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通道METRx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牛洪彦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通道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TRx)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 目的:观察大通道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TRx)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下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通道METRx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E、DA、5-HT、S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通道METRx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应激反应指标水平、ODI评分和VAS评分,其效果优于椎间孔镜下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大通道 椎间盘镜手系统 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徐辰 强晓军 +2 位作者 张大鹏 徐鹏 王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对比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融合术组和减压术组,融合术组予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减压术组予... 目的对比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融合术组和减压术组,融合术组予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减压术组予以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检测2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腰椎功能相关评分及疼痛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融合术组相比,减压术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评分(VA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融合术组相比,减压术组腰椎功能(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优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 斜外侧椎间融合 椎管狭窄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云南白药胶囊对颈椎椎管减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围术期出血与创面愈合的影响
3
作者 杨林 关宏业 +5 位作者 曾明 杨健齐 李世渊 邝满源 李家颖 谭健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颈椎椎管减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外科收治的120例颈椎椎管减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颈椎椎管减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外科收治的120例颈椎椎管减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原定手术方案接受手术,治疗组辅以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空白淀粉安慰剂,围术期(术前3 d起服至术后2 d)服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引流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手术创面愈合情况及术前3 d、术后2 d血清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EGF)]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单位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24、48 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引流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67%(1/60)较对照组11.67%(7/6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2 d,治疗组血清VEGF、bEGF水平均较手术前3 d和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期间,治疗组无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云南白药胶囊有利于减少颈椎椎管减压术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患者手术出血及围术期引流量,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具有保障,且有助于促进手术创口早期愈合,可能与上调血清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管减压术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 期出血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郭泽 郑宏伟 +1 位作者 李姗姗 滕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普仁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1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普仁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1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和研究组80例(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前、术后6个月,以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的预后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7d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JOA、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升高,ODI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的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相比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且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腰椎管狭窄 经皮椎间孔入路 经皮椎板间入路 内镜下椎管减压术 腰椎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术后连续医用三氧椎管内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凤林 刘圣莲 李再宝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LSS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LSS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UBE椎管减压术,术后对照组常规处置,观察组给予医用三氧。观察两组疼痛及刀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VAS、刀口肿胀及渗出评分改善程度就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目的探讨LSS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LSS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UBE椎管减压术,术后对照组常规处置,观察组给予医用三氧。观察两组疼痛及刀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VAS、刀口肿胀及渗出评分改善程度就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行UBE椎管减压术的LSS患者术后给予医用三氧有助于增强镇痛效果,加快刀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技 椎管减压术
下载PDF
经口咽前路枢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尹庆水 刘景发 +4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昌耘冰 章凯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枢椎体次全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治疗寰枢椎脱位伴以C2后方脊髓受压为主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例先天畸形或外伤(10例先天畸形,2例外伤)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高位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C2椎体次全切除术,11例仅...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枢椎体次全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治疗寰枢椎脱位伴以C2后方脊髓受压为主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例先天畸形或外伤(10例先天畸形,2例外伤)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高位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C2椎体次全切除术,11例仅行C2椎体次全切除,1例行C2椎体次全切除同时切除C1前结节和齿突。结果:无术中脊髓损伤、血管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按Symon和Lavender临床评定标准和影像学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临床总有效率100%,显效率42%,术后影像学椎管减压改善率平均为75%。结论:该术式减压充分,是治疗以C2后方受压为主的脊髓压迫症较好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咽前路 枢椎体次全切除 椎管减压术 寰枢椎脱位 治疗
原文传递
杜仲腰痛丸联合椎管减压术治疗督脉瘀阻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镇源 彭冉东 +4 位作者 邓强 张彦军 李中锋 李军杰 徐浩军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0-74,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杜仲腰痛丸联合椎管减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督脉瘀阻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收治的7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椎管减压术,治... 目的:对比研究杜仲腰痛丸联合椎管减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督脉瘀阻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收治的7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椎管减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杜仲腰痛丸口服,8丸/次,2次/日,疗程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中医证候积分、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7. 12个月,两组共失访3例,未按疗程服药而剔除2例,最终共67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 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 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通过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解除脊髓的压迫与瘀阻,从解剖形态上疏通督脉,术后给予杜仲腰痛丸口服补益肝肾、化瘀通络,可改善微循环,预防血肿形成和抑制炎症反应,进一步疏通督脉,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腰痛丸 督脉瘀阻型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减压术
下载PDF
椎管减压术对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脊髓压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石磊 肖斌 +3 位作者 左杏果 陆敏秋 吴梦青 白砚霞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8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术对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脊髓压迫症(SC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MM合并SCC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椎管减压术分为椎管减压术组13例、非手术组15例;患者均行化疗,7例行脊髓压迫部位局部放疗。SCC诊断时及诊断12...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术对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脊髓压迫症(SC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MM合并SCC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椎管减压术分为椎管减压术组13例、非手术组15例;患者均行化疗,7例行脊髓压迫部位局部放疗。SCC诊断时及诊断12个月后,采用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标准(ECOG-PS)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椎管减压术组Frankel分级、ECOG-PS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率分别为92.31%、84.62%,非手术组分别为80.00%、80.00%,P均>0.05。结论椎管减压术并不能使MM合并SCC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脊髓压迫症 椎管减压术
下载PDF
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3
9
作者 夏英鹏 徐天同 +4 位作者 万军 申庆丰 胡炜 张学利 田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评价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lumbar spinous process-splitting laminectomy,LSPSL)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canal stenosis,LC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CS患者77例,31例患者采用LSPSL,另4... 目的:评价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lumbar spinous process-splitting laminectomy,LSPSL)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canal stenosis,LC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CS患者77例,31例患者采用LSPSL,另46例采用传统入路椎管减压。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采用JO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通过手术前后MRIT2像上L4/5和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面积的改变评定椎旁肌肉的损伤程度。结果:LSPSL组手术时间为140±35min,传统入路组为125±25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SPSL组出血量为120±32ml,较传统入路组的180±27ml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LSPSL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2%±3%,显著高于传统入路组的43%±7%(P<0.01)。术后1年时LSPSL组L4/5和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萎缩率为6.4%、6.9%,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的31%、30%(均P<0.001)。LSPSL组2例术后出现伤口周围痛,术后40d内逐步缓解;传统入路组5例术后出现腰椎失稳并伴腰痛,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结论: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操作并不复杂,而且和传统入路一样可以完成腰椎管充分减压,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腰椎后路手术对于椎旁肌肉的损伤,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后腰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椎管减压术 棘突纵切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改良环椎管减压术与胸腰椎损伤后神经功能改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勇 刘广辉 +3 位作者 王建华 王跃文 赵建民 路全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环椎管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入路改良环 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4°(12°~38°),术后平均10°(5°~15° );椎体前高由术前35%(0%~15%)恢复... 目的观察改良环椎管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入路改良环 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4°(12°~38°),术后平均10°(5°~15° );椎体前高由术前35%(0%~15%)恢复到术后95%(90%~100%);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55 %(40%~90%),术后平均10%(0%~15%)。33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 论改良环椎管减压术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环椎管减压术 胸椎 腰椎 爆裂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京涛 刘利民 +2 位作者 黄鹤 许新 孙东红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 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对23例椎管减压术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戎伯英 宋雷 +4 位作者 张云 马捷 钱雪梅 陈文琴 徐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4-285,共2页
体感诱发电位对23例椎管减压术的疗效评估戎伯英*宋雷*张云*马捷*钱雪梅**陈文琴*徐涛自1973年Perot[1]首先阐述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对脊髓损伤病人的检查意义以来,至今SEP多作为脊髓损伤预后估计的... 体感诱发电位对23例椎管减压术的疗效评估戎伯英*宋雷*张云*马捷*钱雪梅**陈文琴*徐涛自1973年Perot[1]首先阐述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对脊髓损伤病人的检查意义以来,至今SEP多作为脊髓损伤预后估计的参考指标[2],而将其作为对某一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体感诱发电位 椎管减压术
下载PDF
椎管减压术后发生马尾神经疝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松森 王延福 冯早堂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减压术 马尾神经疝 诊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联合颈椎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锐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减压术后,实施早期、综合的康复锻炼与治疗对于患者肢体运动水平、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急性创伤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acute traumatic cervical cord syndrome... 目的探讨颈椎管减压术后,实施早期、综合的康复锻炼与治疗对于患者肢体运动水平、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急性创伤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acute traumatic cervical cord syndrome,ATCCS)46例患者资料,其中接受前路脊髓减压手术(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8例,后路脊髓减压椎管成形术29例,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术后治疗方案具体分为早期及中后期康复治疗,包括对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以及患者心理测评与治疗。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改良Bathel指数(modified bathel index,MBI)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进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53个月,平均时间13.6个月。随访至6个月时,MBI评分以及HAMD评分就已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P<0.01);随访至12个月时,ASIA感觉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ASIA运动评分较治疗前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ATCCS患者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早期手术治疗,对患者身心康复、患肢功能重塑及实现家庭社会生活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减压术 康复锻炼 创伤性 颈中央脊髓损伤
下载PDF
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育斌 杨艳琴 +1 位作者 陈晓生 杨周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与单纯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入路组(A组39例)和单纯棘突劈开组(B组38例),评估两组围手术期参数,JOA... 目的对比研究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与单纯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入路组(A组39例)和单纯棘突劈开组(B组38例),评估两组围手术期参数,JOA、VAS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较B组多(P<0.05),但两者术后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JOA及VAS改善率方面,A组较B组改善明显(P<0.05);A、B两组椎间不稳发生率分别为2.6%及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两组翻修率分别为7.7%及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上,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与单纯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相比,具有更牢固的椎间稳定性,可以减小术后翻修的几率,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劈开 椎管减压术 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椎管减压术在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健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7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椎管减压术在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2021年4月于建瓯市立医院行择期手术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考组(n=40)、观察组(n=40)。参考...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椎管减压术在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2021年4月于建瓯市立医院行择期手术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考组(n=40)、观察组(n=40)。参考组予以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6 h、术后3 d、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对比两组手术前、术后7 d的Cobb角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对比两组术后7、28 d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6 h、术后3 d及术后7 d的VAS分值均低于参考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Cobb角小于参考组,JOA分数高于参考组(P<0.05)。术后7、28 d,观察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参考组的85.00%(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有利于缓解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脊柱侧弯症状,减少脊柱功能障碍,还有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该术式疗效颇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椎管减压术 退行性脊柱侧弯 疼痛
下载PDF
后路改良环椎管减压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勇 郭文通 +6 位作者 王建华 刘广辉 路全立 赵建民 邵斌 王跃文 滑利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改良环椎管减压术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术中超声检查在颈、胸部椎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正义 米泽元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5期197-199,共3页
术中准确判断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减压情况是保证椎管减压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7.5mHz探头对行颈、胸部椎管减压术的26例患者(单纯颈椎管前路减压9例,后路颈、胸部椎管减压6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11例)在术中和... 术中准确判断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减压情况是保证椎管减压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7.5mHz探头对行颈、胸部椎管减压术的26例患者(单纯颈椎管前路减压9例,后路颈、胸部椎管减压6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11例)在术中和术终时通过椎管减压窗进行横、纵和任意方向的超声扫描,观察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作者体会,术中超声检查可以在手术中了解脊髓与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和判定减压效果,客观地反映手术彻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椎管减压术 中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椎管减压术后截瘫医疗纠纷1例
19
作者 刘瑞珏 夏晴 范利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2-63,66,共3页
1案例 1.1案情摘要 王某,男,63岁,2005年9月11日因"特发性骨质增生伴颈、胸椎管狭窄"入住某医院,入院后行"C5~7、T1后路单开门减压及T8~10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关键词 法医学 截瘫 椎管减压术 医疗纠纷
下载PDF
重建腰椎后部结构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20
作者 张海强 狄欧 +2 位作者 宋国庆 谢宝刚 杨吉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后部结构 椎管减压术 治疗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