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直流变压器控制模式切换的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1
作者 周念成 范炳昕 +2 位作者 廖建权 周亦尧 王强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186,共11页
直流变压器(DCT)是实现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互联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对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电能质量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DCT控制模式切换的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首先,介绍了DCT的拓扑及控制方式,推导了不同控制模式下的DC... 直流变压器(DCT)是实现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互联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对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电能质量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DCT控制模式切换的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首先,介绍了DCT的拓扑及控制方式,推导了不同控制模式下的DCT端口电压电流传递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约束方程,建立含DCT的直流配电网简化模型,分析了DCT不同控制模式对网络运行的影响。然后,将不同控制模式下DCT端口传递矩阵嵌入潮流计算方程,建立以系统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电网安全运行及储能约束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并给出求解流程。最后,利用修改的IEEE直流配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直流配电网 优化运行 控制模式切换
下载PDF
考虑时滞因素的负载口独立系统模式切换平稳性研究
2
作者 陈俊翔 姜宏达 +1 位作者 孔祥东 艾超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5,共12页
负载口独立阀在液压系统中实现进出节流口解耦控制,可支持多种控制模式,但由于切换时系统动态响应和控制器时延易导致系统模态与控制器模式异步,引发压力冲击和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口独立系统的稳定切换策略,该策略引入“慢切... 负载口独立阀在液压系统中实现进出节流口解耦控制,可支持多种控制模式,但由于切换时系统动态响应和控制器时延易导致系统模态与控制器模式异步,引发压力冲击和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口独立系统的稳定切换策略,该策略引入“慢切换”思想,考虑系统时延并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基于模态相关平均驻留时间提出异步切换系统动态驻留时间的边界值求解方法。相比于传统平均驻留时间方法,该方法得到了更短驻留时间,解决了线性切换系统异步切换下的稳定控制问题,既保证了切换瞬间的稳定性,又能减小驻留时间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基于抢险救援车斗杆挖掘动作进行控制策略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存在时滞情况下,模式切换前后液压系统压力冲击减小80%以上,执行器速度振荡幅值降低接近20%,有效改善了抢险救援车执行机构的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模式切换 负载口独立 压力/流量控制
下载PDF
构网型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平滑模式切换策略
3
作者 代鹏程 张兴 谢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9-1598,I0006-I0008,共13页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法确定了平滑模式切换原则,结合切换扰动对直流电压的传递函数和切换扰动本身,分析了直流电压暂态冲击的成因。然后,基于该分析,提出了直接切换方案以解决稳态工作点的阶跃扰动问题,但仍存在电流指令随机扰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延时切换方案,通过延迟切换信号使得电流指令扰动最小化。RT-LAB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切换方案能够大幅改善直流电压的暂态冲击,延时切换方案能进一步保证切换过程平滑无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 直流电压同步 跟网 构网 模式切换 稳态工作点
原文传递
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翟秀丽 王雷 +3 位作者 李传龙 许长贺 赵威 赵路洋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提高整车经济性,提出一种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以重型商用牵引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动力性指标开展了整车部件关键参数设计,以发动机最优控制为基本原则,制定了整车顶层工作模式及子工作模式的切换规则。最后,利用Simulink编写... 为提高整车经济性,提出一种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以重型商用牵引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动力性指标开展了整车部件关键参数设计,以发动机最优控制为基本原则,制定了整车顶层工作模式及子工作模式的切换规则。最后,利用Simulink编写模式切换策略控制程序,基于Cruise建立整车经济性仿真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动力构型的车辆在快运工况和煤炭运输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均低于传统燃油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排 混合动力汽车 模式切换 重型商用车
下载PDF
基于离合器滑摩扭矩估计的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船舶模式切换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程 陈俐 傅圣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9-1497,共9页
在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船舶由纯电到混动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合器的滑摩作用来完成动力的耦合,然而离合器滑摩扭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名义值偏离实际值,使得基于名义值的模式切换控制失效,造成传动轴系冲击。针对上述问题... 在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船舶由纯电到混动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合器的滑摩作用来完成动力的耦合,然而离合器滑摩扭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名义值偏离实际值,使得基于名义值的模式切换控制失效,造成传动轴系冲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滑摩扭矩估计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采用扰动观测器与未知输入观测器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离合器滑摩扭矩的估计,并基于估计值设计了驱动电机以及天然气发动机扭矩控制律。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离合器滑摩扭矩估计方法有较好的估计效果,基于估计值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轴系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电混合动力船舶 模式切换 扭矩估计 离合器
下载PDF
模式切换结合模糊PWM的气动容腔压力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国鑫 李帅鹏 +1 位作者 虞启辉 张家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容腔压力是管路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用高速开关阀代替普遍使用的比例阀进行压力调控,可大幅降低系统成本。针对单腔双阀压力跟踪系统,提出了一种模式切换结合模糊PWM的气动容腔压力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超调,降低调节时间,提高... 容腔压力是管路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用高速开关阀代替普遍使用的比例阀进行压力调控,可大幅降低系统成本。针对单腔双阀压力跟踪系统,提出了一种模式切换结合模糊PWM的气动容腔压力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超调,降低调节时间,提高压力跟踪性能。首先由模糊控制器根据偏差给出占空比指令,然后通过引入PWM将开关量转换为连续量调节,进而通过快速切换开关阀的工作模式实现容腔内压力的精细化调节。仿真结果表明: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0.6%,峰值时间0.15 s,调节时间0.16 s,同时能够很好的跟踪上0.5 Hz的谐波信号,与当前控制策略相比,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均有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切换 模糊PWM 压力控制 高速开关阀
下载PDF
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及其性能客观评价
7
作者 李豪迪 赵治国 +1 位作者 唐鹏 侯永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81,共13页
针对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尚不明确且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模式切换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及其性能客观评价方法。首先,结合动力传动系统高动态性能测试台架,建立了考虑转矩过零、齿轮副啮... 针对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尚不明确且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模式切换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及其性能客观评价方法。首先,结合动力传动系统高动态性能测试台架,建立了考虑转矩过零、齿轮副啮合时变刚度、齿隙及驱动电机转矩脉动的功率分流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瞬态扭振模型;其次,研究了DHT模式切换过程转矩过零变化机理,提出了考虑转矩过零次数和模式切换时间的连续瞬态冲击性能时域评价指标,并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建立了基于冲击度时频特性的频域评价指标;最后,以纯电动向功率分流混动模式切换过程为例,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不同加速踏板开度和齿隙影响下的连续瞬态冲击性能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功率分流DHT动力输出端转矩频繁过零和齿隙间的耦合作用是引发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的主要原因,减小齿隙可降低最大振幅频率100~200 Hz范围内的连续瞬态冲击;同时,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对比,得到了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性能优化参数,本研究可为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平顺性协调控制策略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流 混合动力系统 模式切换 连续瞬态冲击 客观评价
下载PDF
驱动系统效率最优的并联混合动力商用车模式切换及换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严正峰 蒋光宗 姚明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63,共10页
为提高搭载自动变速器的并联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油经济性,以驱动系统效率最优为目标,提出一种新的驱动模式边界划分和挡位边界划分方法。制定了基于效率最优的模式切换及换挡控制策略,并在中国重型商用车行驶工况下对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进... 为提高搭载自动变速器的并联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油经济性,以驱动系统效率最优为目标,提出一种新的驱动模式边界划分和挡位边界划分方法。制定了基于效率最优的模式切换及换挡控制策略,并在中国重型商用车行驶工况下对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不仅能够维持电池荷电状态的平衡,且百公里油耗比电辅助控制策略低11.2%,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策略 边界划分方法 模式切换 换挡规律 混合动力商用车
下载PDF
基于模式切换的互联空气悬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莹 马世典 李臣旭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互联空气悬架性能,设计了一种互联模式切换策略,该策略首先建立互联空气悬架整车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平顺性和操稳性性能指标函数设计综合评价指标,利用不同连通模式下综合指标的变化规律,设计互联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最后进... 为进一步提高互联空气悬架性能,设计了一种互联模式切换策略,该策略首先建立互联空气悬架整车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平顺性和操稳性性能指标函数设计综合评价指标,利用不同连通模式下综合指标的变化规律,设计互联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最后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明显地改善互联空气悬架性能,提高乘车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空气悬架 动力学模型 综合评价指标 模式切换
下载PDF
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
10
作者 邹浩然 王三民 +2 位作者 何前进 王冀 陈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5-933,共9页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舰船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对舰船结构安全性及机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舰船中柴燃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纯扭动力学模型,采用MASTA软...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舰船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对舰船结构安全性及机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舰船中柴燃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纯扭动力学模型,采用MASTA软件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对燃气轮机单机驱动向柴燃联合驱动模式切换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寻找模式切换的最佳转速和输入扭矩,探究啮合刚度和双联轴扭转刚度对模式切换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模式切换时齿轮1的最佳转速为2250 r/min,齿轮7的最佳输入扭矩为3100 Nm;啮合刚度的增大范围在基础值的1~1.2倍时,可以减弱不同切换阶段各齿轮副的振动程度;只要保证双联轴的扭转刚度超过0.8倍的基础值,系统中各齿轮副的振动程度将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驱动 斜齿轮传动系统 模式切换 动态特性
下载PDF
混合动力机车运行模式切换辅助系统不停机研究
11
作者 郑勇 陈燕萍 王玉辉 《机车车辆工艺》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针对现有混合动力机车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辅助系统停机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剖析了发生辅助系统停机的原因,提出一种创新的混合动力机车运行模式切换过程辅助系统不停机方法。该方法通过混合动力机车各部件在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控制方式... 针对现有混合动力机车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辅助系统停机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剖析了发生辅助系统停机的原因,提出一种创新的混合动力机车运行模式切换过程辅助系统不停机方法。该方法通过混合动力机车各部件在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控制方式高度配合,同时按一定斜率线性下降/线性上升,以保证其中间直流回路电压稳定,消除中间直流电压波动对辅助逆变器控制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最终确保混合动力机车运行模式切换过程辅助系统不间断稳定供电。对2种控制方式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辅助系统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实现在运行模式切换时不停机,完成无缝切换,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机车 运行模式切换 励磁控制系统 辅助系统不停机
下载PDF
基于双模式切换的机载惯性/雷达组合导航方法
12
作者 张冬 邢福逸 +1 位作者 徐允鹤 钱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70-2778,共9页
针对机载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系统中,毫米波雷达测角随机常值误差会带来定位精度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式自适应双重切换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方法。将组合导... 针对机载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系统中,毫米波雷达测角随机常值误差会带来定位精度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式自适应双重切换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方法。将组合导航过程分为斜距角位置匹配与相对位置矢量匹配两个阶段,并对导航系统建模方法进行改进,将测角常值误差导致的位置误差从组合误差中分离出来。导航初阶段采用斜距角位置匹配模式,针对近距时滤波发散的问题,采用基于滑动窗方差判别的模式切换方法对切换条件进行实时判定,判定满足条件后自动切换组合模式为相对位置矢量匹配模式。以载机着陆为背景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组合导航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惯性导航系统 毫米波雷达 组合导航 模式切换
下载PDF
复合式空气悬架多模式切换终端滑模控制
13
作者 寇发荣 杨旭东 李盛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3,共11页
针对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在复杂工况下车身高度与悬架阻尼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多模式切换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考虑悬架系统非线性及外界干扰的影响,建立复合式空气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多模式切换控制器以确定不同... 针对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在复杂工况下车身高度与悬架阻尼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多模式切换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考虑悬架系统非线性及外界干扰的影响,建立复合式空气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多模式切换控制器以确定不同车身高度下的最优阻尼控制模式;采用未知输入观测器估计悬架系统状态量,并设计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输出对应模式下的电磁推力;最后,对多模式切换终端滑模控制策略下的悬架动态性能进行仿真与台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协调车身高度与悬架阻尼,提高车辆在复杂工况下的平顺性和操稳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被动悬架,系统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在时域和频域内分别降低了32.5%和33.7%,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空气悬架 模式切换 未知输入观测器 径向基神经网络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下载PDF
双轮足机器人运动模式切换规划算法与仿真
14
作者 蔡润铭 张爱民 周仁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31,共6页
针对传统轮足机器人运动稳定性差和两种运动模式切换难以可靠实现的问题,构造一种新的机器人构型,并分析其拟人足式步态。通过借鉴样条曲线平滑性与四元数球面插值,提出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无滑移运动模式切换规划模型。在保证硬件约束... 针对传统轮足机器人运动稳定性差和两种运动模式切换难以可靠实现的问题,构造一种新的机器人构型,并分析其拟人足式步态。通过借鉴样条曲线平滑性与四元数球面插值,提出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无滑移运动模式切换规划模型。在保证硬件约束、无滑移和关节运动平滑的前提下,旨在求解一个平滑且能耗较小的运动模式切换轨迹。通过建立时间矩阵、样条曲线和关节力矩之间的关系,降低求解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规划该机器人运动模式切换;与其他运动轨迹相比,该方法在能量消耗方面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足机器人 能量优化 运动模式切换 运动规划
下载PDF
微电网并网运行与孤岛运行模式切换的研究
15
作者 仇佳鑫 查翔 李妍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微电网灵活运行模式切换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微电网模式切换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并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模式切换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构建... 随着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微电网灵活运行模式切换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微电网模式切换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并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模式切换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构建安全、灵活的能源互联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运行模式切换 并网运行 孤岛运行 智能控制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串并联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16
作者 周阳彬 何继争 +2 位作者 黎宗智 吴浩东 覃建来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个能量源,汽车控制器在不同的工况需要协调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串联模式驱动也有并联模式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能量损耗不同,如何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一直都是多能源动力系统的关键。本论文首先...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个能量源,汽车控制器在不同的工况需要协调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串联模式驱动也有并联模式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能量损耗不同,如何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一直都是多能源动力系统的关键。本论文首先通过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间的速比关系,得出优化速比可以使得各部件间传递效率得到共同提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驱动模式的传递效率并得到平衡曲线,以此优化串并联模式切换时机,提升了整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源 能量传递效率 串并联 模式切换时机
下载PDF
三菱F4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17
作者 黄芝魁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为提升三菱F4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操作灵活性和能效,从而实现更可持续、高效的能源转化。首先介绍了各运行模式下的发电效率和热能排放特性,其中纯凝模式表现出较高的发电效率,而抽凝供热模式在发电效率和供热需求方面均具有优势。背... 为提升三菱F4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操作灵活性和能效,从而实现更可持续、高效的能源转化。首先介绍了各运行模式下的发电效率和热能排放特性,其中纯凝模式表现出较高的发电效率,而抽凝供热模式在发电效率和供热需求方面均具有优势。背压供热模式虽然发电效率较低,但通过强调供热,在废热综合利用方面表现出特殊优势。进一步,研究介绍了运行模式切换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切换前的准备工作,如SSS离合器的静态调试、系统参数调查与监测、切换路径规划等关键步骤。经验证,所提研究为三菱F4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模式切换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旨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菱F4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运行模式切换 发电效率 热能排放
下载PDF
园艺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商高高 秦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53,共8页
为确定多驱动模式的切换点,针对园艺电动拖拉机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根据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将电动拖拉机的驱动模式分为单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单独驱动模式,以及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其... 为确定多驱动模式的切换点,针对园艺电动拖拉机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根据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将电动拖拉机的驱动模式分为单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单独驱动模式,以及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其次,对电动拖拉机在典型作业模式下的整车负载转矩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分析了犁耕作业下,依据选取的模式切换点,制定相应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并对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下的双电机转矩分配进行研究;最后,搭建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多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有效,同时也实现了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下双电机转矩的最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电动拖拉机 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 模式切换 模式切换 转矩分配
下载PDF
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模式切换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万荣 杨泽华 《现代机械》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适应不同负载要求,构建了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的模式切换控制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控制器模型。通过联合仿真得出了液压缸活塞速度变化、液压缸活塞两端压力变化曲线。仿真对比了有... 为适应不同负载要求,构建了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的模式切换控制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控制器模型。通过联合仿真得出了液压缸活塞速度变化、液压缸活塞两端压力变化曲线。仿真对比了有、无切换模式下活塞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模式切换点将阻抗伸出模式切换至超越伸出模式,能提高活塞运动速度;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下的模式切换对活塞运动速度造成的冲击平缓。通过模式切换,可以在有限的系统条件下互补不同模式之间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口独立控制 模式切换 最佳模式切换 联合仿真
下载PDF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驱动模式切换控制 被引量:49
20
作者 赵治国 何宁 +1 位作者 朱阳 余卓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混合动力汽车存在多种驱动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中相关动力源输出转矩的协调控制对车辆动力性及驾驶性能有重要影响。以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驱动过程中的模式切换可能导致的驾驶性能变差问题,重点考察纯电动向四轮混... 混合动力汽车存在多种驱动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中相关动力源输出转矩的协调控制对车辆动力性及驾驶性能有重要影响。以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驱动过程中的模式切换可能导致的驾驶性能变差问题,重点考察纯电动向四轮混合驱动模式的切换过程,考虑动力耦合过程发动机和轮毂电机间动态特性的差异,设计出无扰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SimDriveline软件平台上建立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前向仿真模型,对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性能进行模拟。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可保证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力传递平稳性,有效地抑制了因动力耦合所造成的纵向冲击,在满足驾驶员需求转矩的前提下,提高了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轿车的驾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混合动力轿车 模式切换控制 实车道路试验 驾驶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