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2
作者 孔祥书 郑文刚 +3 位作者 张馨 王明飞 单飞飞 赵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7,共9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作为预测模型,将菇房内部热平衡方程纳入损失函数中,实现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温度预测方法。然后,基于模型输出与参考轨迹的偏离程度和设备控制量建立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改进型Adam算法快速地求解出空调在控制时域内的最优控制序列,实现菇房空调能耗最优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数据驱动的GRU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菇房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提高18%,均方根误差可控制在0.10℃内。与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优化算法相比,改进型Adam算法适应度值降低6%,与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比(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 NSGA-Ⅱ)运算时长减少81%。与传统的阈值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跟踪精度提高63%,控制精度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73%,空调能耗平均降低了12%。该研究为菇房空调的节能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模型预测控制 深度学习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模型 菇房
下载PDF
基于载荷-位移协同控制的机翼风洞模型随动加载单元设计
3
作者 张凯航 曲文智 +2 位作者 池鸿刚 杨睿 孙士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对机翼风洞模型进行静强度试验,可以防止模型在风洞试验时发生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机翼模型大变形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随动加载装置,采用载荷-位移协同控制方法进行精准加载,保证模型发生大变形时翼面加载点受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模... 对机翼风洞模型进行静强度试验,可以防止模型在风洞试验时发生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机翼模型大变形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随动加载装置,采用载荷-位移协同控制方法进行精准加载,保证模型发生大变形时翼面加载点受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模型表面,通过机构-结构联合仿真和相关试验对加载单元原理与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加载单元原理正确,控制方法能够满足加载载荷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方向的跟随性,高效可行,为机翼风洞模型的静强度试验提供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型 强度试验 大变形 随动加载 协同控制 机构-结构联合仿真
下载PDF
“模糊-冲突”模型下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模式及其转换
4
作者 李承伟 周伟 刘转青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政策属性决定其执行模式,是影响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整“模糊-冲突”属性,探索执行模式的动态转换是纾解当前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困境的有益尝试。以逻辑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阐释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模式转换的理论框架与实... 政策属性决定其执行模式,是影响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整“模糊-冲突”属性,探索执行模式的动态转换是纾解当前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困境的有益尝试。以逻辑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阐释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模式转换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进路。研究认为,基于属性识别的模式分类是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模式转换的基点,立足具体情境的支配性要素修正是模式转换的关键,“模糊-冲突”的属性调整是模式转换的基本遵循。在厘清模式转换基本逻辑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执行的基层经验,提出模式转换启示:高位推动,催生模式转换动力;共同体建设,减少模式转换阻滞;数字赋能,提升模式转换效率;制度建设,缓释模式转换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冲突”模型 学校体育政策 执行模式 转换逻辑 “双减”政策
下载PDF
木-混凝土螺栓连接力学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模型
5
作者 熊海贝 武喆 +2 位作者 欧阳禄 王治方 陈佳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8,共15页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保证木-混凝土混合结构中两种材料协同工作的基础.为研究常用工程木-混凝土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分别选用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混凝土螺栓连接和云杉-松木-冷杉(Spruce Pine Fir,SPF)...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保证木-混凝土混合结构中两种材料协同工作的基础.为研究常用工程木-混凝土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分别选用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混凝土螺栓连接和云杉-松木-冷杉(Spruce Pine Fir,SPF)规格材-混凝土螺栓连接作为试验对象,设计了27组单调加载试验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归纳并对比了两类木-混凝土螺栓连接的典型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木-混凝土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大小与螺栓屈服模式相关,CLT-混凝土螺栓连接相较于SPF-混凝土螺栓连接更易发生双铰破坏,且CLT-混凝土螺栓连接具有更好的延性.基于对两类连接力学性能差异的影响机理分析,考虑钢垫板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引入CLT等效截面,提出了木-混凝土螺栓连接的承载力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的平均误差为12.18%,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木-混凝土螺栓连接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螺栓连接 破坏模式 力学性能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光-氢-储耦合系统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硕 吴旭 +1 位作者 马速良 李成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3,共11页
针对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对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光—氢—储”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出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中,氢能源系统包括PEM电解槽、氢燃料电池和储氢罐... 针对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对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光—氢—储”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出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中,氢能源系统包括PEM电解槽、氢燃料电池和储氢罐,其次,根据光—氢—储耦合系统的功率平衡方程,构建出状态空间模型,以PEM电解槽功率、氢燃料电池功率作为控制量,明确系统中的多种约束条件,将MPC优化问题调整为二次规划(QP)问题进行求解,利用s-function函数模块构建MPC控制器,完成了系统的闭环仿真。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MPC实时功率分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耦合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实时功率分配 系统闭环仿真
下载PDF
基于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
7
作者 帅怡 李维斌 晏沔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为匹配中国环流三号装置磁体线圈功率和能量需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放电策略。以环向场线圈为储能系统输出端负载,建立系统预测模型,根据电池、超级电容特性和负载能量需求设计目标函数,实时求解最优... 为匹配中国环流三号装置磁体线圈功率和能量需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放电策略。以环向场线圈为储能系统输出端负载,建立系统预测模型,根据电池、超级电容特性和负载能量需求设计目标函数,实时求解最优开关序列。对电池储能子系统、超级电容储能子系统分别采用长周期慢控、短周期快控,实现电池稳定放电和超级电容瞬态响应。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验证,混合储能系统稳定输出满足负载需求的平顶电流,其电流纹波为0.22%,验证控制策略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CUK变换器 电池-超级电容 磁体线圈
下载PDF
基于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充 张伟 +2 位作者 李泽亚 赵挺生 张耀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下的创新型安全生产管控模式,从安全信息学的角度分析安全管控过程中的信息流动特点,提出安全生产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模式;基于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分析安全管控过程中安全决策偏差和滞... 为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下的创新型安全生产管控模式,从安全信息学的角度分析安全管控过程中的信息流动特点,提出安全生产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模式;基于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分析安全管控过程中安全决策偏差和滞后的机制,提出安全管控系统性能改进的思路;结合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特点和数字化技术优势,阐述数字化技术在信息感知传递、安全信息解释和安全行为引导等3个方面的赋能依据,以及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和多层级管控等3个方面的赋能途径,并提出具备智能决策、敏捷响应、弹性扩展和人机协同特点的安全生产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模式;在紧急事件、短周期管控、长周期管控3类场景中,对应用智能管控模式前后的安全事件响应进行时效性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安全管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 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 管控模式 安全生产 安全信息学
原文传递
基于MPC的户用光-储系统容量配置及运行优化模型
9
作者 齐国民 李天野 +5 位作者 于洪 卢博伦 马宝中 张文欣 吴恩同 肖先瑶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分布式光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阶梯-峰谷电价体系下居民户用光-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问题。首先,介绍了户用光-储系统的结构和电价体系。其次,以户用光-储系统的投资成本和... 分布式光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阶梯-峰谷电价体系下居民户用光-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问题。首先,介绍了户用光-储系统的结构和电价体系。其次,以户用光-储系统的投资成本和年运行维护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光伏和储能的最优容量配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阶梯-峰谷电价对用户长时间尺度用能策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户用光-储系统双层滚动优化运行算法。其中,上层模型为基于阶梯电价、以年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年滚动优化,下层模型为基于峰谷电价、以日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的日滚动优化;下层模型中光伏和储能的运行方案以上层优化结果为参照,并修正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系统状态偏差。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推迟高阶梯电价的使用时刻,有效提高居民用户的整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光-储系统 阶梯-峰谷电价体系 容量配置 模型预测控制 运行优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漂浮式海上风机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艳峰 杨锡运 王忻哲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磁转矩和桨距角作为控制变量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允许非零度桨距角下风机用做动能缓冲,在平滑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少变桨动作量。为证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多种风场景下,与增益调度PI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漂浮式海上风机在满足发电功率平稳性的同时减缓了漂浮平台的俯仰运动,可有效降低漂浮式海上风机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漂浮式海上风机 模型自适应控制 转矩-变桨协调控制
下载PDF
一种三电平NPC整流-逆变调速系统的无权重系数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1
作者 田亚卓 张勇军 +2 位作者 肖雄 刘辰伟 郭强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7-2268,共12页
针对异步电机三电平中点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整流–逆变驱动系统的高性能高效控制,搭建了三电平整流–逆变系统的预测与损耗模型,构建了包含中点电压平衡与损耗优化的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并行结构的无权重系数模型... 针对异步电机三电平中点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整流–逆变驱动系统的高性能高效控制,搭建了三电平整流–逆变系统的预测与损耗模型,构建了包含中点电压平衡与损耗优化的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并行结构的无权重系数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传统的序列模型预测控制中引入了直流母线中点电压和变换器开关频率控制,构建了包含多个控制目标的统一代价函数.根据整流–逆变系统在运行中对各控制目标的实际需求,将代价函数中的多个控制目标分为主要和次要控制目标并归类为两个序列优化集,对不同的序列集进行顺序优化.在相同的序列集内部,采用自适应并行寻优来选择最优开关状态,保证了同级序列内各控制目标的同步优化,避免了权重系数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参数鲁棒性,并能有效控制中点电压波动和降低系统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整流-逆变 三电平 模型预测控制 损耗
下载PDF
考虑源-荷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荷储优化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12
作者 黄健 侯健生 +2 位作者 金坚锋 王赢聪 马永真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3期17-20,42,共5页
随着分布式电网和储能系统的加入,若是不能进行有效的协同控制,将直接影响供电稳定,提高供电成本。面对这一问题,研究一种考虑源-荷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荷储优化协同控制方法。通过描述源-荷-储互动问题,建立分布式电源模型和储能系统模... 随着分布式电网和储能系统的加入,若是不能进行有效的协同控制,将直接影响供电稳定,提高供电成本。面对这一问题,研究一种考虑源-荷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荷储优化协同控制方法。通过描述源-荷-储互动问题,建立分布式电源模型和储能系统模型。然后联合协同运行成本和负荷波动构建多目标控制模型,在两个约束条件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取目标模型最优解,得到新型电力系统荷储优化协同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协同控制方法应用下,三种交互运行场景的电力系统运行成本达到最低值、负荷波动达到最小值。所研究方法的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互动 新型电力系统 目标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荷储优化 协同控制方法
下载PDF
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配电网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13
作者 刘政 陈佳佳 赵艳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7,共8页
针对高比例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在综合考虑有功和无功成本的基础上,基于Fish⁃er-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可再... 针对高比例具有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在综合考虑有功和无功成本的基础上,基于Fish⁃er-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集,进而构建表征不确定性下收益的期望-偏度模型和表征不确定性风险的方差模型。然后,建立权衡收益和风险的三阶近似矩效用函数,提出基于均值-方差-偏度的有功-无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协调优化框架。最后,基于线性化潮流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在改进的IEEE-37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经济运行与电压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均值-方差-偏度模型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倩 易紫辉 +2 位作者 潘立玉 黄盈莹 邓婷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6期354-357,36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behavior, COM-B)的护理干预在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behavior, COM-B)的护理干预在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CO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t=3.380,P<0.001;t=26.907,P<0.001),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t=-12.019,P<0.001),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t=9.899,P<0.001)。结论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的干预能够改善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效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血糖控制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的Web应用程序框架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文新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年第4期358-360,共3页
根据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设计模式,提出一个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该框架可简化web应用程序的开发,便于web页面和业务逻辑的修改和复用,增加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最后以一个汽车4S店配件采购订单模块为例,验证了这种开发框架... 根据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设计模式,提出一个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该框架可简化web应用程序的开发,便于web页面和业务逻辑的修改和复用,增加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最后以一个汽车4S店配件采购订单模块为例,验证了这种开发框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视图-控制模式 WEB应用程序 框架 程序设计
下载PDF
基于机-土耦合模型的铁路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阳升 蔡德钩 +3 位作者 安再展 魏少伟 闫宏业 姚建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连续压实技术可有效保障路基压实质量,但由于连续压实检测方法和常规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相差较大,导致现场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限制了连续压实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建立连续压实检测结果与路基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压路机行驶... 连续压实技术可有效保障路基压实质量,但由于连续压实检测方法和常规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相差较大,导致现场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限制了连续压实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建立连续压实检测结果与路基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压路机行驶的机-土耦合模型,并提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分析了土体剪切模量对振动轮加速度时频域特性、机-土相互作用力以及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影响,并与路基碾压足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机-土系统的动力特性。基于机-土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铁路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实现了根据铁路路基设计参数直接确定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合格值,为铁路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路基 -土耦合模型 连续压实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风火打捆传统直流外送系统中控制环节对轴系-控制交互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春义 刘晓颖 +1 位作者 吕乃航 张加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63-3475,I0010,共14页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场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系统可能会激发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文章首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值分析法识别出LCC-HVDC...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场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系统可能会激发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文章首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值分析法识别出LCC-HVDC定电流、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是影响轴系-控制交互模式的关键控制环节。然后,通过推导系统传递函数,提取出反映LCC-HVDC定电流和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对轴系-控制交互模式影响的多条关键控制路径,包括HVDC定电流控制路径、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路径和两者间交互控制路径。进一步,定量计算每条作用路径在轴系-控制交互模式处的阻尼系数,并通过相位补偿在关键控制路径上分别设计附加阻尼控制来提高对应阻尼系数,从而抑制火电机组轴系扭振。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 轴系-控制交互模式 关键控制环节 关键控制路径 附加阻尼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Bouc-Wen模型的肌腱-鞘结构非线性位置控制
18
作者 李炎清 周佛保 +3 位作者 程俭廷 王身宁 刘爱荣 陈炳聪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针对肌腱-鞘结构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严重摩擦、间隙滞后等非线性因素导致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ucWen模型的非线性位置控制器。首先,根据Bouc-Wen模型对肌腱-鞘结构的迟滞进行建模;其次,在输出位置反馈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 针对肌腱-鞘结构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严重摩擦、间隙滞后等非线性因素导致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ucWen模型的非线性位置控制器。首先,根据Bouc-Wen模型对肌腱-鞘结构的迟滞进行建模;其次,在输出位置反馈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迟滞观测器以补偿系统的非线性干扰;然后,根据迟滞观测器构建了非线性控制器以实现远端的精确位置控制。同时,还利用Lyapunov稳定性准则分析和证明了肌腱-鞘系统的稳定性和有界收敛性;此外,还考虑了远端外部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器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肌腱-鞘结构的精确控制性能,还能有效抑制外部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与常见的逆前馈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正弦信号的跟踪误差方面表现出色,其峰值仅为0.011 rad,相较于常规情况下的0.251 rad,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鞘结构 间隙滞后 BOUC-WEN模型 非线性控制
下载PDF
趣味游戏结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治疗配合度及症状控制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红梅 高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趣味游戏结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治疗配合度及症状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科收治的15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趣味游戏结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治疗配合度及症状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科收治的15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趣味游戏结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活动受限、喘息症状、患儿对哮喘控制及自我评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症状、情感功能及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趣味游戏结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护理模式能提高哮喘患儿治疗配合度及症状控制效果,也能促进肺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游戏 家庭教育-环境改良护理模式 哮喘 治疗配合度 症状控制情况
下载PDF
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洋 房金静 +1 位作者 李肖肖 张少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ACOS患者500例,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2021年5月至...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ACOS患者500例,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门诊实施予常规药学服务管理方案,230例)和路径管理组(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门诊实施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270例),均管理6个月。结果 路径管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00%(P <0.05)。路径管理组患者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药物品种数、临床有效控制率[呼吸困难量表(mMRC)、COPD疾病评分法(CAT)]、住院时间、月均药品费用、月均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用药信念调查问卷(BMQ)和哮喘安全控制评分法(ACT)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路径管理组的药学服务满意度为82.2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22%(P <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ACO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促进合理用药,增强用药信念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临床用药及住院费用,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服药依从性 疾病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