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喜马拉雅日玛那地区退变榴辉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1
作者 刘学 张贵宾 +1 位作者 张立飞 刘帅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92,共33页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目前最年轻的仍处于碰撞阶段的陆陆碰撞造山带。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内产出的(退变)榴辉岩记录了印度板块俯冲和折返的重要信息。本文对中喜马拉雅日玛那地区的(退变)榴辉岩进行了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年代学研究...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目前最年轻的仍处于碰撞阶段的陆陆碰撞造山带。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内产出的(退变)榴辉岩记录了印度板块俯冲和折返的重要信息。本文对中喜马拉雅日玛那地区的(退变)榴辉岩进行了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年代学研究,确定了其变质演化、原岩性质及构造背景。日玛那榴辉岩呈透镜状或岩墙状与花岗片麻岩接触,基于矿物组合识别出3个变质阶段:①峰期榴辉岩相: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石英;②高压麻粒岩相:以单斜辉石+斜长石后成合晶、黑云母+斜长石的后成合晶为代表;③角闪岩相:以基质中角闪石的大量出现为特征。锆石U-Pb定年给出两期年龄,峰期榴辉岩相锆石年龄为约15.5~14 Ma,具平坦的HREE分配模式,缺失Eu负异常,麻粒岩相的年龄约为12 Ma,锆石显著富集HREE,并呈现出Eu负异常的特征,指示石榴子石分解和斜长石生长。矿物温压计限定日玛那榴辉岩峰期变质条件为约730℃、1.9~2.1 GPa。榴辉岩记录了顺时针的变质p-T轨迹,从峰期榴辉岩相经近等温快速降压至麻粒岩相,最后降温降压至角闪岩相。另外,日玛那榴辉岩的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并沿着拉斑玄武岩趋势演化,地球化学特征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对榴辉岩残留的岩浆锆石核定年给出了890~850 Ma的原岩年龄。综上,我们认为日玛那榴辉岩起源于新元古代大洋中脊玄武岩,在中新世(约15.5 Ma)随印度板块平俯冲至欧亚大陆下面,发生榴辉岩相变质,而后开始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喜马拉雅 日玛那榴辉岩 锆石U-PB定年 变质演化 原岩
下载PDF
地幔榴辉岩包体的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蒋蕾茵 孙晶 +1 位作者 黄铖铮 吴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地幔榴辉岩包体是寄主岩浆从地球深部地幔携带到地表的俯冲洋壳碎片,作为一种高压变质岩,它可能记录着有关大洋地壳原岩、板块俯冲以及后期交代变质过程等重要信息,因此其年龄也显得格外重要。通过统计全球超过500个已发表的地幔榴辉岩... 地幔榴辉岩包体是寄主岩浆从地球深部地幔携带到地表的俯冲洋壳碎片,作为一种高压变质岩,它可能记录着有关大洋地壳原岩、板块俯冲以及后期交代变质过程等重要信息,因此其年龄也显得格外重要。通过统计全球超过500个已发表的地幔榴辉岩包体的年龄结果,对比几种常用的地幔榴辉岩包体同位素定年方法,讨论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结果表明:金红石U-Pb和全岩Rb-Sr、Sm-Nd、Lu-Hf全岩等时线法一般给出的是寄主岩浆的年龄或地幔交代的时间,而榴辉岩中的硫化物Re-Os等时线年龄,锆石U-Pb上交点年龄,Sm-Nd、Lu-Hf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双矿物等时线年龄以及锆石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对于其原岩年龄及板块俯冲时代有较为可观的应用前景;地幔榴辉岩包体最古老年龄的峰值分布在3.1~2.8 Ga,与Kaapvaal和西伯利亚克拉通构造拼合的时间吻合,可能代表着全球地幔榴辉岩包体的最早形成时代,也预示着板块构造可能于中太古代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地幔榴辉岩包体 放射性同位素 定年方法 锆石U-PB年龄 SM-ND等时线年龄 Lu-Hf等时线年龄 硫化物Re-Os等时线年龄
下载PDF
东昆仑榴辉岩型金红石矿找矿前景探讨
3
作者 张勇 李泽峰 +2 位作者 刘国燕 赵永亮 丁兆滨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364-372,共9页
东昆仑地区在苏海图—夏日哈木、大格勒—五龙沟、浪木日上游—尕之麻及温泉等地发现有榴辉岩出露,断续构成了长约500 km的高压变质岩带,为分析东昆仑高压变质岩带有无类似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岩带鱼卡式超大型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本文... 东昆仑地区在苏海图—夏日哈木、大格勒—五龙沟、浪木日上游—尕之麻及温泉等地发现有榴辉岩出露,断续构成了长约500 km的高压变质岩带,为分析东昆仑高压变质岩带有无类似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岩带鱼卡式超大型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本文选择上述地区榴辉岩开展了化学成分分析和钛矿物物相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榴辉岩具有高钛型榴辉岩与低钛型榴辉岩两类,其TiO_(2)含量为0.39%~3.00%,具有形成金红石矿床的物质基础;TiO_(2)主要赋存于榍石相中,次为钛铁矿相,金红石相中的TiO_(2)含量相对不高,最高含量仅为0.28%,占比为21.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东昆仑金红石含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榴辉岩的折返速率较缓慢,但都兰地区浪木日—克合特一带可能与柴北缘鱼卡式金红石矿床形成条件较为相似,具有金红石矿成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金红石 找矿前景 东昆仑
下载PDF
新疆西南天山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峰期变质作用时代:Lu-Hf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庭楠 杜瑾雪 +1 位作者 张立飞 沈晓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9-700,共12页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榴辉岩带是全球少有的几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洋壳俯冲带之一,近年来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变质作用主要发生于石炭纪。然而,该蓝片岩-榴辉岩带峰期变质作用,特别是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代还未精确限定。本文选...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榴辉岩带是全球少有的几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洋壳俯冲带之一,近年来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变质作用主要发生于石炭纪。然而,该蓝片岩-榴辉岩带峰期变质作用,特别是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代还未精确限定。本文选取来自该带的典型钠云母黝帘石榴辉岩(样品211-3和H76-10),在详细的岩石学和相平衡研究基础上,开展了Lu-Hf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以期获得其峰期变质作用时代。相平衡模拟结果表明两榴辉岩中石榴石均记录了升温降压型折返P-T(温度-压力)轨迹。其中,样品211-3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压力峰期P-T条件为~540℃、~2.9GPa,石榴石-绿辉石-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为326.9±1.3Ma;样品H76-10仅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其压力峰期P-T条件为~490℃、~2.4GPa,石榴石-绿辉石-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为306±11Ma。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获得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作用时代为327~326Ma,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作用时代为316-306Ma。本文获得的超高压变质作用确切年龄326.9±1.3Ma,对于揭示古南天山洋深俯冲和闭合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超高压变质作用 榴辉岩 相平衡 Lu-Hf年代学
下载PDF
含柯石英超高压榴辉岩的早期变形——以苏北东海碱场榴辉岩体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索书田 杨启军 +2 位作者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变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变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后的变形为晚期变形,是在超高压岩石折返剥露过程中,主要是在角闪岩相甚至绿片岩相条件下发育的。构造上江苏省北部东海县碱场含柯石英榴辉岩体,分为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的两个构造阶段或世代(D1、D2)。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矿物组合、中小尺度及显微尺度下的组构特征,讨论了两者的几何关系和区域构造意义,强调指出,只有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早期变形组构,才能记录和反映斜向大陆深俯冲及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岩 含柯石英榴辉岩 块状榴辉岩 面理化榴辉岩 深俯冲 变形组构
下载PDF
造山带榴辉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安平 张宏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86,共17页
板块俯冲和折返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俯冲/碰撞造山带内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俯冲至地球深部而后折返至地壳浅部的复杂地质过程,反演它们的P-T-t轨迹是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重... 板块俯冲和折返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俯冲/碰撞造山带内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俯冲至地球深部而后折返至地壳浅部的复杂地质过程,反演它们的P-T-t轨迹是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揭示造山带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造山带榴辉岩作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一类典型代表,常保留多个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较完整地记录了造山带演化的关键信息,是反演P-T-t轨迹的理想样品。根据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能识别出榴辉岩不同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地质温压计或采用相平衡模拟,可获得岩石相应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P-T)。如何获得多阶段变质年龄(t)和如何匹配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和年龄信息,是反演榴辉岩P-T-t轨迹的两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榴辉岩中的锆石、金红石、榍石和褐帘石这四个适用于U-Pb定年的副矿物,从结晶条件和封闭温度等角度评估它们可能记录的年龄信息。结果表明,受限于结晶的温压条件或结晶后的改造作用,单种矿物定年难以获得多阶段年龄,一些实际研究中需要采用多种矿物或多个同位素体系实施定年分析。对于将副矿物从岩石中分选出来再实施原位微区定年的方法,测定微量元素和包裹体矿物组合并不总能准确限定这些定年副矿物结晶于哪个变质阶段,这将影响副矿物年龄意义的解析。观察分析定年副矿物在榴辉岩中的结构,能够厘清它们与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之间的成因联系,进而可通过主要组成矿物限定副矿物的结晶温压条件和年龄意义。因此,具有岩相学结构制约的副矿物原位定年分析(“岩石年代学”方法)是耦合变质岩石学(P-T)和地质年代学(t)结果的重要手段,应在今后的变质作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运用。与此同时,进一步研究变质分解/重结晶、熔/流体交代、脆/韧性变形等地质作用对副矿物定年同位素体系的影响。变质作用的时间信息不仅包括通过同位素定年获得的绝对年龄,也包括变质作用所持续的时间。受制于定年测试的精度,一些短时间尺度(≤1Myr)的变质作用难以通过同位素年代学方法进行限制。基于矿物的成分扩散、结构演变、力学性质转变等模拟方法,可用于揭示和限定这类变质事件的时间尺度,以此精细刻画岩石的变质P-T-t轨迹,有助于深入理解造山带榴辉岩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P-T-T轨迹 副矿物U-Pb定年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造山带演化
下载PDF
板内玄武岩来源于再循环碳酸盐化榴辉岩的地球化学证据:以四子王旗新生代玄武岩为例
7
作者 吴亚东 杨进辉 朱昱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83-2597,共15页
本文对中国东部中新世四子王旗玄武岩开展了详细的全岩和橄榄石主、微量元素及全岩Sr-Nd-Pb-Hf-Mg同位素研究,据此探讨它们的成因及源区性质。研究发现,四子王旗玄武岩具有类似于高μ(HIMU)型地幔起源熔体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Zr、Hf、T... 本文对中国东部中新世四子王旗玄武岩开展了详细的全岩和橄榄石主、微量元素及全岩Sr-Nd-Pb-Hf-Mg同位素研究,据此探讨它们的成因及源区性质。研究发现,四子王旗玄武岩具有类似于高μ(HIMU)型地幔起源熔体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Zr、Hf、Ti的负异常,高的Zr/Hf比值(Zr/Hf=49.3~54.8),以及低于正常地幔范围的δ26 Mg值(-0.51‰~-0.49‰),表明其来源于碳酸盐化地幔源区。它们还具有低的Sc含量(10.1×10^(-6)~10.5×10^(-6))和高的Gd/Yb比值(8.7~9.4),结合它们橄榄石斑晶低的Fo值,高的NiO含量和Fe/Mn比值,揭示其母岩浆为碳酸盐化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四子王旗玄武岩具有亏损的Sr-Nd-Hf同位素(87 Sr/86 Sr=0.70370~0.70449;εNd=+6.3~+6.4;εHf=+9.7~+10.3),以及较低的Pb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17.94,207 Pb/204 Pb=15.44,208 Pb/204 Pb=37.89),指示它们源区为年轻的再循环洋壳物质,很有可能来自于滞留的西太平洋板片。四子王旗玄武岩位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并远离海沟,意味着滞留的西太平洋板片在物质上对上覆地幔的影响范围较之前认识的要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新生代玄武岩 碳酸盐化榴辉岩 西太平洋板片
下载PDF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 被引量:102
8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8 位作者 耿全如 李兆丽 徐向珍 李天福 任玉峰 李化启 蔡志慧 梁凤华 陈松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83-1792,共10页
新发现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方向,产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东部。观察到的榴辉岩带宽度约500~600m,呈近东西向延伸,已知规模10km以上。榴辉岩为常见的金红石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榴辉岩。榴辉岩的单斜辉石中含硬玉分子变化较大... 新发现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方向,产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东部。观察到的榴辉岩带宽度约500~600m,呈近东西向延伸,已知规模10km以上。榴辉岩为常见的金红石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榴辉岩。榴辉岩的单斜辉石中含硬玉分子变化较大,Jd=16%~44%,但均落于绿辉石成分区间;石榴子石中镁铝榴石(Pyrope)端元组分16%~33%,铁铝榴石(Alm)40%~54%,钙铝榴石(Gross)22%~31%。利用Grt-Omp-Phe和Grt-Omp矿物组合对变质温-压初步估算,获得金红石榴辉岩样品06Y-334的变质p、t分别为2.58GPa、635℃和2.67GPa、730℃,样品06Y-345的t主要在680~780℃区间,样品06Y-336的t主要在640~740℃区间,3个样品获得的结果相近。显微镜观察表明多硅白云母可能为折返阶段的退变质矿物而不属变质峰期的矿物,推测峰期的压力值有可能高于2.67GPa而进入柯石英稳定区间(p>2.8GPa)。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中出现的一些类似柯石英假象的石英包裹体与这一推断相吻合。以上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拉萨地体的榴辉岩带可能是中国境内又一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拉萨榴辉岩
下载PDF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和围岩锆石LA-ICP-MS微区原位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9
9
作者 刘良 张安达 +3 位作者 陈丹玲 杨家喜 罗金海 王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及其直接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榴辉岩锆石内部结构比较均匀,少数颗粒保留斑杂状残核;位于锆石斑杂状残核测点的重稀土相对富集,Th/U比值多大...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及其直接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榴辉岩锆石内部结构比较均匀,少数颗粒保留斑杂状残核;位于锆石斑杂状残核测点的重稀土相对富集,Th/U比值多大于0.4,为岩浆锆石的特征;位于锆石边部与内部结构均匀颗粒上的测点显示HREE近平坦型或弱亏损型的稀土配分模式,显示了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特征;而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的锆石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为碎屑锆石,幔部则为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LA-ICP-MS微区定年获得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493±4.3)Ma,其原岩形成年龄为(754±9)Ma;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499±27)Ma。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滞后于其原岩的形成年龄约250Ma,并且榴辉岩与其直接围岩副片麻岩的变质年龄几乎完全一致,充分表明该超高压榴辉岩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榴辉岩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 LA-ICP-MS锆石定年 江尕勒萨依 阿尔金
下载PDF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多期变质增生 被引量:60
10
作者 刘贻灿 李曙光 +5 位作者 徐树桐 李惠民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苏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17-423,共7页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锆石U Pb年龄分析表明 :北部榴辉岩相峰期变质时代为 2 2 6~ 2 30Ma左右 ;北部塔儿河一带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经历过印支期变质事件 ;大别山北部与南部超高压岩石中一致的 (2 2 6~ 2 30Ma)高压或超...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锆石U Pb年龄分析表明 :北部榴辉岩相峰期变质时代为 2 2 6~ 2 30Ma左右 ;北部塔儿河一带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经历过印支期变质事件 ;大别山北部与南部超高压岩石中一致的 (2 2 6~ 2 30Ma)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年龄表明 ,北部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中部分岩石也曾作为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 ,在印支期发生过高压或超高压变质作用 ;本区锆石发生过两期变质增生事件 ,一是印支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 ,另一期是燕山期热变质事件 ;榴辉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为晚元古代 ;锆石U Pb年龄可用多期变质增生模型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榴辉岩相峰期变质时代 榴辉岩 英云闪长质片麻岩 大别山北部
下载PDF
俄罗斯白海活动带中的太古宙榴辉岩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犁 张立飞 魏春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85,共14页
在俄罗斯白海活动区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太古宙榴辉岩的出露,对整个地质学领域是一次革命性事件。白海活动带位于芬诺斯干地亚地盾东北部太古宙陆核,处于科拉半岛大陆和卡累利阿克拉通之间的太古宙增生碰撞带中,在新太古代和古元古... 在俄罗斯白海活动区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太古宙榴辉岩的出露,对整个地质学领域是一次革命性事件。白海活动带位于芬诺斯干地亚地盾东北部太古宙陆核,处于科拉半岛大陆和卡累利阿克拉通之间的太古宙增生碰撞带中,在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期间多次受到中高压变质和构造变形作用。榴辉岩出露包括Gridino和Salma两大地区。Gridino榴辉岩区的榴辉岩产状可分为TTG片麻岩围岩中具有复杂成因的太古宙榴辉岩包裹镶体(2.72Ga),组成强烈构造变形的混合混杂岩体(mélange),以及众多古元古代侵入岩墙岩脉状基性榴辉岩。Salma榴辉岩区的榴辉岩年龄应该晚于2.87Ga,其中的Fe-Ti-榴辉岩年龄测定为约2.80Ga。两大榴辉岩区的p-T演化轨迹比较类似,Gridino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压值(T=740~865℃,p=1.4~1.8GPa)比Salma榴辉岩(T≈700℃,p=1.3~1.4GPa)要高。Salma榴辉岩原岩可能与大洋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海活动带 太古宙榴辉岩 Gridino榴辉岩 Salma榴辉岩
下载PDF
南大别花凉亭冷榴辉岩退变质作用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变异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汉文 李献华 刘颖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33,T001,共10页
在南大别花凉亭地区冷榴辉岩退变为斜长角闪岩的过程中,Fe、Mg、Mn、Dy、Ho、Er、Tm、Yb、Lu、Y、Li、Sc、Cr、Co、Zr、HfNb、Ta逐渐降低,而Si、Ca、Na、La、Ce、Pr、Nd、Sm、Eu、Gd、Tb、Sr、Sn、Pb、Th、U逐渐升高。这一变异特征受... 在南大别花凉亭地区冷榴辉岩退变为斜长角闪岩的过程中,Fe、Mg、Mn、Dy、Ho、Er、Tm、Yb、Lu、Y、Li、Sc、Cr、Co、Zr、HfNb、Ta逐渐降低,而Si、Ca、Na、La、Ce、Pr、Nd、Sm、Eu、Gd、Tb、Sr、Sn、Pb、Th、U逐渐升高。这一变异特征受折返减压退变过程中矿物相转变和流体的作用控制。多硅白云母和黑云母是制约退变冷榴辉岩元素Rb、Cs、Ba、Sr、K的主要矿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退变质 元素地球化学 大别山 榴辉岩
下载PDF
安徽碧溪岭含柯石英榴辉岩的U-Pb与^(40)Ar/^(39)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曹荣龙 朱寿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安徽大别、苏北和山东胶南是世界上第三个发现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地区。在关于苏鲁皖超高压变质带大地构造背景的学术讨论中,其时代问题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用锆石U-Pb法得到碧溪岭榴辉岩体谐和图上交点年龄2774.5±... 安徽大别、苏北和山东胶南是世界上第三个发现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地区。在关于苏鲁皖超高压变质带大地构造背景的学术讨论中,其时代问题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用锆石U-Pb法得到碧溪岭榴辉岩体谐和图上交点年龄2774.5±24Ma以及t(^(207)Pb/^(206)Tb)平均表面年龄2662Ma,提供了榴辉岩的原岩和超高压变质作用可能形成于晚太古代的信息;并用多硅白云母Ar-Ar法测得661.7±13Ma的退变质年龄,也表明本区榴辉岩可能是前寒武纪的产物;此外,还测得围岩大别群斜长片麻岩中的白云母以及榴辉岩中晚期交代的普通角闪石的Ar-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92.55±3.85和230.70±4.61Ma,代表后榴辉岩(posteclogite)的印支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年龄。笔者对已报道的榴辉岩Sm-Nd年龄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含石榴子石Sm-Nd矿物等时线定年法潜在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含柯石英榴辉岩 氩同位素 年代学
下载PDF
鄂北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带的变质、变形和流体演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泽明 韦必则 +1 位作者 韩郁菁 游振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56,共9页
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从南到北可分成四个带,它们是绿帘蓝片岩带、高压榴辉岩带(南带)、超高压榴辉岩带和高压榴辉岩带(北带)。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带以蓝闪石榴辉岩为代表,并出现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石英、金红石和锆石等变质矿物... 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从南到北可分成四个带,它们是绿帘蓝片岩带、高压榴辉岩带(南带)、超高压榴辉岩带和高压榴辉岩带(北带)。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带以蓝闪石榴辉岩为代表,并出现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石英、金红石和锆石等变质矿物。石榴石中含有前榴辉岩相变质形成的矿物包体,并具典型的进变质成分环带。高压榴辉岩中保存了其进、退变质作用全过程中的岩石学和构造信息,即在挤压体制下,表壳岩石经绿帘角闪岩相到榴辉岩相进变质作用和强烈韧性变形;在继续挤压逆冲机制下高压变质岩的大幅度折返,从壳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中、浅层次,并发生绿帘角闪相退变质作用和多期韧性变形;在伸展体制下经滑脱、断块升降、差异抬升高压变质岩块体暴露到地表,并发生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和韧-脆性变形。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存在广泛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气液包裹体和高压含水矿物的稳定产出,是最有力的证据。流体的成分、含量、迁移形式控制着变质反应,是影响高压变质岩形成与保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榴辉岩 PTD轨迹 流体-岩石 相互作用 榴辉岩
下载PDF
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测定及其流变学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淑燕 焦述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绿辉石高温变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榴辉岩流变学表象.绿辉石变形显微构造和晶格优选方位(LPO)的研究是认识榴辉岩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应变、应力、应变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详细介绍了绿辉石LPO测定方法和步骤,... 绿辉石高温变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榴辉岩流变学表象.绿辉石变形显微构造和晶格优选方位(LPO)的研究是认识榴辉岩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应变、应力、应变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详细介绍了绿辉石LPO测定方法和步骤,报道了潜山县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初步研究成果及流变学意义.LPO测量成果表明:双河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001]极密位于页理面附近,并近于平行线理L,[010]环带垂直于L,[001]极密相对S和L偏离8°左右,它反映了该区绿辉石事实上经历高温塑性变形,与绿辉石形态方位密切相关的L型组构显示区域性伸张线理发育,并经历了局部简单剪切非共轴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榴辉岩 绿辉石 组构 流变学 榴辉岩
下载PDF
豫南─鄂北大别山北部高压角闪石榴辉岩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景波 国连杰 吴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9-422,共14页
一个高压角闪石榴辉岩带出现在豫南─鄂北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单元的最北部。榴辉岩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采用Powell等(1994)的Thermocalc估计的温压条件:... 一个高压角闪石榴辉岩带出现在豫南─鄂北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单元的最北部。榴辉岩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采用Powell等(1994)的Thermocalc估计的温压条件:压力为1.8-2.4GPa,温度为490-592℃。这个带的榴辉岩在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上明显不同于该高压变质单元中其它带的榴辉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榴辉岩 变质作用 角闪石榴辉岩
下载PDF
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氯含量和流体盐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灵敏 刘景波 +4 位作者 程南飞 叶凯 郭顺 陈意 毛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5-1539,共15页
流体的盐度对含羟基变质矿物组合的稳定温压条件和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盐度可从矿物中氯含量的角度加以研究。磷灰石是一个含氯矿物,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中,且能在较宽的温压范围内稳定存在。本文选择大别-... 流体的盐度对含羟基变质矿物组合的稳定温压条件和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盐度可从矿物中氯含量的角度加以研究。磷灰石是一个含氯矿物,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中,且能在较宽的温压范围内稳定存在。本文选择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典型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开展了磷灰石成分的研究,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榴辉岩相条件下流体盐度和磷灰石中的氯含量之间的关系。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与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范围为0.00~0.35时,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盐度约为0~40%NaCleq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苏鲁造山带 榴辉岩 榴辉岩相脉体 磷灰石 盐度
下载PDF
南大别高压-超高压过渡类型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永红 喻根 赵群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62,共11页
通过对大别山太湖地区榴辉岩的岩石学、矿物成分和峰期变质P-T条件的研究表明,南大别榴辉岩可分为:①高压榴辉岩;②高压/超高压过渡榴辉岩;③超高压榴辉岩。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分别为:T=570℃~680℃,P=2.00 GPa~2.40 GPa;T=650℃~... 通过对大别山太湖地区榴辉岩的岩石学、矿物成分和峰期变质P-T条件的研究表明,南大别榴辉岩可分为:①高压榴辉岩;②高压/超高压过渡榴辉岩;③超高压榴辉岩。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分别为:T=570℃~680℃,P=2.00 GPa~2.40 GPa;T=650℃~810℃,P=2.70 GPa~3.20 GPa;T=760℃~980℃,P=3.50 GPa~4.00 GPa,表明三类榴辉岩形成于不同的变质环境中。其中高压/超高压过渡榴辉岩是本次研究新近确定的,该类榴辉岩无论是在变质环境,还是在岩石结构、成分特征方面,均显示了高压-超高压过渡变质的特征。这种榴辉岩的存在解释了南大别变质块体俯冲时的连续性和折返后的断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别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过渡榴辉岩 峰期变质P-T条件
下载PDF
大别山东部含柯石英榴辉岩锆石U-Pb测年——多期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 被引量:12
19
作者 简平 杨巍然 周惠芳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6年第4期14-21,共8页
大别造山带东段南、北大别两类不同产状的柯石英榴辉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对比研究表明:(1)石马榴辉岩超高压变质事件发生于471±2Ma前,并受到海西斯热事件(榴辉岩重结晶)的迭加;(2)碧溪岭与超镁铁质岩共生的榴辉岩是晚元古代北大别... 大别造山带东段南、北大别两类不同产状的柯石英榴辉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对比研究表明:(1)石马榴辉岩超高压变质事件发生于471±2Ma前,并受到海西斯热事件(榴辉岩重结晶)的迭加;(2)碧溪岭与超镁铁质岩共生的榴辉岩是晚元古代北大别古岛弧(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系)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系可能形成于914±56Ma;(3)大别地区东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并置,反映了造山带形成多期“开”“合”的复杂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柯石英榴辉岩 榴辉岩 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苏北榴辉岩Sm-Nd等时线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惠民 王银喜 +1 位作者 杨杰东 沈亚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121-122,共2页
采用Sm—Nd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得江苏北部新沂地区踢球山榴辉岩岩体时代为221.6±8.4Ma、Sm—Nd年龄被看作为踢球山超高压变质之后板块折返过程中的高压榴辉岩相重结晶阶段年龄。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时代主要发生在晚三叠世。
关键词 榴辉岩 Sm—Nd年龄 碰撞 大别 苏鲁 SM-ND 同位素年龄 榴辉岩 江苏北部 地质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