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的电磁兼容及测试技术
1
作者 刘鹏 陈锐 夏哲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6期160-162,共3页
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为很多患者提供了帮助,在癌症筛查和诊断方面为医生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大型永久性安装医用电气设备,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不容忽视,在审评注册前应确保其通过电... 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为很多患者提供了帮助,在癌症筛查和诊断方面为医生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大型永久性安装医用电气设备,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不容忽视,在审评注册前应确保其通过电磁兼容检测,符合电磁兼容标准要求。本文针对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与电磁兼容国家标准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现场测试 电磁兼容测试 医用电气设备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应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666-667,671,672,共4页
患者男性,68岁,因间断胸痛12d于2015年10月22日入住本科。患者缘于12d前大怒后出现胸痛,伴后背放射痛、低血压状态、恶心、呕吐,自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症状未能缓解。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冠脉微循环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X综合征中的应用
3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763-764,767,768,共4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断发作.5d前患者于活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休息约5 min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运动试验示:阳性,Ⅱ、Ⅲ、AVF、V4~V6导联ST段运动中、后动态改变(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0.25 mV,V4~V6导联ST压低0.1~0.2 mV),门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科.患高血压15年,血压最高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日口服尼群地平10 mg,2次/d,血压波动在130~140/80~90 mm Hg,否认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5年,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日30支左右,已戒烟10余年,饮酒史40余年,平均每天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晓璐 霍立群 顾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115-119,共5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 新辅助化疗 乳腺核磁共振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志兴 朱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重要成像方法。PET/CT检测对宫颈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一系列变化的诊断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明确宫颈癌的分期。对指导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宫颈癌 分期
下载PDF
江苏省部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质量控制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向勇 徐小三 杨春勇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PET/CT)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使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规定的模体,对5家医院的5台PET/CT设备的空间分辨力、灵敏度、散射分数和噪声等效计数率(NE... 目的探讨影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PET/CT)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使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规定的模体,对5家医院的5台PET/CT设备的空间分辨力、灵敏度、散射分数和噪声等效计数率(NECR)进行测量。结果5台PET/CT设备,厂家、型号、探测晶体类型、出厂时间各异。空间分辨力1cm横向在4.70~5.38mm,1cm轴向在4.39~6.38mm,10cm横向在5.05~5.79mm,10cm轴向在4.86~6.43mm,相对标准偏差(RSD)在5.07%~14.20%;灵敏度0cm径向在4.78~8.14cps/kBq,10cm径向在5.52~8.71cps/kBq RSD分别为19.05%、22.30%;散射分数在29.79%~46.21%,RSD为16.26%;NECR在51.23~164.70kcps,RSD为52.58%。2012-2018年对设备B进行了4次质量控制测量,空间分辨力1cm横向、1cm轴向、10cm横向、10cm轴向分别升高11.83%、降低20.08%、升高0.54%、降低6.43%,灵敏度0cm径向和10cm径向分别降低72.76%和80.98%,散射分数升高33.91%,NECR降低7.54%。结论不同品牌型号的PET/CT设备由于探测晶体、设计结构等不同,质量检测指标结果差异较大;日常的质量监测、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MA标准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PET)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 质量控制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显像在脊柱转移瘤Tokuhashi修正评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茜 原凌 李思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920-1922,共3页
在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脊柱是骨转移最好发的部位[1]。近年来,尽管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如何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制定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005年,Tokuhashi等[2]在... 在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脊柱是骨转移最好发的部位[1]。近年来,尽管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如何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制定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005年,Tokuhashi等[2]在原有评分系统的基础上制定出新的修正评分来指导脊柱转移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脊柱转移瘤 氟代脱氧葡萄糖 评分系统 CT显像 个体化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8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9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47,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下载PDF
温泽exaCTU——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10
《汽车制造业》 2018年第1期19-19,共1页
温泽exaCTU是一款通用设计型设备,它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用户都能选用合适的X射线源及探测器来定制自己的工业CT系统。135~450kV的射线源及相应的所有需求都可在机器内部进行配置。高性能的射线源为这款CT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与灵... 温泽exaCTU是一款通用设计型设备,它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用户都能选用合适的X射线源及探测器来定制自己的工业CT系统。135~450kV的射线源及相应的所有需求都可在机器内部进行配置。高性能的射线源为这款CT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与灵活性。作为平稳系统而提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功率和灵活性。exaCTU可扫描更大密度的大零件,exaCTU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设备适用于所有需要以无损和实时的方式测试和评估内外部数据的工件,尤其适合于由塑料、复合材料、陶瓷、轻合金和钢材等制造的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工业CT系统 扫描系统 x射线 成像设备 外部数据 复合材料 设计型
下载PDF
基于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和放射线基线比值与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晓燕 彭贵娟 +3 位作者 张祥松 陈志丰 张冰 李子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所测得的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线基线比值(T/N比值)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所测得的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线基线比值(T/N比值)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分析原发灶SUVmax和T/N比值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方法获得SUVmax、T/N比值及肿瘤最大径预测无瘤生存时间的最佳界值点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一步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原发灶SUVmax与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最大径有关,而T/N比值只与病理类型有关(均P<0.05)。预测无瘤生存时间(DFS)最佳界值点分别为SUVmax=12.2(灵敏度为67.6%、特异度为63.6%);T/N比值=6.9(灵敏度为51.4%、特异度为74.5%);肿瘤最大径=4.3 cm(灵敏度为56.8%、特异度为80.0%)。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T/N比值及CA125水平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0.000,OR值=3.98,95% CI:2.12~7.45)、肿瘤部位(P=0.009,OR值=0.43,95% CI:0.23~0.81)、肿瘤分化程度(P=0.001,OR 值=7.52,95% CI:2.12~25.90)及 T/N 比值(P=0.008,OR 值=2.92,95% CI:1.33~6.41)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原发灶SUVmax并不是其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估中,18F-FDG PET-CT所测得的T/N比值较原发灶SUVmax更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18氟-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射线基线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医疗机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彬 钱爱君 +3 位作者 姚杰 高林峰 沈金福 季贵毅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8-551,555,共5页
[目的]掌握目前上海市从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工作的人员受照情况。[方法]普查上海市PET/CT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监测PET/CT工作场所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结果]截至2011年... [目的]掌握目前上海市从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工作的人员受照情况。[方法]普查上海市PET/CT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监测PET/CT工作场所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结果]截至2011年,上海市共有PET/CT 13台,工作人员153名。采用不同放射性药物分装形式和注射方式,工作人员身体同一部位所受剂量有较大差别:非通风橱分装情况下(不考虑手部),眼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最高,其最大值达到613.6μSv/h,是通风橱内操作的62倍;注射操作时,移动式防护车方式所受剂量最高,胸部最大值为391.8μSv/h;全身各部位均以手部受照剂量最大,分别达到4407.0μSv/h和2211.3μSv/h。不同工作岗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也存在较大差别,依次为护士>技师>医师,护士的双月最大剂量达到3946.6μSv。[结论]上海市PET/CT整体防护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在受照剂量尽可能低的原则下,工作人员防护仍需要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辐射防护
原文传递
医用回旋加速器及正电子药物合成系统的安全与防护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泽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6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医用回旋加速器 药物合成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放射性核素 防护 安全 PET成像 医疗设备 医学领域 断层装置 探测原理 ^18F 系统合成 高能射线 扫描机 化合物 高电压 强磁场
下载PDF
CT联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斯韵 孙灿辉 +5 位作者 李雪华 关键 冯仕庭 彭振鹏 李子平 孟悛非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ET—CT)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且接受CT和PET.CT检查的37例结直肠黏液腺癌与50例结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ET—CT)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且接受CT和PET.CT检查的37例结直肠黏液腺癌与50例结直肠非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在CT和PET-CT表现上的差异。结果CT检查示,在肿瘤实质的平扫密度、增强后密度和强化程度上.黏液腺癌组明显低于非黏液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肿瘤低密度区的强化程度、低密度区面积占总病灶面积的比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比例,黏液腺癌组均明显高于非黏液腺癌组(均P〈0.05)。PET—CT检查示,黏液腺癌组的最大SUV值明显小于非黏液性腺癌组[(8.64±4.34)Bq/L比(12.38±5.96)Bq/L,P=0.015]。结论联合PET—CT与传统cT两种检查手段,可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黏液腺癌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成像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无创检测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15
作者 郭栩雯 田立 +2 位作者 尹亚娟 郑明奇 刘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416-418,共3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是一种经典代谢显影方式,在肿瘤患者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除恶性肿瘤外的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ET/CT图像在主动脉疾病中也有很多优势。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主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基于LabVIEW软件和NI硬件,开发移动式X射线成像诊断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Duckjune Kim Kwang-hee Lee Dr.Sang-hoon Ji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7期8-9,共2页
0引言 移动式X射线成像系统提供了X光透视检查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模式,主要应用于骨科和神经外科手术室(OR)中。X光透视检查成像模式可提供患者在不同角度的实时内部结构图像,方便外科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三维CT图像模... 0引言 移动式X射线成像系统提供了X光透视检查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模式,主要应用于骨科和神经外科手术室(OR)中。X光透视检查成像模式可提供患者在不同角度的实时内部结构图像,方便外科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三维CT图像模式则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室中检查病人的当前状态,免去了移动病人的麻烦。通常情况下,完成手术后,只有在CT扫描室里才能检查病人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系统 LABVIEW软件 诊断系统 移动式 外科手术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硬件 NI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静息态功能MRI在颞叶癫痫定侧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春雷 陈自谦 +3 位作者 王志敏 钱根年 倪萍 陶超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评价PET—CT与静息态功能MRI在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PET-CT与静息态功能MRI检查,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统计参数图(SPM)5后处理软件对所... 目的评价PET—CT与静息态功能MRI在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PET-CT与静息态功能MRI检查,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统计参数图(SPM)5后处理软件对所采集静息态功能MRI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全脑和双侧海马ReHo值。利用目测分析法及不对称指数分析PET—CT所得图像,测量双侧海马标准化摄取值(SUV)。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双侧颞叶SUV、ReHo值,利用ROC曲线界定出诊断颞叶癫痫的最佳临界值。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双侧海马SUV与ReHo值的相关性。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将诊断结果与对照组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2种方法在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7例患者PET—CT图像均有颞叶局限性或广泛性代谢减低,其中12例患者能够明确定侧,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准确率为70.6%;17例患者行静息态功能MRI检查,11例表现为单侧ReHo值减低,能明确定侧,准确率为64.7%。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将诊断准确率提高到76.5%(13/17)。颞叶癫痫组患侧海马ReHo值(0.34±0.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海马ReHo值(0.46±0.07),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0,P=0.003),当ReHo值为0.36时,对颞叶癫痫诊断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94.1%;17例患者患侧SUV(4.17±0.63)与健侧SUV(4.77±0.56)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06),当SUV为4.23时,对颞叶癫痫的诊断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64.7%。2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率上有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不高(Kappa值为0.49),患侧SUV与ReHo值之间无相关性(r=0.280,P=0.314)。结论PET—CT与静息态功能MRI多模态功能与代谢成像可提高颞叶癫痫定侧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现代实验室型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成像和形态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亚婷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5,共10页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促进了聚焦扫描型、全场型和XRF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实验室型XRF元素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超环面、球面和柱状弯晶等单色聚焦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实验室型XA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实验室X射线光源系统,开发更高效的单色聚焦系统,推动X射线动态电影拍摄技术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x射线吸收谱技术 全场型微区 x射线成像系统 原位微区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单色器
下载PDF
PET/CT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娇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 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核素心肌显像,包括PET 或PET/CT 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2]。82Rb、13N-NH3、15O-H2O 等传统PET 心肌灌注显像剂由于半衰期较短等因素,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18F 由于物理半衰期适中,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送达使用科室,所以18F 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