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鼠末稍血正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姜兰凤
林岫柏
褚广鑫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10期25-27,共3页
本文报告了检出小鼠末稍血正染红细胞(NCE)微核的方法。雄性小鼠分为3组;环磷酰胺(CP)组、丝裂霉素C(MMC)组和骨髓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试验持续5周。给予CP和MMC的动物在经5次注射后,末稍血中NCE微核率显著增加,微核率随时...
本文报告了检出小鼠末稍血正染红细胞(NCE)微核的方法。雄性小鼠分为3组;环磷酰胺(CP)组、丝裂霉素C(MMC)组和骨髓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试验持续5周。给予CP和MMC的动物在经5次注射后,末稍血中NCE微核率显著增加,微核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处理的第5周的微核率:CP(22mg/kg)组为19.3/1000NCE(N=6),MMC(0.5mg/kg)组为29.7/1000NCE(N=6),对照组为1.83/1000NCE(N=6)。用CP(22mg/kg)和MMC(1.0mg/kg)处理的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3.5和2.5—4.5/1000PCE。在处理后第5周,正染红细胞微核率比第1周高3—6倍。因为有微核的红细胞在循环血中大约存在一个月。所以在此时间内由于多次处理所产生的微核率是相加的,它比传统的微核试验方法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核
试验
正染红细胞微核
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末稍血正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姜兰凤
林岫柏
褚广鑫
机构
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10期25-27,共3页
文摘
本文报告了检出小鼠末稍血正染红细胞(NCE)微核的方法。雄性小鼠分为3组;环磷酰胺(CP)组、丝裂霉素C(MMC)组和骨髓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试验持续5周。给予CP和MMC的动物在经5次注射后,末稍血中NCE微核率显著增加,微核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处理的第5周的微核率:CP(22mg/kg)组为19.3/1000NCE(N=6),MMC(0.5mg/kg)组为29.7/1000NCE(N=6),对照组为1.83/1000NCE(N=6)。用CP(22mg/kg)和MMC(1.0mg/kg)处理的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3.5和2.5—4.5/1000PCE。在处理后第5周,正染红细胞微核率比第1周高3—6倍。因为有微核的红细胞在循环血中大约存在一个月。所以在此时间内由于多次处理所产生的微核率是相加的,它比传统的微核试验方法更为敏感。
关键词
微
核
试验
正染红细胞微核
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C
分类号
R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鼠末稍血正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
姜兰凤
林岫柏
褚广鑫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