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9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拟定及仿真模拟过程 被引量:6
1
作者 戴丽玲 《昆明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40-43,96,共5页
数控机床是应用数字控制原理,以数值数据的形式描述操作命令,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作过程的机床,其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但又有其特点。本文在收集大量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几年来... 数控机床是应用数字控制原理,以数值数据的形式描述操作命令,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作过程的机床,其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但又有其特点。本文在收集大量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几年来从事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专业课理论教学以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一些切身经验,提出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选用的主流立式数控铣床和立式数控镗铣加工中心进行数控加工拟定加工工艺的合理方案,并借助国产CAD/CAM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工艺 模拟过程 方案拟定 仿真 数控机床 镗铣加工中心 立式数控铣床 工艺路线 实践活动 控制原理 操作命令 形式描述 工作过程 工艺规程 机床加工 机械加工 数控技术 理论教学 合理方案 高校教学 方案制定 专业课
下载PDF
VIC模型在柯街河流域降雨量—流量模拟过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艾夕辉 许建初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采用0.01°×0.01°为基本计算单位,以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拟时段。应用水文变量渗透模型反复推算,结果显示,水文站观测流量曲线基本与模型计算出的流量曲线一致。尽管存在数据可供性和模拟精确度的限制,水文变量渗... 采用0.01°×0.01°为基本计算单位,以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拟时段。应用水文变量渗透模型反复推算,结果显示,水文站观测流量曲线基本与模型计算出的流量曲线一致。尽管存在数据可供性和模拟精确度的限制,水文变量渗透模型仍然可以预测流域水文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量渗透能力模型(VIC模型) 降雨量 流量 模拟过程 柯街河流域
下载PDF
室内气流模拟过程中计算流体力学(CFD)的紊流模型评价和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力 解国珍 陈向东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论述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模拟室内空气的优越性,介绍几种紊流模型的性能以及各种模型在模拟室内空气流动时的适用性。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模型评价 模拟过程 室内气流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 室内空气流动 紊流模型 适用性
下载PDF
高速毛细管气相色谱监测模拟过程气流
4
作者 张民权 王亚平 《新疆化工》 1995年第1期43-47,共5页
用毛细管柱上热解吸调制器作样品的预浓缩和引进的高速毛细管气相色谱监测模拟过程气流的技术能接受连续不断的样品气流,适合诸如化工生产、环保等过程气流监测。能够在4秒钟完成一组色谱图。
关键词 毛细管 气相色谱 监测 模拟过程 气流 化工过程
下载PDF
2019年科德宝创新奖:全新的模拟过程为材料科学带来革命
5
作者 Grace 《上海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36-36,共1页
最近,科德宝集团将2019年的科德宝创新大奖授予“原子模拟(Atomistic Simulations)”项目,表彰其在材料科学方面所带来的突破。“原子模拟”通过计算机的方式描述分子与原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哪种材料配对适合特定应用。
关键词 材料科学 模拟过程 创新 原子模拟 相互作用 计算机
下载PDF
聚酯降膜增黏反应过程模拟
6
作者 陈世昌 曹峻华 陈文兴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为促进对降膜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增黏反应过程的理论认识,指导降膜反应器的设计与缩聚工艺优化,建立了降膜反应器串联五釜的连续聚合过程数学模型,以与工业生产数据匹配的五釜流程模拟结果为降膜反应釜入口... 为促进对降膜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增黏反应过程的理论认识,指导降膜反应器的设计与缩聚工艺优化,建立了降膜反应器串联五釜的连续聚合过程数学模型,以与工业生产数据匹配的五釜流程模拟结果为降膜反应釜入口物料参数,考察了PET分子量与端基量等品质指标随降膜增黏反应进程的变化,讨论了降膜反应器内温度和压力对聚合产物分子量与端基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增黏反应的进行,可顺利得到特性黏度为1.0 dL/g以上、端羧基量为16 mmol/kg的产品;所建立的降膜反应器模型能够对增黏效果进行灵敏分析,高温低压有利于提升增黏反应效率,但过低的压力导致高黏熔体变得难处理和转移,且会增加设备成本和提高工艺精确控制的难度,温度过高则会显著增加副产物的生成;对降膜反应器选择压力为0.1 kPa左右、温度区间为285~290℃进行工艺参数调优,采用优化后的连续生产工艺流程最终反应器出口PET的分子量在39000 g/mol左右;模拟结果与工业生产值吻合,可运用于分析降膜增黏反应技术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液相增黏 反应器 缩聚 过程模拟 缩聚工艺
下载PDF
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大跨度屋盖钢结构设计及全过程模拟分析
7
作者 李璐 张峥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多功能展厅屋盖结构跨度为117m,由16榀布置相似的异形桁架单元组成,桁架单元最大质量约450t。屋盖结构采用累积滑移的施工安装方法。主要介绍了屋盖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结构边界条件和屋面支撑布置的比选、滑移施... 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多功能展厅屋盖结构跨度为117m,由16榀布置相似的异形桁架单元组成,桁架单元最大质量约450t。屋盖结构采用累积滑移的施工安装方法。主要介绍了屋盖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结构边界条件和屋面支撑布置的比选、滑移施工方法和全过程跟踪模拟分析,并介绍了防止桁架单元在施工过程中侧向倾覆的临时措施。结果表明:对于采用滑移施工的大跨度钢结构,一次成型和分步跟踪分析模型的结构效应差异较大,设计中不能直接将此差值与使用阶段的结构效应线性叠加,需要在分步跟踪分析模型上施加使用阶段荷载,进行接力分析,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丝路国际展览中心 大跨度桁架 滑移施工 过程模拟分析 钢结构
下载PDF
过程模拟优化在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杨骏 《化工管理》 2025年第4期148-150,共3页
过程模拟优化是化工工艺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来模拟化学过程,并对这些过程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模拟,工程师可以在实际操作前预测和改进反应条件、设备配置和操作策略,从而实现原料的最优使用和产... 过程模拟优化是化工工艺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来模拟化学过程,并对这些过程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模拟,工程师可以在实际操作前预测和改进反应条件、设备配置和操作策略,从而实现原料的最优使用和产品产量的最大化。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优化现有工艺,还可以在新工艺的开发阶段提供支持,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操作的安全性。文章探讨了过程模拟优化在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从精细化的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反应器设计与优化、过程控制策略的开发,到经济性评估与成本优化等方面,详细说明了过程模拟如何帮助化工工程师实现更高效、更安全且成本更低的生产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拟优化 化工工艺 工艺设计
下载PDF
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成帅 许营营 +4 位作者 孙悦 赵晨晨 解添宁 李文忠 胡彩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116,共8页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超渗产流模式空间分布面积占比高达72%,城市下垫面仍以超渗产流模式为主;相较于仅考虑超渗产流计算的SWMM,考虑超渗、蓄满和混合等不同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GRGM-SWMM模型场次洪水产流量、流量过程模拟精度明显提高,产流量模拟相对误差平均降低33.26%、决定系数平均提高0.089,流量过程模拟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5.13 m^(3)/s、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平均提高0.227、0.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过程模拟 产流模式 SWMM GRGM-SWMM 郑州市
下载PDF
基于FK-FE混合方法的位错点源作用下全过程结构地震反应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巴振宁 鲁世斌 +2 位作者 付继赛 梁建文 芦燕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8,共15页
基于区域缩减思想,集整基于精确动力刚度矩阵的频率波数域(FK)半解析方法和有限元(FE)数值方法各自优势(FK精确高效模拟一维波速结构地震波传播;FEM具有丰富单元和本构类型,可精细模拟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提出了一种从震源到工程结构全... 基于区域缩减思想,集整基于精确动力刚度矩阵的频率波数域(FK)半解析方法和有限元(FE)数值方法各自优势(FK精确高效模拟一维波速结构地震波传播;FEM具有丰富单元和本构类型,可精细模拟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提出了一种从震源到工程结构全过程地震反应模拟的FK-FE混合方法。并将FK代码作为插件二次开发到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实现了ABAQUS平台下从震源到工程结构的全过程宽频地震反应物理模拟。验证了FK-FE混合方法正确性,进而将其应用于位错点源作用下美国SAC机构设计的9层Benchmark抗弯钢框架结构全过程0 Hz~15 Hz宽频地震反应模拟,重点探讨了地壳层波速结构和近地表场地条件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壳层速度结构和场地类别对该结构的地震反应均有显著影响,地壳层速度结构3(较硬)相比速度结构1(较软),结构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分别减小了22.7%和62.0%;Ⅱ类场地相较于Ⅳ类场地,结构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分别减小了22.3%和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位错点源 FK-FE混合方法 区域缩减 过程模拟
下载PDF
基于雨洪过程模拟与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军 徐建刚 +3 位作者 尹海伟 沈舟 明昊霖 曾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51-7062,共12页
统筹考虑流域海绵体的空间布局及其与雨洪过程的功能耦合关系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的重要途径。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分别使用SWAT和SCS模型模拟雨洪径流和淹没过程,利用InVSET模型评价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进而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 统筹考虑流域海绵体的空间布局及其与雨洪过程的功能耦合关系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的重要途径。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分别使用SWAT和SCS模型模拟雨洪径流和淹没过程,利用InVSET模型评价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进而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雨洪过程模拟和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结果表明:(1)构建的汀江上游流域SWAT和SCS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出研究区的雨洪产流区、汇流廊道、汇流节点和淹没区域,并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InVEST模型结合雨洪调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等指标实现了定量刻画海绵体建设适宜性的目标,集成雨洪过程模拟与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为重构流域海绵系统空间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长汀县中心城区低雨洪安全格局面积占其安全格局总面积的37.51%,呈现出沿河道集中分布的特点,使中心城区面临较大的雨洪风险;海绵体建设适宜区域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征,高适宜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7.91%,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北面的大片农田中。通过优化研究区海绵空间格局,并依据地块使用性质设定差异化的管控目标,实现减缓研究区雨洪风险的目标,为海绵城市规划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过程模拟 海绵体建设适宜性 海绵系统空间格局 适应性规划方法
下载PDF
基于过程模拟的加氢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定量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衣佳琳 王海彦 张继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加氢裂化装置属于甲类火灾危险装置,极易因设备故障引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应对其进行准确的风险因素辨识和量化分析。将传统的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定性风险分析方法、稳态模拟、动态模拟和故障树(FTA)相结合,以某炼化企... 加氢裂化装置属于甲类火灾危险装置,极易因设备故障引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应对其进行准确的风险因素辨识和量化分析。将传统的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定性风险分析方法、稳态模拟、动态模拟和故障树(FTA)相结合,以某炼化企业实际加氢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为例,针对该系统内吸收脱吸塔“塔压高”和石脑油稳定塔“塔温高”这两个偏差进行了量化风险分析;借助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在危险工况下对其进行稳态和动态仿真模拟,采用FTA方法计算了该危险事故后果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帮助专家了解事故的传播过程,掌握人员安全响应时间,有利于事故的预防和及时处理,有效提高加氢裂化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加氢裂化 过程模拟 故障树分析 安全
下载PDF
融合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信息的三维成矿预测方法研究:以安徽宣城茶亭地区为例
13
作者 谢先岗 李晓晖 +2 位作者 袁峰 叶胜飞 陈宇恒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458,共13页
茶亭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东北部,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个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显示深部具有很好的热液矿床成矿潜力。目前传统的矿产勘查方法对区内隐伏矿的勘查效果不佳,制约了进一步的找矿突破。三维成矿预测是近... 茶亭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东北部,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个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显示深部具有很好的热液矿床成矿潜力。目前传统的矿产勘查方法对区内隐伏矿的勘查效果不佳,制约了进一步的找矿突破。三维成矿预测是近年来隐伏矿找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三维预测信息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的预测效果。三维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方法能为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提供新的预测信息,但对多元数值模拟信息的联合应用以及对三维成矿预测方法的支持能力等均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安徽宣城茶亭地区为例,在力-热-流多场耦合的条件下对热液成矿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将体应变增量、剪切应变增量等数值模拟变量信息与其他预测信息进行融合,实现深部找矿靶区的圈定。结果显示,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可为三维成矿预测提供有效的预测信息,能显著提高预测能力;圈定的找矿靶区可为进一步的深部找矿勘查提供更为有效和可靠的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成矿预测 成矿过程数值模拟 茶亭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化工过程模拟教学模式
14
作者 秦洪庆 丁丽 +1 位作者 王英龙 赵伯霖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以化工过程模拟课程教学案例改革为例,通过案例教学法、团结互助法、课堂延伸法、实训仿真法,推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调整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深度优化”、... 以化工过程模拟课程教学案例改革为例,通过案例教学法、团结互助法、课堂延伸法、实训仿真法,推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调整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深度优化”、“虚实结合,共建共享”、“双线混融,知行合一”的方式构建“学创一体”的化工过程模拟教学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体化、多层次、模块化、重开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模式,基于实际案例分析将化工过程模拟课程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学创一体 协同育人 化工过程模拟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课程的案例型教学实践与持续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轲 孙虹烨 马叙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要求,针对《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范围广、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推行案例型教学改革,通过导入企业工程案例、学校科研项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评价、反馈...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要求,针对《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范围广、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推行案例型教学改革,通过导入企业工程案例、学校科研项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评价、反馈,不断完善评价方法。同时,与企业联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将螺钉紧固件的热镦、热处理工艺等工程实际需求融入课程建设,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材料成形“高精尖”制造业发展前沿,提高了工科专业仿真类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案例型教学 校企协同育人
下载PDF
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16
作者 骆敏 高俊涛 晏婷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模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程模拟使用模拟模型来模仿业务流程行为,它可以用于预测和优化系统的性能,评估决策的影响并向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用于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目前,如何高效地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模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程模拟使用模拟模型来模仿业务流程行为,它可以用于预测和优化系统的性能,评估决策的影响并向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用于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目前,如何高效地去构建一个可以信任的仿真模型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追踪、归纳和分析关于构建业务过程模拟模型方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基于过程模型、系统动力学和深度学习的3种仿真建模方法的流程、优缺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过程模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业务过程模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拟 过程挖掘 仿真模型
下载PDF
开合屋盖结构闭合全过程模拟及参数分析
17
作者 衡会 汪凯超 +2 位作者 徐光明 冯龙 查晓雄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7,共10页
为研究活动屋盖运动时的动力作用对固定屋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工况、屋盖运动特性以及活动屋盖与固定屋盖间接触的光滑度对固定屋盖的影响,分别在瞬态分析和静力分析中采用移动质量法对活动屋盖的闭合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对比了两... 为研究活动屋盖运动时的动力作用对固定屋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工况、屋盖运动特性以及活动屋盖与固定屋盖间接触的光滑度对固定屋盖的影响,分别在瞬态分析和静力分析中采用移动质量法对活动屋盖的闭合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对比了两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并对瞬态分析模型中的4种参数(活动屋盖质量M、台车启动加速度a和最大运行速度v、台车-轨道间的摩擦系数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动屋盖对固定屋盖的动力作用使固定屋盖的跨中竖向位移至少增加了2.0 mm;活动屋盖启动瞬间会引起固定屋盖产生一定的晃动,且晃动幅值会随着参数M、a和μ的增大而增大;上述4种参数会显著增强固定屋盖的振动响应,其中参数v对振动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参数M。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台车启动后应一次运动到位,避免多次启动,且启动加速度和最大运行速度不宜过大;应避免在积雪情况下开启和闭合活动屋盖,须保持台车与轨道间的光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合屋盖 钢结构 体育馆 移动质量法 过程模拟 参数分析
原文传递
热液体系溶解度实验和热力学计算方法在成矿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杨颖 王佳新 +1 位作者 张雪旎 袁顺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5,共15页
热液流体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起着关键作用,定量刻画金属元素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运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开展溶解度实验,揭示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研究金属元素迁移、富... 热液流体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起着关键作用,定量刻画金属元素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运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开展溶解度实验,揭示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研究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机制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其中,基于钛合金反应釜开展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结合相关的热力学模拟,能够精确测定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溶解度、络合物配位数、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及相关热力学参数,为定量模拟热液成矿过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文章归纳了近年来针对热液体系的实验矿床学方法,分析了各类实验方法与分析手段的优点与不足。重点介绍钛合金反应釜溶解度实验和热力学模拟计算方法,并结合该方法模拟钪矿床成矿的水岩反应过程,说明该方法在成矿过程模拟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推动该方法在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热液流体 热力学 成矿过程模拟 实验矿床学
下载PDF
基于迁移扩散过程模拟的在产园区重金属污染风险动态评价
19
作者 程易 祝晓彬 +6 位作者 熊贵耀 韩聪 刘梦雯 耿昊 焦志宇 王水 吴吉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73,共13页
在产化工园区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风险评价主要基于现状监测数据,缺少基于迁移扩散过程的动态风险评价。本文以某在产园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浓度普遍较低,仅有铅(Pb... 在产化工园区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风险评价主要基于现状监测数据,缺少基于迁移扩散过程的动态风险评价。本文以某在产园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浓度普遍较低,仅有铅(Pb)在部分点位超出了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的限值,超标率为21.42%。此外,重金属浓度的变异系数普遍超过50%,表明地质条件和企业生产活动对其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区地下水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考虑反应性过程,运用TOUGHREACT对园区地下水中3种典型重金属汞(Hg)、铅(Pb)与砷(As)进行迁移扩散模拟,并结合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动态评估了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和反应性过程构建的重金属迁移扩散数值模型能够较好识别园区重金属Hg、Pb与As的迁移与衰减过程,浓度计算值与观测值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0.99与0.83,相关性较好。结合过程模拟的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模拟期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间,在反应性运移作用下,地下水中Hg、Pb与As污染风险不断降低。在模拟预测期Pb与As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持续降低,模型预测在2025年4月后,研究区由As饮水途径引起的终身超额致癌风险将降低至1×10^(-6)以下,潜在风险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过程模拟 健康动态风险 在产化工园区 地下水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模拟的Ⅲ级围岩隧道爆破优化研究
20
作者 赵相一 智连池 +1 位作者 马龙浩 陈国庆 《建筑安全》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在实际隧道开挖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爆破参数不合理等因素,使得隧道光面爆破效果较差,超欠挖现象较为严重,轮廓平整度较差。以某花岗岩隧道Ⅲ级围岩段为工程依托,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制定了隧道Ⅲ级围岩段爆破方案,并基于全... 在实际隧道开挖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爆破参数不合理等因素,使得隧道光面爆破效果较差,超欠挖现象较为严重,轮廓平整度较差。以某花岗岩隧道Ⅲ级围岩段为工程依托,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制定了隧道Ⅲ级围岩段爆破方案,并基于全过程模拟的方法对该隧道进行了爆破优化数值模拟,得到了适用于现场的优化方案,将原爆破方案与优化方案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LS-DYNA 过程模拟 爆破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