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征 王丹红 艾辉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本身的特性及其免疫学效应,在allo-HSC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 versus leukemia effect,GVL)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一些mHags分布广泛,在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如HA-3、HA-4等;另外一些则限制性表达在造血细胞起源的细胞表面,如HA-1、HA-2等。目前正在研究利用mHags分布的差异应用于allo-HSCT中,以达到加强GVL和减少GVH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 次要组织相容抗原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璐璐 朱雄鹏 陈志哲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中起重要作用。造血细胞起源细胞局限性mHags只在白血病细胞及造血细胞表面表达,可诱导特异性T细胞产生,杀伤白血病细胞,对非造血细胞无细胞毒作用,成为诱导...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中起重要作用。造血细胞起源细胞局限性mHags只在白血病细胞及造血细胞表面表达,可诱导特异性T细胞产生,杀伤白血病细胞,对非造血细胞无细胞毒作用,成为诱导GVL效应、实现GVHD和GVL分离的理想靶抗原。本文对近年来以mHags为靶抗原诱导GVL效应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探讨其用于临床造血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过继性免疫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VL 诱导 组织相容抗原 造血细胞 抗原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HD 表面表达 特异 起源
下载PDF
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蛋白反式激活基因的筛选
3
作者 王琦 蓝贤勇 +3 位作者 李越 武会娟 张丽娟 成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HLA-HA8)的反式激活基因。方法以HLA-HA8基因表达质粒pcDNA3.1(-)-HLA-HA8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提取mRNA并反转录合成双...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肝细胞内人类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A8(HLA-HA8)的反式激活基因。方法以HLA-HA8基因表达质粒pcDNA3.1(-)-HLA-HA8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提取mRNA并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dscDNA),分别标记为Tester和Driver;经RsaI酶切后,将Tester 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adapter 1和adapter 2衔接,再与Driver 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将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LA-HA8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扩增后得到101个阳性克隆,菌落PCR分析均得到200~1000bp的插入片段。随机挑选其中28个阳性片段测序,同源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6种编码基因,其中4个功能未知。结论 HLA-HA8基因反式调节基因与细胞结构和生长、物质及能量代谢、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密切相关,为HLA-HA8的功能以及HBV感染慢性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次要组织相容抗原 反式激活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在骨髓移植中的作用
4
作者 涂正坤 廖灿 +1 位作者 吴雄文 龚非力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199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数十年来,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在MHC完全相合骨髓移植受者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现在这种抗原的性质逐渐为我们所了解,并在人类骨髓移植中得到应用。骨髓移植(BMT)与化、放疗联合已广泛用... 数十年来,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在MHC完全相合骨髓移植受者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现在这种抗原的性质逐渐为我们所了解,并在人类骨髓移植中得到应用。骨髓移植(BMT)与化、放疗联合已广泛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和其它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mHag 组织相容抗原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GVHD/GVL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英 吴松泽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相容抗原 HA T细胞反应 GVL GVHD 诱发 MHC-Ⅰ 组织特异 基因组 多肽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在GVHD与GVL中的作用
6
作者 邵耀中 张茜菲 闫志峰 《医学信息》 2010年第6期1689-1690,共2页
排斥反应已成为目前器官移植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达标的下还会出现明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而目前尚无特效针对方案,因此对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研究有其意义所在。
关键词 次要组织相容抗原(mihas)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移植物抗白血 病效应(GVL)
下载PDF
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徐丹丹 何明生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2期1357-1359,共3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GVHD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有重要关系。本文综述mHAgs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次要组织相容抗原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8
作者 骆宁光 张友会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9年第6期334-337,共4页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一组由MHC限制、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细胞膜表面同种抗原。它们参与免疫应答,并且在骨髓移植中,与移植物被排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移植物抗白血病及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中发挥重...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一组由MHC限制、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细胞膜表面同种抗原。它们参与免疫应答,并且在骨髓移植中,与移植物被排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移植物抗白血病及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MiHAs,对BMT中供受体间的组织配型有重要意义,对防治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要组织相容 抗原 移植物抗宿主病 mihas
下载PDF
生物血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表达及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楚洪 应大君 +2 位作者 糜建红 孙建森 张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了解胰蛋白酶处理前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血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 patibilitycomplex,MHC)表达及去细胞后重新内皮化情况 ,为异种移植及猪血管用于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 ,取猪颈动脉 ,胰蛋白酶预处理猪血管前后 Wes... 为了解胰蛋白酶处理前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血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 patibilitycomplex,MHC)表达及去细胞后重新内皮化情况 ,为异种移植及猪血管用于血管组织工程提供资料 ,取猪颈动脉 ,胰蛋白酶预处理猪血管前后 Western Blot法检测 MHC抗原表达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动力性生物反应器中 ,用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种植在去细胞血管基质材料表面 ,扫描电镜检测内皮化效果。结果表明 ,胰蛋白酶预处理血管后 ,未见 MHC抗原表达 ,扫描电镜可见血管腔内皮细胞形态正常 ,沿血管长轴分布 ,提示经胰蛋白酶预处理的猪血管 MHC抗原大大降低 ,人内皮细胞能成功内皮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血管 组织相容复合体抗原 抗原表达 内皮化 胰蛋白酶 MHC 手术
下载PDF
合成组织相容性抗原衍生肽延长小鼠移植心肌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泽厚 崔志刚 +4 位作者 朱锡华 张艮甫 杨唐俊 曾毅 刘素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合成组织相容性抗原衍生 (HLA)肽延长小鼠移植心肌存活时间的供者特异性。  方法 :首先将NIH小鼠脾细胞 (5× 10 9/L ,0 2ml)注入Balb/c小鼠尾静脉 ,于注射前 7天、注射当日及之后连续 4天 ,每天给予HLA肽和亚治疗剂量... 目的 :探讨合成组织相容性抗原衍生 (HLA)肽延长小鼠移植心肌存活时间的供者特异性。  方法 :首先将NIH小鼠脾细胞 (5× 10 9/L ,0 2ml)注入Balb/c小鼠尾静脉 ,于注射前 7天、注射当日及之后连续 4天 ,每天给予HLA肽和亚治疗剂量的环胞素A(CsA) ,两周后将NIH和C5 7BL/ 6 (第三者 )新生鼠心肌分别移植于Balb/c小鼠左右耳后 ,不再给予HLA肽和CsA等免疫抑制剂。  结果 :移植与脾细胞同一供者小鼠 (NIH)心肌成活 ,在观察期内 (>2 0天 )未发生排斥反应 ;而移植的第三者 (C5 7BL/ 6 )心肌于移植后第 8天被排斥。  结论 :合成HLA肽加亚治疗剂量的CsA延长小鼠移植心肌存活时间具有供者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特异 心肌移植 存活时间 合成组织相容抗原衍生肽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肽四聚体技术及其在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虞伟 李晓军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43-647,共5页
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近来发展的一种可直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cells,AST)的新方法,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研究及抗原肽免疫优势表位筛选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近来发展的一种可直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cells,AST)的新方法,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研究及抗原肽免疫优势表位筛选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肽与T细胞表面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四聚体分子构建及由此衍生的四聚体方法技术类型,并就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的AST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聚体 抗原特异T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抗原
下载PDF
喉癌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Ⅰ缺失与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春波 刘欣梅 +2 位作者 井玲 杜宝东 周维国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检测喉癌组织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umanleucotyteantigen ,HLA)表达缺失情况 ,探讨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 ,TIL)及肿瘤细胞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特异性... 目的 检测喉癌组织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umanleucotyteantigen ,HLA)表达缺失情况 ,探讨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 ,TIL)及肿瘤细胞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特异性鼠抗人HLAⅠ类分子等单克隆抗体与喉癌组织结合 ,通过免疫组化法 ,对 1993~ 1998年 6 4例手术切除喉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 4例喉癌组织中有 5 7例HLAⅠ抗原阳性表达 ,7例阴性表达 ,阴性表达率为 10 9% (7/ 6 4 ) ;HLAⅠ抗原阳性组织 ,浸润到肿瘤实质的CD+ 3 T细胞和CD+ 8T细胞数量明显多于HLAⅠ抗原阴性组织 ;随着HLAⅠ抗原表达下调 ,肿瘤细胞恶性度增加。随访 5 2例 ,3年生存率与HLAⅠ抗原缺失无关 (P >0 0 5 )。结论 部分喉癌组织存在HLAⅠ抗原丢失 ,且其丢失不利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向肿瘤实质浸润与杀伤。HLAⅠ抗原表达缺如 ,可能促进了细胞恶变的发生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人类组织相容抗原I缺失 淋巴细胞浸润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和分化群3ε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正学 郑荣远 +3 位作者 厉芳 熊凌杰 刘银凤 张元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和分化群3ε(CD3ε)的变化。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3)和正常对照组(n=12)。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和分化群3ε(CD3ε)的变化。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3)和正常对照组(n=12)。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观察记录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常规及髓鞘染色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脑MHC-Ⅱ和CD3εmRNA的表达。结果 EAE组小鼠发病后EAE症状评分逐渐增加;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髓鞘脱失较多;脑组织MHC-Ⅱ和CD3ε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与EAE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EAE小鼠脑内MHC-Ⅱ及CD3ε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Ⅱ类抗原
下载PDF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杏平 陈兴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在尖锐湿疣患者中是否存在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的缺陷。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患者皮损和10名正常人... 目的: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在尖锐湿疣患者中是否存在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的缺陷。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患者皮损和10名正常人包皮组织中TAP1和MHC-I类分子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包皮对照组相比,CA皮损中TAP1和MHC-I类分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②在CA皮损中TAP1和MHC-I类分子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A患者皮损中TAP1和MHC-I类分子表达降低,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缺陷,这在人乳头瘤病毒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1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1类 抗原提呈
下载PDF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5
作者 Lindahl KF 王新春 +1 位作者 蔡雪丽 栾丽君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2年第5期255-258,共4页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共同参与免疫反应,被 T 细胞所识别,并受 MHC 限制。目前已经确认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一种来源于细胞蛋白质的16个氨基酸的短肽。本文就其分子确认、识别、性质、遗传学和移植排斥反应等...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共同参与免疫反应,被 T 细胞所识别,并受 MHC 限制。目前已经确认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一种来源于细胞蛋白质的16个氨基酸的短肽。本文就其分子确认、识别、性质、遗传学和移植排斥反应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要组织 相容 抗原
下载PDF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Ⅲ类区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谈永松 王林云 《养猪》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猪MHCIII类区域的基因及功能、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猪MHCIII类基因的研究提供最新学术动态。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复合物 Ⅲ类区域 基因 功能 物理图谱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广西地区壮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郑文军 林有坤 +3 位作者 潘尚领 温斯健 李辉 陈文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疾病的关联和基因扫描技术均证实...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疾病的关联和基因扫描技术均证实多个基因特别是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某些位点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并存在种族、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 组织相容白细胞抗原 壮族 广西
下载PDF
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移植抗原肽的提取与验证
18
作者 周景师 李霄 +1 位作者 李伟民 纪洪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建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移植抗原肽提取方法。方法以供体C57BL/6小鼠脾细胞为移植抗原免疫BALB/c受体小鼠,用p H3.3柠檬酸缓冲液洗脱受体小鼠脾细胞MHC结合抗原肽,用BCA蛋白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 目的建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移植抗原肽提取方法。方法以供体C57BL/6小鼠脾细胞为移植抗原免疫BALB/c受体小鼠,用p H3.3柠檬酸缓冲液洗脱受体小鼠脾细胞MHC结合抗原肽,用BCA蛋白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洗脱液中多肽成分,以小鼠异位心脏移植验证洗脱液内多肽的移植免疫抗原性。结果弱酸洗脱获得了微量多肽50μg/108脾细胞,其中含有混杂短多肽。与同系移植组相比,HPLC-MS/MS检测发现同种异体移植组洗脱液中出现差异多肽。同系MHC移植抗原肽预致敏受体心脏移植物中位存活时间为8 d,同种异体MHC移植抗原肽预致敏受体心脏移植物中位存活时间仅4 d。用同种异体来源的MHC移植抗原肽预致敏受体,使小鼠心脏移植物中位存活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通过供体脾细胞免疫,弱酸洗脱受体脾细胞可获得MHC移植抗原肽,可用于进一步筛选移植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 抗原 抗原决定簇 T淋巴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
原文传递
组织相容性抗原CD45RO肿瘤坏死因子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达与免疫损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烯冬 迟宝恩 +4 位作者 王越先 白志刚 李利宁 夏医君 梁越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 :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DR)在桥本氏甲状腺炎 (HT)和亚急性甲状腺炎 (SAT)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为深入对两病的免疫损伤机理、临床治疗的认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免... 目的 :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DR)在桥本氏甲状腺炎 (HT)和亚急性甲状腺炎 (SAT)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为深入对两病的免疫损伤机理、临床治疗的认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 -P法 ) ,观察活化T淋巴细胞标志CD4 5RO、TNF -α、HLA—DR的单克隆抗体在 4 3例HT和 4 2例SA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除正常甲状腺外 ,各例标本浸润的单个核细胞 (TG—MNC)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单抗阳性染色。在HT和SAT中 :①CD4 5RO、HLA—DR在其TG—MNC阳性率表达上HT高于SAT ,有显著差异 (0 0 1<P <0 0 5 ) ,TNF -α在其TG—MNC阳性率表达上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TEC)的DR表达程度HT明显高于SAT ,有显著差异 (0 0 1<P <0 0 5 ) ,HT中TEC的DR的表达程度与MNC、激活T淋巴细胞、TNF -α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372、0 874 4、0 86 33,P均 <0 0 1) ,而与TNF -α的表达无关。本研究TNF -α的表达HT显著高于SAT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SAT中TEC的DR抗原表达程度与MNC、激活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332、0 7931、P均 <0 0 1)。结论 :活化T淋巴细胞、TNF -α、HLA—DR在HT和SAT的发病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亚急甲状腺炎 活化T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组织相容抗原 疫组化 临床
下载PDF
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G1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介导异种排斥反应
20
作者 王树森 房崇云 +6 位作者 曾梦华 谢林 李荣 王璐 陈松 吴雄文 陈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79-582,i0009,共5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G1(sHLA-G1)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从而降低人NK细胞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核转染技术将质粒pcDNA3-sHLA-G1转入LCL721.221细胞株,并提取sHLA-G1。以RT-PCR、... 目的:研究可溶性组织相容性抗原-G1(sHLA-G1)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从而降低人NK细胞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核转染技术将质粒pcDNA3-sHLA-G1转入LCL721.221细胞株,并提取sHLA-G1。以RT-PCR、斑点酶联免疫吸附(Dot-ELISA)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LA-G1的表达;以人类NK细胞系(NK92)为效应细胞,猪内皮细胞系PED为靶细胞,用β-己糖氨酶释放实验检测sHLA-G1抑制NK92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单四唑(MTT)法检测sHLA-G1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未加入sHLA-G1的对照组相比,NK92释放的β-己糖氨酶显著减少(P<0.05),且对sHLA-G1组PED的杀伤效率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sHLA-G1可通过抑制NK92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以减轻NK92对PED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组织相容抗原-G1 自然杀伤细胞 穿孔素 颗粒酶 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