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石破碎颗粒黏结模型黏结键特征及表征
1
作者 王晓 薛玉君 +2 位作者 程波 刘俊 李济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目的针对矿石颗粒黏结模型与实际矿石破碎特性存在差异造成的仿真不准确问题,重点对不同粒级矿石颗粒黏结模型中的黏结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矿石强度尺寸效应理论,设计铜矿石颗粒黏结模型中基础颗粒间的黏结键参数,应用离散元方法对... 目的针对矿石颗粒黏结模型与实际矿石破碎特性存在差异造成的仿真不准确问题,重点对不同粒级矿石颗粒黏结模型中的黏结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矿石强度尺寸效应理论,设计铜矿石颗粒黏结模型中基础颗粒间的黏结键参数,应用离散元方法对30,40,60 mm三种粒级铜矿石矿样进行落重试验和破碎仿真。本文给出黏结键等效临界变形的概念,讨论了矿石落重试验t10和冲击能量的关系,探讨黏结键参数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三种粒级铜矿石颗粒黏结模型破碎仿真与落重试验粒级质量分数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75%,1.66%,1.84%,试验和仿真得到的破碎粒度质量分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法向和切向等效临界变形可以表征黏结键强度,单位冲击能量下落重试验的tn10可以表征矿石强度。结论利用黏结键等效临界变形和tn10的对应关系确定黏结键参数,提高了矿石颗粒黏结模型的建模效率和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黏结模型 黏结键 等效临界变形 离散元 矿石破碎
下载PDF
红砂岩粗粒土动力试验及颗粒破碎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龙尧 张同文 +1 位作者 张家生 肖源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铁路路基建设需要经过泛红砂岩地区,红砂岩路基的稳定性对列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列车荷载对红砂岩粗粒土动力特性以及颗粒破碎的影响,采用室内大型动静三轴试验系统,开展动力荷载下的红砂岩试样动力响应测试,分析了粒径大... 铁路路基建设需要经过泛红砂岩地区,红砂岩路基的稳定性对列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列车荷载对红砂岩粗粒土动力特性以及颗粒破碎的影响,采用室内大型动静三轴试验系统,开展动力荷载下的红砂岩试样动力响应测试,分析了粒径大小、加载次数对轴向应变、动力软化以及颗粒破碎的影响。根据动力破碎三轴试验结果,构建了动力作用下的颗粒破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次数一定的条件下,颗粒粒径越大对应的轴向应变越大;颗粒粒径越小,越早完成颗粒破碎及土体结构调整。粗粒土软化曲线呈半对数关系,颗粒粒径越大,软化系数越小。动力荷载下,大粒径颗粒主要演化为下一级粒径颗粒和细小粒径颗粒,破碎形式为研磨,存在一个极限破碎级配。根据动力破碎试验建立了动力破碎的概率密度函数f,构建了动力条件下的颗粒破碎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动力作用下的颗粒破碎过程。Marsal颗粒破碎率Br与颗粒破碎模型中的死亡率Ps-t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能为铁路路基工程相关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粗粒土 铁路工程 动力试验 颗粒破碎模型
下载PDF
快速流态化过程颗粒团理想模型建立
3
作者 邱文强 黄林鹏 +1 位作者 范浩杰 章明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3,共9页
颗粒团聚是快速流态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根据鼓泡床气泡模型,类比推导出快速流态化颗粒团理想模型。以颗粒团理想模型为基础,研究颗粒团周边气固流动结构,成功预测了晕的存在以及“反向穿透”的现象。结果表明:颗粒团内的稀相颗粒在... 颗粒团聚是快速流态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根据鼓泡床气泡模型,类比推导出快速流态化颗粒团理想模型。以颗粒团理想模型为基础,研究颗粒团周边气固流动结构,成功预测了晕的存在以及“反向穿透”的现象。结果表明:颗粒团内的稀相颗粒在颗粒团晕范围内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对于催化裂化(FCC)颗粒,其他条件相同时,颗粒团的晕厚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操作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反向穿透颗粒流体积流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流态化 气固两相流 颗粒模型 反向穿透
下载PDF
气流床气化过程多结构单颗粒煤焦燃烧-气化反应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赵文静 郭庆华 +3 位作者 龚岩 宋旭东 王辅臣 于广锁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3,共10页
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技术,气流床气化炉内的高温颗粒是气化反应过程的重要载体,其反应特性与其粒径、孔隙率及在气化炉内所处的反应环境密切相关。目前针对炉内颗粒开展的实验研究均需借助可视化装置,受到了气化炉内复杂的环... 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技术,气流床气化炉内的高温颗粒是气化反应过程的重要载体,其反应特性与其粒径、孔隙率及在气化炉内所处的反应环境密切相关。目前针对炉内颗粒开展的实验研究均需借助可视化装置,受到了气化炉内复杂的环境、高温内窥镜光路尺寸、内窥镜前端镜片抗颗粒污染能力及成像系统有效分辨率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能够在更微小层面和颗粒内部对颗粒燃烧-气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直观观测其行为特性。将颗粒设置为实心结构、凹孔结构和突起结构,比较了三种结构颗粒在不同环境温度和气固两相相对速度条件下的燃烧-气化反应特性。模型验证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描述单颗粒煤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结构颗粒模型有相似的火焰形态和温度分布特征,环境温度升高和气固两相相对速度增加均会使颗粒整体反应程度增加,气固两相相对速度对颗粒火焰形态和颗粒内部温度梯度的影响更大;随着气固两相相对速度的增加,结构对颗粒反应特性的影响更加明显;增大接触面积并不总是有利于颗粒整体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结构 颗粒模型 煤焦燃烧-气化 颗粒反应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颗粒接触模型的桩网复合地基土体力学改良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管鸣睿 《地下水》 202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为探讨保定环城水系东南段泵闸工程封装桩复合地基土体力学改良影响,采用离散元颗粒线性接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复合土体三轴力学影响特征。研究表明,土工织物厚度对复合土体承载应力促进作用具有上限,当厚度超过0.08 mm后承载应... 为探讨保定环城水系东南段泵闸工程封装桩复合地基土体力学改良影响,采用离散元颗粒线性接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复合土体三轴力学影响特征。研究表明,土工织物厚度对复合土体承载应力促进作用具有上限,当厚度超过0.08 mm后承载应力的提升较小,土工织物的存在,会改变复合土体应变弹-延塑性主导特征。封装料空隙率愈大,复合土体承载能力愈弱,且围压愈大,不仅可提升复合土体承载应力,也可减弱封装料空隙率对复合土体的抑制效应。高空隙率封装料试样在残余应力段具有较长时段的低应力、高应变。抗剪特征参数受土工织物厚度因素影响较小,主要受封装料空隙率影响较大。论文成果可为探讨离散元颗粒线性接触模型的应用及土体力学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颗粒接触模型 保定环城水系 力学
下载PDF
气固流化床化学反应数值模拟中颗粒尺度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邱沫凡 蒋琳 +3 位作者 刘荣正 刘兵 唐亚平 刘马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047-5058,共12页
气固流化床由于其优良的气固接触效率和传热传质效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矿冶、化工、制药等工业领域。本文针对颗粒流态化-反应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数值模拟的三个尺度:化学反应工程模型、双流体模型以及颗粒尺度模... 气固流化床由于其优良的气固接触效率和传热传质效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矿冶、化工、制药等工业领域。本文针对颗粒流态化-反应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数值模拟的三个尺度:化学反应工程模型、双流体模型以及颗粒尺度模型。然后聚焦于基于CFD-DEM方法的变粒径颗粒流态化-化学反应过程模拟,梳理分析了6种颗粒反应模型,即均匀转化模型、缩粒反应模型、缩核反应模型、联合收缩模型、细颗粒反应模型和随机孔隙模型,并从颗粒性质变化、化学反应模型、不同尺度耦合三个角度探讨了不同的颗粒反应模型的优点和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了跨尺度颗粒系统模拟方法的发展近况,最后讨论了CFD-DEM方法在气固流化床化学反应过程模拟的应用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颗粒尺度大规模高效计算算法、颗粒反应模型的精确化以及颗粒-气体信息传递的精细化描述方面。有助于气固流化床化学反应模拟领域的梳理和发展,尤其是可供颗粒尺度模拟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流化床化学反应 多尺度模拟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 颗粒尺度反应模型
下载PDF
藻类残体颗粒的沉降特性与模型材料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夺 林俊强 +3 位作者 彭期冬 徐昊 权锦 徐意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90,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藻类残体随流运动,容易在退水闸、分水口等突扩断面位置沉积,需要经常进行清淤工作。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1组工况的藻类残体颗粒静水沉降试验和24组工况的不同模型材料、不同粒径的静水沉降试验,研究藻...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藻类残体随流运动,容易在退水闸、分水口等突扩断面位置沉积,需要经常进行清淤工作。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1组工况的藻类残体颗粒静水沉降试验和24组工况的不同模型材料、不同粒径的静水沉降试验,研究藻类残体颗粒的沉降和比重特性,探究不同模型材料沉降特性,并选择适宜野外漂流示踪试验的模型材料。结果表明,藻类残体颗粒的静水沉速为0.008 m/s,在水中的比重为1.004。同一比重的模型材料,粒径越大静水沉速也越大。相近或相同粒径的模型材料,比重越大静水沉速也越大,比重较小的模型材料,静水沉速随粒径增长的斜率较小。奇亚籽的平均粒径为3.5 mm、平均比重为1.05、平均静水沉速为0.017 m/s,其物理属性和水动力属性都与藻类残体颗粒相近,可作为南水北调干渠等藻类残体颗粒的野外漂流示踪试验材料。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藻类防控与高效清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残体 静水沉速 模型颗粒 比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基于黏结颗粒模型的特厚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许永祥 王国法 +4 位作者 李明忠 何明 张金虎 周昌台 韩会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17-3328,共12页
基于榆神矿区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条件,针对散体颗粒模型在埋深较浅的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模拟中顶煤冒放情况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对比黏结颗粒模型与无黏结散体颗粒模型力学性质,讨论两种模型适用条件,得出黏结颗粒模型更适... 基于榆神矿区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条件,针对散体颗粒模型在埋深较浅的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模拟中顶煤冒放情况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对比黏结颗粒模型与无黏结散体颗粒模型力学性质,讨论两种模型适用条件,得出黏结颗粒模型更适合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模拟。阐述了黏结颗粒模型的建模和模拟过程:岩层内部采用平行黏结颗粒模型以模拟层内整体块体力学特性,层间采用光滑节理模型以模拟结构面力学性质;通过Fish语言和伺服控制原理实现液压支架初撑阶段、增阻阶段和恒阻阶段不同工况的模拟;根据支架顶梁位态采用逆向运动学方法更新支架整体位姿;通过Fish语言实现尾梁的不同幅度摆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覆岩可形成下位基本顶不稳定砌体梁结构和上位基本顶稳定砌体梁结构,顶板来压步距介于10~20 m;顶煤破碎度和冒放性具有双周期性(走向周期与周期来压步距一致,表现为来压期间顶煤破碎较充分、冒放性好,优于非来压期间;垂向周期与顶煤层位相关,表现为下位顶煤破碎充分、冒放性好,优于上位顶煤);工作面煤壁整体稳定性较好,来压期间会出现煤壁破坏现象;液压支架总体处于较高的工作阻力状态;不同块度的顶煤冒放过程中可能形成小块度瞬时动态松散拱结构、中等块度不稳定拱结构和大块度稳定拱结构,尾梁成拱可采用"小拱小摆、大拱大摆"对策高效破拱,掩护梁成拱则需移架才可破拱。超大采高综放开采实践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情况一致,黏结颗粒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埋深较浅的坚硬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冒放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本研究可为坚硬煤层顶煤冒放性和顶板覆岩结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力学模型选择依据,为模拟过程实现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坚硬煤层 综放开采 黏结颗粒模型
下载PDF
基于颗粒尺度的离散颗粒传热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卜昌盛 陈晓平 +1 位作者 刘道银 段钰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704,共7页
颗粒间传热在诸多工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详细考虑颗粒间传热机理,对颗粒间各传热途径建模,包括颗粒内部导热、颗粒粗糙表面传热、颗粒表面气膜及接触颗粒间隙气膜传热,并与离散颗粒模型(DEM)耦合,建立颗粒尺度下离散颗粒传热... 颗粒间传热在诸多工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详细考虑颗粒间传热机理,对颗粒间各传热途径建模,包括颗粒内部导热、颗粒粗糙表面传热、颗粒表面气膜及接触颗粒间隙气膜传热,并与离散颗粒模型(DEM)耦合,建立颗粒尺度下离散颗粒传热模型。以固定床为对象,考察颗粒粒径、颗粒比热容、颗粒热导率及压缩负载对固定床有效传热系数的影响,并将本文计算值和文献的实验值及模型预测值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定量预测固定床有效传热系数。本文建立的离散颗粒传热模型为合理预测颗粒体系内的传热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尺度 离散颗粒模型 传热 固定床
下载PDF
三维梁-颗粒模型与岩石材料细观力学行为模拟 被引量:32
10
作者 邢纪波 俞良群 王泳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7-630,共4页
建立了三维梁-颗粒模型, 用以模拟岩石材料的细观力学行为。在此模型中, 岩石材料被随机地离散成一系列的颗粒单元, 相邻颗粒单元的形心由弹脆性的梁单元连接, 以考虑材料的连续性。材料的无序性通过改变颗粒单元的尺寸、位置或梁... 建立了三维梁-颗粒模型, 用以模拟岩石材料的细观力学行为。在此模型中, 岩石材料被随机地离散成一系列的颗粒单元, 相邻颗粒单元的形心由弹脆性的梁单元连接, 以考虑材料的连续性。材料的无序性通过改变颗粒单元的尺寸、位置或梁单元的力学性质来实现。算例表明, 该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出岩石材料性质对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 以及裂纹扩展过程中所伴随的损伤局部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梁-颗粒模型 数值模拟 细观力学行为 岩石
下载PDF
颗粒轨道模型用于烟气脱硫喷淋塔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喆 田贺忠 +2 位作者 郝吉明 张华 刘汉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模拟喷淋塔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气相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喷淋液滴用颗粒轨道模型描述.综合考虑颗粒受力分析、颗粒湍流扩散以及气液两相耦合3方面影响因素对颗粒轨道模型进行设置,从液...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模拟喷淋塔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气相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喷淋液滴用颗粒轨道模型描述.综合考虑颗粒受力分析、颗粒湍流扩散以及气液两相耦合3方面影响因素对颗粒轨道模型进行设置,从液滴粒径分布、液滴出口速度、喷淋夹角3个方面对喷嘴射流源进行精确定义.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轴向气速分布均匀;中空锥形的喷嘴设计使喷淋液形成伞状雨帘,有效防止烟气短流;塔内液滴浓度分布存在中间高、边缘低的问题,可通过改进喷嘴布置方案加以改进;颗粒轨道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喷淋塔内两相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轨道模型 烟气脱硫 喷淋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模型的花岗岩压缩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学朋 王刚 +3 位作者 蒋宇静 吴学震 王者超 黄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9-105,共7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以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库地下洞库的花岗岩室内试验测试为背景,借助PFC2D(particle flow code)的黏结颗粒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建立双轴压缩模型。以花岗岩室内试验的宏观力学参数和破坏形态为参照,通过"... 基于颗粒流理论,以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库地下洞库的花岗岩室内试验测试为背景,借助PFC2D(particle flow code)的黏结颗粒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建立双轴压缩模型。以花岗岩室内试验的宏观力学参数和破坏形态为参照,通过"试错法"得出黏结颗粒模型相对应的细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模拟试验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室内试验值吻合较好,BPM模型由于选用圆形颗粒导致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室内试验值相比有一定偏差。模拟试验与室内试验的试件破坏形态均以单斜面剪切破坏为主。采用校准的细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应用BPM模型再现花岗岩压缩试验全过程,深入分析微裂纹萌生演化及能量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压缩过程中岩石试件内裂纹扩展主要经历平稳发展-急剧增加-平稳发展3个阶段;变形过程中,花岗岩试件边界能、应变能、黏结能、摩擦能及动能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很好地解释花岗岩受力破坏的细观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理论 黏结颗粒模型(BPM) 试错法 微裂纹 能量耗散
原文传递
提升管内气固两相双组分颗粒流动的离散颗粒硬球模型的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云华 何玉荣 +2 位作者 陆慧林 叶校圳 鹿高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8-616,共9页
基于离散颗粒(DPM)硬球模型,数值模拟提升管内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湍流流动行为。应用Vreman的亚格子尺度(SGS)模型模拟气体湍流,建立考虑不同颗粒加速度效应的两颗粒碰撞最小时间计算模型。数值模拟预测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速度和浓度分... 基于离散颗粒(DPM)硬球模型,数值模拟提升管内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湍流流动行为。应用Vreman的亚格子尺度(SGS)模型模拟气体湍流,建立考虑不同颗粒加速度效应的两颗粒碰撞最小时间计算模型。数值模拟预测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速度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颗粒具有高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而大颗粒具有低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在床中心区域,小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出现3个峰值,对于大颗粒轴向速度仅出现两个峰值。在壁面区域大颗粒和小颗粒速度均出现两个峰值。沿床径向方向呈现床中心颗粒浓度低、壁面区域颗粒浓度高的环核流动结果。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颗粒浓度沿径向和床高分布趋于均匀。在床中心区域模拟计算轴向颗粒速度、颗粒浓度和RMS速度与文献实验结果相吻合。在提升管内气体湍流对小颗粒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颗粒间碰撞作用对颗粒相流动的影响大于气相湍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颗粒模型 大涡模拟 双组分 提升管
下载PDF
颗粒流体两相流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4
作者 王维 李佑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本文介绍了颗粒流体两相流动的特征及其模拟方法 ,重点论述了拟流体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并对两相流动模拟中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两相流 拟流体模型 颗粒模型 颗粒流体
下载PDF
基于颗粒模型的二维矩形模腔粉末微注射成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煜 李益民 +3 位作者 夏卿坤 何浩 张建光 肖燕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以颗粒模型理论为基础对粉末微注射成型二维矩形模腔填充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发现了粉末微注射成型的流动主要呈现环状波形效应,波形中心颗粒存在较大的挤压接触力,流动前沿的颗粒则较好地保留在界面前沿,未发生大... 以颗粒模型理论为基础对粉末微注射成型二维矩形模腔填充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发现了粉末微注射成型的流动主要呈现环状波形效应,波形中心颗粒存在较大的挤压接触力,流动前沿的颗粒则较好地保留在界面前沿,未发生大的侧向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微注射成型 颗粒模型 波形效应
下载PDF
混凝土随机颗粒模型的网格自动剖分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宝庭 宋玉普 赵国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5-450,共6页
基于计算几何学原理,用一容易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接受的方法,实现了对混凝土随机颗粒模型三角形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剖分;这个网格可以被各种数值方法所采用.同时自动形成Voronoi图的方法。
关键词 网格 三角剖分 混凝土 随机颗粒模型 自动剖分
下载PDF
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的运动特性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刚 池涌 +2 位作者 蒋旭光 刘炳池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95-1200,共6页
为了研究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的运动特性,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操作条件(如回转窑转速、倾角、给料速率等)对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停留时间等运动特性的影响,利用散体颗粒理论和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反映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的运动特性的颗粒... 为了研究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的运动特性,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操作条件(如回转窑转速、倾角、给料速率等)对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停留时间等运动特性的影响,利用散体颗粒理论和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反映颗粒物料在回转窑内的运动特性的颗粒随机轨迹运动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在回转窑低填充率(小于10%)条件下给料速率对窑内物料运动特性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固体颗粒状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随机颗粒轨迹模型是一种预测回转窑内颗粒物料运动平均停留时间和平均体积流率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颗粒物料 运动特性 颗粒轨迹模型 给料速率
下载PDF
修正颗粒模型求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 被引量:3
18
作者 琚行松 赵红丽 +1 位作者 芮玉兰 梁英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3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修正颗粒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用稀释法求得了水/span-80+异戊醇/环己烷W/O型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包括水内核半径Rw、颗粒有效半径Re、界面层厚度le、表面活性剂平均聚集数ns、颗粒总数Ne等;并求出了异戊醇从连续相(C)转... 提出了一种修正颗粒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用稀释法求得了水/span-80+异戊醇/环己烷W/O型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包括水内核半径Rw、颗粒有效半径Re、界面层厚度le、表面活性剂平均聚集数ns、颗粒总数Ne等;并求出了异戊醇从连续相(C)转移到界面层(i)的自由能变化ΔGc0→i.计算结果表明,微乳液颗粒有效半径随着水与有效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的比w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稀释法 结构参数 颗粒模型 SPAN-80
下载PDF
悬浮颗粒数值模拟模型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孔清 龚光彩 +2 位作者 汤广发 邹声华 刘何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共5页
分析了目前气粒两相流模拟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型,针对洁净室内悬浮颗粒极为稀疏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颗粒模型,该模型中将颗粒相处理为连续介质,采用当地颗粒湍流动能与浓度梯度来模拟颗粒的扩散。用此模型对全顶棚送风下部两侧... 分析了目前气粒两相流模拟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型,针对洁净室内悬浮颗粒极为稀疏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颗粒模型,该模型中将颗粒相处理为连续介质,采用当地颗粒湍流动能与浓度梯度来模拟颗粒的扩散。用此模型对全顶棚送风下部两侧回风洁净室内悬浮颗粒的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浓度模型模拟所得结果比较发现,改进模型不但在精度方面有明显提高,而且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洁净室 改进颗粒模型
下载PDF
离散颗粒多尺度分级模型与破碎模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楚锡华 李锡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在所建议传统离散颗粒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多尺度分级模型,定义了不同尺度的基本颗粒和颗粒簇模拟颗粒破碎现象.在统计断裂力学W e ibu ll分布公式基础上利用名义应力给出了多尺度分级模型意义下颗粒破碎概率;结合颗粒簇的解簇模型建议了... 在所建议传统离散颗粒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多尺度分级模型,定义了不同尺度的基本颗粒和颗粒簇模拟颗粒破碎现象.在统计断裂力学W e ibu ll分布公式基础上利用名义应力给出了多尺度分级模型意义下颗粒破碎概率;结合颗粒簇的解簇模型建议了一个可模拟颗粒破碎的多尺度分级离散颗粒模型.数值例题初步显示了所建议模型模拟颗粒破碎现象的有效性.并利用所提出的名义有效应变和名义体积应变显示了颗粒破碎过程对颗粒材料结构物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颗粒模型 破碎 解簇 诱导应力 破碎概率 颗粒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