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波 刘海鹰 +2 位作者 王会民 周殿阁 张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的关系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的动态X线和MRI表现,观察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的关系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的动态X线和MRI表现,观察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与狭窄椎间隙的关系,并与同期75例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比较。结果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组中,25例狭窄椎间隙上方的邻近椎体出现不稳(71.4%),21例上方邻近椎间盘明显退变(60%)。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组,17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22.7%)。结论CSM患者明显狭窄椎间隙的上方邻近椎体有失稳倾向,上方邻近椎间盘有加速退变的趋势。手术时应注意对邻近节段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隙狭窄程度 颈椎不稳 动态X线 MRI 脊髓乐迫
原文传递
MIS-TLIF手术治疗合并椎间隙狭窄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忠文 武汉 +1 位作者 赵东旭 尚东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17-391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合并有明显椎间隙狭窄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MIS-TLIF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所有病例实施单节段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分为A、B两组,A组:退变...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合并有明显椎间隙狭窄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MIS-TLIF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所有病例实施单节段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分为A、B两组,A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责任节段椎间隙明显狭窄16例,其中L4/5节段10例,L5/S1节段6例;B组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而责任节段椎间隙基本正常22例,其中L4/5节段14例,L5/S1节段8例。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操作、术后疗效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果所有病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两组均获得满意临床症状改善,在术后日本青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椎间隙高度(DSH)恢复,需要选用更小尺寸的椎间融合器(Cage)(P<0.05)。结论 MIS-TLIF手术治疗合并有明显椎间隙狭窄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椎间隙狭窄往往代表责任节段退变严重,细致充分地减压是术后疗效的首要条件,积极调整患者身体状态和充分术前准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TLIF手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椎间隙狭窄
下载PDF
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成如 孙国荣 +1 位作者 李强 史凤芝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器结合打压植骨融合(TLIF)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 目的探讨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器结合打压植骨融合(TLIF)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消失,植骨融合率100%,4例患者残留部分下肢麻木症状。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器结合打压植骨融合(TLIF)术可达到恢复椎间隙高度、神经根孔间接减压、椎管减压、重建脊柱的生理曲度和脊柱的稳定性的效果,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手术治疗 椎间隙狭窄
下载PDF
腰椎间盘钙化、椎间隙狭窄、巨大型椎间盘突出症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兴艳 程冬云 +1 位作者 谢克恭 唐毓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41例椎间盘钙化、椎间隙狭窄、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明显不适,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及腰...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41例椎间盘钙化、椎间隙狭窄、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明显不适,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及腰椎不稳等并发症发生,Macnab标准评分在90.24%以上,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腰椎间盘钙化、椎间隙变窄和巨大腰椎间盘突出行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防止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满意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钙化 椎间隙狭窄 椎间盘移位 骨移植 内固定
下载PDF
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5
作者 吴成如 张诗虎 +1 位作者 孙国荣 史凤之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对50例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加椎板、横突间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达96%,植骨融合率100%。结论短节段内固... 目的探讨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对50例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加椎板、横突间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达96%,植骨融合率100%。结论短节段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暴露椎管,避免对神经根及硬脊膜的误伤,出血少,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非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狭窄 峡部裂 腰椎滑脱 手术治疗
下载PDF
127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狭窄及腰椎稳定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巩大义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0-141,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的椎板开窗、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对腰椎稳定性有何影响,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127例此类患者进行了随访,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稳定性 椎间隙狭窄 临床分析 切除术后 全椎板切除 2009年 椎板开窗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与骨刺形成、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俊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17-318,共2页
Pye SR等征选英国Aberdeen地区一个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的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或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赘形成、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这些影像学特点在腰椎间盘退变人群的联系程度。使用一个分级(从0级到3级)的半定量方法评估椎间隙(L... Pye SR等征选英国Aberdeen地区一个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的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或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赘形成、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这些影像学特点在腰椎间盘退变人群的联系程度。使用一个分级(从0级到3级)的半定量方法评估椎间隙(L1/L2到L4/L5)中这些影像学特点的情况。使用线性模型来分析这几个特点和患者表现出来的结果的关系,分析beta系数和95%可信区间。结果:共有286男性(平均年龄65.3岁)和299女性(平均年龄65.2岁)参与这项研究,行椎管造影,包含了2340个腰椎节段。一共有73%的腰椎节段具有骨赘,26%具有终板硬化,以及37%具有椎间隙狭窄。随着骨赘严重程度的增加,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终板硬化严重程度的增加,椎间隙狭窄的程度也随之增加。各个椎间水平均符合这种情况。联系最大的是骨赘与终板硬化的关系(beta系数=2.7;95%CI 2.4.3.1)。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之间的beta系数是1.9(95%CI 1.7,2.1),而骨赘和椎间隙狭窄的beta系数较弱,为1.2(95%CI 1.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椎间隙狭窄 硬化 终板 骨刺形成 骨赘形成 影像学特点 平均年龄
下载PDF
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锥状减压融合术治疗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沈晓龙 刘洋 +9 位作者 徐辰 魏磊鑫 吴卉乔 祁敏 钟华建 王睿哲 张子凡 王新伟 陈华江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971,共11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锥状减压融合术(enlarged anterior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cone-shape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EACDF)治疗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 目的:观察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锥状减压融合术(enlarged anterior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cone-shape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EACDF)治疗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135例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3例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纳入ACCF组;82例患者行EACDF,术中采用撑开扩大椎间隙、切除椎体部分后缘及部分钩椎关节的扩大减压方式,纳入EACDF组。对比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前和术后即刻、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测量术前和术后即刻、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整体曲度(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高度、狭窄节段椎间孔高度及面积。记录两组植骨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4~78个月(47.74±20.36个月)。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即刻、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颈痛与上肢痛VAS评分、NDI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颈痛与上肢痛VAS评分、NDI及JO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EACDF组术后即刻上肢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CCF组(P<0.05),两组间术后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颈痛与上肢痛VAS评分、NDI及JO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ACDF组术后即刻、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高度、狭窄节段椎间孔高度及面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ACCF组术后即刻、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狭窄节段椎间孔面积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即刻手术节段椎间高度、狭窄节段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狭窄节段椎间孔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高度、狭窄节段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2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EACDF组均明显大于ACCF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已植骨融合,ACCF组钛网下沉发生率20.75%。结论:相较于ACCF术式,EACDF能够获得一致的临床效果,并且在恢复椎间隙高度、纠正颈椎曲度及减压椎间孔狭窄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 椎间隙狭窄 钩椎关节 疗效
原文传递
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间隙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李展振 龙亨国 +2 位作者 祝海炳 危立军 刘志安 《浙江创伤外科》 2001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分析各种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隙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植骨加节段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双Cage植入或加用节段内固定、后路半椎板减压单Cage植入或加用节段内固定、前路椎体间撑开植骨及... 目的 分析各种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隙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植骨加节段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双Cage植入或加用节段内固定、后路半椎板减压单Cage植入或加用节段内固定、前路椎体间撑开植骨及前路椎体间撑开双Cage植入等术式治疗腰椎间隙狭窄症84例并对疗效、适应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0-24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0.5%,植骨融合率为91.7%(其中自体骨植骨融合率为84.0%,Cage植骨融合率为93.2%),椎间隙恢复高度为11.4mm(其中自体骨恢复高度为10.6mm,Cage恢复高度为11.8mm)。结论 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椎间隙狭窄症具有疗效好、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术式治疗,能减少损伤、提高疗效、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椎间隙狭窄 后路 椎板减压 植入 植骨融合 腰椎 缩短 高度
下载PDF
脊椎椎间隙狭窄的X线诊断与分析
10
作者 韦秀亭 孙照霞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X线诊断 椎间隙狭窄 诊断
下载PDF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
11
作者 沈晓龙 吴卉乔 +7 位作者 徐辰 祁敏 钟华建 王睿哲 刘洋 王新伟 陈华江 袁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930-1935,共6页
[目的]分析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将C_(2/3)或C_(3/4)椎间隙称之为参考椎间隙,将椎间隙狭窄最严重的间隙称之为目标椎间隙,如果目标椎间隙高度小于或等于参考椎间隙高度的50%定义为严重椎间隙狭窄。回顾性分析2019年... [目的]分析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将C_(2/3)或C_(3/4)椎间隙称之为参考椎间隙,将椎间隙狭窄最严重的间隙称之为目标椎间隙,如果目标椎间隙高度小于或等于参考椎间隙高度的50%定义为严重椎间隙狭窄。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132例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患者的影像指标测量结果,分析不同节段间测量指标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2例患者中,严重椎间隙狭窄累及1~4个椎间隙,共累及225个椎间隙。不同节段发生严重椎间隙狭窄的概率依次为:C_(5/6)为79.6%,C_(6/7)为56.1%,C_(4/5)为28.0%;C_(3/4)为6.8%。各节段之间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C_(2~7)Cobb角、局部Cobb角、中立位各节段棘突间距、动力位下各节段棘突间距,以及椎间孔高度、宽度及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方面,椎管面积与椎间隙高度、局部Cobb角、动力位棘突间距变化呈正相关(P<0.05),但与C_(2)~C_(7)Cobb角、中立位棘突间距没有相关性(P>0.05)。椎间孔面积与椎间隙高度、局部Cobb角、动力位棘突间距变化有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C_(2)~C_(7)Cobb角、中立位棘突间距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严重椎间隙狭窄最常见于C_(5/6)椎间隙,其次是C_(6/7)椎间隙。椎间孔面积与椎间隙高度、局部Cobb角、动力位棘突间距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隙狭窄 影像测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Apert综合征患儿行颅骨外牵拉延长器调整术困难气道处理一例
12
作者 宋玉婷 王建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4,共2页
患儿,男,6岁8个月,123 cm,21 kg,因“颅缝早闭术后5年余”入院。患儿足月顺产,Apgar评分不详。1岁时因“颅缝早闭”于我院行颅缝早闭外科手术矫治,术后恢复一般。入院查体:前额凸起,头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矢状缝稍凸起。双眼外凸、双... 患儿,男,6岁8个月,123 cm,21 kg,因“颅缝早闭术后5年余”入院。患儿足月顺产,Apgar评分不详。1岁时因“颅缝早闭”于我院行颅缝早闭外科手术矫治,术后恢复一般。入院查体:前额凸起,头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矢状缝稍凸起。双眼外凸、双手双足可及陈旧性瘢痕。头颅CT示:颅骨呈术后改变;上颌骨小,眼眶较浅,双侧眼球突出,颅内前后径小;C 3-4椎间隙狭窄,附件融合畸形。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图1)。入院诊断为“Apert综合征术后”,排除禁忌后在全麻下行“颅面重建+Le fortⅢ型截骨+眶壁重建+面中部牵张成骨术”,手术顺利。气道评估:患儿面部受外固定架限制,张口度<2指,甲颏距离6 cm,MallampatiⅣ级,头颈活动后仰<80°,有打鼾史,自诉仅侧卧位时可入睡(图2)。术后14 d外延长器因重力稍移位,术后30 d拟在全麻下行“外延长器调整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狭窄 足月顺产 颅缝早闭 困难气道 手术疤痕 张口度 前后径 矢状缝
下载PDF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实用骨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2 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均先经保守治疗,其中15 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15 例... 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2 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均先经保守治疗,其中15 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15 例术后随访6 个月~3 年半,症状消失,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头面部、颈肩部疼痛,患侧上肢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无明显外伤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椎横突后结节,是颈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以颈肩部、头面部及上肢刺痛减退为主。 X 线片示 C3~ C7 颈椎椎体有明显骨质增生41 例,椎间隙狭窄27 例。结论: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丛、臂丛及颈神经后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卡压综合征 颈肩部 上肢 保守治疗 头面部 小斜角肌 主要症状 椎间隙狭窄 乏力
下载PDF
乙胺丁醇致严重视神经炎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凯 王涛 +3 位作者 苏琼琼 贺路星 朱玲 郭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炎 乙胺丁醇 西藏军区总医院 MRI检查 椎间隙狭窄 临床资料 视力下降 腰部疼痛
下载PDF
颈肩局部刮痧联合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成惠娣 罗佳 刘菲菲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422-424,共3页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上极常见,又称局部型颈椎病。表现头部紧痛,肩酸胀痛,颈部不适,肌肉痉挛,僵硬疼痛,并有相应的压痛点,影像学检查无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不稳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上极常见,又称局部型颈椎病。表现头部紧痛,肩酸胀痛,颈部不适,肌肉痉挛,僵硬疼痛,并有相应的压痛点,影像学检查无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不稳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多因感受风寒、地处潮湿、睡姿不当、长期伏案工作、无节制看手机或过度疲劳等造成颈椎间盘、棘突关节及颈部肌肉韧带劳损所致。本病原本好发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颈型颈椎病属颈椎病的早期,初级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临床普遍认为中医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以及中药外敷等中医外治法,安全而有效,患者乐于接受,依从性好。本文观察了颈肩部刮痧加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太阳膀胱经 颈型颈椎病 中医外治法 椎间隙狭窄 颈部肌肉 中药外敷 刮痧 压痛点
下载PDF
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荣春 周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注射治疗 靶点 椎间隙狭窄 椎体不稳 总结报告 溶解后
下载PDF
巨大腰椎间盘突出后自然吸收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梓灌 林涛 张慧铭 《中医正骨》 2011年第9期76-77,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于2005年9月5日以"久坐起身时突感腰部疼痛,伴有腰椎活动受限1 d"为主诉就诊。患者有长期坐位工作史。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骶化,L5S1椎间隙狭窄。腰椎CT示:L5S1椎间盘中央型巨大突出,...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于2005年9月5日以"久坐起身时突感腰部疼痛,伴有腰椎活动受限1 d"为主诉就诊。患者有长期坐位工作史。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骶化,L5S1椎间隙狭窄。腰椎CT示:L5S1椎间盘中央型巨大突出,突出块占该节段椎管矢径1/2,边缘呈菜花样,硬膜囊受压明显。经腰椎牵引、针刺等治疗后症状消除。见图1(1)至图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自然吸收 腰椎生理曲度 腰椎正侧位 椎间隙狭窄 临床资料 腰部疼痛 腰椎活动
下载PDF
实验性椎间盘退变的放射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城 任先军 梅芳瑞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椎间盘退变过程中 ,椎间盘退变的放射影像学与病理学改变。方法 选用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切除兔腰椎间棘间、棘上韧带及棘突、关节突 ,造成力学失稳状态诱导形成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一周、 3个月、 8个... 目的 研究椎间盘退变过程中 ,椎间盘退变的放射影像学与病理学改变。方法 选用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切除兔腰椎间棘间、棘上韧带及棘突、关节突 ,造成力学失稳状态诱导形成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一周、 3个月、 8个月时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 ,观察腰椎影像学变化。第 3个月、 8个月时取腰椎间盘 ,进行组织检查 ,评定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模型建立后 ,3个月、 8个月的X线片显现对照组无明显改变 ,实验组腰椎后突畸形 ,椎间隙狭窄 ,随着时间延长椎体软骨终板钙化更加明显。组织学观察发现 ,实验组随术后时间延长 ,髓核由椎间盘内脱出 ,并伴有椎间盘两侧软骨终板的纤维化即软骨终板发生退变。结论 椎体软骨终板的退变是椎间退变早期的主要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椎间盘退变 放射影像学 病理学 腰椎后突畸形 椎间隙狭窄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丹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非手术治疗 治疗进展 椎动脉供血不足 椎间盘变性 颈性眩晕 椎间隙狭窄 椎动脉痉挛 常见类型 中老年人
下载PDF
颈椎病致脊髓空洞症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伟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空洞症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MRI检查 椎间隙狭窄 T2WI 脊髓压迫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