃、李和梨随着果实生长发育BVOCs成分数量减少;不同时期6种果实香韵涵盖香型有差异,并随果实生长发育,青草香、果香、檀木香、醛香和柑橘香占比明显增加。表明不同时期6种经济林植物果实释放BVOCs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在果实成熟期,主要香气BVOCs成分相对含量较高,是果实香精开发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果实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香气类型
下载PDF
山楂和枣释放BVOCs组分生长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12
作者 李少宁 李绣宏 +3 位作者 柳学强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12类328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12类301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类43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放有益BVOCs组分的主要季节,两者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总之,树种释放BVOCs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山楂叶释放总有益BVOCs最大值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有益成分 生长季 释放动态
下载PDF
不同秆龄毛竹生长季叶片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异戊二烯排放日变化研究
13
作者 杨滨锴 姜萌微 +4 位作者 王超 李丽 王福升 王效科 董丽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7-387,共11页
植物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其中,异戊二烯(Isoprene,ISO)、单萜和倍半萜等作为主要组成物质,对地球的大气化学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分... 植物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其中,异戊二烯(Isoprene,ISO)、单萜和倍半萜等作为主要组成物质,对地球的大气化学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大型散生竹种,由于其快速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在碳封存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对于不同秆龄毛竹林VOCs排放组成和ISO排放影响的研究存在空白.本研究利用动态顶空法采集并研究了不同年龄毛竹(幼年竹、成熟竹和老龄竹)排放的VOCs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日变化,并结合“G93”模型计算了ISO的标准化排放速率和日间排放动态.结果表明:(1)毛竹林日间共排放26~89种VOCs物质,不同年龄毛竹VOCs排放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幼龄竹VOCs排放数量约为成熟竹和老龄竹的1.57和2.11倍,不同年龄毛竹共同排放的VOCs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醚类、酸类和烃类18种物质;(2)从相对含量来看,不同年龄毛竹VOCs排放日变化中烃类物质排放相对含量最高,其中,老龄竹在14:00排放的烃类物质占比最高(97.72%);(3)不同年龄毛竹ISO排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幼龄竹日间ISO排放速率约为成熟竹和老龄竹的1.27和2.65倍;(4)不同年龄毛竹ISO排放的环境敏感性不同,幼龄竹和成熟竹ISO排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峰值分别出现在14:00((10.82±1.1)μg·g^(-1)·h^(-1))和12:00((7.38±1.3)μg·g^(-1)·h^(-1)),而老龄竹则没有发现明显的排放峰值.综上,毛竹VOCs排放组成和ISO排放速率受到年龄和日动态的双重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毛竹ISO排放速率的光照和温度敏感性不同有关.因此,考虑到不同年龄毛竹排放ISO的差异和日间排放变化规律,建议估算毛竹林VOCs排放潜力及大气环境影响时应全面考虑竹林年龄组成和环境影响响应.同时,竹林培育实践中应该重视竹林年龄结构的管理,这也将降低毛竹林大气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异戊二烯(ISO) 日变化 排放速率 竹秆年龄
原文传递
植物释放VOCs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路洋 郭阳 +2 位作者 杜再江 张柏林 金云龙 《化工科技》 CAS 2013年第1期75-79,共5页
植物源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占到了全球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约70%,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对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存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综述了BVOCs中异戊二烯及单萜烯等几种重要的植物释放物... 植物源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占到了全球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约70%,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对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存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综述了BVOCs中异戊二烯及单萜烯等几种重要的植物释放物,概括了它们的分类、作用、释放影响因素以及对它们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 异戊二烯 单萜烯
下载PDF
常见花卉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春芳 袁相洋 +1 位作者 田媛 冯兆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8-595,共8页
花卉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大气环境质量、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常见花卉植物释放VOCs种类和速率,释放VOCs组分和效应,以及影响花卉植物释... 花卉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大气环境质量、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常见花卉植物释放VOCs种类和速率,释放VOCs组分和效应,以及影响花卉植物释放VOCs的内部因素(发育阶段和不同器官)及外部因素(温度、光周期和水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在花卉植物释放VOCs的负面效应和长期监测等方面研究较少的现状,我们对花卉植物释放VOCs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关注多重因素影响下花卉植物释放VOCs的组分和速率,并进行长期观测,深入探讨其对环境及人类的负面影响,以期为人类健康生活和大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植物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速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城市绿化树种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研究
16
作者 贺梦璇 颜潇 +1 位作者 莫训强 李洪远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7,104,共9页
分析了32种常见绿化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探究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和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关系,并筛选出城市绿化中低生成潜势树种.结果显示,臭氧生成潜势与烃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的释放量显著相关(P<0.0... 分析了32种常见绿化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探究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和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关系,并筛选出城市绿化中低生成潜势树种.结果显示,臭氧生成潜势与烃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的释放量显著相关(P<0.01),这五类化合物占臭氧生成潜势总变化的60.3%.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与烃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的释放量显著相关(P<0.01),这四类化合物占二次有机气溶胶总变化的73.2%.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和樱花(Cerasus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相对较弱,豆科和杨柳科包含的12个树种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 二次有机气溶胶
原文传递
Impact of grazing on soil, vegetation and ewe production performances in a semi-arid rangeland 被引量:3
17
作者 Muhammad ISLAM Abdul RAZZAQ +6 位作者 Shamim GUL Sarfraz AHMAD Taj MUHAMMAD Sawsan HASSAN Barbara RISCHKOWSKY M.N.M.IBRAHIM Mounir LOUHAICH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Controlled grazing is considered a good management strategy to maintain or increase the live weight of livestock and to reduce vegetation degradation of rangeland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soil characteristics,... Controlled grazing is considered a good management strategy to maintain or increase the live weight of livestock and to reduce vegetation degradation of rangeland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soil characteristics, aboveground vegetation biomass dynamics and controlled grazinginduced changes in the live weight of local ewes in the semi-arid rangeland of Ahmadun, Ziarat, Balochistanprovince of Pakistan. An area of 115 ha was protected from livestock grazing in April 2014. In June 2015, soil characteristics within 0-30 cm depth i.e. soil organic matter(SOM), mineral nitrogen, p H and texture in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grazing sites were assessed. Aboveground vegetation biomass measured in early(June) and late summer(August) in 2015 and 2016. The nutritional value i.e. crude protein, phosphorus(P),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calcium(Ca), magnesium(Mg) and potassium(K) of dominantplant species were assessed at the beginning of experiment in 2015. Vegetation cover of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grazing sites was also measured during the two years of the study period using the Veg Measure software. From June to November in2015 and 2016,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livestock grazing sites were grazed on a daily basis by local ewes with a stocking rate of 2 and 1 head ha^(-1) respectivel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of coarse-textured, slightly alkaline soil of the study site were in the range of 9.4-17.6 g kg^(-1) soil and showed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boveground vegetation biomass. The biomass of plants was 56.5% and 33% greater at controlled than uncontrolled grazing site in 2015 and 2016 respectively and plant cover was also higher at controlled than uncontrolled grazing site in both years The nutrient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P<0.05)lower in grasses than shrubs. In both years, the controlled grazing increased the weight gain of ewes about two folds compared to the uncontrolled grazing.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trolled grazing improved the vegetation biomass production and small ruminant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zing exclosure Soil organic matter Vegetation cover VegMeasure
原文传递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木本植物BVOCs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赖金美 潘若琪 +4 位作者 刘燕飞 黄幸然 方熊 靳少非 易志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5-871,共7页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在近地表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中有重要作用,而大气CO2浓度上升对植物BVOCs释放有显著影响。利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已发表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发现:(1)总体而言,...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在近地表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中有重要作用,而大气CO2浓度上升对植物BVOCs释放有显著影响。利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已发表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发现:(1)总体而言,大气CO2浓度增加会导致不同木本植物(常绿与落叶)BVOCs释放降低;(2)就不同木本植物BVOCs释放而言,大气CO2浓度增加主要导致落叶植物BVOCs释放速率降低,而常绿植物则以增加为主;(3)就植物释放BVOCs种类而言,大气CO2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异戊二烯的释放速率,对单萜烯释放速率则无显著影响。结果可为阐明陆地生态系统BVOCs释放对全球CO2浓度增加的响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增加 木本植物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异戊二烯 单萜烯
原文传递
Impacts of global biogenic isoprene emissions on surface ozone during 2000-2019
19
作者 Yang Cao Xu Yu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24年第6期8-14,共7页
Biogenic isoprene i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of tropospheric ozone(O_(3)).Here,a coupled chemistry-vegetation model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s of isoprene emissions to surface O_(3)pollution on the global s... Biogenic isoprene i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of tropospheric ozone(O_(3)).Here,a coupled chemistry-vegetation model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s of isoprene emissions to surface O_(3)pollution on the global scale during 2000-2019.The biogenic isoprene emissions showed high values in mid-low latitudes and seasonal peaks in the summer hemispheres.They promote global surface O_(3)concentrations by 1.75 ppbv annually with regional hotspots of 4.39 ppbv(8.8%)in China and 5.36 ppbv(11.1%)in the U.S.in boreal summer.In the past two decades,isoprene emissions increased by 1.32 TgC yr^(−1)(0.67%yr^(−1))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ut decreased by 0.71 TgC yr^(−1)(0.44%yr^(−1))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Such changes of isoprene made opposite contributions to the surface O_(3)trend,with 0.26 ppbv yr^(−1)in eastern China but−0.32 ppbv yr^(−1)in the southeastern U.S.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background regime of chemical reactions.Th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changes on the O_(3)trend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biogenic isoprene,but two to four times stronger in magnitude.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anthropogenic NO_(x)emissions could mitigate regional O_(3)pollution even with the increased isoprene emissions under global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e Isoprene BVOCs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Long-term variation
下载PDF
沈阳市四种乔木树种BVOCs排放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颖 史奕 何兴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0-2416,共7页
采用热解析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对沈阳市4种主要乔木树种——银中杨、垂柳、榆树和皂角的BVOCs排放特征进行了观测。实验发现,不同树种排放BVOCs的组成情况明显不同,银中杨和垂柳以释放异戊二烯为主,且二者的BVOCs排放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树... 采用热解析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对沈阳市4种主要乔木树种——银中杨、垂柳、榆树和皂角的BVOCs排放特征进行了观测。实验发现,不同树种排放BVOCs的组成情况明显不同,银中杨和垂柳以释放异戊二烯为主,且二者的BVOCs排放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树种;榆树和皂角以释放柠檬烯为主。4种乔木树种BVOCs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各树种的BVOCs排放速率日变化曲线多表现为单峰型,排放高峰一般出现在中午或下午,且夜间几乎均不排放异戊二烯。季节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夏季最高,春、秋季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树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排放速率 沈阳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