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流理论下博物馆体验设计策略研究——以广西歌圩博物馆为例
1
作者 梁乐薇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10期19-25,共7页
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民间社会生活和民俗事件,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在展示形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由静态陈展转变到场景叙事,信息获取方式由主观汲取转变到沉浸式交互。在... 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民间社会生活和民俗事件,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在展示形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由静态陈展转变到场景叙事,信息获取方式由主观汲取转变到沉浸式交互。在活态文化的传承下,为博物馆和观众建立多感官的文化精神桥梁,从而使文化信息实现交互体验,实现博物馆个性化、人性化、定制化设计,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关注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最大效能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与新兴文化构建。在心流理论的基础上,将Pat模型和文化体验过程构建数字模型,致力于以感官体验设计为导向的陈展交互方式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感悟,营造博物馆服务于群众、社会,以及面向未来的功能属性,完成公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汲取的体验设计策略,为博物馆心流理论下的体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歌圩博物馆 心流理论 体验设计
下载PDF
歌唱传统与民族关系:壮族歌圩功能的再阐释 被引量:3
2
作者 黎丹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9-106,共8页
歌圩是壮族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维系壮族族群的重要文化要素,也是广西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平台。在广西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广西各世居民族以歌圩为依托,通过文化、经济、社会交往等的持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基于文化尊重、文... 歌圩是壮族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维系壮族族群的重要文化要素,也是广西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平台。在广西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广西各世居民族以歌圩为依托,通过文化、经济、社会交往等的持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基于文化尊重、文化交融、文化认同和共享的区域文化共同体,进而形成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歌圩传统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和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圩 文化交融 文化认同 文化共享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从“移入吸纳”到“转型输出”:壮族歌圩贸易形态的演进脉络及其文化内涵——“壮族歌圩传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系列论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萍 《百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1-31,共11页
歌圩是壮族兼具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特色传统。相对于祭祀娱神与欢歌择偶,商品贸易是歌圩中较晚形成的活动内容和社会功能。综观歌圩贸易的产生与演进脉络,其形成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由外向内的汲取与由内向外的调适。歌圩贸易在... 歌圩是壮族兼具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特色传统。相对于祭祀娱神与欢歌择偶,商品贸易是歌圩中较晚形成的活动内容和社会功能。综观歌圩贸易的产生与演进脉络,其形成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由外向内的汲取与由内向外的调适。歌圩贸易在中央封建王朝统一管理的大环境下形成,在中原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牵引、辐射、带动之下发展。步入现代社会,歌圩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和原生动力发生了较大改变。在政府主导推动下,歌圩以现代歌节的形式快速转型与跨界发展,将各民族置身于开阔的经济文化交流场域之下,在密切民族交往、深化民族交流、促进民族交融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歌圩贸易的形态演变遵循了从“移入吸纳”到“转型输出”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牵动其发展的历史语境;另一方面歌圩贸易的发展演进又深化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圩 贸易形态 文化演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从“自然率性”到“理智内敛”:壮族歌圩择偶习俗的演进脉络及其文化内涵——“壮族歌圩传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系列论文
4
作者 李萍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倚歌择配是壮族歌圩的主要活动内容和社会功能,在壮族特殊婚姻形态与壮族民众好歌习性、善歌思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其依托“人+歌+圩场”所建立的异性交流互动空间,以质朴开放为形态特点。历史上壮族歌圩文化与中原文化在壮族人民所世... 倚歌择配是壮族歌圩的主要活动内容和社会功能,在壮族特殊婚姻形态与壮族民众好歌习性、善歌思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其依托“人+歌+圩场”所建立的异性交流互动空间,以质朴开放为形态特点。历史上壮族歌圩文化与中原文化在壮族人民所世居的区域发生了长时间、持续性的接触。多民族礼仪教化与婚恋习俗的碰撞交融,推动了歌圩秩序的重组与调整。带有性别差异的歌唱习俗的丰富、“以物为媒”男女婉转示爱方式的流行、以情欲节制为导向的歌唱守则的凸显,都是歌圩在人们婚恋关系缔结上由外放向内敛转型的重要标志。歌圩择偶习俗演化深蕴壮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秩序重构双重内涵,有利于提升壮族人民生活的稳定性、安全感和愉悦度,是壮族人民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圩 倚歌择偶 文化演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壮族歌圩起源与发展的人类学阐释
5
作者 沈韬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22,共8页
歌圩是广西壮族地区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与艺术符号,其诞生之初的原语境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社会环境、人文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之为前提,再以人类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有助于重新把握与整合歌圩在历史长河中阶段性的发生机制和发展形态,... 歌圩是广西壮族地区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与艺术符号,其诞生之初的原语境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社会环境、人文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之为前提,再以人类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有助于重新把握与整合歌圩在历史长河中阶段性的发生机制和发展形态,以及其时壮族人民参与歌圩的动机、心理状态与目的,并阐释歌圩对于壮族人民的符号意义。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与歌圩发展双向互动,更好地理解歌圩的内涵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圩 艺术符号 人类学 壮族文化
下载PDF
壮族歌圩文化(南宁)生态保护区建设探析
6
作者 刘芯瑜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式的重要探索,在保护和修复文化生态、自然生态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南宁市秉承着“保护优先、...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式的重要探索,在保护和修复文化生态、自然生态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南宁市秉承着“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结合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壮族歌圩文化(南宁)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专业指导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尚未设立、专项经费不足、宣传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从建设理念、建设制度、管理、人才、项目保护、基地建设、宣传推广、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歌圩建设理念 基地建设
下载PDF
源流·内容·功能:壮族歌圩与中原庙会对比研究
7
作者 冯名梦 《歌海》 2023年第5期98-112,共15页
通过对壮族歌圩和中原庙会历史源流、内容形式和核心功能的历时性考察发现,两者均起源于娱神,壮族歌圩中的神灵、文艺、仪式等与中原庙会存在文化叠压的现象,壮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至少在春秋时期已有接触,并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导致文化... 通过对壮族歌圩和中原庙会历史源流、内容形式和核心功能的历时性考察发现,两者均起源于娱神,壮族歌圩中的神灵、文艺、仪式等与中原庙会存在文化叠压的现象,壮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至少在春秋时期已有接触,并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导致文化变迁。在文化涵化过程中,歌圩演变成以人与人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倚歌择配为主的活动,神灵体系、思想体系、仪式体系和文艺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庙会从娱神到神人共娱的过程中,始终侧重于以人与神对话为主要形式、以祭祀为主,二者各自文化特性突出。现代歌圩和庙会都向经济资源转型,既增强了文化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又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是各地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圩 中原庙会 历史源流 活动内容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壮族歌圩文化宣传研究
8
作者 应鑫晨 班蓓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7期118-120,共3页
民俗文化宣传是非遗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地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很大的完善和提高的空间。文化宣传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语言是跨文化传播的阻碍,实质问题就是各地的文化内涵不同。伴随我们国家全体... 民俗文化宣传是非遗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地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很大的完善和提高的空间。文化宣传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语言是跨文化传播的阻碍,实质问题就是各地的文化内涵不同。伴随我们国家全体实力的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互通不可懈怠,因此我国非遗民俗文化宣传工作刻不容缓。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化道路、实现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体验游、大众媒体强有力的宣传效应、培养有能力的外宣专业人才、有效借助“一带一路”背景等来把我国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推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歌圩 文化宣传
下载PDF
广西歌圩文化融入技工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覃金德 《新潮电子》 202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广西歌圩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广西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广西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激活校园文化氛围,增... 广西歌圩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广西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广西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激活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职业素养,助力学校“一校一品”品牌创建工作,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文着重对目前广西技工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与大家进行共同探讨广西技工学校弘扬与传承广西十二个世居少数民族歌圩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十二世居民族 歌圩文化 教育价值
下载PDF
区域特色歌圩整体性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歌圩的建构为个案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萍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9,共5页
壮族歌圩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走区域特色化建构路线是结合壮乡文化背景和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所作出的积极选择。区域特色歌圩整体性开发模式应在考察区域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以区域特色文化为支撑,承袭传统歌圩格局并融入适当创新元素。
关键词 区域特色歌圩 壮族歌圩 整体性开发模式 布洛陀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商业推广研究——以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黎晓春 张兆龙 +2 位作者 陆元兆 王艳琼 姜国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选取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为研究个案,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商业推广进行研究。通过对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的基本情况、社会影响及商业推广的SWOT分析基础上,对武鸣县"三月三"歌圩... 选取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为研究个案,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商业推广进行研究。通过对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的基本情况、社会影响及商业推广的SWOT分析基础上,对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的商业推广提出产品策略、双驱动策略、文化传播、整合营销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节庆体育 武鸣县 “三月三”歌圩运动会 商业推广
下载PDF
“歌圩文化”:壮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海平 侯峥 封秋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84-88,共5页
言语是最便捷、最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山歌是壮族人民的一种"说话"方式,"歌圩文化"以歌育人、以文化人、以活动吸引人。"歌圩文化"作为壮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壮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殊... 言语是最便捷、最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山歌是壮族人民的一种"说话"方式,"歌圩文化"以歌育人、以文化人、以活动吸引人。"歌圩文化"作为壮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壮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当代境遇的客观需要,实践经验的现实需求。需要准确把握壮族农村的基本特点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遵循话语转换原则,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实现队伍的结合,促进载体形式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圩文化 壮族山歌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下载PDF
“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陆晓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81,共10页
“歌圩”是历代汉族文人用以标识岭南相关民间习俗的一个符码,具有先在的遮蔽性,但以往的研究多把其作为研究原点,导致了“歌圩”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间互相疏离的现象。强调民间表述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我们深入理解民间文化传... “歌圩”是历代汉族文人用以标识岭南相关民间习俗的一个符码,具有先在的遮蔽性,但以往的研究多把其作为研究原点,导致了“歌圩”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间互相疏离的现象。强调民间表述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我们深入理解民间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歌圩 民间表述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主客位视野中壮族歌圩及其文化符号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远玲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3年第2期48-55,共8页
歌圩并非纯粹的文学研究对象和孤立静止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歌圩的内容、形式、功能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停留在传统的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歌圩研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为使“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们对壮族歌圩的... 歌圩并非纯粹的文学研究对象和孤立静止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歌圩的内容、形式、功能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停留在传统的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歌圩研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为使“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们对壮族歌圩的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应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整体观、时空观,把壮族歌圩看作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运用主客位互换、解释人类学等方法及文化变迁理论对其进行立体性的研究,以提升壮族歌圩在与经济、文化互动中所体现的符号象征意义,使人们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圩 主位 客位 文化符号
下载PDF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3,共3页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源远流长,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新时代的冲击后,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又在壮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壮族 民间歌谣 歌圩 起源 发展现状
下载PDF
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桂秋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92,共8页
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 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 壮族 歌圩文化 恢复重建
下载PDF
广西田阳敢壮山歌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12
17
作者 袁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3,共4页
歌圩文化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和保护好这一民族文化资源,对弘扬壮族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敢壮山歌圩是壮族歌圩文化的代表,对敢壮山歌圩的文化背景、发展现状等问题的分析表明,要实现传承和保护的... 歌圩文化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和保护好这一民族文化资源,对弘扬壮族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敢壮山歌圩是壮族歌圩文化的代表,对敢壮山歌圩的文化背景、发展现状等问题的分析表明,要实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媒介的作用,启动"和而不同"的机制,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歌圩内容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敢壮山 歌圩文化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陆晓芹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3-97,共5页
壮族歌圩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壮民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对歌圩在当代的流变态势、流变规律、流变原因作整体把握 ,从文化自觉、审美多元化的角度探讨歌圩流变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 壮族歌圩 当代 流变
下载PDF
岭南民族歌圩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飞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歌圩是极富岭南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传统习俗文化活动。歌圩依托于"峒"和"那"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依相生的和谐之美。歌圩作为一种巫术礼仪,是岭南民族人神沟通的媒介,以达到农业丰收、种族绵延之目的,体现了人... 歌圩是极富岭南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传统习俗文化活动。歌圩依托于"峒"和"那"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依相生的和谐之美。歌圩作为一种巫术礼仪,是岭南民族人神沟通的媒介,以达到农业丰收、种族绵延之目的,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和谐之美。歌圩不仅是民族个体与他人、民族与民族之间情感联络、文化交流的场地,也是个体自身超越生存的苦难,通达诗意栖居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圩文化 山椒水湄 以歌乐神 倚歌择偶 诗意栖居
下载PDF
武鸣三月三歌圩的体育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凌齐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武鸣"三月三"歌圩体育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武鸣"三月三"歌圩是以壮族传统体育活动、传统舞蹈和山歌对唱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典型代表,其既保留和传承了壮族民俗体育活动传统文化元...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武鸣"三月三"歌圩体育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武鸣"三月三"歌圩是以壮族传统体育活动、传统舞蹈和山歌对唱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典型代表,其既保留和传承了壮族民俗体育活动传统文化元素,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三月三”歌圩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