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态系统的模拟方法:灵敏度模型及其改进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永龙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8-313,共6页
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需要运用动态的模拟方法进行。由德国著名生态控制论专家F.Vester和A.V.Hesler教授提出的“灵敏度模型”方法,将系统科学思想、生态控制... 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需要运用动态的模拟方法进行。由德国著名生态控制论专家F.Vester和A.V.Hesler教授提出的“灵敏度模型”方法,将系统科学思想、生态控制论方法及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解释、模拟、评价和规划城市复杂的系统关系,是模拟城市生态系统很好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灵敏度模型”为评价城市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灵敏度模型 模拟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宽适应性潮流灵敏度分析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琪 王守相 吉兴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1-88,共8页
分布式发电、储能及柔性负荷在配电网的大量接入引起配电网潮流的频繁变化,构建准确、简洁的节点注入功率与运行参数的函数模型对主动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至关重要。结合配电网辐射状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对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具有宽适应性... 分布式发电、储能及柔性负荷在配电网的大量接入引起配电网潮流的频繁变化,构建准确、简洁的节点注入功率与运行参数的函数模型对主动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至关重要。结合配电网辐射状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对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具有宽适应性的潮流灵敏度分析模型。所提灵敏度分析模型具体包含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损耗的二次形式的灵敏度模型、节点注入功率对节点电压的线性形式的灵敏度模型和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潮流的二次形式的灵敏度模型。对灵敏度模型应用于存在弱环网的配电系统时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利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和含环网的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灵敏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线路功率 线路损耗 节点电压 灵敏度模型
下载PDF
电网可控线损灵敏度模型的防覆冰潮流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明 舒欣 +2 位作者 王琳琳 王海明 覃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76-3083,共8页
覆冰事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预防覆冰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可控线损防覆冰潮流的控制模型。以电网防覆冰为目标,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了电网线路潮流对于各潮流控制变量的灵敏度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结合... 覆冰事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预防覆冰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可控线损防覆冰潮流的控制模型。以电网防覆冰为目标,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了电网线路潮流对于各潮流控制变量的灵敏度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结合潮流优化模型求取防覆冰潮流控制方案;通过Matlab对IEEE 30节点仿真验证了建立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保证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对易覆冰线路的损耗进行控制,使其稍大于防止导线覆冰所需的最小焦耳热,实现电网防覆冰的目的,这为防覆冰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且制定的控制策略可由调度部门直接实施,并可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系统的防覆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覆冰 可控线损 防冰灵敏度模型 潮流控制 热力除冰 MATLAB仿真
原文传递
基于梳齿间距偏差的微加速度计灵敏度模型
4
作者 戴强 于奇 +1 位作者 钱可强 周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针对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梳齿间距偏差所引起的灵敏度变化,基于高维数值积分与概率理论,并结合闭环微加速度计工作原理,导出了其灵敏度模型。当梳齿间距偏差分布在3.7~4.6μm区间,施加在固定电极上有效电压分别为2.3V、5.1V和8.3... 针对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梳齿间距偏差所引起的灵敏度变化,基于高维数值积分与概率理论,并结合闭环微加速度计工作原理,导出了其灵敏度模型。当梳齿间距偏差分布在3.7~4.6μm区间,施加在固定电极上有效电压分别为2.3V、5.1V和8.3V时,其对应的灵敏度将处于120~195、55~85和32~51mV/g。范围。在相同条件下,对一批体硅玻璃键合结构的微加速度计进行了实验测量,其灵敏度分别落在119.3—179.9、53.8~81.1和33.0~49.8mV/g。区间。由此可见,该模型与实测值比较接近。模型指出了灵敏度与梳齿间距偏差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为微加速度计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加速度计 灵敏度模型 梳齿间距偏差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灵敏度模型评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勘邑亮 王如松 +1 位作者 尹科 韩宝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2,共10页
系统复杂性是困扰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的因素之一,成熟的系统分析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及管理者应对这种挑战。德国系统思想大师Vester教授开发的灵敏度模型就是致力于解决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复杂性问题,并在一系列的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 系统复杂性是困扰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的因素之一,成熟的系统分析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及管理者应对这种挑战。德国系统思想大师Vester教授开发的灵敏度模型就是致力于解决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复杂性问题,并在一系列的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网状思维(Networked Thinking)与生物控制论观点是Vester教授的核心思想,也是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基础。模型主要分为三大层次:最底层是以数据的收集与筛选过程为代表的信息组织层次;随后是系统解释层次,主要是对系统关系网进行控制论解释;最后是系统综合评价层次,采用生物控制论观点对系统结构、行为等进行检验与评价。为方便用户使用,模型被分解为9个标准步骤,每一部分都包含数个实用的数学分析工具。模型还明确提出了4个等级的系统控制论指标(或特征)体系,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进行系统思考。灵敏度模型本身具有众多的原创性贡献,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经验与教训为未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建模工作提供了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灵敏度模型 网状思维 生物控制论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MEMS电容麦克风灵敏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雷 贾仁需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462,共8页
为提高MEMS电容麦克风灵敏度仿真效率,提出了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灵敏度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得到采样数据,训练神经网络。结果表明,模型仿真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仿真时间0.6s。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是传... 为提高MEMS电容麦克风灵敏度仿真效率,提出了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灵敏度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得到采样数据,训练神经网络。结果表明,模型仿真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仿真时间0.6s。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是传统灵敏度仿真模型改进。对比模型仿真结果均方根误差,还研究了训练数据和网络结构对模型仿真精度影响。30个训练数据、单隐层5个神经元是多晶硅固支振膜麦克风灵敏度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电容麦克风 灵敏度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反向求解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芳 唐焕文 《经济数学》 2004年第4期320-327,共8页
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类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模型 .本文讨论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反向递推解法及灵敏度分析 ,给出了目标年的总产出向量和各期的最终净需求向量发生变动时 ,对计划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产生影... 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类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模型 .本文讨论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反向递推解法及灵敏度分析 ,给出了目标年的总产出向量和各期的最终净需求向量发生变动时 ,对计划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产生影响的计算公式 ,揭示了动态投入产出系统初始条件和外生变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的传递效应 .计算实例的结果表明 ,所给的公式是正确的、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反向递推解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3-RPS对称并联支撑结构误差灵敏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刚 万勇健 葛世荣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6-150,共5页
针对以3-RPS并联机构为核心的光电跟踪系统支撑结构,运用矩阵全微分理论,建立了基于Rodrigues参数的机构位姿误差模型。针对机构可达空间内各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通过归一化描述灵敏度的新方法,并建立基于数学统计意义的灵敏度系数数学... 针对以3-RPS并联机构为核心的光电跟踪系统支撑结构,运用矩阵全微分理论,建立了基于Rodrigues参数的机构位姿误差模型。针对机构可达空间内各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通过归一化描述灵敏度的新方法,并建立基于数学统计意义的灵敏度系数数学模型。通过此模型的数值仿真,可知在机构设计、加工以及装配过程中,对机构驱动误差与定平台上轴向误差需严格控制;当定、动平台结构比例系数改变时,其对整个运动空间各误差灵敏度系数百分比改变不大,即高灵敏度的误差源仍需严格控制。根据各误差的灵敏度系数可对其标定进行修正,达到有效减小误差灵敏度系数较高的运动学参数误差的目的,实现空中目标轨迹的实时跟踪瞄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支撑结构 矩阵全微分理论 RODRIGUES参数 灵敏度模型
下载PDF
改进D-Linknet的眼底视网膜血管分割
9
作者 徐武 沈智方 +2 位作者 范鑫豪 刘洋 徐天奇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99-104,119,共7页
临床医生可通过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及其分支对人体是否患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视网膜中的血管错综复杂,模型在分割时会出现对微细血管分割精确度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残差模块Res2-net以及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 临床医生可通过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及其分支对人体是否患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视网膜中的血管错综复杂,模型在分割时会出现对微细血管分割精确度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残差模块Res2-net以及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的D-Linknet模型。首先,利用Res2-net代替基础模型中的残差模块Res-net以提升每个网络层的感受野;其次,在Res2-net中添加一种结合压缩激励(squeeze and excitation,SE)和门通道(gated channel transformation,GCT)的注意力机制模块,改善处于复杂背景下的血管分割效果和效率;在网络的解码层加入ECA确保模型计算的性能,避免因降维导致的精度下降;最后,融合改进的模型输出图与掩膜图细化分割结果。在公开数据集DRIVE、STARE上进行分割实验,模型准确度(accuracy,AC)分别为97.11%、96.32%,灵敏度(sensitivity,SE)为84.55%、83.92%,曲线下方范围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73和0.9766,分割效果优于其他模型。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眼底视网膜血管 D-Linknet 残差模块 注意力机制 解码层 模型准确度 模型灵敏度
下载PDF
城市“肉禽蛋奶”自给生产系统仿真模型
10
作者 尹琦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74-83,共10页
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原则,根据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四个环节,对我国大中型城市的肉禽蛋奶自给生产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社会经济可控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 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原则,根据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四个环节,对我国大中型城市的肉禽蛋奶自给生产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社会经济可控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结构,并根据这一认识.采用 SD 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了证明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大连市的生产实际,对模型进行了多种检验与测试,得到了一系列政策实验的定量分析结果,并制定出多种具体的发展战略与生产方案.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可作为城市“菜篮子”工程中的一部分。模型的软件可在 IBM—PC/XT 机上运行,对我国大中型城市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社会经济可控系统 状态空间 关系矩阵 转移矩阵 模型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修正Sobol灵敏度模型的拨穗授粉机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1
作者 朱林 邱建春 陈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89-196,共8页
针对拨穗授粉机结构疲劳寿命受外界因素影响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基于修正Sobol灵敏度模型对多工况因素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融合最优多项式响应面函数与Sobol灵敏度算法,推导出基于响应面修正的灵敏度模型。并... 针对拨穗授粉机结构疲劳寿命受外界因素影响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基于修正Sobol灵敏度模型对多工况因素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融合最优多项式响应面函数与Sobol灵敏度算法,推导出基于响应面修正的灵敏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因素试验设计与极差验证、多体动力学分析、结构静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分析等步骤,提出了该拨穗授粉机夹紧装置疲劳寿命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灵敏度量化分析方法。最后,分析研究了工况影响因素与夹紧装置疲劳寿命之间的灵敏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速大小对夹紧装置疲劳寿命的灵敏度影响最大,前进速度的影响最小,且稻田密度与风速大小之间的耦合程度明显。从而为实现结构疲劳寿命精确预测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影响因素 疲劳寿命 灵敏度模型 数值仿真 拨穗授粉机
原文传递
汽车零部件时变可靠性及其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禄 纪威 +2 位作者 周炜 李文亮 任春晓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152,共7页
推导了一种考虑初始参数不确定性的一维布朗运动方程,构建了载荷和结构参数时变的模型。运用材料S-N特性求得剩余强度分布,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既考虑初始参数及强度不确定性又考虑实际使用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及其灵... 推导了一种考虑初始参数不确定性的一维布朗运动方程,构建了载荷和结构参数时变的模型。运用材料S-N特性求得剩余强度分布,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既考虑初始参数及强度不确定性又考虑实际使用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及其灵敏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汽车零部件结构参数、强度、载荷、可靠度及其灵敏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某汽车驱动桥半轴为例,计算了时变条件下驱动桥半轴可靠度、失效率及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汽车零部件 应力-强度干涉法 时变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模型 一维布朗运动方程
原文传递
自适应网格直流电阻率三维反演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勇 张志勇 +3 位作者 张大洲 谢尚平 马鑫 余鹏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4-1180,I0014,共8页
采用基于模型灵敏度信息的非结构化自适应网格算法生成面向反演需求的高质量网格,并进一步开展直流电阻率三维反演研究。模型灵敏度作为地下模型改变量对观测数据集总体响应的度量,以其为依据进行网格优化,可生成高质量网格,以降低反演... 采用基于模型灵敏度信息的非结构化自适应网格算法生成面向反演需求的高质量网格,并进一步开展直流电阻率三维反演研究。模型灵敏度作为地下模型改变量对观测数据集总体响应的度量,以其为依据进行网格优化,可生成高质量网格,以降低反演对模型正则化约束的依赖性,提高反演效果。反演采用四面体单元构造基于最小结构的正则化反演目标函数,通过高斯-牛顿法优化求解,采用稳定双共轭梯度法求解高斯-牛顿方程,实现了三维直流电阻率法的稳定反演。最后,理论与实测数据反演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法 非结构化网格 模型灵敏度 高斯-牛顿法 正则化反演
下载PDF
空间相机次镜在轨校正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茫茫 刘兆军 李博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2期73-83,共11页
针对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面形误差和位置误差导致空间相机成像品质下降的情况,提出一种次镜调整补偿系统像差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方法。采用次镜调整来补偿系统像差的方法,利用条纹泽尼克多项式来拟合系统波前像差,建立像差系数和次镜调整... 针对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面形误差和位置误差导致空间相机成像品质下降的情况,提出一种次镜调整补偿系统像差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方法。采用次镜调整来补偿系统像差的方法,利用条纹泽尼克多项式来拟合系统波前像差,建立像差系数和次镜调整量之间的多视场灵敏度矩阵模型,进而通过最小二乘法迭代计算求解出各调整量,实现次镜在轨校正的闭环控制。以偏视场同轴三反消像散光学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次镜多次迭代调整可以使系统多个视场的波像差接近原始设计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次镜在轨调整的像差补偿作用,为空间相机在轨主动像差校正技术提供了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镜在轨调整 泽尼克多项式 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主动波前控制 模型灵敏度矩阵航天遥感
下载PDF
风电系统距离Ⅲ段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生虎 贾树森 孙莎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5,41,共6页
研究了异步发电机对输电线路距离Ⅲ段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基于设定的定子电压,给出异步发电机理论阻抗。建立区分定、转子回路的风电系统潮流算法,计算异步发电机实际阻抗。根据风电系统节点电压对输入机械功率的灵敏度,以及保护动作... 研究了异步发电机对输电线路距离Ⅲ段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基于设定的定子电压,给出异步发电机理论阻抗。建立区分定、转子回路的风电系统潮流算法,计算异步发电机实际阻抗。根据风电系统节点电压对输入机械功率的灵敏度,以及保护动作裕度对节点电压的灵敏度,建立保护动作裕度对输入功率的线性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异步发电机呈现负电阻、正电抗特性,使得线路远风电场节点测量阻抗类似反向故障;输入机械功率增加和定子电压降低,将减小异步发电机阻抗模值,降低保护动作裕度;风电场附近负荷增长,可能大幅降低线路远风电场节点距离Ⅲ段保护动作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Ⅲ段保护 异步发电机 动作裕度 灵敏度模型 风电系统
下载PDF
深厚土层冻结法凿井过程中外层井壁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桦 姚亚锋 +2 位作者 荣传新 姚直书 蔡海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9-1107,共9页
针对常规可靠性表征结构稳定性时的不足,分析更加符合深井工况的模糊随机可靠性,给出相应的模糊随机功能函数和模糊随机极限状态方程,并针对可靠性中心点算法进行模糊随机改进。结合深厚冲积层井壁冻结压力和钢筋混凝土井壁极限承载力... 针对常规可靠性表征结构稳定性时的不足,分析更加符合深井工况的模糊随机可靠性,给出相应的模糊随机功能函数和模糊随机极限状态方程,并针对可靠性中心点算法进行模糊随机改进。结合深厚冲积层井壁冻结压力和钢筋混凝土井壁极限承载力模糊随机分析,得到深厚冲积层高强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的模糊随机极限状态方程,应用改进后的中心点法推导出外层井壁结构模糊随机可靠性的解析区间,并提出各主要变量对模糊随机可靠性的灵敏度区间模型。工程算例表明:由于综合考虑到各参数的不确定性,获得的模糊随机可靠性相比常规的可靠性总体偏低,其结果更能反映实际工况。此外,模糊随机可靠性首次以区间值表征井筒的可靠程度,较常规可靠性的定值表现方法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随机可靠性 区间值 中心点算法改进 外层井壁 极限状态方程 灵敏度模型
下载PDF
扁平化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薄弱环节辨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生虎 周慧敏 +3 位作者 颜云松 韩伟 任建锋 宋闯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8,共7页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SSCS)扁平化设计可实现各控制子站间、各分区电网间的信息交互,有利于减小SSCS层数,提高可靠性,但是增加了控制路径搜索和薄弱环节辨识的难度。文中在树状SSCS中增加双向/环状通道以减少中间站点,根据邻接矩阵搜索从...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SSCS)扁平化设计可实现各控制子站间、各分区电网间的信息交互,有利于减小SSCS层数,提高可靠性,但是增加了控制路径搜索和薄弱环节辨识的难度。文中在树状SSCS中增加双向/环状通道以减少中间站点,根据邻接矩阵搜索从顶层站点到底层站点的所有路径;计及元件可用率和底层站点可控容量,量化扁平化SSCS对底层资源的控制能力;定义站点平均控制能力和平均关联路径数指标,评价扁平化对各站点控制能力的影响;提出扁平化SSCS控制能力对元件可用度的灵敏度的解析算法,以确定SSCS薄弱环节。算例表明:扁平化设计减少了层级和中间站点,同时提高了SSCS控制能力;站点所经路径越多、层数越少、路径可控容量越大,对SSCS控制能力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SSCS) 扁平化设计 控制能力 薄弱环节 灵敏度模型 互联电网
下载PDF
通过流程模拟改进气分装置操作 降低装置能耗
18
作者 刘云龙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某石化公司运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并验证了气分装置模型,利用模型灵敏度分析功能,寻找气分装置节能及优化操作措施,通过降低塔压、回流比等操作,节约蒸汽、热水和电的消耗,使气分装置能耗下降5.18 KgEO/t,同时降低了丙烯损失。
关键词 气体分馏 流程模拟 优化操作 模型灵敏度 能耗
下载PDF
基于人眼亮度感知的S型函数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一竹 李渊 杨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0-607,共8页
为了克服传统变换函数在低照度情况下的局限性,在间接对比度增强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亮度感知对比度灵敏性的S型函数。对于不同的图像亮度,存在不同的视网膜响应值,因此将人眼视网膜的对比度灵敏性建模为对数参数的指数函数。该方... 为了克服传统变换函数在低照度情况下的局限性,在间接对比度增强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亮度感知对比度灵敏性的S型函数。对于不同的图像亮度,存在不同的视网膜响应值,因此将人眼视网膜的对比度灵敏性建模为对数参数的指数函数。该方法以灵敏度模型作为Steven幂律的指数,推导出一个感知亮度的转换函数。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方法,在保持输入图像的平均亮度和直方图的同时,保持信息损失最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输入图像平均亮度的情况下,具有更少的信息损失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在对比度增强、平均亮度保持和细节保持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增强 灵敏度模型 S型函数 Steven幂律
下载PDF
京沪航线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及其机型替代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伟 路紫 +1 位作者 杜欣儒 韩瑞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1-188,共8页
应对近年来国际低碳航空发展和航空减排实践的转变,引入灵敏度分析方法改进碳计算器模型,组合机型、LTO循环/巡航操作阶段、航线网络模式等外部性要素,基于单架次航班航迹点实际数据进行了京沪航线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并基此分析了机型... 应对近年来国际低碳航空发展和航空减排实践的转变,引入灵敏度分析方法改进碳计算器模型,组合机型、LTO循环/巡航操作阶段、航线网络模式等外部性要素,基于单架次航班航迹点实际数据进行了京沪航线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并基此分析了机型替代后的碳排放环境损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机型间和相同机型内部,分别受机型本身和滑行时长影响致使单架次航班碳排放环境损害存在差异,既表现出大型飞机较高碳排放环境损害的普遍规律,但也有例外。若使用相同机型,中心-辐射航线网络模式的碳排放环境损害较高;若使用不同机型,2类航线网络模式的碳排放环境损害并不确定。基于客流需求的研究发现,飞行频率对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的影响更为关键,采用点对点航线网络模式以大型飞机降低飞行频率能减少绝对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碳排放 灵敏度-碳计算器模型 外部性要素 机型替代 京沪航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