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正五聚蛋白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诊断效能研究
1
作者 李成志 乔维龙 +3 位作者 鲁文 王静 阿布力米提·阿不都哈力克 孙向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NST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8例疑似NS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诊...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对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NST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58例疑似NS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诊断结果将其分为NSTI组(97例)和非NSTI组(6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97例作为健康组。比较NSTI组、非NSTI组入院即刻和健康组体检时血清PTX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绘制健康志愿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NSTI的诊断效能。另观察NSTI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第3天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统计NSTI组患者住院天数、截肢率、死亡率。另外,根据术后诊断结果将NSTI组分为坏死性筋膜炎组和气性坏疽组,比较两组不同时刻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观察各指标对坏死性筋膜炎和气性坏疽的诊断效能。结果:NSTI组、非NSTI组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NSTI组均高于非NSTI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诊断NSTI的灵敏度均高于CRP、PCT、ESR、IL-6;特异度稍低于PCT,但均高于CRP、ESR、IL-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高于CRP、PCT、ESR、IL-6。气性坏疽组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X3诊断坏死性筋膜炎和气性坏疽的灵敏度均高于CRP、PCT、ESR、IL-6;特异度稍低于PCT,但均高于CRP、ESR、IL-6;AUC均高于CRP、PCT、ESR、IL-6。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入院第3天血清PTX3、CRP、PCT、ESR、IL-6水平在组间、时间、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血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入院即刻和入院第2天(P<0.05),且气性坏疽组入院即刻、入院第2天、入院第3天血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组(P<0.05);气性坏疽组住院平均天数、截肢率、死亡率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组(P<0.05)。结论:NSTI患者血清PTX3水平异常升高,且气性坏疽患者均高于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另PTX3对诊断NSTI和鉴别坏死性筋膜炎与气性坏疽的效能均优于CRP、PCT、ESR、IL-6等常规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 气性坏疽 死亡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水平变化与尖锐湿疣复发的关系
2
作者 罗红玉 陈柳青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变化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CA患者(CA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进一步分为复发组(n=64)和...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变化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CA患者(CA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进一步分为复发组(n=64)和无复发组(n=56)。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TX3、LRG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PTX3、LRG1及其联合对CA患者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CA组PTX3、LRG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熬夜、避孕套使用、性伴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数及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PTX3、LRG1水平显著较高(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IL-6、IL-1β、TNF-α、CRP、PTX3、LRG1均是C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A患者血清PTX3与LRG1呈正相关(r=0.680,P<0.05),PTX3与IL-6、IL-1β、TNF-α、CRP呈正相关(r=0.587、0.523、0.592、0.566,P<0.05),LRG1与IL-6、IL-1β、TNF-α、CRP呈正相关(r=0.547、0.508、0.559、0.53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TX3、LRG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CA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795、0.878,其中联合预测的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Z=2.490、1.615,P<0.05)。结论CA患者血清PTX3、LRG1水平显著上升,其可增加CA复发的风险,均可作为CA复发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正五聚蛋白3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钙素原、正五聚蛋白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及其预测早期感染的价值
3
作者 李妍 肖建明 杨建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分析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及其预测早期感染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开... 目的 分析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及其预测早期感染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206例,依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未感染组(17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水平;观察术后1天、3天各血清指标单一、联合检测对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水平分别为(2.42±0.39)μg/L、(3.74±0.53)μg/L,(2.07±0.66)μg/L、(3.06±0.75)μg/L,(18.35±2.74)μg/L、(26.09±4.16)μg/L,均高于未感染组的(1.71±0.35)μg/L、(2.29±0.36)μg/L,(1.48±0.52)μg/L、(1.73±0.59)μg/L,(13.04±2.26)μg/L、(15.75±2.83)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显示,术后3天血清PCT、PTX3、HMGB-1联合检测预测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大,为0.9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患儿术后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中重度感染患儿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水平分别为(2.63±0.34)μg/L、(4.12±0.56)μg/L、(2.31±0.69)μg/L、(3.39±0.81)μg/L、(19.86±2.91)μg/L、(28.84±4.40)μg/L,均高于轻度感染患儿的(2.11±0.28)μg/L、(3.19±0.49)μg/L、(1.72±0.60)μg/L、(2.58±0.73)μg/L、(16.15±2.39)μg/L、(22.09±3.9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PCT、PTX3、HMGB-1表达显著增高,且其表达与术后早期感染及感染病情程度有关,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胃肠手术 降钙素原 正五聚蛋白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感染
原文传递
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正五聚蛋白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薛华蓉 刘丽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正五聚蛋白3(PTX3)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检测在反映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6月至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正五聚蛋白3(PTX3)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检测在反映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46例高龄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重症CAP患者(重症CAP组,n=50)及非重症CAP患者(非重症CAP组,n=96)入院时血清suPAR、PTX3及NLR水平,死亡组(n=12)与存活组(n=134)患者血清suPAR、PTX3、NLR、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及PSI评分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高龄CAP患者血清suPAR、PTX3、NLR水平与CURB-65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预测高龄CAP患者不良预后中的效能。结果重症CAP组与非重症CA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10.43±2.16)×10^(9)/L和(7.65±1.83)×10^(9)/L]、CRP[(84.63±15.37)mg/L和(41.74±10.25)mg/L]、PCT[(0.53±0.15)μg/L和(0.12±0.02)μg/L]、中性粒细胞比率[(84.15±18.65)%和(73.15±14.69)%]、淋巴细胞比率[(8.44±2.15)%和(15.74±2.36)%]、NLR[(9.97±1.86)和(4.65±1.19)]、血清suPAR[(5.31±1.16)ng/mL和(2.38±0.36)ng/mL]、PTX3[(12.34±2.73)ng/mL和(6.41±1.57)ng/mL]及CURB-65评分[(2.13±0.75)分和(1.36±0.21)分]、PSI评分[(93.47±25.37)分和(60.43±19.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suPAR、PTX3及NLR均与CURB-65(r=0.396,0.281,0.325;P<0.05)及PSI评分(r=0.279,0.276,0.246;P<0.05)呈正相关;血清suPAR及NLR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349,0.306;P<0.05);血清PTX3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32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OR=1.551,95%CI 1.188~2.025)、suPAR(OR=1.765,95%CI 1.223~2.546)及PTX3(OR=1.964,95%CI 1.159~3.328)是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共12例(8.22%)患者30 d内病死,死亡组患者血清suPAR、PTX3、NLR、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uPAR(AUC=0.809,95%CI 0.719~0.899)、PTX3(AUC=0.788,95%CI 0.631~0.905)、NLR(AUC=0.836,95%CI 0.727~0.945)及PSI(AUC=0.714,95%CI 0.619~0.849)在预测CAP患者死亡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血清suPAR、PTX3及NLR在预测CAP患者死亡中的效能高于CURB-65及PSI评分。结论血清suPAR、PTX3及NLR在反映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正五聚蛋白3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联合血清半乳凝集素-3和正五聚蛋白3对银屑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杜笑青 周梦 +5 位作者 石丽平 马玉昕 姚丽敏 何强 齐艳宁 魏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84-89,94,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联合血清半乳凝集素-3(Gal-3)和正五聚蛋白3(PTX3)对银屑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8例银屑病伴CVD患者纳入CVD组,将51例单纯银屑病患者纳入银屑病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联合血清半乳凝集素-3(Gal-3)和正五聚蛋白3(PTX3)对银屑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8例银屑病伴CVD患者纳入CVD组,将51例单纯银屑病患者纳入银屑病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使用颈动脉彩超检测cIM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al-3、PTX3和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Gal-3、PTX3和cIMT对CVD的诊断价值。结果CVD组、银屑病组cIMT大于对照组,且CVD组大于银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D组和银屑病组血清Gal-3、PTX3、hs-CRP、PCT、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VD组高于银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D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高于银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MT、Gal-3、PTX3均分别与hs-CRP、PCT、TNF-α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SI评分、cIMT、Gal-3、PTX3、hs-CRP、TNF-α均为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50、1.451、1.432、1.365、1.413、1.465,P<0.05)。基于cIMT和血清Gal-3、PTX3联合构建的诊断模型对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2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85。结论cIMT、血清Gal-3、血清PTX3是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用对银屑病患者并发CV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心血管疾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半乳凝集素-3 正五聚蛋白3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纤维凝胶蛋白-3、正五聚蛋白3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陈步圩 时林雨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37-240,247,共5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浆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正五聚蛋白3(PTX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HDCP患者153例为HDCP组,根据HDCP患者分娩时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组(128例)和...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浆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正五聚蛋白3(PTX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HDCP患者153例为HDCP组,根据HDCP患者分娩时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组(128例)和不良组(25例);同期健康无HDCP产妇132例为对照组,比较HDCP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ficolin-3、PTX3水平,Pearson法分析HDCP患者血浆ficolin-3与PTX3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ficolin-3、PTX3对HD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ficolin-3、PTX3对HD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CP组血浆ficolin-3表达(32.85±8.96μg/L)高于对照组(20.47±6.58μg/L),PTX3表达(2.79±0.34μg/L)低于对照组(2.94±0.27μg/L);HDCP组不良组血浆ficolin-3水平高于良好组,PTX3水平低于良好组(均P<0.05);Pearson结果显示,HDCP患者血浆ficolin-3与PTX3水平呈负相关(r=-0.369,P<0.05);血浆ficolin-3高表达、PTX3低表达是影响HD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浆ficolin-3、PTX3预测HD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745,截断值分别为31.27μg/L、2.75μg/L,相应敏感度分别为82.8%、61.7%,特异性分别为84.0%、80.0%,两者联合预测AUC为0.904,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3%、92.0%。结论:HDCP患者血浆ficolin-3高表达、PTX3低表达,二者水平均与HD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可作为预测HDCP患者妊娠结局的潜在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纤维凝胶蛋白-3 正五聚蛋白3 不良妊娠结局 预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正五聚蛋白3表达的意义分析
7
作者 王淑花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正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邹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纳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正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邹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邹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分为轻度组(28例,NIHSS评分<4分)、中度组(38例,4分≤NIHSS评分≤15分)及重度组(14例,NIHSS评分>15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PTX3水平,并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TNF-α、IL-8、IL-6和PTX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PTX3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TNF-α、IL-8及IL-6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8、IL-6和PTX3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炎症因子和PTX3的水平异常升高,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可重点关注上述指标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因子 正五聚蛋白3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铭德 刘慧泽 +3 位作者 张建军 刘冠勇 靳元元 刘茹辛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正五聚蛋白3(PTX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独及联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1—5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检且妊娠24~28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按照葡萄糖耐量试验结...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正五聚蛋白3(PTX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独及联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1—5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检且妊娠24~28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按照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观察组(GDM组)和对照组(N-GDM组)各40例,比较两组血清PTX3、TNF-α、HsCRP的水平,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记录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TX3、TNF-α、HsCRP单独及联合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PTX3、TNF-α、HsCRP水平要显著高于N-GDM组[(5.75±0.51)µg/L比(5.11±0.56)µg/L;(19.81±1.77)ng/L比(16.68±1.81)ng/L;(4.58±3.04)mg/L比(2.35±1.65)mg/L(均P<0.01)];ROC曲线结果示:血清PTX3、TNF-α、HsCRP单独预测GDM的AUC分别为0.789、0.888、0.777;PTX3与TNF-α、PTX3与HsCRP、TNF-α与HsCRP联合预测GDM的AUC分别为0.931、0.861、0.928;三者联合预测GDM的AUC为0.953;logistic回归分析炎性因子PTX3(OR=8.92,P=0.013)、TNF-α(OR=2.53,P<0.001)、HsCRP(OR=2.16,P=0.013)是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组血清PTX3、TNF-α、HsCRP水平显著高于N-GDM组,三者联合预测GDM时AUC达最高,PTX3、TNF-α、HsCRP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正五聚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柯莹 郑晓君 +2 位作者 李清雲 崔彤霞 朱伟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R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1名PDRP患者以及同期58名正常腹膜透析...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R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1名PDRP患者以及同期58名正常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腹膜透析引出液(peritoneal effluent,PE),批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PE中PTX3(pentraxin3 in peritoneal effluent,pPTX3)。将研究对象的pPTX3与临床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pPTX3在PDRP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PDRP组(Z=-7.314,P<0.001);相比血白细胞、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血降钙素原、血超敏C反应蛋白,pPTX3(AUC=0.972,95%CI:0.913~0.995,P<0.001)对PDRP的诊断效能更高。pPTX3和PE白细胞(AUC=0.991,95%CI:0.943~1.000,P<0.001)对PDRP的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1,P=0.246);31例PDRP患者中有24例培养出病原菌,其中15例培养出革兰氏阳性菌,9例培养出革兰氏阴性菌,pPTX3在革兰氏阴性菌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Z=-2.684,P=0.005);PDRP入组的31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完整留取了治疗第1,3,5,9和11天的PE,其中治愈的患者有14例,未治愈的患者有4例。治愈组的pPTX3-治疗时间曲线呈不断下降趋势,第11天无限接近X轴;未治愈组的pPTX3-治疗时间曲线在第1至5天呈下降趋势,第5天后未再下降。结论pPTX3是诊断PDRP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在鉴别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评估PDRP治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炎症标志物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血清正五聚蛋白3、硒蛋白P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闫晓燕 权艳华 +2 位作者 焦东菊 翟淑芬 田宝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6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硒蛋白P(SeP)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3例PPHN患儿为研究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硒蛋白P(SeP)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3例PPHN患儿为研究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8例、中度组60例与重度组55例,另选择本院同时间段39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PTX-3、SeP水平。随访28天后根据患儿的预后分为生存组151例与死亡组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PHN患儿治疗后28天内死亡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PTX-3、SeP水平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血清PTX-3、SeP水平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1.456、278.3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新生儿低血压、新生儿酸中毒、血清PTX-3高水平、血清SeP高水平为PPHN患儿治疗后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介于1.136~2.823之间,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TX-3、SeP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PPHN患儿治疗后28天内死亡的AUC(95%CI)分别为0.761(0.563~0.958)、0.749(0.570~0.923)、0.836(0.725~0.946)。结论PPHN患儿血清PTX-3、Se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合并新生儿低血压、新生儿酸中毒及治疗前高水平血清PTX-3、SeP的PPHN患儿,短期死亡风险较高。治疗前血清PTX-3、SeP水平对PPHN患儿短期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正五聚蛋白3 蛋白P 肺动脉压力 短期预后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C反应蛋白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杨渺 郦忆文 骆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病人PTX3、CRP水平,依据NIHSS评分及出院2个月后BI评分分组,比较PTX3、CRP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ROC曲线用来评价PTX3、CR...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病人PTX3、CRP水平,依据NIHSS评分及出院2个月后BI评分分组,比较PTX3、CRP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ROC曲线用来评价PTX3、CRP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价值。采用NIHSS评分评估病情,采用BI评分评估预后。结果:轻度脑梗死组病人PTX3、CRP水平低于中重度脑梗死组,预后不良组PTX3、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PTX3、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BI呈负相关关系(P<0.01),PTX3、CRP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预后的价值,以PTX3为优。结论:PTX3、CRP或可成为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正五聚蛋白3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在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鲁佳君 孙岩 +5 位作者 张煊 王乔齐 项周益 凌奕清 童培建 徐涛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93-398,共6页
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作为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在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损伤部位修复、诱导乳腺等骨外部位的异位钙化及维持骨内稳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骨密度中的影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在PTX3基因敲除... 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作为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在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损伤部位修复、诱导乳腺等骨外部位的异位钙化及维持骨内稳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骨密度中的影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在PTX3基因敲除小鼠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中,PTX3的缺失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而在韩国社区“Dong-gu研究”中则发现血浆PTX3水平与男性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在骨相关细胞方面,对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来说,PTX3在维持OP状态下OB的表型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来说,炎症状态下的PTX3可通过刺激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生成及与TNF刺激基因6(TNF-stimulated gene 6,TSG-6)结合提高破骨细胞活性以促进骨吸收;对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来说,PTX3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近年来,PTX3作为一种新的骨代谢调节因子,在OP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在OP患者中,PTX3主要通过促进骨再生调节骨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PTX3通过协调骨再生和骨吸收维持骨稳态以促进骨折愈合。鉴于PTX3以上生物学特性,其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OP等年龄相关骨疾病以及骨折愈合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骨质疏松 骨折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和正五聚蛋白3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汶玲 陈娇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43-647,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前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和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发...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前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和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实施PCI治疗的AMI患者125例,均于术前抽血检测血清PAB、PTX3水平。PCI术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F分为HF组和非HF组。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PAB及PTX3对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1年,113例患者中有45例发生HF,发生率为39.82%。与非HF组比较,HF组的年龄、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PTX3及GensiniⅢ-Ⅳ级占比更高,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PAB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Ⅲ-Ⅳ级,BNP、PTX3升高,LVEF、PAB降低为影响H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PAB以22.21 mmol/L为截断点,预测HF发生的约登指数为0.742,AUC为0.915;PTX3以3.42 ng/L为截断点,预测HF发生的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675、0.864。结论 AMI患者存在PAB水平的降低及PTX3水平的升高,且PAB与PTX3为影响PCI术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对预测HF的发生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前白蛋白 正五聚蛋白3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三叶因子3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程莉 章晓良 +1 位作者 吴福杉 程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三叶因子3(TFF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随访2年内的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24例)和存活组(109例),同期选取健康体...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三叶因子3(TFF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随访2年内的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24例)和存活组(109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30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比较血清中PTX3、TFF3表达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TX3、TFF3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FF3、PTX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TFF3、PTX3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患者营养不良占比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均高于存活组,残肾滤过率低于存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TX3、TFF3水平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0.889,截断值分别为42.09μg/L、2.55 ng/ml,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3.33%、75.00%,特异度分别为84.40%、89.91%,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51,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7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FF3、PTX3、残肾滤过率、TNF-α、hs-CRP、IL-6、PLR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TFF3、PTX3表达均上升,二者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因素,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三叶因子3 正五聚蛋白3 联合检测 预后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与小儿川崎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效能研究
15
作者 侯雁辉 赵日东 李芳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281-22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与小儿川崎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80名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将发生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与小儿川崎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80名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将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22例作为冠状动脉损伤组,未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58例作为非冠状动脉损伤组。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冠状动脉损伤组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的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与川崎病患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对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水平分别为(15.23±4.57)μg/L、(96.87±14.65)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2±1.03)μg/L、(35.43±4.0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患儿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水平均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冠状动脉损伤组的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水平分别为(24.63±6.07)μg/L、(131.25±20.19)pg/mL,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10.25±2.58)μg/L、(66.43±9.7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3联合脑利钠肽预测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结论血清正五聚蛋白3、脑利钠肽与小儿川崎病严重程度呈正性关联,两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损伤的效能较好,对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严重程度 正五聚蛋白3 脑利钠肽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NKX2-5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正五聚蛋白3浓度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蓝亚平 刘天虎 +5 位作者 余朝萍 龚厚文 冯模强 黄瑛 王晓梅 何东泽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探讨NKX2-5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浓度对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 目的探讨NKX2-5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浓度对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6例R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程中是否出现AF,分为AF组(81例)和非AF组(75例)。对两组患者NKX2-5基因多态性及血清IL-6、PTX3浓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RHD患者并发AF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AF组患者NKX2-5基因rs251253位点AG型(37.0%vs.18.7%,χ^(2)=6.490,P=0.011)和AA型(11.1%vs.2.7%,χ^(2)=4.237,P=0.040)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组患者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非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4%vs.13.3%,χ^(2)=14.513,P<0.001)。相对于非AF组患者,AF组患者血清IL-6和PTX3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6:(17.00±4.61)ng/L vs.(10.80±4.01)ng/L,t=8.931,P<0.01;PTX3:(2.50±0.67)mg/L vs.(1.23±0.46)mg/L,t=13.69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IL-6(OR=1.360,95%CI:1.189~1.555)和PTX3(OR=4.896,95%CI:2.237~10.716)浓度升高及NKX2-5基因rs251253位点突变(OR=12.777,95%CI:4.576~35.677)是RHD患者合并A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提示IL-6、PTX3和NKX2-5基因多态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51和0.723,而三者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CNKX2-5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清IL-6、PTX3浓度可显著提升对RHD患者合并AF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NKX2-5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 正五聚蛋白3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正五聚蛋白3、Sestrin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王庆 王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5期2862-28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Sestrin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有颈动脉硬化斑块...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Sestrin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7例)及重度组(14例),基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组(39例)、预后不良组(11例),观察各组血清PTX3、Sestrin2表达变化及其与NIHSS评分、m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血清PTX3、Sestrin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入院首日,病例组血清PTX3水平、Sestrin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中度组、重度组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PTX3、Sestrin2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首日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病人血清PTX3、Sestrin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较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但是均与病人的mRS预后评分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正五聚蛋白3 PTX3 Sestrin2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正五聚蛋白3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γ-谷氨酰转移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景明 徐朝阳 +3 位作者 史煜波 翁跃颂 陈新江 张义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45-384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成3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46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43例)和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42例);另选取同期同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PTX3、hs-CRP、GGT水平。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4组受试者血清PTX3、hs-CRP、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正常蛋白尿组血清PTX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血清PTX3、hs-CRP、GGT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X3、hs-CRP、GGT均与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33和0.365,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TX3、hs-CRP和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故检测这3个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超敏C反应蛋白 Γ-谷氨酰转移酶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和正五聚蛋白3在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建军 汪雁博 +4 位作者 范卫泽 王宇航 李一 付冰 谷新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164-416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APTE-PAH)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该病发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急性肺栓塞(APTE)患者84例,入院即刻采血测定血清PTX3、BNP、CRP,给予规范的抗...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APTE-PAH)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该病发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急性肺栓塞(APTE)患者84例,入院即刻采血测定血清PTX3、BNP、CRP,给予规范的抗凝治疗,部分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溶栓治疗。根据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肺动脉压力,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on-PAH组),比较两组血清PTX3、BNP、CRP水平,记录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BNP、CRP、PTX3对APTE-PAH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和用药情况相似。PAH组肺动脉压力、三尖瓣反流速度较non-PAH组显著升高(均P<0.05)。PAH组BNP和PTX3水平较non-PAH组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APTE-PAH发生的危险因素;BNP、PTX3高水平与APTE后PAH发生相关。ROC分析发现,以BNP 273 pg/ml为截点值,入院时BNP对APTE-PAH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2.5%和83.3%;PTX3的截点值为5.29 ng/ml时,入院时PTX3对APTE-PAH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5.0%和83.3%。根据ROC分析获得的PTX3截点值5.29 ng/ml,将入选患者分为第1组(PTX3≤5.29 ng/ml)和第2组(PTX3>5.29 ng/ml),第2组APTE-PA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组(P<0.01),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E患者入院时血清BNP、PTX3水平可能是APTE-PAH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PTE-PAH初步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且PTX3较BNP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正五聚蛋白3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