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成分数据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的古代玻璃种类鉴别
1
作者 王保乾 蒋剑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41-46,共6页
以一批古代玻璃制品成分数据为例,研究成分数据处理方法与模糊模式识别在古代玻璃分类鉴别中的应用。采用非对称、对称与等距3种对数比变换方法,对古代玻璃成分数据进行转换,针对数据中零值不能进行对数比转换的情况,引入可以保持单形... 以一批古代玻璃制品成分数据为例,研究成分数据处理方法与模糊模式识别在古代玻璃分类鉴别中的应用。采用非对称、对称与等距3种对数比变换方法,对古代玻璃成分数据进行转换,针对数据中零值不能进行对数比转换的情况,引入可以保持单形空间运算的乘法替换法。分别对比3种对数比变换方法对模糊模式识别结果的影响,同时引入随机森林与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做进一步的分析。近似零值替换后古代玻璃成分数据的统计特征基本不变,乘法替换法具有良好的替换效果。模糊模式识别结果的准确率与变换方法特性表明,基于对称对数比变换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最优。在古代玻璃的分类鉴别研究中引入成分数据分析理论,为古代玻璃成分数据的处理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引入,为考古工作者、地质研究人员等,提供一种新的简单快速且准确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玻璃 成分数据 零值替换 对数比 模糊模式识别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在水煤浆锅炉结渣特性判别上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5 位作者 周俊虎 黄镇宇 刘建忠 赵翔 赵显桥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6-219,共4页
该文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尝试性地提出将综合指数R与4个常规结渣指标(软化温度T2、硅比G、硅铝比SiO2/Al2O3和碱酸比B/A)一起构成评判因素集,对某燃料水煤浆灰和取自该锅炉不同部位的另3个样品(炉渣、转向室灰和除尘灰)... 该文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尝试性地提出将综合指数R与4个常规结渣指标(软化温度T2、硅比G、硅铝比SiO2/Al2O3和碱酸比B/A)一起构成评判因素集,对某燃料水煤浆灰和取自该锅炉不同部位的另3个样品(炉渣、转向室灰和除尘灰)进行了结渣倾向性判别,以验证该模型的可靠程度。通过沾污特性分析和粘聚特性试验及与同一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对照,结果表明该新模型较以前的四因素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判别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证明了实验室煤灰明显有别于现场锅炉煤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结渣 水煤浆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数学 特性判别
下载PDF
对分式凝汽器故障诊断的模糊模式识别及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33
3
作者 马良玉 王兵树 +2 位作者 佟振声 马永光 宋之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8-73,78,共7页
凝汽器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性。为此 ,针对某 30 0MW机组对分式凝汽器的结构特点、实际凝汽系统构成及现场的DAS测点布置 ,首次运用基于模型的故障仿真方法 ,较完善地总结了对分式凝基金项目 :华北电... 凝汽器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性。为此 ,针对某 30 0MW机组对分式凝汽器的结构特点、实际凝汽系统构成及现场的DAS测点布置 ,首次运用基于模型的故障仿真方法 ,较完善地总结了对分式凝基金项目 :华北电力大学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国家电力公司实验室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SPKJ0 16 2 2 )。汽器的典型故障知识库 ,并对故障征兆的具体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 2种方法实现对分式凝汽器故障诊断。故障模糊模式识别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故障隶属函数形式 ,有效克服了现有隶属数易对正常工况产生误诊断的不足。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 ,提出了基于恒误差修正率控制的网络学习率自适应调整方法 ,大大加快了网络收敛速度 ,便于实现故障的在线实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对分式凝汽器 故障诊断 模糊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模糊模式识别 被引量:39
4
作者 任春涛 李畅游 +3 位作者 全占军 曹有玲 孙标 刘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基于MATLAB 7.0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2006年5—10月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体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在GIS技术支持下,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对富营养化... 利用基于MATLAB 7.0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2006年5—10月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体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在GIS技术支持下,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对富营养化状态影响权重最大的评价指标总氮(TN)含量和富营养化状态控制元素总磷(TP)含量对应的富营养化等级水体和地表水质等级水体的空间分布月变化Grid专题图.将富营养化状态变化及其分布区域与乌梁素海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变化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的时空分布与实际情况相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富营养化等级定量的时空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 富营养化状态识别 乌梁素海 GIS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子戌 刘高峰 +1 位作者 吕闰生 张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2-595,共4页
借助于成熟的模糊理论与技术可以较客观地实现突出预测中不精确信息与不精确关系的正确表达与处理,综合考虑突出影响因素,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模糊模式识别新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 借助于成熟的模糊理论与技术可以较客观地实现突出预测中不精确信息与不精确关系的正确表达与处理,综合考虑突出影响因素,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模糊模式识别新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程度的模糊模式.然后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模糊模式识别,根据择近原则,哪一种模式与预测样本最接近,待预测样本即属于哪一种突出类型.此方法克服了模糊聚类单一分析方法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多指标定量化的预测,提高了预测效果的准确程度.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预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煤与瓦斯突出 区域预测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GIS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变电站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丽徙 王家耀 +2 位作者 贾德峰 陈根永 程其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87-89,共3页
鉴于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且不完全清楚,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文中研究了运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待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运用模糊模... 鉴于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且不完全清楚,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文中研究了运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待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从定性到定量排序,确定各选址决策指标和样本数据的优越度的方法。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变电站选址的综合决策量化水平和可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选址 地理信息系统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力刚 叶昌 +2 位作者 张奇 姜加虎 高海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共6页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合理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本文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就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应用于江阴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合理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本文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就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应用于江阴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及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问题具有较高的数值稳定性和适用性,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的水质级别趋于平均化、中间化,本文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应用于典型案例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地下水 综合评价 相对隶属度
下载PDF
基于DRASTIC的地下水易污染性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国利 周惠成 杨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介绍了目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含水层易污染性评价的 DRASTIC模型 ,分析了该模型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讨论了含水层易污染性及其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 ,建立了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给出含水层易污染性评价大小的习惯性描述语言。分别用 DR... 介绍了目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含水层易污染性评价的 DRASTIC模型 ,分析了该模型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讨论了含水层易污染性及其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 ,建立了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给出含水层易污染性评价大小的习惯性描述语言。分别用 DRASTIC模型和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一个应用实例进行了研究 ,由评价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比 DRASTIC模型更真实地反映含水层易污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易污染性 多目标 模糊模式识别 地下水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理论的板形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建 王益群 +1 位作者 孙福 宁淑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3-178,共6页
带钢板形的模式识别是板形闭环控制的关键环节,板形模式的识别结果直接影响着板形控制精度。随着板形控制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板形模式识别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克服传统板形模式识别方法抗干扰能力差、逼近阶难以确定的缺点,依据模糊... 带钢板形的模式识别是板形闭环控制的关键环节,板形模式的识别结果直接影响着板形控制精度。随着板形控制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板形模式识别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克服传统板形模式识别方法抗干扰能力差、逼近阶难以确定的缺点,依据模糊分类原理,运用欧式距离的择近原则对板形模式进行分类,完成板形信号的模式识别。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将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粒子群理论应用于板形模式识别,对模式识别的结果进行优化,并将其与单纯形法优化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能够提高识别精度,使优化后的结果能更精确地控制板形调控机构,以适应高精度板形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形 模糊模式识别 粒子群 欧式距离
下载PDF
目标威胁判断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潘红华 王建明 +2 位作者 朱森 胡家升 汪德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目标威胁判断是根据目标态势判断对我的威胁程度 ,是现代作战指挥决策系统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单舰对空防御中的空中目标威胁等级判断建立空中目标威判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利用积累的典型目标态势案例用半监督模糊辨识迭代算法离线辨识模... 目标威胁判断是根据目标态势判断对我的威胁程度 ,是现代作战指挥决策系统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单舰对空防御中的空中目标威胁等级判断建立空中目标威判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利用积累的典型目标态势案例用半监督模糊辨识迭代算法离线辨识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参数 ,用离线辨识好的模型参数实时在线辨识目标的威胁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辨识 系统工程 威胁判断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子戌 刘高峰 +1 位作者 吕闰生 张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机理复杂,突出影响因素与突出事件之间的相关规律具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使得基于经验的传统预测方法和基于数学建模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煤与瓦斯...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机理复杂,突出影响因素与突出事件之间的相关规律具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使得基于经验的传统预测方法和基于数学建模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程度的模糊模式,然后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模糊模式识别,以此来预测待测样本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实例验证表明,本法预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区域预测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金属矿采空区危险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周全 张旭芳 +1 位作者 刘晓明 王国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5-199,共5页
在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为了避免计算时模糊合成算子的选择,克服其结果趋向均化的缺点,提出基于权广义距离之和最小的模糊模式识别的采空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建立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 在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为了避免计算时模糊合成算子的选择,克服其结果趋向均化的缺点,提出基于权广义距离之和最小的模糊模式识别的采空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建立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对采空区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和模糊识别方法对某金属矿西南采区的采空区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原始数据的变动较为敏感,并且它集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信息,提高了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采空区 指标体系 AHP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的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邵晓寅 黄志尧 +1 位作者 冀海峰 李海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621,共6页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别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并结合SIRT(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算法进行图像重建。Tikho...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别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并结合SIRT(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算法进行图像重建。Tikhonov正则化原理用于克服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不适定问题,SIRT算法用于提高最终重建图像的质量。根据流型的随机和模糊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管截面重建图像进行流型辨识的模糊流型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流型辨识新方法是有效的。对于层状流、核心流、环状流、均相流等流型,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5%,辨识一个流型所用的时间小于0.3秒。对于塞状流,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 模糊模式识别 层析成像 电容
下载PDF
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眭志方 张冰 +1 位作者 朱志宇 杨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海上舰船识别分类;同时引入聚类分析有效性评价的F统计量,实现了模糊聚类的自适应性,避免了聚类数目选取上存在的主观性。对于给定特征的海上舰船目标,仿真实现了对... 提出了一种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相结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海上舰船识别分类;同时引入聚类分析有效性评价的F统计量,实现了模糊聚类的自适应性,避免了聚类数目选取上存在的主观性。对于给定特征的海上舰船目标,仿真实现了对目标的聚类分析,获得目标的分类并形成标准模型库,并通过模糊模式识别对后继获得的目标特征样本在标准模型库中进行匹配,应用最大贴近度原则完成目标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战场环境,两种方法的结合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满足战时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模式识别 目标分类 目标识别 贴近度
下载PDF
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及在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守煜 王子茹 +1 位作者 罗宝力 牛云格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6-402,共7页
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与施工中,围岩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本文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给出了可变模型参数不同组合情况下级别相对隶属度之间的两组联系公式,以及不同参数组合... 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与施工中,围岩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本文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给出了可变模型参数不同组合情况下级别相对隶属度之间的两组联系公式,以及不同参数组合下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非线性分析。以水布垭工程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对其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合理的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可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文中最后对可拓学评价成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 可变模糊模式识别 水电站地下厂房 岩体稳定性
下载PDF
用模糊模式识别确定开采沉陷预计参数 被引量:26
16
作者 柴华彬 邹友峰 郭文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根据给定的开采沉陷相似现象群的分类及基础岩层移动参数,提出了按择近原则进行新矿区模式识别和预计参数确定的方法.即对于B1,B2,…,Bn这n个开采沉陷模型,如果有一个新矿区的模型C与Bi(i=1,2,…,n)最贴近,就可用B...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根据给定的开采沉陷相似现象群的分类及基础岩层移动参数,提出了按择近原则进行新矿区模式识别和预计参数确定的方法.即对于B1,B2,…,Bn这n个开采沉陷模型,如果有一个新矿区的模型C与Bi(i=1,2,…,n)最贴近,就可用Bi作为该矿区的开采沉陷预计参数.实例研究表明,用此方法确定的预计参数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开采沉陷 预计参数 择近原则
下载PDF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亚兰 陈志新 王佳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90-93,共4页
 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克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所不适用的地方,而且以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为基础理论,使隶属度、隶属函数的计算更容易。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于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  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克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所不适用的地方,而且以相对隶属度、隶属函数为基础理论,使隶属度、隶属函数的计算更容易。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于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 环境质量评价 地质环境 相对隶属度 质量综合评价 略阳县 隶属函数 陕西省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邱林 陈守煜 聂相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8-264,共7页
提出了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开辟了神经网络拓朴结构建模的新思路。模型的激励函数采用了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最后给出中长期水文预测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水文预测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裂纹漏磁信号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章遂 马爱文 马春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3,共3页
针对无损探伤难以实现定量检测的问题,探讨模糊模式识别定量分析裂纹漏磁信号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在标准试件上大量实验及在具有自然裂纹的工件上测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裂纹 漏磁 模糊模式识别 信号分析 无损探伤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爆炸物THz光谱识别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涛 李智 莫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80-2486,共7页
运用太赫兹(THz)光谱特性对爆炸物进行检测和识别,是现代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对多种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及几种可能与它们混淆的物质的太赫兹特征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它们在0.2~2.2THz频率范围内4个相对较强的特征吸... 运用太赫兹(THz)光谱特性对爆炸物进行检测和识别,是现代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对多种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及几种可能与它们混淆的物质的太赫兹特征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它们在0.2~2.2THz频率范围内4个相对较强的特征吸收峰作为分类识别的特征参数,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它们的太赫兹特征吸收谱进行了分类和识别。首先,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这几种物质的太赫兹特征吸收谱进行聚类训练,获得样品分类并形成标准太赫兹吸收光谱模型库;然后,选用与训练样本主体成分相同的2种物品作为待识别对象,采用基于择近原则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成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太赫兹吸收谱具有较强的相似特征聚类功能和较高的识别率,为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爆炸物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吸收光谱 爆炸物 模糊聚类 模糊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