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探析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多成分多药效关系
1
作者 聂斌 杜建强 +4 位作者 余日跃 陈银芳 杜玉文 李海针 杨琴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目的/意义分析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实验数据,证实多成分多药效关系。方法/过程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别探析配伍药味、煎煮液的药物成分、血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论配伍药味与药效指标之间、煎煮液的药物成分与... 目的/意义分析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实验数据,证实多成分多药效关系。方法/过程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别探析配伍药味、煎煮液的药物成分、血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论配伍药味与药效指标之间、煎煮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之间、血液的药物成分与药效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作用关系。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呈现多成分多药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药效指标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氢核磁共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雷 刘红兵 罗立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5-282,共8页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的1H NMR谱图,并对油菜蜜主要糖类成分和部分低含量化合物进行了信号归属。采用OPLS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蜂蜜果葡糖浆掺假判别模型。通过排列实验法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油菜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在OPLS得分图中能明显区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样品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8.40%和98.24%。因此,1H NMR与OPLS相结合可以实现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快速鉴别。该方法是基于对蜂蜜成分的整体分析,避免了仅仅分析个别成分指标的检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为蜂蜜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核磁共振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掺假
下载PDF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宁夏和河北产区市售马瑟兰葡萄酒理化特征和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彩虹 王悦 +5 位作者 吕毅 邱鑫宇 吴博略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3-292,共10页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马瑟兰是近年来在我国各个产区均得到较好表现的优质品种。为解析宁夏和河北产区马瑟兰市售干红葡萄酒特征与差异,进而揭示马瑟兰在不同产区间的不同风格质量表现,对宁夏...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马瑟兰是近年来在我国各个产区均得到较好表现的优质品种。为解析宁夏和河北产区马瑟兰市售干红葡萄酒特征与差异,进而揭示马瑟兰在不同产区间的不同风格质量表现,对宁夏和河北产区共27款市售酒的理化性质、有机酸、花色苷和其他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区样品检测中除总酸含量外,其他基础理化指标含量都具有显著差异。有机酸中,琥珀酸是两地区含量差异最大的有机酸;河北地区马瑟兰酒样花青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0.0011 g/L),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比宁夏地区酒样低0.033 g/L。基于单体酚含量建立的OPLS-DA模型区分效果最佳,其中11种单体酚对该模型的建立起关键作用。抗氧化能力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河北地区马瑟兰酒样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宁夏地区,且总酚和单体酚类物质对此有重要贡献,特别是表儿茶酸没食子酸酯和龙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瑟兰 葡萄酒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有机酸 酚类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优化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的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预测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绵斌 张妍 +2 位作者 耿鹏云 谢品杰 杨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变电站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有利于提升电网资产管理效率,而如何准确测算LCC费用是LCC管理的难点.构建了一个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变电站的LCC费用预测模型,并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进一步优化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优化OPLS预... 变电站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有利于提升电网资产管理效率,而如何准确测算LCC费用是LCC管理的难点.构建了一个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变电站的LCC费用预测模型,并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进一步优化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优化OPLS预测模型的精度有所提升,且通过考察年故障时间、初期投资、年故障中断功率、单位赔偿费用、电价、年平均故障修复率、物理寿命周期、运维率、年平均修复时间、年平均故障修复成本和通货膨胀率等关键影响因子,就可实现对变电站LCC的高效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全寿命周期成本 优化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的苍术挥发油燥性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瞿领航 曹国胜 +4 位作者 涂济源 石坤 王洁 徐依依 刘艳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指纹图谱与苍术燥性效应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苍术主要燥性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不同批次苍术(S1~S9)挥发油进行分析,以大鼠日均饮水量、全血黏度、肾脏中水通道蛋白2(AQP2)量为苍术燥...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指纹图谱与苍术燥性效应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苍术主要燥性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不同批次苍术(S1~S9)挥发油进行分析,以大鼠日均饮水量、全血黏度、肾脏中水通道蛋白2(AQP2)量为苍术燥性效应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苍术发挥燥性效应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燥性作用药效贡献较大的3个峰分别为31、28、33号峰,经过谱库检索分析鉴定出3个峰对应的成分分别为β-桉叶醇、马兜铃烯、异愈创木醇。结论初步明确苍术主要燥性成分有β-桉叶醇、马兜铃烯、异愈创木醇,为苍术燥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灰色关联度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燥性 谱效关系 Β-桉叶醇 马兜铃烯 异愈创木醇
原文传递
正交函数-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亚杰 姜明燕 +1 位作者 孙苓苓 吕东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利用正交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消除干扰并对相关性特强的混合组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提出一种由正交函数 (OF)与偏最小二乘法 (PLS)相结合的方法 ,并把它用于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 目的利用正交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消除干扰并对相关性特强的混合组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提出一种由正交函数 (OF)与偏最小二乘法 (PLS)相结合的方法 ,并把它用于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者所测得的水杨酸、苯甲酸和利凡诺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0 0 2 %、1 6 %、10 0 1%、0 37%、10 0 1%、0 96 %和 99 4 %、2 0 %、10 0 9%、1 2 %、99 8%、1 5 %。结论正交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最小乘法 0F-PLS 复方水杨酸Ⅱ号 水杨酸 苯甲酸 利凡诺
下载PDF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对青蒿素拉曼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全昌 杨明 候华毅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为了鉴别不同纯度的青蒿素样品,本文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PLS-DA)研究了不同纯度青蒿素样品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对青蒿素拉曼光谱进行OPLS-DA建模分析可以鉴别不同纯度的样品,从而用于青蒿素样品的质量评估。另外,青蒿... 为了鉴别不同纯度的青蒿素样品,本文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PLS-DA)研究了不同纯度青蒿素样品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对青蒿素拉曼光谱进行OPLS-DA建模分析可以鉴别不同纯度的样品,从而用于青蒿素样品的质量评估。另外,青蒿素拉曼光谱OPLS-DA建模分析表明,青蒿素拉曼光谱中与生物活性官能团相关的724 cm^(-1)处的特征振动模式与青蒿素的纯度紧密相关:在不同纯度青蒿素样品中,该特征振动模式与其他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单向方差分析,F=7.3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拉曼光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的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宿杉 苏建 +3 位作者 李舒琪 苏紫藤 王常顺 刘永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78-386,共9页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SHIMADZU VP-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SHIMADZU VP-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波长为254、283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建立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批次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建立了藿香正气软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15批藿香正气软胶囊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8以上;对甘草苷、柚皮芸香苷、橙皮苷、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欧前胡素、和厚朴酚、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厚朴酚10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不同企业生产的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区分各样品的质量差异标志物为水合氧化前胡素、和厚朴酚、异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厚朴酚和甘草苷。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气软胶囊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气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品牌鱼香肉丝气味差异
9
作者 乔明锋 易宇文 +5 位作者 胡金祥 何莲 蔡雪梅 邓静 王林 杜菊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地域、品牌的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试验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 为探究不同地域、品牌的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试验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地域、品牌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样品的整体气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GC-MS分析表明,4个样品分别鉴定出48,46,69,55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5.01%、85.63%、95.30%和84.30%。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正己醛、庚醛、正辛醛、正己醇、桉叶醇、二甲基四硫醚、乙酸异戊酯、异戊醇、异戊醛对样品的气味形成有重要贡献。E-2-庚烯醛、戊醇、乙酸丁酯、戊醛、反-2-辛烯醛、二甲基四硫醚、松油烯、(-)-莰烯是样品特征风味物质。配料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域、品牌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香肉丝 品牌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烹饪时间对大红袍火锅底料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0
作者 何莲 易宇文 +3 位作者 胡金祥 乔明锋 邓静 王林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气味的差异,实验以大红袍火锅底料在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 为探究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气味的差异,实验以大红袍火锅底料在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气味物质的差异。电子鼻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时间下样品的整体气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GC-MS共检测出82种挥发性物质,烯烃类、醇类和醚类是不同烹饪时间下火锅底料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维恩图显示刚煮沸的样品特有物质较多;OAV分析显示异戊醇、芳樟醇、茴香脑是不同烹饪时间下火锅底料的共有关键挥发性物质;OAV结合OPLS-DA显示糠醇、桧烯、(-)-莰烯、异丁酸乙酯、α-蒎烯、戊醇是样品的差异性特征风味物质。不同烹饪时间下大红袍火锅底料整体气味轮廓和具体特征气味物质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 烹饪时间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气味活度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桑蒂”质量
11
作者 刘平 罗世英 +5 位作者 李梦佳 谭小燕 孙建彬 罗维早 唐策 张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8-羟基-1,3,5-三甲氧基口山酮(R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R3)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6.93%~103.58%,RSD 0.82%~2.9%。各批样品聚为2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404%,筛选出芒果苷、龙胆苦苷、异荭草苷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全面评价“桑蒂”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蒂”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产地玉竹多糖IR指纹图谱数据信息的特征性研究
12
作者 冯笛 刘萱 +5 位作者 何清彦 陈琴 傅思妮 王雨欣 江星明 刘月新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7,共9页
目的建立40批不同产区玉竹的玉竹多糖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玉竹进行研究,为玉竹及多糖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采集不同产区玉竹多糖红外光谱,利用OMNIC软件对40批玉竹多糖样品的红... 目的建立40批不同产区玉竹的玉竹多糖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玉竹进行研究,为玉竹及多糖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采集不同产区玉竹多糖红外光谱,利用OMNIC软件对40批玉竹多糖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等处理,采用SIMCA14.1软件导出玉竹多糖二阶导数红外光谱,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正态分布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不同产地玉竹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结果对40批玉竹多糖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数据信息分析,其中二阶导数图谱可以分离出原光谱中的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正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仅江北玉竹与湘玉竹多糖质量相近。聚类分析表明,以13个共有峰相对峰高为原始数据,40批玉竹多糖在组距为8时可聚成4类。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五个产区的玉竹多糖样本存在质量差异;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影响不同产区玉竹多糖质量的主要吸收峰有5个。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说明湘玉竹与其他产区可明显区分。结论玉竹多糖在不同产区的红外光谱特征,包括峰形和峰高,展现出一定的差异。结合正态分布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及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能够进一步丰富鉴别信息,为玉竹及多糖的进一步鉴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该方法可以作为基于多糖类功效成分的中药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玉竹多糖 红外指纹图谱 态分布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小乘法-判别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整合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益肾固精暖脐贴质量评价研究
13
作者 廖卓 包晴 +4 位作者 高元航 李海英 王璐 唐林 杨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建立益肾固精暖脐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批次益肾固精暖脐贴中6种成分(桂皮醛、丁香酚、羟基-ɑ-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母丁香酚、蛇床子素)的含量,为益肾固精暖脐贴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建立益肾固精暖脐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批次益肾固精暖脐贴中6种成分(桂皮醛、丁香酚、羟基-ɑ-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母丁香酚、蛇床子素)的含量,为益肾固精暖脐贴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5批益肾固精暖脐贴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差异性成分,并对6种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益肾固精暖脐贴HPLC指纹图谱及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15个批次相似度范围为0.874~0.999,标定共有峰21个,指认出6个色谱峰,筛选出12个差异性成分。15批益肾固精暖脐贴中6种成分含量稳定。结论建立的益肾固精暖脐贴指纹图谱及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益肾固精暖脐贴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固精暖脐贴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相似度评价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降香与越南降香挥发油标志性差异成分分析
14
作者 杨丽 宋卓悦 +1 位作者 张丹雁 曾业达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2,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与越南降香的挥发性成分,筛选二者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降香与越南降香的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降香...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与越南降香的挥发性成分,筛选二者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降香与越南降香的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降香与越南降香间的差异性成分。结果与降香组比较,越南降香的挥发油提取率为1.60%~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MS分析得到降香与越南降香挥发油主要成分分别有19、20个,共有成分18个,主要共有成分有环氧化蛇麻烯Ⅱ、橙花叔醇等。降香与越南降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挥发油差异性成分有5个,其中能够鉴别降香与越南降香的标志性差异成分为(+)-β-柏木烯、α-红没药醇、2,10-二甲基-9-十一烯醛。结论越南降香挥发性成分与降香相似度高,(+)-β-柏木烯、α-红没药醇、2,10-二甲基-9-十一烯醛可作为鉴别降香与越南降香的标志性差异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越南降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15
作者 徐慧茹 熊维政 +4 位作者 李磊 郭立 田硕 姜家书 左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9 nm。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组间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15批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21个特征峰,相似度大于0.93。各批样品聚为2类,筛选出7个主要差异性成分(峰3、5、7、8、9、11、12)。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43%~100.51%,RSD 1.51%~2.5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完善通络祛痛膏质量控制、探讨其非挥发性成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祛痛膏 非挥发性成分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可乐样品的鉴别分析
16
作者 何致远 汪悦 +2 位作者 孜比布拉·祖丽尼尕尔 杨丽珊 肖逸帆 《山东化工》 2025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不同品牌可乐仅外观无法辨别,并且存在不同的配方,造成了口感的不同,利用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的鉴别分析方法可以对其进行分辨。购买五种不同品牌的可乐,利用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分析,多元统计方法包括... 不同品牌可乐仅外观无法辨别,并且存在不同的配方,造成了口感的不同,利用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的鉴别分析方法可以对其进行分辨。购买五种不同品牌的可乐,利用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分析,多元统计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费舍尔判别法(FDA)和系统聚类分析法(HC)。仅通过观察光谱并不能有效区分不同品牌可乐,需要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鉴别分析。实验表明紫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品牌可乐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 紫外光谱技术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鉴别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鱼腥草破壁饮片抗辐射质量标志物
17
作者 何文秀 王吉文 +3 位作者 杨联林 胡倩倩 赵雨 马宏亮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1023,共10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鱼腥草破壁饮片抗辐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UPLC-Q-TOF-MS法解析鱼腥草破壁饮片化学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关键代谢物;构建“成分-靶...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鱼腥草破壁饮片抗辐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UPLC-Q-TOF-MS法解析鱼腥草破壁饮片化学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关键代谢物;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抗辐射Q-Marker,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分子对接验证其生物活性。结果预测的Q-Marker(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木犀草素、山柰酚)皆为黄酮类成分,其通过核心靶点(Akt1、BCL2、EGFR)及核心通路(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协同发挥抗辐射作用,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与受体有更强的结合能力(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结论本实验初步预测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木犀草素、山柰酚是鱼腥草破壁饮片抗辐射Q-Marker,不仅为鱼腥草破壁饮片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亦为其他天然抗辐射药物的开发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破壁饮片 代谢组学 抗辐射 网络药理学 Q-Marker 分子对接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
18
作者 钟朝敏 杨馨 李兵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建立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5-二-O-咖啡酰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隐绿原酸、东莨菪苷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I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 目的建立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5-二-O-咖啡酰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隐绿原酸、东莨菪苷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I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4,5-二-O-咖啡酰奎宁酸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0.974~1.000。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36%~100.36%,RSD 0.73%~2.0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各批样品聚为3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076%,11号峰、1号峰、2号峰(5-羟甲基糠醛)、6号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经济适用性良好,可为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晕可平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建立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19
作者 邢鸿儒 丁爱华 +2 位作者 陈玲玲 吴士龙 周会芹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 建立晕可平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评价制剂质量。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进样量... 目的 建立晕可平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评价制剂质量。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建立制剂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共有峰,指认共有成分。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13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指认了7个共成分,分别为腺苷、鸟苷、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甘草酸。13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7;CA结果显示样品可聚为2类,OPLS-DA结果显示12号峰(迷迭香酸峰)和3号峰可能是影响样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为晕可平颗粒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可平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连钱草中19种无机元素含量
20
作者 黄萍 《中国药业》 2025年第7期85-8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钱草中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锰(Mn)、硒(Se)、镉(Cd)、铅(Pb)、铜(Cu)、硼(B)、铬(Cr)、钡(Ba)、汞(Hg)、钼(Mo)、钴(Co)、砷(As)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钱草中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锰(Mn)、硒(Se)、镉(Cd)、铅(Pb)、铜(Cu)、硼(B)、铬(Cr)、钡(Ba)、汞(Hg)、钼(Mo)、钴(Co)、砷(As)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确定无机元素分布特征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等离子体氩气流量为17 L/min,载气流量为1.5 L/min,采样深度为11 mm,雾化室温度为3.0℃,测量模式为碰撞池动能歧视(KED)模式,碰撞气流量为6.5 mL/min,进样冲洗时间为45 s,蠕动泵泵速为60 r/min,以钪(45Sc)、铟(115In)、铋(209Bi)为内标,建立无机元素特征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评价其特征元素。结果19种无机元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待测元素和内标元素响应值的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4%(n=6);加样回收率为80.69%~99.85%,RSD为0.92%~4.03%(n=6)。20批样品中,主要含常量元素Ca,Na,Mg,K(>45 mg/kg),微量元素含量较多的为Fe,Zn,Al,Ba,B,Mo,重金属及有害元素Pb,As,Cd,Cu均未超标,Co和Hg元素均未检出。无机元素特征图谱整体相似,其中Ca,Zn,Fe,Cu,B 5种无机元素为不同批次连钱草的质量差异性成分。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连钱草药材中1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无机元素 特征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