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斌 赖晓晖 曾燕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首发症状 四肢活动障碍 排便困难 小便失禁 病例资料 行走困难
下载PDF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对其预后的影响(附38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昌 束晓梅 +1 位作者 李娟 张贵萍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892-893,共2页
关键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预后 儿童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周围神经 弛缓性麻痹 GBS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洪萍 袁增权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了解格林鄄巴利综合征患儿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40例格林鄄巴利综合征患儿其中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1例的临床表现。结果: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52.5%,79%发生于急性进展期,重型、极重型共11例,占53%,心电图异... 目的:了解格林鄄巴利综合征患儿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40例格林鄄巴利综合征患儿其中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1例的临床表现。结果: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52.5%,79%发生于急性进展期,重型、极重型共11例,占53%,心电图异常占47.7%,合并有高血压5例中4例呼吸衰竭、3例死亡,本组病死率23.3%。结论:格林鄄巴利综合征患儿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多见,且大多病情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合并症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 小儿
下载PDF
慢性血吸虫病并发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4
作者 金梅 林军华 +1 位作者 金辉 王士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4-334,共1页
慢性血吸虫病并发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较为少见,现将1978年6月~1998年6月作者诊治的36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血吸虫病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并发症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9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袁增权 陆燕芬 +1 位作者 陈丽琴 陆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并发症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临床分型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
6
作者 程洁琼 刘勤 锐利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841-842,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9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袁增权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 :了解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方法 :总结了 4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其中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 9例的临床表现。结果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 46 34% ,84%发生于急性进展期 ,而稳定期和恢复期相对... 目的 :了解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方法 :总结了 4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其中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 9例的临床表现。结果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 46 34% ,84%发生于急性进展期 ,而稳定期和恢复期相对较少 ,重型、极重型共 1 0例 ,占 5 2 % ,心电图异常占 47 7% ,合并有高血压 5例中 4例呼吸衰竭、3例死亡 ,本组病死率 2 1 1 %。结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多见 ,且大多病情重、预后差 ,心脏损害较多见 ,并发高血压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儿童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以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电生理与临床表现 被引量:2
8
作者 单丽娟 张秋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首发症状 电生理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脑血管病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分析
9
作者 杨洪波 傅俊杰 张素娟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3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分析 高血压 低血压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锦华 李志祥 张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414-415,共2页
目的 探讨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A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GBS病人AD症状、AD与病情轻重、转归的关系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AD症状主要为交感或副交感功能过度或低下的表现。AD组重型病人明显多于对照... 目的 探讨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A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GBS病人AD症状、AD与病情轻重、转归的关系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AD症状主要为交感或副交感功能过度或低下的表现。AD组重型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 ,轻型则相反 ,治愈好转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死亡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GBS时AD为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多部位不同程度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GBS病情越重 ,合并AD者越多 ,疗效越差 ,死亡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神经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1
作者 杜巧如 谭梅尊 叶传书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89年第4期185-187,共3页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具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综述:(1)体位性低血压,(2)心脏,(3)消化道,(4)膀胱,(5)性功能,(6)出汗异常.必须充分认识这方面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糖尿病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心脏 消化道 膀胱
原文传递
植物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及其物理疗法
12
作者 孙星炯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68-170,共3页
简述了植物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物理疗法和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 植物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物理疗法 病因
下载PDF
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班春梅 艾菊 喻蘭舒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3672-3672,共1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胃轻瘫为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胃轻瘫为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胃脘胀满、恶心或呕吐、厌食及嗳气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疗效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末梢神经炎之感觉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欣 李永凯 《新疆中医药》 2007年第6期22-22,共1页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过敏变态反应等损害了诸多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感觉障碍如肢端疼痛、烧灼、麻木感...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过敏变态反应等损害了诸多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感觉障碍如肢端疼痛、烧灼、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等,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缺失或过敏。本病在临床多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梢神经 感觉障碍 临床观察 温针灸治疗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营养代谢障碍 神经末梢 变态反应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非骨骼肌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涛 曹红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累及骨骼肌的纯运动障碍性疾病。MG患者还可表现为嗅觉与听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和社会心理障碍、心脏及肝功能损害、癫痫及锥体束损害等非骨骼肌系统功能障...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累及骨骼肌的纯运动障碍性疾病。MG患者还可表现为嗅觉与听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和社会心理障碍、心脏及肝功能损害、癫痫及锥体束损害等非骨骼肌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嗅觉突触后膜上的胆碱能受体受损,导致MG患者出现嗅觉障碍。MG患者体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中耳听小骨肌上抗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鼓膜张肌、镫骨肌等听小骨肌受累;抗乙酸胆碱受体抗体导致听觉传导通道突触内抗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听觉传导通路功能减退,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听觉功能障碍。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可作用于MG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神经节抗乙酰胆碱受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呼吸肌受累导致MG患者通气功能严重受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高,睡眠呼吸障碍和睡眠周期失调,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不足和白天过度嗜睡等。MG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烟碱型AChR损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系统完整性破坏有关。MG患者肌肉疲劳感、不适感等躯体症状导致患者神经免疫功能紊乱,最终出现精神和社会心理障碍。MG患者心脏和肝功能损害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因素有关。MG患者癫痫与脑组织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有关。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枢神经系统、泛化自身免疫等可导致MG患者锥体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嗅觉与听觉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植物性神经系疾病、血管舒缩及营养神经系疾病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0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系疾病 血管舒缩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营养 脑供血不足 困难病例 治疗经验 反射性 神经 病人
全文增补中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评定与运动疗法的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高强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运动弛缓、震颤、强直、行走障碍、构音障碍、表情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等。治疗方法除药物、手术等治疗外,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国内外...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运动弛缓、震颤、强直、行走障碍、构音障碍、表情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等。治疗方法除药物、手术等治疗外,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国内外介绍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文章较多,而专门介绍帕金森病的运动疗法的文章极少。本文从运动疗法的角度,对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评定和治疗进行介绍,使帕金森病的运动疗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评定 帕金森病 运动疗法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病患 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方法 患者生活质量
下载PDF
药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缪小萍 梅笑雪 +2 位作者 陈虹 冯文凯 李晓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药物联合治疗 慢性疼痛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皮肤烧灼 肢体远端 感觉过敏 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方 朱晓波 郑文权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情绪障碍 临床分析 神经系统 抑郁 生活质量 焦虑 常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情绪障碍浅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佩玲 陈田孜 孙中武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情绪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精神活动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