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芳芳 薛起 +2 位作者 王军政 刘志洋 刘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795-13795,13823,共2页
[目的]测定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的根、茎、叶、花和果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色谱条件为:大连江申Nucleosil C18(4.... [目的]测定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的根、茎、叶、花和果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色谱条件为:大连江申Nucleosil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40∶60,V/V),流速为1.1 ml/min,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刺五加各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花蕾>叶>果>茎>根。其中,花蕾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最高,为4.43%;其次为叶(0.61%);根中的最低,为0.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刺五加不同部位中的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槲皮素鼠李糖苷 含量
下载PDF
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比较研究
2
作者 刘芳芳 薛起 +2 位作者 王军政 刘志洋 刘岩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90-90,共1页
目的:测定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并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茎、叶、花、果不同药用部位的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HPLC条件:大连江申Nucleosil C18(4.6mm... 目的:测定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并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茎、叶、花、果不同药用部位的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HPLC条件:大连江申Nucleo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V/V),流速1.1mL.min-1,检测波长3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槲皮素鼠李糖苷在刺五加花蕾中含量最高,为4.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刺五加不同部位中的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槲皮素鼠李糖苷 含量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田基黄中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熊丽 陈晓辉 +2 位作者 高询 毛争艳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6-809,共4页
目的建立田基黄中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田基黄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4%的乙腈-磷酸水... 目的建立田基黄中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田基黄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4%的乙腈-磷酸水(体积比77:2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71nm,柱温为35℃。结果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质量浓度在3.12~99.84mg·L^-1(r=0.9998,n=6)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好,可用于田基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7-O-α-L-糖苷 地耳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致体外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希宁 吴璇 +2 位作者 周余来 杨锦竹 姜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2-2614,共3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ADR)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用出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6只,雌雄不限,分离心肌细胞。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A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 目的观察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ADR)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用出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6只,雌雄不限,分离心肌细胞。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A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加入等数量的MEM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加入含DMSO浓度为5μg/ml的MEM培养液)、ADR损伤组(加AOR浓度为1μg/ml的MEM培养液)、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保护组(分别为低剂量12.5μg/ml、中剂量25μg/ml、高剂量50μg/ml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保护组)。分组给药后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样品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ADR损伤组比较,低、中、高剂量保护组均可使心肌细胞存活率增高(P<0.01),LOH活性降低(P<0.01或P<0.05),NO活性降低(P<0.01),SOD活性增强(P<0.01)。结论 12.5~50μg/ml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均能减轻ADR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细胞损伤 皮素-3-O-α-L-吡喃糖苷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 被引量:7
5
作者 顾芹英 李慧华 +3 位作者 秦冬 郭敏 杨欢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20∶80),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20∶80),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结果 在以上色谱条件下,供试品溶液中的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与干扰成分完全分离,其在5.260~105.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 1),重复性实验RSD=1.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104.1% (n=3),RSD为4.23% ~4.78%.结论 6个产地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量分别为0.826%±0.025%(山西运城)、0.271% ±0.006%(河南西平)、0.459% ±0.016%(河南焦作)、0.222%±0.006%(四川简阳)、0.808% ±0.019%(山东西牟)和0.293%±0.008%(江苏镇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香椿叶 皮素-3-O-α-L-糖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旭 史培培 +3 位作者 童圣灵 梁鹏飞 蔡芳 胡杨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A)-体积分数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7 min,22%A^42%A;17~28 m...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A)-体积分数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7 min,22%A^42%A;17~28 min,42%A^56%A;28~40 min,56%A^90%A,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为1 m L/min,柱温为35℃。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分别在2.16~86.4 mg/L、6.445~257.8 mg/L和3.293~131.7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6%,99.42%和98.0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鸭跖草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提取物 咖啡酸 皮素-3-O-α-L-糖苷 异荭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柿叶提取物中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和染料木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7
作者 徐加兵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建立柿叶提取物中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和染料木素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甲醇-0.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8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槲皮... 目的:建立柿叶提取物中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和染料木素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甲醇-0.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8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和染料木素分别在7.44-297.4μg/mL范围和1.10-109.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和98.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柿叶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标准,为柿叶功能性产品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皮素-7-O-β-D-糖苷 染料木素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小叶金钱草中分离四种黄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3
8
作者 宋道光 陈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小叶金钱草中大极性黄酮苷类化合物,采用正丁醇萃取、DM 301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大极性黄酮苷类组分。结合离线二维高速逆流色谱,分别以正己烷/正丁醇/水/冰乙酸(系统Ⅰ:1:2:1:0.1,v/v/v/v和系统Ⅱ... 为研究小叶金钱草中大极性黄酮苷类化合物,采用正丁醇萃取、DM 301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大极性黄酮苷类组分。结合离线二维高速逆流色谱,分别以正己烷/正丁醇/水/冰乙酸(系统Ⅰ:1:2:1:0.1,v/v/v/v和系统Ⅱ:1:1:1:0.1,v/v/v/v)为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900 r/min、流速2 mL/min、254 nm检测波长条件下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从小叶金钱草正丁醇组分中分离得到四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经^(1)H、^(13)C NMR鉴定为杨梅素3,3'-二-α-L-鼠李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2)、槲皮素3,3'-二-α-L-鼠李糖苷(3)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均大于95%。化合物3为首次从小叶金钱草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小叶金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金钱草 槲皮素鼠李糖苷 黄酮苷 高速逆流色谱 梯度洗脱
下载PDF
香椿叶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仲平 牛超 +1 位作者 孙英 王爱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5-726,共2页
从香椿(Toona sinensis)叶的稀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0-鼠李糖甙(Ⅰ)、槲皮素-3-0-葡萄糖甙(Ⅱ)、槲皮素(Ⅲ),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香椿叶中分得。
关键词 香椿叶 黄酮 皮素-3-0-糖苷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文冠果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马养民 王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本试验对文冠果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了扩展药用部位及寻求新药源。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UV、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从文冠果叶的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 目的:本试验对文冠果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了扩展药用部位及寻求新药源。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UV、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从文冠果叶的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黄酮类化合物和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并鉴定为:杨梅树皮苷(1)、槲皮素-3-O-鼠李糖苷(2)、芦丁(3)、7-羟基香豆素(4)、秦皮素(5)。结论:化合物(2)是首次从文冠果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4)、(5)是首次从文冠果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杨梅树皮苷 皮素-3—O-糖苷 芦丁 7-羟基香豆素 皮素
下载PDF
菊状千里光中的酚类成分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琳 张朝凤 张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年第4期294-297,共4页
从菊科植物菊状千里光中首次分离鉴定了12种成分:丁二酸(1)、对羟基-肉桂酸(2)、对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醛(4)、4-羟基-3-乙酰基苯甲酸(5)、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山奈酚(7)、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8)、芦丁(9)、槲... 从菊科植物菊状千里光中首次分离鉴定了12种成分:丁二酸(1)、对羟基-肉桂酸(2)、对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醛(4)、4-羟基-3-乙酰基苯甲酸(5)、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山奈酚(7)、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8)、芦丁(9)、槲皮素-3-O-β-D-鼠李糖苷(10)、胡萝卜苷(11)和α-羟基-二十四烷酸(12)。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状千里光 酚酸 黄酮 皮素-3-O-β-D-半乳糖苷 皮素-3-O-β-D-糖苷
下载PDF
赶山鞭黄酮化合物抗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建勇 贾忠建 高丽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赶山鞭中四个黄酮化合物对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探讨赶山鞭防治心衰的机理和有效成分。方法体外细胞培养,H2O2处理PC12细胞复制氧化损伤模型。MTT测定细胞存活率,单细胞电泳分析DNA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四个... 目的观察赶山鞭中四个黄酮化合物对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探讨赶山鞭防治心衰的机理和有效成分。方法体外细胞培养,H2O2处理PC12细胞复制氧化损伤模型。MTT测定细胞存活率,单细胞电泳分析DNA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四个黄酮大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P<0.01),其作用强度依次为槲皮素>槲皮素-3’-O-L-鼠李糖苷>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慧星出现率降低(P<0.01)。结论四种化合物均对H2O2导致的细胞氧化损伤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山鞭 皮素 皮素-3'-O-L-糖苷 皮素-4'-O-β-D-葡萄糖苷 皮素一3’一O一13一D一葡萄糖 苷:抗氧化
下载PDF
山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谌亮 王玉平 +2 位作者 许春莲 宋大鹏 尹爱武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53-55,共3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方法对山桃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11个化合物,分别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1a)、硬脂酸(stearic acid,2b)、β-谷甾醇(β-sitosterol,3c)、山柰酚(kaempferol,4d)、槲皮素(...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方法对山桃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11个化合物,分别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1a)、硬脂酸(stearic acid,2b)、β-谷甾醇(β-sitosterol,3c)、山柰酚(kaempferol,4d)、槲皮素(quercetin,5e)、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6f)、柚皮素(Naringenin,7g)、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7-O-β-D-glucoside,8h)、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hamnopyranoside,9i)、槲皮素-3,7-二-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7-O-α-L-dirhamnopyranoside,10j)、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k)。化合物1,4,6,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桃 化学成分 二氢皮素 皮素-3 7-二-O-α-L-糖苷
下载PDF
花椒果皮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玉萍 史波林 +4 位作者 刘珺琪 陈琳 黄帅 赵镭 周先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3-1361,共9页
目的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果皮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应用HR-ESI-MS、NMR、IR、CD等多种波谱方法确定... 目的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果皮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综合应用HR-ESI-MS、NMR、IR、CD等多种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花椒果皮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dihydroxy-3α-vanilloylmethyl-γ-lactone(1)、phellolactone(2)、香草酸(3)、异香草酸(4)、4-hydroxycryptone(5)、ZP-amide A(6)、ZP-amide B(7)、ZP-amide D(8)、马齿苋酰胺E(9)佛手柑内酯(10)、(±)-dorsteniol(11)、苔黑酚葡萄糖苷(12)、phloroacetophenone 4-O-β-D-glucopyranoside(13)、(1R,2R,4S)-trans-2-hydroxy-1,8-cineole-2-O-β-D-glucopyranoside(14)、(3S,6S)-6-ethenyltetrahydro-2,2,6-trimethyl-2H-pyran-3-yl-6-O-β-D-glucopyranoside(15)、trans-linalool-3,6-oxide-7-O-β-D-glucopyranoside(16)、betulabuside A(17)、大豆苷(18)、葛根素(19)、金丝桃苷(20)、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1)、槲皮素-3-O-β-D-鼠李糖苷(22)、扁蓄苷(23)、橙皮苷(24)和tamarixetin 7-rutinoside(2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γ-内酯类化合物,命名为异花椒戊内酯(isophellolactone),化合物1、2、9、11、13、14、17~19和22、23系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15和24系首次从花椒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异花椒戊内酯 马齿苋酰胺E 葛根素 皮素-3-O-β-D-糖苷 扁蓄苷
原文传递
肿节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童胜强 黄娟 +1 位作者 王冰岚 颜继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对肿节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类柱色谱法分离纯化,经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二烷酸(1)、二十四烷酸(2)、β-谷甾醇(3)、异秦皮啶(4)、羽扇豆醇(5)、槲皮素(6)、琥珀酸(7)、... 目的对肿节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类柱色谱法分离纯化,经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二烷酸(1)、二十四烷酸(2)、β-谷甾醇(3)、异秦皮啶(4)、羽扇豆醇(5)、槲皮素(6)、琥珀酸(7)、咖啡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对羟基苯甲酸(10)、芦丁(11)、异秦皮啶-7-O-α-D-吡喃葡萄糖苷(12)、邻苯二甲酸(13)、3,4-二羟基苯甲酸(14)。结论化合物1、2、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皮素-3-O-α-L-糖苷 草珊瑚
原文传递
半边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培培 罗俊 +1 位作者 杨鸣华 孔令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4-797,共4页
目的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半边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 目的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半边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2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1)、芦丁(2)、木犀草素(3)、芹菜素(4)、橙皮苷(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穗花杉双黄酮(9)、柚皮素(10)、橙皮素(11)、泽兰黄酮(12);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5,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异东莨菪素(14)、蒿属香豆素(15)。结论化合物6~12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3、14为首次从半边莲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莲 皮素-3-O-α-L-糖苷 穗花杉双黄酮 皮素 泽兰黄酮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漏芦花中6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慧 王晓琴 +1 位作者 杜月 李彩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6-961,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蒙药漏芦花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蜕皮甾酮和泥胡木脂素B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以乙腈(A)-0.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蒙药漏芦花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蜕皮甾酮和泥胡木脂素B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蜕皮甾酮和泥胡木脂素B葡萄糖苷6个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0.090~2.24μg(r=1.000 0)、0.048~1.19μg(r=0.999 8)、0.040~1.00μg(r=0.999 9)、0.008~0.20μg(r=0.999 8)、0.080~2.00μg(r=1.000 0)、0.092~2.31μg(r=1.000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9.2%~103.9%范围内,RSD范围为0.82%~2.9%。8批漏芦花样品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蜕皮甾酮和泥胡木脂素B葡萄糖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66%~1.26%、0.19%~0.60%、0.08%~0.24%、0.03%~0.05%、0.31%~0.99%、0.42%~2.26%。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蒙药漏芦花中6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为漏芦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漏芦花 皮素-糖苷 木犀草素 芹菜素 三羟基-甲氧基黄酮 蜕皮甾酮 泥胡木脂 素B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野生刺五加果实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姚慧敏 关颖丽 +3 位作者 朱俊义 黄媛 邵信儒 王淑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刺五加果实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 ... 目的:建立测定刺五加果实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结果: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槲皮素-3-鼠李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4.92~36.9、19.224~144.18、18.454~138.405、8.416~63.12、3.286~24.645、2.522~18.915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C=0.055 2A-0.057 9(r=0.999 9),C=0.0799A+0.014 6(r=0.999 7),C=0.012 7A-0.131 4(r=0.999 6),C=0.057 7A+0.086 6(r=0.999 8),C=0.012 0A-0.020 8(r=0.999 9),C=0.014 2A+0.065 1(r=0.999 9);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4%、99.8%、100.9%、101.2%、99.4%和99.7%。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501~0.510、2.511~2.522、2.310~2.325、1.331~1.340、0.371~0.382和0.260~0.272 mg·g-1。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作为刺五加果实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实 原儿茶酸 紫丁香苷 绿原酸 刺五加苷E 异嗪皮啶 皮素-3-糖苷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福建柏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林芬 王海垠 +5 位作者 王扣 程彬 晏通 郭亚东 吴兴德 宋流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9-643,共5页
目的对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福建柏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桧脂素(1)、gadain(2)、双氢芝麻脂素(3)、扁柏脂内酯(4)... 目的对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福建柏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桧脂素(1)、gadain(2)、双氢芝麻脂素(3)、扁柏脂内酯(4)、7-氧代扁柏脂内酯(5)、puviatilol(6)、伞形花内酯(7)、植醇(8)、儿茶素(9)、穗花杉双黄酮(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水杨醇(12)、香草醛(13)、松柏醛(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桧脂素 7-氧代扁柏脂内酯 植醇 皮素-3-O-α-L-糖苷 水杨醇 松柏醛
原文传递
乌药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建波 卢向红 +5 位作者 徐向东 罗镭 付红伟 李娟娟 孙莲莉 张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研究乌药叶[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凝胶色谱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香樟内... 目的研究乌药叶[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凝胶色谱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香樟内酯(Ⅰ),乌药内酯(Ⅱ),pseudoneolinderane(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Ⅳ),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Ⅴ),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Ⅵ),槲皮素-3-O-β-D-木糖苷(Ⅶ),quercetin-3-O-(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furanoside(Ⅷ),quercetin-3-O-(2″-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ide(Ⅸ),丁香苷(Ⅹ),acantrifoside E(Ⅺ),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Ⅻ)。结论化合物III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Ⅻ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胡椒属 乌药叶 化学成分 羟基香樟内酯 乌药内酯 皮素-3-O-α-L-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