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板分解和积分图像的快速Kirsch边缘检测 被引量:17
1
作者 邵平 杨路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5-800,共6页
将Kirsch算子的模板分解为差值模板和公共模板,然后通过相邻差值模板的差异比较,找出边缘强度最大的方向,并计算出相应的边缘强度值,避免了将8个方向的边缘强度全部算出,减少了Kitsch算子的模板与原图像的卷积运算.公共模板和原图像的... 将Kirsch算子的模板分解为差值模板和公共模板,然后通过相邻差值模板的差异比较,找出边缘强度最大的方向,并计算出相应的边缘强度值,避免了将8个方向的边缘强度全部算出,减少了Kitsch算子的模板与原图像的卷积运算.公共模板和原图像的卷积则利用灰度信息处理时得到的积分图像米加速.实验证明应用这种快速算法的Kirsch边缘检测,运算量比当前主流快速算法(FKC算法)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另外,运用模板分解和积分图像减少卷积运算的思路具有一定通用性,实例说明此思路可用于一些其它边缘检测和空域滤波算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KIRSCH 模板分解 积分图像
下载PDF
形态模板分解的逼近算法与应用
2
作者 邹荣金 蔡士杰 张福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25-930,共6页
文章描述了一种获取形态模板分解的逼近算法,实现了二维形态模板的双向正交分解,使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形态模板分解对于提高形态图像处理计算的效率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文章还针对图像中的直线交点。
关键词 模板分解 计算机图形学 逼近算法 形态模板
下载PDF
空域同态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肖俊 宋寿鹏 丁丽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改进空域同态滤波算法,将图像低通滤波结果反相作为补偿模型来平衡图像的光照非均衡性,减少低频信息的损失;对主要影响同态处理速度的空域滤波进行优化,提出了两种简化计算方法:基于Kronecker积构造2维窗的模板分解方法和基于抽样和插... 改进空域同态滤波算法,将图像低通滤波结果反相作为补偿模型来平衡图像的光照非均衡性,减少低频信息的损失;对主要影响同态处理速度的空域滤波进行优化,提出了两种简化计算方法:基于Kronecker积构造2维窗的模板分解方法和基于抽样和插值方案的空域滤波近似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优化计算方案的改进同态滤波快速算法在补偿图像光照非均衡性、降低计算量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图像低频信息,且可通过更多滤波模板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同态滤波 模板分解 KRONECKER积 抽样 插值
下载PDF
基于Gabor滤波器的指纹图像增强 被引量:17
4
作者 夏振华 石玉 于盛林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85,共6页
通过对传统指纹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的指纹图像增强算法。根据指纹纹线间距均匀且局部平行的特点,建立了用于指纹图像增强的Gabor滤波函数的物理模型,并利用二维Gabor滤波器可分解为正交方向的一维高斯带通滤波器... 通过对传统指纹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的指纹图像增强算法。根据指纹纹线间距均匀且局部平行的特点,建立了用于指纹图像增强的Gabor滤波函数的物理模型,并利用二维Gabor滤波器可分解为正交方向的一维高斯带通滤波器和一维高斯低通滤波器的特点,将二维滤波分解为两次一维滤波,从而解决了计算量过大的问题,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增强指纹图像的脊线和抑制噪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图像增强 GABOR滤波器 模板分解
下载PDF
性能优化的同态滤波空域算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闻莎 游志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62-65,共4页
集中了同态滤波的常用算法,从传统的频域算法到现在常用的空域算法。在空域算法中,采用了邻域平均和高斯函数两种算法来近似地实现低通滤波,它们克服了频域算法的部分缺点,但计算效率不高,所以又利用滑窗思想和模板分解思想分别对... 集中了同态滤波的常用算法,从传统的频域算法到现在常用的空域算法。在空域算法中,采用了邻域平均和高斯函数两种算法来近似地实现低通滤波,它们克服了频域算法的部分缺点,但计算效率不高,所以又利用滑窗思想和模板分解思想分别对邻域平均和高斯函数滤波两种算法分别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空域同志滤波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态滤波 空域滤波 模板分解 图象处理 空域算法
下载PDF
面向园区管理的资源分析应用平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霄 蔡鸿明 徐博艺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6-421,共6页
针对制造园区生产建设服务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能力约束与资源需求间供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出面向制造园区日常生产服务管理的资源分析应用平台,建立依据生产所需关键资源要素将宏观生产任务自上而下展开的生产计划多粒度分解模型.首先,给出... 针对制造园区生产建设服务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能力约束与资源需求间供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出面向制造园区日常生产服务管理的资源分析应用平台,建立依据生产所需关键资源要素将宏观生产任务自上而下展开的生产计划多粒度分解模型.首先,给出了一个生产计划的分解过程,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实现计划到资源的映射与分解;然后,建立基于LP(精益生产)和TOC(约束理论)的能力评估机制,对初始生产计划进行反馈修正,使模型实现制造园区企业从生产计划到生产执行阶段各种资源需求计划的分解与转换;最后,建立了面向园区生产服务综合匹配的资源分析平台原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为制造园区的生产管理和制造资源信息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模板 资源映射 能力评估 园区管理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