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楚辞体与七言诗之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建勋 闫春红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原初楚声音乐与《今有人》所属的相和歌存在密切联系;二分节奏的楚辞"九歌"句型"○○○兮○○○",通过对"兮"字的置换、改用叠词或联绵词、在"兮"字之前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等三种途径,实现向... 原初楚声音乐与《今有人》所属的相和歌存在密切联系;二分节奏的楚辞"九歌"句型"○○○兮○○○",通过对"兮"字的置换、改用叠词或联绵词、在"兮"字之前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等三种途径,实现向三分节奏的"○○/○○/○○○"七言句型的转换;楚辞体中的另两种句型"○○○○,○○○兮"、"○○○○兮○○○",也是产生七言诗句的渊薮。七言诗源于楚辞体,可以在张衡《四愁诗》、曹丕《燕歌行》等早期七言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演进发展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诗 楚辞体 句式转换 关系
下载PDF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 被引量:16
2
作者 葛晓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离骚》和《九歌》虽然看似两种不同的句式类型, 但通过《离骚》几种基本句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包含三种基本节奏音组, 与《九歌》的基本节奏结构相同。楚辞以虚字作为句腰, 主要原因是为了改造从《诗经》延续下来的以单音节词前置的... 《离骚》和《九歌》虽然看似两种不同的句式类型, 但通过《离骚》几种基本句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包含三种基本节奏音组, 与《九歌》的基本节奏结构相同。楚辞以虚字作为句腰, 主要原因是为了改造从《诗经》延续下来的以单音节词前置的散文构句方式, 解决诵读节奏和词组自然顿逗不一致的问题。其三种节奏音组中的虚字大部分都不是为构成散文句的需要, 而是为诗歌节奏的需要而添加。以“兮”字连缀二言、三言等词组以加长句子的做法, 与虚字为句腰的节奏结构乃至语法意义都相同, 这种句式是在春秋战国以来韵语体普遍要求加长句式的趋势中出现的。屈原顺应当时语言的发展, 借鉴诗经体的节奏构成原理, 发现并提炼了以基本节奏音组为主导来结构诗行的规律, 这是楚辞体继《诗经》四言体之后兴起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节奏结构 《离骚》 《九歌》 《诗经》
下载PDF
七言诗并非源于楚辞体之辨说——从《相和歌·今有人》与《九歌·山鬼》的比较说起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敏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100,共6页
七言诗源于楚辞体,是现代学术界大多数人的看法,其中一个重要材料就是沈约《宋书·乐志》中录有《今有人》一诗,是由《九歌·山鬼》改写而成。但是,两首诗之间的改写关系不能看成是两种文体的演化。从本质上讲,楚辞体与七言诗... 七言诗源于楚辞体,是现代学术界大多数人的看法,其中一个重要材料就是沈约《宋书·乐志》中录有《今有人》一诗,是由《九歌·山鬼》改写而成。但是,两首诗之间的改写关系不能看成是两种文体的演化。从本质上讲,楚辞体与七言诗是两种不同的诗体,后者不可能是从前者演变而成。楚辞体在汉代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种是以楚歌的形式和骚体赋的形式继续存在,一种是变为散体赋中的六言句式,而七言诗的产生自有其独立的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体在形成过程中受其它文体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情,小说与戏曲、诗与词、词与曲之间都有影响关系。但是在进行文体影响研究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比较双方在表面形式上的异同,更要关注不同文体之间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七言诗 音乐节奏 句式结构
下载PDF
汨罗悼祭类韵文中的楚辞体语气助词“兮”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云晚 《云梦学刊》 2012年第3期39-43,共5页
"兮"是《楚辞》用得最普遍最有规则的虚词。从《楚辞》到当下汨罗的悼祭类韵文,"兮"的句法位置由位于上小句末、下小句末、句中三类演变到只能位于下小句末和句中两类,分布越来越不规则,语法意义越来越单一,正处于... "兮"是《楚辞》用得最普遍最有规则的虚词。从《楚辞》到当下汨罗的悼祭类韵文,"兮"的句法位置由位于上小句末、下小句末、句中三类演变到只能位于下小句末和句中两类,分布越来越不规则,语法意义越来越单一,正处于不断萎缩乃至消亡状态中。汨罗悼祭类韵文的"兮"是地域传统民俗文化的"镜子",是珍贵的语言化石,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韵文 汨罗 楚辞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民俗文化 楚辞
下载PDF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
5
作者 温瑜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2-98,共7页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在内涵上呈现出哀怨的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为:多用位置不固定的语气词和想象类词汇、芳草美树美景类词汇,以哀悼对象定齐言、杂言句式,语气词构联连贯、绵长的句子链条,游仙境界的长篇结构逐渐过渡为中短篇...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在内涵上呈现出哀怨的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为:多用位置不固定的语气词和想象类词汇、芳草美树美景类词汇,以哀悼对象定齐言、杂言句式,语气词构联连贯、绵长的句子链条,游仙境界的长篇结构逐渐过渡为中短篇现实多样性结构,赋法并置强化哀情,呈现出藻丽、哀怨的语言风格。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文地理因素铸就了楚人崇尚自由、不重礼法的人文精神。二是哀怨情感为失去理性的情感,其深度和广度因人、因事而异,而不拘定格的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体形式则适用于这种情感的抒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至唐五代 楚辞体 哀悼诗 风格 成因
下载PDF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的语言风格
6
作者 温瑜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在内涵上呈现出哀怨的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为:多用位置不固定的语气词和想象类词汇、芳草美树美景类词汇,以哀悼对象定齐言、杂言句式,语气词勾连连贯、绵长的句子链条,游仙境界的长篇结构逐渐过渡为中短篇... 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在内涵上呈现出哀怨的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为:多用位置不固定的语气词和想象类词汇、芳草美树美景类词汇,以哀悼对象定齐言、杂言句式,语气词勾连连贯、绵长的句子链条,游仙境界的长篇结构逐渐过渡为中短篇现实多样性结构,赋法并置强化哀情,呈现出藻丽、哀怨的语言风格。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文地理因素铸就了楚人崇尚自由、不重礼法的人文精神;二是哀怨情感为失去理性的情感,其深度和广度因人、因事而异,而不拘定格的先秦至唐五代楚辞体哀悼诗体形式,则适用于这种情感的抒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唐五代 楚辞体 哀悼诗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论楚辞体的衰微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建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4-20,共7页
楚辞体在其初创阶段即已达于鼎盛,随即又很快趋于衰落,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较特殊的现象。本文从以屈骚为代表的楚辞同正统儒家文化的关系,汉代以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对于楚辞体生存的影响,以及楚辞体的承载功能、体裁特点、... 楚辞体在其初创阶段即已达于鼎盛,随即又很快趋于衰落,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较特殊的现象。本文从以屈骚为代表的楚辞同正统儒家文化的关系,汉代以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对于楚辞体生存的影响,以及楚辞体的承载功能、体裁特点、地域色彩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衰微 楚文化 儒家文化 社会环境 文学
下载PDF
试论楚辞体的形成及其文体特征
8
作者 步朝红 杨立琴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楚辞体是一种带有浓厚荆楚地方色彩的文学体式,源于南方文化,并以其对传统四言句式的突破、"兮"字句的广泛运用及浓烈的抒情色彩作为楚辞这一文体突出的特征。
关键词 楚辞体 形成 特征
下载PDF
楚辞体形成的外部条件及内在原因
9
作者 高国兴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4,76,共5页
与诗歌为中原之第一种文学样式不同,散文为荆楚文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实际给予楚辞体形成最有影响的是老庄散文。荆楚音乐是通向楚辞的第二个阶梯。从老庄散文迈向楚辞正是借助于荆楚音乐这座天桥,于是散文、音乐便构成了楚辞体形成的外... 与诗歌为中原之第一种文学样式不同,散文为荆楚文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实际给予楚辞体形成最有影响的是老庄散文。荆楚音乐是通向楚辞的第二个阶梯。从老庄散文迈向楚辞正是借助于荆楚音乐这座天桥,于是散文、音乐便构成了楚辞体形成的外部条件;应该说,楚辞体是由屈原来完成的。没有矛盾便没有楚辞,正是屈原的美政理想与楚国现实所构成的矛盾,便成为楚辞体形成的内在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内在原因。由此外部条件和内在原因,楚辞便诞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外部条件 内在原因 屈原
下载PDF
汉镜铭文体式刍议
10
作者 贺莹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汉镜铭文是汉代文学的表征,其与《诗经》《楚辞》、乐府诗联系颇深。在汉镜铭文体式发展过程中,从句式来看,汉镜铭文包括四言、杂言与骚体;从内容来看,汉镜铭文呈现相思、忠信、祈祥与生死之内蕴。分析其句式与内容特征,可将汉镜铭文归... 汉镜铭文是汉代文学的表征,其与《诗经》《楚辞》、乐府诗联系颇深。在汉镜铭文体式发展过程中,从句式来看,汉镜铭文包括四言、杂言与骚体;从内容来看,汉镜铭文呈现相思、忠信、祈祥与生死之内蕴。分析其句式与内容特征,可将汉镜铭文归类为“诗经体”“楚辞体”与“乐府体”3种体式。汉镜铭文是对汉代出土文献文学独特性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镜铭文 诗经 楚辞体 乐府
下载PDF
上博简楚辞体作品与屈原骚体辞、宋玉散体赋的形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刚 苏萍 《中国诗歌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26,共26页
上博简楚辞体作品的问世,为楚辞发生与楚散体赋生成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原始资料,我们通过上博简楚辞体作品与屈原骚体辞、宋玉散体赋的比较研究,对楚辞定型与楚散体赋形成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第一,《楚辞》中的屈原作珞源于楚民歌,... 上博简楚辞体作品的问世,为楚辞发生与楚散体赋生成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原始资料,我们通过上博简楚辞体作品与屈原骚体辞、宋玉散体赋的比较研究,对楚辞定型与楚散体赋形成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第一,《楚辞》中的屈原作珞源于楚民歌,在定型化的过程中,受到了楚民歌与上博简楚辞体作品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第二,在早期楚辞体作晶到散体赋的发展过程中,《楚辞》中散体化作品《卜居》与《渔父》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文体,对散体赋的生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三,散体赋定型的标志,表现为五大特征,其中每一特征,都与早期楚辞体作品有基因联系。散体赋这一文体,在宋玉的散体赋创作中定型,而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楚辞体作晶,上博简早期楚辞体作品是宋玉散体赋生成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楚辞体作品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楚辞的诗体类型与流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震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8-72,共5页
辞是一种古老的祝语,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后又用来寄托盛世危言,具有悲歌性质。楚辞是汉代人编集时给出的名称,也同时被当作诗体一种,应是就整体风格而言。屈原的作品原有自己的诗体名称,具体地,一共有诗体11种,出自传统的有九(歌)、颂、... 辞是一种古老的祝语,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后又用来寄托盛世危言,具有悲歌性质。楚辞是汉代人编集时给出的名称,也同时被当作诗体一种,应是就整体风格而言。屈原的作品原有自己的诗体名称,具体地,一共有诗体11种,出自传统的有九(歌)、颂、诵、辞、章、赋6种,这些诗体三代以来就已经形成。屈原自己创造的诗体有哀、骚、问、游、怀等5种,后代虽有述作,但未能广泛流行。因此,楚辞的诗体有整体的和具体的之分,在文学发展史上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楚辞 渊源流变
下载PDF
浅论楚辞在中国古代诗体演变中的地位
13
作者 支菊生 《天津师大学报》 1985年第2期86-90,共5页
楚辞是以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楚辞曾以其特有的异彩照亮了《诗经》之后沉寂了若干年的诗坛,从而使我国的诗歌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楚辞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单就诗体演变来说,... 楚辞是以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楚辞曾以其特有的异彩照亮了《诗经》之后沉寂了若干年的诗坛,从而使我国的诗歌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楚辞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单就诗体演变来说,它的贡献就很值得重视。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奏性 楚辞体 中国古代 诗经 新诗 屈原作品 五言诗 演变 离骚 押韵方式
下载PDF
略论从《诗经》到楚辞的诗歌发展流变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碧波 高国兴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诗歌早期发展的流变问题,试图通过对北方中原文化发展趋势的分析阐明作家文学产生的必然性,通过对荆楚文化性质的分析阐明《诗经》和楚辞的关系以及楚辞何以保持中国文学史前史的信息,通过对中原文化...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诗歌早期发展的流变问题,试图通过对北方中原文化发展趋势的分析阐明作家文学产生的必然性,通过对荆楚文化性质的分析阐明《诗经》和楚辞的关系以及楚辞何以保持中国文学史前史的信息,通过对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汇合方式的分析阐明楚辞体产生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荆楚文化 楚辞体 诗经 诗歌发展 发展趋势 发展流变 中国文学 文化系统 左传
下载PDF
略论楚辞的“兮”字句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郭建勋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3期29-34,共6页
楚辞句式中的“兮”字,具有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并兼具多种虚词的文法功能,衍生其他句式的造句功能,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剧精神,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兮”字句的三种主要类型,各有... 楚辞句式中的“兮”字,具有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并兼具多种虚词的文法功能,衍生其他句式的造句功能,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剧精神,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兮”字句的三种主要类型,各有其不同的用途和语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兮”字句 句式特征 风格
下载PDF
骚体赋的产生及在汉代发展轨迹的文化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葆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4-97,共4页
骚体赋兼具楚辞体的内在特质和赋体文学的精神风貌 ,是汉代文化融合和国力强盛的体现。骚体赋在汉代的发展轨迹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味的信息码 ,激发着我们不断对其进行文化解析。
关键词 汉代 文化 发展 楚辞体 文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浅谈屈原的悲剧精神
17
作者 李彦 陈婉琳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9期8-10,共3页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创作的先驱,他创作的楚辞体至今仍受到推崇。屈原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如《离骚》《九章》等均传递出一种悲愤情绪。本文围绕屈原作品的悲剧精神,分析其成因和主要特点,阐述其...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创作的先驱,他创作的楚辞体至今仍受到推崇。屈原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如《离骚》《九章》等均传递出一种悲愤情绪。本文围绕屈原作品的悲剧精神,分析其成因和主要特点,阐述其价值及带给世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精神 《九章》 屈原作品 中国文学史 悲剧色彩 楚辞体 爱国诗人 浪漫主义创作
下载PDF
从《汉志·诗赋略》到《隋志·集部》——“楚辞”在古代文献目录中的变迁
18
作者 温志拔 《龙岩师专学报》 2004年第5期56-57,共2页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两部文学总集。《诗经》经春秋战国而到两汉被奉为经,《楚辞》在汉代也曾被依经阐释,推为“古诗之流”,但最终未被升格为经,而是经历了由赋体到楚辞体的认识转变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转变所...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两部文学总集。《诗经》经春秋战国而到两汉被奉为经,《楚辞》在汉代也曾被依经阐释,推为“古诗之流”,但最终未被升格为经,而是经历了由赋体到楚辞体的认识转变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转变所体现的文学标准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之下,“楚辞”体在古代文献目录中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 变迁 文学标准
下载PDF
试论骈文文律标准的建立及其与近体诗诗律的差异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慧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5,共7页
骈体文和格律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独特的文类,也是观察古典文学声律特色的重要研究对象。律诗有诗律,骈文亦有文律规范。对于律诗的声律规范,学者已有详尽成熟的研究,但对骈文声律的研究则相对尚浅。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启功先生《诗... 骈体文和格律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独特的文类,也是观察古典文学声律特色的重要研究对象。律诗有诗律,骈文亦有文律规范。对于律诗的声律规范,学者已有详尽成熟的研究,但对骈文声律的研究则相对尚浅。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所指出的无韵骈文的声律技巧,尝试归纳骈文文律的总体分析标准,并总结出主要的骈文对句形式和各种句式的文律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骈文句式和声律的基本特色,并与诗句的句式特点和声律特色相对比,从中得出骈文文律与近体诗诗律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 声律 构句方式 诗律 楚辞体
下载PDF
论屈原赋对鲁迅旧体诗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培根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鲁迅旧 屈原赋 离骚 意境 楚辞体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爱国主义精神 继承和发扬 爱国主义思想 比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