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郁闭度橡胶林对套种土沉香幼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方兰 吴少忠 +3 位作者 徐建辉 沙林华 黎肇家 方发之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探究并筛选出较适宜土沉香套种的橡胶林分,在3种不同郁闭度(0~0.1,0.2~0.3,0.7~0.8)橡胶林进行土沉香幼树套种种植。测定土沉香幼树在试验地林下形态指标、总生物量干质量、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土沉香幼树各指标对不同郁闭度... 为探究并筛选出较适宜土沉香套种的橡胶林分,在3种不同郁闭度(0~0.1,0.2~0.3,0.7~0.8)橡胶林进行土沉香幼树套种种植。测定土沉香幼树在试验地林下形态指标、总生物量干质量、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土沉香幼树各指标对不同郁闭度橡胶林的响应信息,通过比较筛选出适宜土沉香幼树生长的橡胶林。结果显示:1)郁闭度为0.2~0.3的橡胶林,土沉香幼树形态指标增长量最高,总生物量干质量最大,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郁闭度的橡胶林;丙二醛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另2种郁闭度的橡胶林无显著差异。2)郁闭度为0.7~0.8的橡胶林,土沉香幼树生长最差,总生物量干质量最低。3)郁闭度为0~0.1的橡胶林,土沉香幼树生长适中。4)主成分分析表明,套种于橡胶林郁闭度为0.2~0.3的土沉香幼树各指标综合得分最高,其3 a生橡胶林较适宜土沉香幼树混交套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郁闭度 橡胶林 土沉香 生长状况 综合评估
下载PDF
橡胶林土壤侵蚀地被植物的防控探讨
2
作者 张先 杨川 +2 位作者 张盈盈 黄学琼 吴正祥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橡胶树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为植胶区农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阐述了橡胶林地被植物的土壤侵蚀防控能力,总结橡胶林地被植物防控是天然橡胶产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橡胶园地被植物种类、橡... 橡胶树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为植胶区农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阐述了橡胶林地被植物的土壤侵蚀防控能力,总结橡胶林地被植物防控是天然橡胶产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橡胶园地被植物种类、橡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对土壤可蚀性影响,提出橡胶林土壤侵蚀地被植物的综合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侵蚀 地被植物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林区域不同SIF产品的差异性分析及其对GPP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安映荷 张润卿 +4 位作者 刘文杰 王鹏 章杰 乌兰 孙仲益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412-423,共12页
为了探讨不同SIF遥感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GPP估算中的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本地化的LUE(Light use efficiency)模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 为了探讨不同SIF遥感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GPP估算中的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本地化的LUE(Light use efficiency)模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并以此为参考,利用时空一致性分析方法对比5种卫星遥感反演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产品(CSIF、GOSIF、SIF_(OCO2-1696)、SIF_(005)、SIF_(LUE))的差异性,并评估各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GPP估算的影响。结果显示:CSIF与GOSIF在时空变化的分析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但CSIF不适用于长期趋势分析,同时二者与海南岛橡胶林GPP估算值的时空一致性较高;SIF_(005)的表现仅次于前两者;而SIF_(OCO2-1696)在海南岛近20 a内的数据缺失较为严重,SIF_(LUE)则是缺失部分海南岛南部区域的数据,两者缺乏代表性。以上结果表明:CSIF和GOSIF 2款产品的表现最优,其次为SIF_(005),而SIF_(OCO2-1696)和SIF_(LUE)的表现相对而言并不适于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GPP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遥感产品 时空一致性 橡胶林生态系统 海南岛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曾润娟 王群 +3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王豪 夏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0-2139,共10页
2021年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立,园内部分人工林停止经营进入次生自然演替状态,使其林下植物较往年更为丰盛,亟待研究。为了摸清人工林的次生自然演替状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在海南热带雨林公园橡胶林中设置390个10 m×10 ... 2021年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立,园内部分人工林停止经营进入次生自然演替状态,使其林下植物较往年更为丰盛,亟待研究。为了摸清人工林的次生自然演替状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在海南热带雨林公园橡胶林中设置390个10 m×10 m的样方,在对海南岛公园内植被分布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林下植物组成以及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维管束植物共有123科455属808种,其中蕨类植物共有21科31属62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有99科421属742种(含单子叶植物15科69属120种、双子叶植物84科352属622种);(2)通过对研究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进行RDA分析,共解释橡胶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的18.5%。通过蒙特卡罗随机置换检验,有9个环境因素对橡胶林下物种多样性的解释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为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平均气温日较差,而混交、胸径、海拔、年降水量和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研究表明,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受多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其中,温度和降水是综合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高温、高湿和干旱等因素对橡胶林下植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海拔的水热条件也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工林的状态,如胸径、混交也对林下植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林下植物 橡胶林 海南岛 热带雨林 演替 群落结构 恢复
下载PDF
海南琼中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赵林林 吴志祥 +3 位作者 孙瑞 杨川 符庆茂 唐梦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6-893,共8页
【目的】研究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状间的关系,为中国植胶区土壤质量和天然橡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琼中大丰农场5种林龄(2、9、12、27和31龄)橡胶林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用农化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 【目的】研究橡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状间的关系,为中国植胶区土壤质量和天然橡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琼中大丰农场5种林龄(2、9、12、27和31龄)橡胶林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用农化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组分含量。【结果】(1)9龄橡胶林土壤pH最高,31龄橡胶林土壤含水量最高且容重最低,各林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低于、等于和高于全国水平。(2)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总有机碳含量为4.58~8.52 g/kg,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1.72~4.66 g/kg,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为2.05~3.27 g/kg,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为0.23~0.48 g/kg。(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和0.333。【结论】27和31龄橡胶林因林下积累有机物较多,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高于低林龄橡胶林;2龄橡胶林因刚定植,林下植被裸露,12龄橡胶林因已开割,因此,有机物流失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总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稳定态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橡胶林
下载PDF
热带北缘地区橡胶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差异及归因分析
6
作者 郭沈沈 吴志祥 +4 位作者 刘文杰 赵豪 李运帅 王誉博 王鹏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424-432,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生态水文和碳水循环耦合过程,依托涡度通量数据,利用EC-LUE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在模拟橡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2019年橡胶林生态系统WUE季... 为了深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生态水文和碳水循环耦合过程,依托涡度通量数据,利用EC-LUE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在模拟橡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2019年橡胶林生态系统WUE季节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各因素对WUE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序变化来看,2010-2019年间橡胶林生态系统雨季WUE(3.52 g·kg^(-1))小于旱季(4.73 g·kg^(-1)),GPP和ET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特征,二者峰值出现在雨季;(2)从归因分析来看,大气因素中,太阳辐射倾向于在旱季抑制WUE的增加(呈现负贡献),但是这种抑制作用被大气因素中的其他因素抵消(呈现正贡献)。在各因素中,对WUE变化贡献最高的因素为地表阻抗,其在旱季倾向于促进WUE的增加,贡献占比为33.29%。橡胶林WUE在雨旱季转换的变化主要受生物物理因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初级生产力 蒸散 橡胶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橡胶林根系分布特征
7
作者 杨文凤 田乐宇 韦建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科学地根据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根系分布特征进行水肥管理。[方法]以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的橡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调查不同土层深度的橡胶林土壤根系生物量密度,通过方差分析和拟合方程分析等方法,探究橡胶... [目的]科学地根据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根系分布特征进行水肥管理。[方法]以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的橡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调查不同土层深度的橡胶林土壤根系生物量密度,通过方差分析和拟合方程分析等方法,探究橡胶林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在橡胶林0~100 cm深的土层内,直径0~10 mm根系的生物量密度为578.28 g/m^(3),且细根是橡胶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49.06%)。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深的土层中(占比75.55%),且随土层加深,各径级根系的生物量密度均显著降低。橡胶林根系生物量密度最适回归方程为:ln(y)=7.73-0.04×d。[结论]0~30 cm深的土壤表层应是橡胶林水肥管理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根系分布 生物量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张一平 王馨 +2 位作者 王玉杰 刘文杰 刘玉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53-2665,共13页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可以代表原始林和大面积种植的人工林两种林型 ,采用水量平衡法 ,利用对以上两种林分林冠水文各分量 1 996~ 2 0 0 1年的观测结果 ,初步分析其林冠水文效应 ,结果表明 :一年内 ,季节雨林林冠...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可以代表原始林和大面积种植的人工林两种林型 ,采用水量平衡法 ,利用对以上两种林分林冠水文各分量 1 996~ 2 0 0 1年的观测结果 ,初步分析其林冠水文效应 ,结果表明 :一年内 ,季节雨林林冠截留量 660 .6mm,树干径流量 80 .7mm,穿透降雨量 ,85 3.2 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 41 .43%、5 .2 4 %、5 3.74% ;橡胶林林冠截留量 393.5 mm,树干径流量 1 0 4 .1 mm,穿透降雨量 1 0 96.8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 2 4 .68%、6.68%、67.85 % ;两种林分森林水文各分量干、雨季差异显著 ;在研究中还发现 ,季节雨林中树干径流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减小 ,干季出现密林 (季节雨林 )的穿透降雨量大于疏林 (橡胶林 )的反常现象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有较大的林冠截留率及干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节雨林 橡胶林 降雨 林冠截留 水文效应 树干径流 西双版纳 热带森林系统 林分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林面积遥感监测和时空变化 被引量:36
9
作者 廖谌婳 李鹏 +1 位作者 封志明 张景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0-180,共11页
旨在利用遥感手段监测橡胶林种植面积,探讨橡胶林的林龄划分方法,揭示橡胶林时空格局变化规律,为认识橡胶林的林龄结构、空间扩展模式和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科学基础。该文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了西双版纳地... 旨在利用遥感手段监测橡胶林种植面积,探讨橡胶林的林龄划分方法,揭示橡胶林时空格局变化规律,为认识橡胶林的林龄结构、空间扩展模式和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科学基础。该文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的生长过程,并提出了基于橡胶林从种植到生长过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时间序列变化,判断橡胶林的林龄阶段的方法。并进一步从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林龄结构、地类转变关系4个方面,探讨了西双版纳地区1990-2014年橡胶林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西双版纳橡胶林按年龄阶段可划分为橡胶幼林(0~5 a)、橡胶成林(>5~13 a)、橡胶老林(>13 a);1990-2014年,橡胶林种植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橡胶林的林龄结构有所变化。1990年橡胶林空间分布从中心到外围为老林-幼林/成林,2000年变为老林-成林-幼林,2010年和2014年为幼林-老林-成林且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橡胶林种植面积和种植密度远远低于非自然保护区。橡胶林扩张以侵占天然林为代价,热带季雨林是受橡胶林扩张干扰最强烈的天然林。该研究以2月下旬-4月中旬为提取橡胶林的时间窗口,利用逐旬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土壤湿度指数、近红外反射率变化特征提取橡胶林空间分布信息效果较好。此外,基于NDVI阈值的橡胶林林龄阶段判别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监测 橡胶林 林龄阶段 时空变化 西双版纳
下载PDF
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文杰 张一平 +2 位作者 刘玉洪 李红梅 段文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379-2386,共8页
利用 4a( 1 999~ 2 0 0 2 )的雾水截留观测资料 ,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进行了研究。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全年由林冠截留的雾水分别达 89.4± 1 3.5 mm和 1 8.6± 2 .5 mm(平均值±标准差 ... 利用 4a( 1 999~ 2 0 0 2 )的雾水截留观测资料 ,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进行了研究。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全年由林冠截留的雾水分别达 89.4± 1 3.5 mm和 1 8.6± 2 .5 mm(平均值±标准差 ) (雾季各占 62 .9%± 4.8%和 91 .9%± 6.3% ) ,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 4.9%± 1 .7%和1 .1 %± 0 .2 %。年雾水截留量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月雾水截留量与月均最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月均相对湿度、月均 0∶ 0 0~ 1 0∶ 0 0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热带季节雨林全年 68%± 5 %、人工橡胶林40 %± 4%的有雾天气里可以收集到雾水 (分别为 0 .38± 0 .2 7mm/ d和 0 .2 4± 0 .1 2 mm/ d) ,且日雾水截留量与气温和风速呈显著的相关 ,即 :气温越低、风速越大 ,日雾水截留量越多。对本地区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生长和维持而言 ,雾及雾水极大的弥补了降雨量的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水截留 热带季节雨林 人工橡胶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海南儋州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碳和全氮特征 被引量:39
11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2 位作者 陶忠良 周兆德 王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4-1491,共8页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7龄幼林晚期(37.54%)>16龄开割树(26.4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4.44%)>2龄幼林早期(18.99%);(2)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16龄开割树(34.32%)>7龄幼林晚期(30.9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1.09%)>2龄幼林早期(14.37%);(3)不同林龄胶林土壤碳氮(C/N)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各胶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5839,p<0.01)。本研究可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橡胶林生长碳氮耦合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热区进行天然橡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龄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分异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橡胶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玉杰 李建华 +5 位作者 张广宇 王宁 谭文丽 王永鹏 王春燕 王华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9-1735,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橡胶林中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为橡胶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海南大丰农场不同林龄(5、10、13、18、25和30年生)橡胶林中土壤真菌的ITS序列,观...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橡胶林中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为橡胶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海南大丰农场不同林龄(5、10、13、18、25和30年生)橡胶林中土壤真菌的ITS序列,观测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随种植年限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从6个林龄橡胶林的18份土壤样本中获得563658条ITS序列,在97%序列相似性基础上可划分为1094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1)以25年生橡胶林最低,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和Simpson)在不同林龄橡胶林间差异不明显。Ascomycota(子囊菌门)、Zygomycota(接合菌门)和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是海南大丰农场橡胶林土壤真菌的主要优势类群;不同林龄橡胶林间的真菌群落组成差异主要体现在Zygomycota、Basidiomycota、Glomeromycota(球囊菌门)和Rozellomycota类群相对丰度的不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橡胶林的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钾元素含量)密切相关。【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的不同林龄橡胶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而真菌群落丰度以25年生橡胶林最低,5、10、13、18和30年生橡胶林间差异不明显;真菌群落组成的优势类群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钾元素含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高通量测序 土壤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Landsat 8在橡胶林台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3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张国峰 邹海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8,共6页
台风对橡胶林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选择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威马逊"(201409)作为研究案件。通过台风登陆前后的Landsat 8遥感数据,利用橡胶林NDVI值的变化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分析了它与台风破坏潜能、地形指... 台风对橡胶林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选择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威马逊"(201409)作为研究案件。通过台风登陆前后的Landsat 8遥感数据,利用橡胶林NDVI值的变化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分析了它与台风破坏潜能、地形指数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台风对橡胶林植被的影响力指数,借此可以开展台风对橡胶林植被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1)橡胶NDVI值的变化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橡胶受台风影响的程度,说明Landsat 8遥感数据能用于监测台风对橡胶的影响。(2)风速是决定橡胶林破坏严重程度的主要因子,台风破坏潜能指数能客观反映台风对橡胶林的影响程度。(3)定义的台风对橡胶林植被影响力指数,能从一定程度上预测台风对橡胶林的可能影响程度,但仍需要大量个例对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橡胶林 台风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周文君 沙丽清 +1 位作者 沈守艮 郑征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25,共9页
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其土壤碳排放除受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子影响外,还受到橡胶林独特物候特征的影响。为探讨橡胶林土壤呼吸季节变化与生物、非生物因子的关系,本实验再西双版纳橡胶林内设去除凋落物(... 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其土壤碳排放除受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子影响外,还受到橡胶林独特物候特征的影响。为探讨橡胶林土壤呼吸季节变化与生物、非生物因子的关系,本实验再西双版纳橡胶林内设去除凋落物(NL)和对照(CK)两种处理,自2005-08到2006-08,用IRGA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SR),同时测定温、湿度因子;记录橡胶林的物候节律;每月中旬测定叶面积指数;进行为期一年的细根生长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两种处理SR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趋势相同,即雨季(CK:14.10mgCO2·m-2·min-1;NL:13.00mgCO2·m-2·min-1)>干热季(CK:9.91mgCO2·m-2·min-1;NL:9.70mgCO2·m-2·min-1)>雾凉季(CK:10.87mgCO2·m-2·min-1;NL:10.33mgCO2·m-2·min-1);2)通过温度、湿度与SR的相关分析和回归方程模拟,表明两处理各季节SR与温度因子、湿度因子相关关系不同;影响SR的主导因子在雨季为湿度因子,雾凉季是温度因子,干热季SR受到温、湿度因子的双重制约。3)在雨季,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p=0.036),在干热季和雾凉季影响不显著(p=0.701,p=0.308);4)细根生长试验和LAI的测定结果表明两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与橡胶树生长节律基本一致,生长旺盛期(雨季,5~10月)>生长减缓期(雾凉季,11~12月)>生长恢复期(干热季,3~4月)>相对休眠期(雾凉季,1~2月);5)通过主成分分析,土壤呼吸源的季节变化是影响橡胶林土壤呼吸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65.98%,第二主成分是地上部分光合产物的输入,方差贡献率为34.02%。两成分可完全解释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故橡胶林的SR季节变化是温度因子、湿度因子及橡胶树生长季相变化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呼吸 生长节律 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橡胶林生态系统干季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的初步观测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2 位作者 杨川 陶忠良 周兆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2期2081-2090,共10页
应用微气象法中的梯度观测系统、涡度相关系统和闭路水汽-CO2廓线系统,使用设置在海南省西部儋州地区一片刚开割的橡胶林中观测铁塔上的观测仪器所得的干季7个晴好天气的微气候观测数据和通量观测数据,对其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特征进行初... 应用微气象法中的梯度观测系统、涡度相关系统和闭路水汽-CO2廓线系统,使用设置在海南省西部儋州地区一片刚开割的橡胶林中观测铁塔上的观测仪器所得的干季7个晴好天气的微气候观测数据和通量观测数据,对其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的辐射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呈明显的昼夜交替变化;橡胶林林内和林冠上风速昼夜变化明显,风向则多为东北风(15°~40°);林冠上方气温和树冠面表温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树冠表温日变化幅度大于气温;相同时刻干季橡胶林林冠上方和林冠内湿度和水汽压相差不大;林冠内CO2浓度夜高昼低;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小。(2)林冠上方显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变化趋势相同,显热通量小于潜热通量;净辐射通量日变化呈规则的倒"U"形,主要由下行短波辐射决定;土壤热通量存在日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变小;CO2通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发生日变化;水汽通量随净辐射发生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微气候 梯度观测系统 涡度相关系统 水汽-CO2 廓线系统 通量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林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30
16
作者 贾开心 郑征 张一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8-1032,共5页
对西双版纳低(550~600 m)、中(750~800 m)、高(950~1050 m)3个海拔梯度上橡胶林地上及各器官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拔从低到高,地上生物量和干生物量都呈降低趋势,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70%以上;海拔间的地上生物量和干生物... 对西双版纳低(550~600 m)、中(750~800 m)、高(950~1050 m)3个海拔梯度上橡胶林地上及各器官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拔从低到高,地上生物量和干生物量都呈降低趋势,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70%以上;海拔间的地上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枝和叶生物量为中海拔最高,低海拔次之,高海拔最低,二者分别占地上生物量20%和5%左右,仅高海拔和低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气温的海拔间差异可能是引起生物量海拔间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3个海拔上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枝>叶。橡胶林低海拔模型用于中海拔和高海拔、混合模型用于各海拔的生物量计算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橡胶林 地上生物量 西双版纳
下载PDF
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春燕 陈秋波 +3 位作者 袁坤 李光明 杨礼富 王真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4-982,共9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4 a、12 a和19 a橡胶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凋落物呼吸)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探索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全天观测...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4 a、12 a和19 a橡胶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凋落物呼吸)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探索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全天观测期间,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刻有很大差异,但在9:00-11:00时刻的测定值均接近日均值;在不同树龄橡胶林中各组分呼吸速率日变化大小虽不一致,但均表现为凋落物呼吸速率最小。4 a、12 a和19 a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月变化,月均值分别是2.45、2.63和2.96 μmol m-2 s-1;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和3月;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相互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最高(为43.6%),根系呼吸次之(为36.1%),凋落物呼吸较小(为20.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但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从而得知海南橡胶林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速率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药材质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定华 袁淑娜 +4 位作者 陈俊明 黄坚雄 潘剑 李娟 周立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65-2771,共7页
目的:初步评价广金钱草在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方法:以广金钱草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不同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其主要药材质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橡胶林下各间作处理广金钱草的产量及其黄酮、多糖、... 目的:初步评价广金钱草在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方法:以广金钱草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不同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其主要药材质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橡胶林下各间作处理广金钱草的产量及其黄酮、多糖、浸出物含量均有降低,整体上均呈现光照条件相对好的处理含量高于光照条件差的处理的趋势,其中,产量的下降幅度较大;广金钱草的夏佛塔苷、浸出物含量在荫蔽度较高的传统成龄胶园及中幼林中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处理,但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区靠中间位点该两指标及多糖含量均接近于甚至稍优于露地栽培处理;除传统成龄胶园间作处理下的灰分含量偏高外,各处理的广金钱草地上部药材质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初步认为,光照不足会影响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其在海南进行露地栽培较具潜力,但也可作为荫蔽度较低的胶园的备选间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下间作 广金钱草 产量 药材质量 光照条件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橡胶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周会平 岩香甩 +2 位作者 张海东 张丽谦 魏丽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4-1449,共6页
以西双版纳国营农场和民营胶园的多个不同林龄和高中低不同海拔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对橡胶林下植被多样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橡胶林下约有87科242属的340余种植物,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Asterfd... 以西双版纳国营农场和民营胶园的多个不同林龄和高中低不同海拔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对橡胶林下植被多样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橡胶林下约有87科242属的340余种植物,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Asterfdceae)、蕨类(Pteridophyta)、大戟科(Euphorbiaceae)以及茜草科(Rubiaeeae)等为出现物种数量、个体数量最多及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类群。橡胶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24~3.517,0.558~0.948和0.360~0.778。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随林龄增加而降低:雨季植被多样性显著高于旱季: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国营农场与民营橡胶林植被多样性水平无显著差异:土壤养分可能也与植被多样性水平相关。该研究有助于认清橡胶林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现状.为科学管理橡胶林和创建新一代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橡胶林枯落物分解及其氮素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春梅 曹建华 +3 位作者 李晓波 兰国玉 彭宗波 蒋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35-1539,共5页
对橡胶林枯枝、枯叶分解过程中分解速率、氮素含量及氮素释放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枯枝、枯叶分解后年失重率分别为47-37%、94.44%,枯叶失重最多在1-6月,枯枝失重较多集中在6~10月;(2)分解过程中枯枝、... 对橡胶林枯枝、枯叶分解过程中分解速率、氮素含量及氮素释放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枯枝、枯叶分解后年失重率分别为47-37%、94.44%,枯叶失重最多在1-6月,枯枝失重较多集中在6~10月;(2)分解过程中枯枝、枯叶的氮素含量变化不同.枯叶全年整体呈下降趋势,枯枝则呈上升趋势;(3)分解过程中枯枝、枯叶的氮素释放率变化有差异。枯叶主要表现为氮素净释放.其中5月净释放率最大(41.50%),枯枝出现氮素富集的月份比枯叶多,其平均富集率(12.25%)远大于枯叶(2.75%):(4)随着林龄的增加,橡胶林枯落物分解中氮素释放量逐渐增多.一年之中5月氮素释放量最大.4月氮素富集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枯枝枯叶 分解释放 氮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