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玲 董雯 +2 位作者 李凌雯 黄红丽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55-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护理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常林凤 卢光明 +5 位作者 朱虹 王中秋 吴江 胡裕效 秦利萍 王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分析肺部病变CT形态、密度、边界、毛刺等征象,分别统计PET、CT和PET/CT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40例患者PET图像表现为标准摄取值(SUV)>2.5,3例SUV<2.5,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3.0%和7.0%;24例延迟显像上升>10%,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68.5%和31.5%;36例CT图像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毛刺,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7%和16.3%;PET/CT显示37例为肺癌,6例可疑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6.0%和0。结论:行PET/CT早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存在假阴性,而延迟显像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群 陈龙邦 +6 位作者 王靖华 朱虹 耿怀成 褚晓源 管晓翔 宋海珠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传统分期检查和PET/CT对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符合率,以及对淋巴结区和结外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PET/CT检查与传统分期手段对分期判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2%(40/42)和78.6%(33/42)。对淋巴结内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88.2%(60/68),PET/CT为97.1%(66/6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淋巴结外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58.3%(14/24),PET/CT为91.7%(22/24),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ET/CT检查使TNM分期改变者9例,达21.4%,其中分期升高7例,下降2例,8例(19.0%)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结论:FDG PET/CT可提高恶性淋巴瘤的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率,并可提高淋巴结内外病变的检出率,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苏乃川 李春洁 +1 位作者 史宗道 杨娴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44,共5页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纳入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0.93;诊断比值比为47.89;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73 8。结论 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但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诊断费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肿瘤转移 敏感度与特异度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的护理配合
6
作者 陈瑟燕 曾淑华 陈孟青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正电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是目前最尖端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是当今临床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精神疾病的最佳手段,尤其对早期肿瘤、肿瘤的分期、复发和疗效的判定... 正电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是目前最尖端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是当今临床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精神疾病的最佳手段,尤其对早期肿瘤、肿瘤的分期、复发和疗效的判定具有技术优势[1].我院自2013年3月至7月用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氟去氧葡萄糖(fluorodexyglucose,18F-FDG)行PET/CT检查30例糖尿病患者,检查前做好准备工作,顺利完成检查,得到理想图像质量.现将糖尿病患者检查时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计算机体层成像 扫描检查 护理配合 糖尿病 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放射性示踪剂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杨志 柴华 +5 位作者 仇冰清 韦琳琳 罗煜 杨彩娟 李宁 肖国有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 max与病灶大小及Ki-67水平的关系,采用协方差分析不同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不同病理亚型、不同转移特征乳腺癌患者SUV max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病灶SUV max与病灶大小、Ki-67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ER、PR阴性者的SUV max高于阳性者,HER2阴性及不确定者的SUV max低于HER2阳性者(均P<0.05)。4种病理亚型乳腺癌患者的SUV 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uminal A型的SUV max低于非Luminal A型(均P<0.05)。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SUV max分别高于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无远处转移者(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SUV max增高与乳腺癌侵袭性病理亚型及转移有关,可为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临床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思泽 黄琪 +4 位作者 武晓捷 王少楠 管一晖 谢芳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本综述总结了PET在CNS药物研发中的定量分析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受体占有率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与数学公式。同时,本综述也总结了PET在CNS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后续CNS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 新药研发 药代动力学 受体占有率
下载PDF
分次口服造影剂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9
作者 苏少弟 冯彦林 +3 位作者 温广华 袁白虹 刘德军 刘艳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1期85-86,共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日前先进的结合了脏器功能及形态学的核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在肿瘤的诊断、治疗随访、心肌活性评估等方面有蓿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的闪素。其中,胃肠...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日前先进的结合了脏器功能及形态学的核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在肿瘤的诊断、治疗随访、心肌活性评估等方面有蓿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的闪素。其中,胃肠空腔脏器的充盈度直接影响胃肠道病变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口服造影剂 扫描检查 护理 分次 影像检查方法 胃肠空腔脏器 胃肠道病变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体积代谢参数对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卓静 王冠民 +4 位作者 朱峰 刘德峰 丁雪梅 徐亚平 孟涛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对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同步放化疗...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对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同步放化疗,且治疗前均接受F-FDG PET/CT检查。根据同步放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同步放化疗无效率为41.53%、有效率为58.47%;无效组患者的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均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SUV、MTV、TLG联合预测同步放化疗无效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7.96%、91.30%、0.914,联合预测的灵敏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可预测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SUV、MTV、TLG联合预测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全身骨显像对不明原因骨痛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克波 喻荣华 +4 位作者 钱凯 刘松 杨培庆 蒋茂燕 王攀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9期960-961,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全身骨显像对不明原因骨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不明原因骨痛患者行常规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有75例骨显像阳性,阳性率占87%。其中多发病灶59...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全身骨显像对不明原因骨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不明原因骨痛患者行常规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有75例骨显像阳性,阳性率占87%。其中多发病灶59例,单发病灶16例。根据病灶特征进一步分析,在59例多发病灶中,良性病变18例占30%,恶性病变41例占70%。在16例单发病灶中,良性病灶13例占8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腰椎间盘突出2例,骨质增生3例,骨质疏松症2例,炎性改变及退行性改变3例),恶性病灶3例占19%。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应该作为不明原因骨痛的常规检查手段,特别是对良、恶性的鉴别和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提供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骨显像 骨痛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部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孙鹏涛 吕洁 +2 位作者 李肖红 刘立水 秦永德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最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 目的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最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注射18F-FDG后50分钟PET/CT全身图像,将显像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访结果对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SUVmax对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通过散点图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对病灶SUVmax的影响。结果肺内病灶恶性病变组的SUVmax高于良性病变组(t=6.327,P<0.05);ROC曲线上SUVmax的最佳界点为4.16,以SUVmax>4.16作为诊断良恶性的阈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82;绘制散点图以分析病灶大小对SUVmax的影响,结果表明病灶大小与病灶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510,P<0.05);在分析腺癌、鳞癌、结核等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时,通过协方差分析修正病灶大小的影响后,鳞癌组SUVmax大于结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对肺部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SUVmax的诊断界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以SUV≥2.5作为标准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下载PDF
护士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调查分析
13
作者 万传柳 万严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9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对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医院放射治疗与诊断相关科室(介入科、放疗科、影像科室)和门诊、内科、外科相关科室护士96名为调查对象,统计分... 目的探讨护士对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医院放射治疗与诊断相关科室(介入科、放疗科、影像科室)和门诊、内科、外科相关科室护士96名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护士的一般资料,并分析护士对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不同特征护士对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了解的及格情况。结果护士知晓率较高的调查内容包括对放射性的认识、辐射的危害性、辐射防护的目的、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态度、电离辐射中对正常组织的防护、肿瘤放射治疗中防护的意义等,但对核医学实践中针对患者的原则、肿瘤放射性治疗事故、辐射事故的上报时限、空气中穿透能力最强的射线等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96名护士对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7.01±9.57)分,总及格率为45.83%(44/96);不同年龄、职务、文化程度、职称、科室的护士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总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欠佳,应加强护士辐射剂量相关教育,建立、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以提高护士的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护士 辐射防护知识 基本知识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诊断乳腺癌骨转移194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洪伟 张建伟 吴云飞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Ⅰ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乳腺癌病人194例,采用SPECT...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Ⅰ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乳腺癌病人194例,采用SPECT对入组病人进行全身显像检查,按Soloway骨显像分级标准分为S0组(n=51)、S1组(n=56)、S2组(n=63)和S3组(n=24),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ⅠCTP、TRACP5b水平,分析SPECT核素骨显像检测、血清ⅠCTP、TRACP5b检测以及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CTP、TRACP5b检测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SPECT核素骨显像检查显示194例乳腺癌术后病人中有143例发生骨转移,转移率为73.71%,共发现骨转移病灶1217个;S0组、S1组、S2组和S3组四组病人血清ⅠCTP[(4.78±3.61)μg/L,(9.86±3.15)μg/L,(17.02±6.35)μg/L,(21.67±7.25)μg/L]、TRACP5b[(3.59±4.11)U/L,(7.42±2.89)U/L,(10.23±4.68)U/L,(17.81±7.20)U/L]水平比较结果显示,S0组<S1组<S2组<S3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ECT核素骨显像Soloway分级与血清ⅠCTP、TRACP5b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诊断结果显示,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CTP、TRACP5b检测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的AUC为0.954,灵敏度为98.60%,特异度为86.30%,均高于SPECT核素骨显像单独检测和血清ⅠCTP、TRACP5b单独检测以及ⅠCTP+TRACP5b检测。结论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ⅠCTP、TRACP5b检测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是一种理想的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核素骨显像 胶原羧基端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下载PDF
唾液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价值
15
作者 黄文艳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8期43-44,共2页
目的分析唾液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疑似干燥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国际诊断标准2002年确诊为90例),均进行唾液腺ECT诊断和抽血化验检查,比较... 目的分析唾液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疑似干燥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国际诊断标准2002年确诊为90例),均进行唾液腺ECT诊断和抽血化验检查,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实施唾液腺ECT诊断后的灵敏度为94. 44%,特异度为90. 00%,准确率为94. 00%;抽血化验检查的灵敏度为66. 67%,特异度为60. 00%,准确率为66. 00%。结论对疑似干燥综合征患者实施唾液腺ECT诊断效果较好,能提高抽血化验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干燥综合征 价值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结核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多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09-411,共3页
影像学一直是结核病活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可以从代谢角度结合形态学层面综合评价结核病的活动性。^(18)F-FDG PET-CT有可能识别出... 影像学一直是结核病活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可以从代谢角度结合形态学层面综合评价结核病的活动性。^(18)F-FDG PET-CT有可能识别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中处于亚临床状态的患者。陈旧性结核病灶无^(18)F-FDG摄取的患者复发风险低。^(18)F-FDG PET-CT能早期评估抗结核治疗效果,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降低表明治疗效果好,无^(18)F-FDG摄取可能提示治疗达到了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18)F-FDG PET-CT有望作为抗结核新药疗效评价及确定治疗时间截点的检查方法。本文中,笔者即对^(18)F-FDG PET-CT识别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以及评价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与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结核 诊断 鉴别 综述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玲 蒋雨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6-496,共1页
Kirk等认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患者从正常脑功能到痴呆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症状前阶段、临床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Crystal等认为AD的脑部病理变化早于临床症状15-20年。所以人们就有可能在痴呆症状出... Kirk等认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患者从正常脑功能到痴呆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症状前阶段、临床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Crystal等认为AD的脑部病理变化早于临床症状15-20年。所以人们就有可能在痴呆症状出现前找出脑部的病理变化,作出AD的早期诊断。AD的典型病理表现为脑部出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细胞丧失等。老年斑主要由神经纤维网(neuropil)、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 rotein,Aβ)异常突触和胶质细胞等构成。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扫描重要进展在于AD的早期或临床前阶段能找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乙酰胆碱(Ach)神经元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早期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病 乙酰胆碱(Ach) 老年性痴呆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元细胞 神经纤维缠结 β淀粉样蛋白
原文传递
2018年山东省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工作场所防护现状及辐射水平调查
18
作者 李炜 张显鹏 +5 位作者 刘澜涛 刘建伟 唐波 周涛 丁国永 杨珂 《预防医学论坛》 2020年第8期584-586,590,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和威海市选取10个SPECT放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现场调查,医院SP... 目的了解山东省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和威海市选取10个SPECT放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现场调查,医院SPECT机房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用现场填表的方法收集,机房辐射防护水平和SPECT工作场所污染水平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收集。结果SPECT工作场所均有放射性废物收集的废物桶、患者专用卫生间,6个场所具有放射性废物存放的贮存室,3个场所配备了立式移动防护屏,有立式移动防护屏比无立式移动防护屏摆位操作人员各部位所受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部、胸部、腹部、下肢t=47.32、28.43、26.89、42.74,P<0.01),分装孔左右两侧5cm处同分装柜外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同(P<0.01),分装车及牛头注射窗口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车与牛头注射窗口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同(P<0.01)。结论通过对山东省SPE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分析,提出完善SPECT放射工作场所布局设计,提高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辐射水平 防护
原文传递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肝细胞显像评价肝硬化程度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小冰 范义湘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1491-1492,共2页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功能及肝硬化程度。方法对30例肝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肝胆动态显像,通过三室模型获得肝细胞摄取、排泄功能的放射性-时间曲线,计算肝细胞摄取和排泄等功能指标。...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功能及肝硬化程度。方法对30例肝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肝胆动态显像,通过三室模型获得肝细胞摄取、排泄功能的放射性-时间曲线,计算肝细胞摄取和排泄等功能指标。结果肝硬化组高峰时间、平均残存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高峰值摄取指数、摄取斜率、排泄斜率均显著降低(均P< 0.01)。结论肝细胞显像是一种灵敏评价肝细胞代谢功能的无创性方法,可用于分析肝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99m锝二甲苯双酸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肝细胞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