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地区的逆冲扩展作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军文
张晓卫
+1 位作者
李朋武
陈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7-307,共11页
东昆仑西段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通过典型剖面的构造分析,可以得出下列几点重要认识:①东昆仑西段具有十分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逆冲扩展、正滑作用和拆离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变形事件。②逆冲断裂起始于晚石炭世和...
东昆仑西段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通过典型剖面的构造分析,可以得出下列几点重要认识:①东昆仑西段具有十分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逆冲扩展、正滑作用和拆离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变形事件。②逆冲断裂起始于晚石炭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但强烈活动发生在库木库里盆地强烈坳陷的中新世—第四纪时期。③该区北向逆冲扩展作用和南向正滑作用并存的构造格局,和青藏高原北部的总体构造格局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地区的的构造格局也十分类似,但道冲扩展方向相反,强烈逆冲扩展作用都发生在中—上新世至第四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和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时期。这种方向相反的逆冲扩展和正滑作用揭示青藏高原深层物质向南、北两侧对称式扩展和表层物质向高原腹地重力滑动的运动学特征。因此该区断裂构造系统的建立对研究青藏高原北部的深部作用过程,建立青藏高原隆升的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西段
阿其克库勒湖地区
逆冲扩展
正滑作用
板块碰撞
动力学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5 位作者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
作用
右行走
滑
作用
(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地区的逆冲扩展作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军文
张晓卫
李朋武
陈文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7-30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9150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号49972072)
+1 种基金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开放实验室(编号 9812)
国土资源部(编号20001010201)资助成果
文摘
东昆仑西段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通过典型剖面的构造分析,可以得出下列几点重要认识:①东昆仑西段具有十分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逆冲扩展、正滑作用和拆离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变形事件。②逆冲断裂起始于晚石炭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但强烈活动发生在库木库里盆地强烈坳陷的中新世—第四纪时期。③该区北向逆冲扩展作用和南向正滑作用并存的构造格局,和青藏高原北部的总体构造格局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地区的的构造格局也十分类似,但道冲扩展方向相反,强烈逆冲扩展作用都发生在中—上新世至第四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和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时期。这种方向相反的逆冲扩展和正滑作用揭示青藏高原深层物质向南、北两侧对称式扩展和表层物质向高原腹地重力滑动的运动学特征。因此该区断裂构造系统的建立对研究青藏高原北部的深部作用过程,建立青藏高原隆升的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
东昆仑西段
阿其克库勒湖地区
逆冲扩展
正滑作用
板块碰撞
动力学模式
Keywords
thrust propagation
normal slipping
plate collision
geodynamic model
western sector of the East Kunlun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机构
大陆构造和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Koch Institute for Core Sample Research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基金
国家科技专项(WFSD)资助
文摘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
作用
右行走
滑
作用
(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Hole-1 ( WFSD-1 )
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 ASR) earth stress measurement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arthquakes
Thrusting
Dextral strike-slip faulting ( ordextral rotary)
Normal slipping
Vertical extrus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地区的逆冲扩展作用
崔军文
张晓卫
李朋武
陈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崔军文
李宗凡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