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草本群落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光锐 赵锦梅 +2 位作者 朱恭 崔海明 刘万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796,共9页
研究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年限喷播混合草种草本群落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探讨草本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草本群落分别恢复15 a、12 a、8 a、4 a和2 a... 研究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年限喷播混合草种草本群落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探讨草本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草本群落分别恢复15 a、12 a、8 a、4 a和2 a草本群落特征、α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Mantel检验相关性。边坡恢复15 a共调查到8科13属13种,恢复12 a共调查到7科10属10种,恢复8 a共调查到3科5属5种,恢复4 a共调查到3科5属5种,恢复2 a共调查到4科6属6种;Patric物种丰富度恢复15 a>12 a>8 a>2 a>4 a,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恢复15 a>12 a>2 a>8 a>4 a,Pielou均匀度指数恢复15 a>2 a>8 a>12 a>4 a;Patric物种丰富度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Shannon-Wiener指数与有机质、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边坡不同年限喷洒混合草种后,草本群落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但群落物种组成、数量上存在差异;Patric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Simpson指数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等是Patric物种丰富度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 草本群落 植被特征 土壤
下载PDF
氮磷配施微生物菌肥对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达朝玲 李亚娟 +5 位作者 胡蕊梅 鱼小军 徐长林 史志翯 徐晶晶 包红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5-1605,共11页
施肥是退化高寒草地恢复和防治的重要措施,为明确氮磷肥配施微生物菌肥对退化高寒草甸的修复效果以及施用菌肥后化肥减量的可行性,筛选祁连山高寒草甸恢复的适宜施肥方案,在东祁连山典型中度退化高寒草甸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磷... 施肥是退化高寒草地恢复和防治的重要措施,为明确氮磷肥配施微生物菌肥对退化高寒草甸的修复效果以及施用菌肥后化肥减量的可行性,筛选祁连山高寒草甸恢复的适宜施肥方案,在东祁连山典型中度退化高寒草甸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磷复合肥600 kg·hm^(-2)(PM)、单施菌肥75 kg·hm^(-2)(BM)、氮磷复合肥600 kg·hm^(-2)+菌肥75kg·hm^(-2)(P600BM)、氮磷复合肥450 kg·hm^(-2)+菌肥75 kg·hm^(-2)(P450BM)、氮磷复合肥300 kg·hm^(-2)+菌肥75 kg·hm^(-2)(P300BM)6个处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CK,PM、P600BM、P450BM、P300BM处理的植被生物量鲜重均显著提高(P<0.05),施肥后豆科、莎草科、禾本科植物优势度明显增加。相比CK,所有施肥处理植被多样性指数升高,PM和P450BM、P300BM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0-10 cm土层中,P450BM处理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P<0.05),BM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P450BM处理,显著高于CK和其他施肥处理(P<0.05)。5-20 cm土层,BM和P300BM处理的紧实度较低。综上所述,施用氮磷肥以及氮磷肥配施菌肥对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均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并且单施氮磷肥的效果优于氮磷肥配施菌肥,但氮磷肥配施菌肥处理明显提高了高寒草甸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降低了土壤的紧实度,氮磷复合肥450 kg·hm^(-2)+菌肥75 kg·hm^(-2)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草地退化 菌肥 氮磷复合肥 植被特征 土壤肥力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高寒沼泽湿地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对自然野火的响应
3
作者 孙华方 李希来 +3 位作者 金立群 苏晓雪 杨鑫光 乔有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57-2566,共10页
为探讨高寒沼泽湿地植被和土壤养分对野火的响应,本文选择高寒沼泽湿地野火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对照区)调查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结果发现:与对照区比,野火显著增加了禾本科和杂类草盖度(P<0.05),豆科和苔藓盖度分别从6.17%和32.67... 为探讨高寒沼泽湿地植被和土壤养分对野火的响应,本文选择高寒沼泽湿地野火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对照区)调查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结果发现:与对照区比,野火显著增加了禾本科和杂类草盖度(P<0.05),豆科和苔藓盖度分别从6.17%和32.67%下降到0.17%和4.50%(P<0.05)。野火显著降低了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但显著增加了速效氮含量(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对照区苔藓盖度直接影响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影响系数分别为0.990和0.913。野火影响区苔藓盖度与Shannon-Wiener指数存在正向直接影响(影响系数=0.604)。死苔藓生物量与Pielou指数和全磷含量之间为直接负向影响关系,影响系数为-0.652(P<0.01)和-0.503(P<0.05)。野火影响区和对照区的苔藓均是影响土壤养分和植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故在分析野火的影响时,除重点关注禾本科、豆科以及氮磷等敏感指标变化特征外,也要重视苔藓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火 土壤养分 植被特征 苔藓 结构方程模型 高寒沼泽湿地
下载PDF
藜芦扩散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庞波 海香 +4 位作者 张海芳 张艳军 王慧 刘红梅 杨殿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4-1181,共8页
藜芦(Veratrum nigrum)可作为草地退化的指示指标,其在天然草地中常为伴生种,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不可逆地取代本土植物演化为优势物种。然而,藜芦扩散对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为探明藜芦扩散蔓延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 藜芦(Veratrum nigrum)可作为草地退化的指示指标,其在天然草地中常为伴生种,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不可逆地取代本土植物演化为优势物种。然而,藜芦扩散对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为探明藜芦扩散蔓延对山地草甸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以内蒙古山地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藜芦覆盖度等级设置对照C_(0)(无藜芦)、轻度危害C_(1)(盖度≤20%)、中度危害C_(2)(20%<盖度≤40%)、重度危害C_(3)(盖度>40%)4个危害度等级,调查分析不同藜芦危害程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理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无藜芦对照C_(0)相比,C_(3)处理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下降;总地上生物量随着藜芦危害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相比C_(0),C_(1)、C_(2)和C_(3)处理除藜芦与优势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9.93%、57.7%、46.9%;同时,随着藜芦危害度的增大,土壤p H显著下降,而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C_(3)处理下均显著高于C_(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值、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藜芦地上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p H值、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藜芦通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 H,同时降低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加速自身种群数量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 山地草甸草地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氮添加对荒漠草原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李晨晖 薄一览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探究荒漠草原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对氮沉降的响应,设置对照CK(0)、低施氮量LN(5 g/(m^(2)·a))、中施氮量MN(10 g/(m^(2)·a))和高施氮量HN(15 g/(m^(2)·a))4个纯氮添加处理,以尿素为氮源在宁夏荒漠草原进行氮添加。结果... 为探究荒漠草原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对氮沉降的响应,设置对照CK(0)、低施氮量LN(5 g/(m^(2)·a))、中施氮量MN(10 g/(m^(2)·a))和高施氮量HN(15 g/(m^(2)·a))4个纯氮添加处理,以尿素为氮源在宁夏荒漠草原进行氮添加。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的增加,荒漠草原植被物种结构发生改变,禾草和豆科草本植物重要值增加,十字花科植物重要值下降。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以MN处理最高(P<0.05)。2)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荒漠草原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先降低后升高,LN处理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CK、MN和HN处理(P<0.05),MN处理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CK处理(P<0.05)。3)短期氮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全量养分和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荒漠草原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值、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是影响荒漠草原植被特征的主要因子。综上所述,LN和MN可在短期内提高荒漠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且土壤含水率、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较高;HN下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和含水率含量总体较低,植被地上生物量有所下降,但优势种群的生长得到促进。这说明低、中氮添加量有利于荒漠草原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环境的改善,但高氮添加量会削弱这种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荒漠草原 植被特征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甘肃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植被特征研究
6
作者 周姗姗 袁祖林 +1 位作者 席首刚 寇潇雪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1-60,共10页
【目的】研究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植被特征,分析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了解该区植被资源现状,为该区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研究区30个网格的植被特征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为指标... 【目的】研究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植被特征,分析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了解该区植被资源现状,为该区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研究区30个网格的植被特征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为指标,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皋兰县植物群落组成及影响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TWINSPAN分类将皋兰县荒漠草原植物划分为7类:群落Ⅰ(红砂+细叶亚菊群落)、群落Ⅱ(盐爪爪+滩地韭群落)、群落Ⅲ(红砂+蓍状亚菊群落)、群落Ⅳ(盐爪爪+栉叶蒿群落)、群落Ⅴ(锦鸡儿+短花针茅群落)、群落Ⅵ(红砂+长芒草群落)和群落Ⅶ(中亚紫菀木+长芒草群落);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各群落的高度和盖度较低;群落Ⅰ和群落Ⅲ的物种组成最丰富,物种相似性最高,且群落Ⅲ物种均匀度最高,分布范围最广。植被生活型谱以地面芽、一年生植物为主;CCA排序显示,最冷月最低温和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对群落的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昼夜温差月均值和年均温。【结论】皋兰县境内主要优势种为红砂、细叶亚菊、蓍状亚菊,温度是影响该区植物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该区植物群落类型单一,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政府应加强该区植物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该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双向指示种法 典范对应分析法 群落数量分类 植被特征
下载PDF
重庆市合川区消落带植被特征研究
7
作者 杜凯伟 束承继 姜子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合川区消落带植被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合川区消落带植物有296种,涵盖了77科205属,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草本植物占比82.77%,在调研植被中占主导地位;消落带人工干预相对较少,野生植物占比达85.81%,成为主要来源;外来...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合川区消落带植被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合川区消落带植物有296种,涵盖了77科205属,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草本植物占比82.77%,在调研植被中占主导地位;消落带人工干预相对较少,野生植物占比达85.81%,成为主要来源;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相对较小,仍需要加强监测和关注;双穗雀稗、棒头草、野古草等被确定为优势种,在不同高程带均有相应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最后,结合调研数据和分析,提出了消落带植物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植被特征 植物配置 重庆市合川区
下载PDF
高寒高海拔地区植被特征及工程扰动区生态修复研究
8
作者 蒋文翠 金冠锋 +2 位作者 孔维博 王子铭 杨安辉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自然环境恶劣,工程扰动后生态修复十分困难,因此研究高寒工程扰动区生态修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依托雅砻江中游河段某水电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研究区植被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结合工程扰动特点和不同区域立地... 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自然环境恶劣,工程扰动后生态修复十分困难,因此研究高寒工程扰动区生态修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依托雅砻江中游河段某水电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研究区植被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结合工程扰动特点和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对不同海拔梯度工程扰动区提出生态修复措施和植物配置模式。结果表明:(1)海拔2700 m以下,优势物种为金合欢、余甘子、牡荆、油橄榄、扁核木、悬钩子、蔷薇、火棘、蓼、黄茅、戟叶酸模、苜蓿、茅叶荩草等植物;海拔在2700~3500 m之间,优势物种为云南松、白桦、丽江云杉、川滇高山栎、杜鹃、四川莎草、旱茅、茅叶荩草、长叶火绒草等植物;海拔在3500~4500 m之间,优势物种为长苞冷杉、杜鹃、冷箭竹、西南委陵菜、异针茅等植物;海拔在4500 m以上,优势物种为风毛菊、红景天、侧茎垂头菊、矮金莲花等植物。(2)根据工程扰动特点,主体工程区土质和土石边坡立地类型应以灌草植物配置为主,岩质边坡困难立地类型应以草本和藤本植物配置为主;弃渣场、取土场立地类型应以灌草植物配置为主;施工道路等立地类型应以乔灌草植物配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高海拔地区 植被群落特征 工程扰动区 生态修复 植物配置
下载PDF
天山北坡山地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对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宏 江康威 +3 位作者 杨永强 孙瀚博 王亚菲 张青青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在天山北坡山地草甸设立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研究围栏禁牧(CK)、轻度放牧(LG)和重度放牧(HG)对植被特征(植物物种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山地草甸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山地草甸群落... 在天山北坡山地草甸设立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研究围栏禁牧(CK)、轻度放牧(LG)和重度放牧(HG)对植被特征(植物物种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山地草甸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山地草甸群落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重度放牧下,草地优势种多年生禾草和莎草科植物逐渐被毒害草和杂类草取代;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禾草、豆科牧草、莎草科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毒害草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表现为减少;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容重则相反(P<0.05),土壤全磷和全钾变化不显著;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容重、有机碳、全氮和全磷与植被特征因子显著相关,土壤容重、有机碳和全磷是影响群落植被特征的主要驱动因子。由此可知,放牧对山地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有着重要影响,重度放牧会加剧草地植被和土壤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放牧强度 山地草甸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娅丽 柳小妮 +4 位作者 张德罡 何国兴 徐贺光 纪童 姜佳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05-3414,共10页
为探究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明确形成不同草地型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以陇中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草地型(针茅型,冰草、杂类草型和长芒草、杂类草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互馈关... 为探究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明确形成不同草地型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以陇中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草地型(针茅型,冰草、杂类草型和长芒草、杂类草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互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草地型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差异显著(P<0.05),长芒草、杂类草型草地较其他型草地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碳、全钾、全氮,及较低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和全磷含量;长芒草、杂类草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低峰出现在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与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陇中地区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草地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原 草地型 植被特征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微量元素含量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冬阳 柳小妮 +7 位作者 李强 何国兴 乔欢欢 关文昊 刘志刚 杨军银 纪童 文铜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探寻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微量元素与植被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影响植被特征的主要因素,为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的植被特征,及其土壤酶活性和微量元素... 【目的】探寻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微量元素与植被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影响植被特征的主要因素,为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的植被特征,及其土壤酶活性和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探讨酶活性和微量元素与植被特征的关系,运用冗余分析和蒙特卡洛检验,确定影响植被特征的主要因素。【结果】1)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的植被总盖度,草层高度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地上生物量、香农威纳指数和丰富度依次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均匀度依次为高寒荒漠>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优势度依次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不同类型高寒草地脲酶活性依次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依次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Mg、Mn、Zn含量依次为高寒荒漠>高寒草甸>高寒草原,Fe、Cu含量依次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Mo含量为高寒草甸>高寒荒漠>高寒草原。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除高寒草原脲酶、蔗糖酶和高寒荒漠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外,其他草地类型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不同类高寒草地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且增幅不大。Mg、Mn、Fe、Cu的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在不同高寒草地无较大变幅,Mo与Zn的含量在高寒草甸中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寒荒漠Mo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在高寒草原中,Mo含量随土层增加而降低,Zn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Cu、Fe含量与植被特征有着密切关联,影响草地植被特征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Cu含量>蔗糖酶活性>Fe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高寒草地不同类型土壤酶活性和微量元素含量因草地类型而异,且植被特征一定程度上受某些微量元素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应结合二者演变规律合理利用祁连山高寒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植被特征 土壤 酶活性 微量元素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科尔沁固定沙地植被特征对降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腊梅 刘新平 +3 位作者 赵学勇 张铜会 岳祥飞 云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7-2745,共9页
选择科尔沁固定沙地利用一种野外增减雨试验装置研究了沙地植被生长特征对降雨增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6月,降雨增减变化对植物群落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减雨60%和30%时,植物群落平均高度比对照分别降低8.8%和2.3%,增雨60... 选择科尔沁固定沙地利用一种野外增减雨试验装置研究了沙地植被生长特征对降雨增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6月,降雨增减变化对植物群落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减雨60%和30%时,植物群落平均高度比对照分别降低8.8%和2.3%,增雨60%和30%时,则分别增加6.8%和1.4%;相比增雨60%,增雨30%更能促进群落盖度的增大;降雨量变化影响群落植株密度。(2)1a的降雨增减变化对沙地植被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减雨可显著增加7月物种的丰富度(P<0.05)。(3)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大,在增雨30%时达到最大值;而地下生物量会随着降雨量增加而显著增大,同时,减雨60%也使地下生物量增加。此外,降雨量的增加和减少都会使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增加。(4)固定沙地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之间,占总地下生物量的52.7%;降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20—40 cm土壤中根系的分布,当降雨量减少60%时,20—40 cm土壤中根系的分布也略有增加,增雨60%和减雨60%对地下生物量在40—60 cm土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雨 减雨 半干旱沙地 植被特征 生物量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3
13
作者 刘颖 王德利 +2 位作者 王旭 巴雷 孙伟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2-28,共7页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 ,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主要种群的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 ,草地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一定程度的放牧可增加禾草在群落中的比例 ,提高牧草质量 ;...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 ,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主要种群的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 ,草地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一定程度的放牧可增加禾草在群落中的比例 ,提高牧草质量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 ,群落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植物多样性指数先增高后降低 ,即中度放牧下多样性指数最大 ,有利于多样性的维持 ,多样性增加又能增强草地对放牧的缓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羊草 草地 植被特征
下载PDF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植被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丁平 杨月伟 +2 位作者 李智 姜仕仁 诸葛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构成白颈长尾雉阔叶林型栖息地的植被乔木层主要树种为壳斗科植物 ,灌木层植物以山茶科、禾本科和樟科等科的种类为主 ,草本层植物以蕨类、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 .在针阔混交林型栖息地 ,壳斗科植物仍占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相当比例 ,但针叶... 构成白颈长尾雉阔叶林型栖息地的植被乔木层主要树种为壳斗科植物 ,灌木层植物以山茶科、禾本科和樟科等科的种类为主 ,草本层植物以蕨类、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 .在针阔混交林型栖息地 ,壳斗科植物仍占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相当比例 ,但针叶树种的比例明显上升 ,该类型栖息地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组成特征与阔叶林型栖息地相似 .在针叶林型栖息地中 ,乔木层的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福建柏和圆柏等 ,并有较多的阔叶灌木树种构成灌木层 ,草本层中以蕨类为主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乔木层盖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栖息地 白颈长尾雉 阔叶林 矫本层 灌木层 草本层
下载PDF
城市公园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杨刚 许洁 +6 位作者 王勇 丁由中 袁晓 裴恩乐 马波 王小明 王正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24-4835,共12页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存在显著影响。在通过分析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作用,从而为公园合理配置植被来提高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存在显著影响。在通过分析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作用,从而为公园合理配置植被来提高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进行鸟类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划分鸟类集团,用高度定义植被层次,用卡方检验分析鸟类行为在植被层次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滨江森林公园陆生鸟类群落在乔木层的栖息行为和运动行为频次显著多于其在灌木层和地被层的行为频次,在地被层的取食行为频次显著多于其在乔木层和灌木层的行为频次。陆生鸟类可划分为8个鸟类集团,鸟类集团之间存在栖息、运动和取食空间生态位的重叠。食虫拾取集团、杂食拾取集团、食肉飞取集团和植食拾取集团在栖息、运动和取食空间生态位上均存在较高的重叠度,其通过食性分离各自空间生态位。食虫探取集团和食虫飞取集团互为栖息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高集团,其通过取食方式的不同来实现生态位的分离。根据公园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的影响结果对上海市公园绿地植被配置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鸟类集团 生态位重叠 主成分分析 鸟类行为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特征与植被恢复技术 被引量:54
16
作者 宋玉民 张建锋 +1 位作者 邢尚军 郗金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89,共3页
对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的土地现状和植被特征进行了分析 ,概括总结了以土壤改良为重点的上农下渔、条台田整地改良、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技术的要点与使用范围 ,提出了在重盐碱荒地、光板地上通过白刺、柽... 对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的土地现状和植被特征进行了分析 ,概括总结了以土壤改良为重点的上农下渔、条台田整地改良、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技术的要点与使用范围 ,提出了在重盐碱荒地、光板地上通过白刺、柽柳造林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重盐碱地 植被特征 植被恢复技术
下载PDF
不同封育管理对沙质草地土壤与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1
17
作者 王蕙 王辉 +1 位作者 黄蓉 马维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2,共8页
针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和植被的恢复问题,选取封育19年(人工抚育19年)、封育19年(人工抚育5年)和封育10年(自然恢复)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流动沙地作为对照,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封育管理沙质草地土壤理化... 针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和植被的恢复问题,选取封育19年(人工抚育19年)、封育19年(人工抚育5年)和封育10年(自然恢复)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流动沙地作为对照,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封育管理沙质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流动沙地相比,封育19年沙质草地(人工抚育19年)植被高度、密度、冠幅、盖度、生物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加,0~20cm层土壤容重、0.05~2mm的砂粒含量显著降低,退化沙质草地在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2)封育沙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受坡位影响比流动沙地显著(P<0.05),封育沙质草地中SOC、氮磷钾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沿上坡到下坡呈增加趋势。3)天然封育+人工抚育措施对沙质草地的影响和改善程度高于纯天然封育措施,它是促进我国北方退化沙质草地恢复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沙质草地
下载PDF
不同休牧模式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草原植被特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文 曹文侠 +4 位作者 徐长林 李小龙 刘皓栋 冯今 师尚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9-2345,共7页
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区不同休牧模式下植物群落特征和地下根系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试验设传统夏季休牧(TG)、全生长季休牧(RG)和全年禁牧(NG)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G处理相比,RG和NG处理增加了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冷地早熟禾(Poa... 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区不同休牧模式下植物群落特征和地下根系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试验设传统夏季休牧(TG)、全生长季休牧(RG)和全年禁牧(NG)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G处理相比,RG和NG处理增加了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的重要值、各功能群(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植物的高度、禾本科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以及总地上、地下生物量,其中以NG处理区效果最为明显;同时RG和NG处理降低了杂类草植物的重要值、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以及杂类草的生物量和密度;在3种休牧模式中,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及群落总密度的排列顺序均为:NG<TG<RG。研究表明,短期禁牧和全生长季休牧是提升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生产力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甸 休牧模式 植被特征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区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79
19
作者 王德炉 朱守谦 黄宝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0,共5页
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种类组成从高大乔木向典型的小灌木退化,并随着环境干旱程度的加剧向旱生化演替;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 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种类组成从高大乔木向典型的小灌木退化,并随着环境干旱程度的加剧向旱生化演替;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草丛,但优越的气候条件仍保持了该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密度先增加后下降,群落高度和盖度随环境退化降低明显,形成稀疏植被覆盖的荒漠景观;小生境的恶劣程度随暴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植被起源方式受干扰的影响较大;土地生产力的衰退是以乔木树种的衰退为主要标志,群落生物量急剧减少,变动幅度为41.134~0.206t/hm2。退化过程中植被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植被退化是石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区 石漠化过程 植被特征 石质荒漠化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施肥对贵南县轻度退化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贾志锋 马祥 +3 位作者 雷生春 徐成体 魏小星 刘文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7-996,共10页
草地退化已严重影响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施肥是改良轻度退化草地的常用措施。2011—2012年,本研究以贵南县轻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2011年施加不同氮肥量(0,60,105,150,195和240 kg·hm^-2)和菌肥(45 m^3·hm^-2),探... 草地退化已严重影响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施肥是改良轻度退化草地的常用措施。2011—2012年,本研究以贵南县轻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2011年施加不同氮肥量(0,60,105,150,195和240 kg·hm^-2)和菌肥(45 m^3·hm^-2),探讨施肥在退化草地治理过程中对草地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轻度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的盖度、高度和总地上生物量,且施肥后次年轻度退化草地群落的盖度、高度和总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优于当年。45 m^3·hm^-2菌肥处理在当年的效果较好,195 kg·hm^-2氮肥处理在次年更佳,2012年7—10月地上总生物量均为最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分别高出44.3%,97.1%,123.0%和135.4%。不同草种对施肥的响应也不同,195 kg·hm^-2氮肥处理下,2011年禾草地上生物量较高,2012年莎草生物量高于禾草。综上,195 kg·hm^-2尿素施用量配合围栏封育的措施可用于贵南县轻度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退化草地 植被特征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