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潘艳东 黎静 尹吉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242-2244,共3页
阐述18F-FDG PET/CT显像对鼻咽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放射性脑病以及在放疗治疗设计中的价值,并指出需要开发更为特异示踪剂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需要开展多中心研究,明确SUV值与放疗靶区勾画的关系。
关键词 鼻咽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显像(PET)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标准化摄取值(SUV)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淋巴瘤肌肉侵犯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思睿 吴湖炳 +4 位作者 王丽娟 任云燕 张胤 陈莉 王全师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92-4696,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位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并比较PET和CT对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的检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淋巴瘤肌肉侵犯患者的PET/CT图像特征,并与34例非淋巴瘤患者... 目的探讨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位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并比较PET和CT对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的检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淋巴瘤肌肉侵犯患者的PET/CT图像特征,并与34例非淋巴瘤患者的18F-FDG PET/CT肌肉生理性浓聚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的PET代谢肿瘤/非肿瘤比值(T/NT ratio)及同病灶CT密度T/NT比值,探讨PET和CT对病灶的探测能力。同时研究淋巴瘤肌肉侵犯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水平的关系。结果34例肌肉淋巴瘤患者中,88.2%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8%为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老年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IPI)及分期更高。70.5%表现为局限性肌肉侵犯,29.5%表现为全身肌肉广泛侵犯。最常累及的肌肉为髂腰肌、腰大肌和臀部肌肉。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肌肉生理性浓聚(t=4.838,P<0.0001)。淋巴瘤肌肉侵犯均未累及头颈部肌肉且79.4%病灶呈现为结节状和块状,而肌肉生理性浓聚52.9%位于头颈部且均表现为沿肌肉走行的条状或片状浓聚。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18F-FDG明显高摄取,显示清楚,而在CT上病灶密度改变不明显,难以确认。病灶处PET代谢T/NT比值明显高于CT密度T/NT比值(t=7.515,P<0.0001)。患者的肿瘤侵犯范围及病灶代谢增高程度均与血清LDH和CK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18F-FDG PET/CT能灵敏地、全面地检出淋巴瘤肌肉侵犯病灶,并能很好地与肌肉生理性浓聚相鉴别。淋巴瘤肌肉侵犯的18F-FDG代谢与血浆LDH和CK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肌肉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显像/计算机显像(PET/CT)
下载PDF
针刺健康人阴阳经穴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董竞成 李霁 +2 位作者 左传涛 管一晖 赵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脑功能显像剂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在相同条件下电针刺激 30名健康人阴经、阳经穴 ,观察其对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影响 ,探索针刺不同经络穴位对不同脑功能区影响和其效应差异。方法 :30名健康人按随机... 目的 :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脑功能显像剂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在相同条件下电针刺激 30名健康人阴经、阳经穴 ,观察其对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影响 ,探索针刺不同经络穴位对不同脑功能区影响和其效应差异。方法 :30名健康人按随机选取阳经穴或阴经穴分为 2组 ,阳经穴组 12名 ,选取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阴经穴组 18名 ,选取内关和尺泽 ,三阴交和阴陵泉 ,均为单侧取穴。结果 :针刺阳经穴位后 ,可见双侧额颞叶交界和颞叶、顶叶、丘脑、眶回、对侧小脑、海马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 (以对侧为主 )。针刺阴经穴位后 ,可见双侧额颞叶交界 ,对侧颞叶、小脑、丘脑葡萄糖代谢减低变化和同侧海马、尾状核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结论 :在生理状态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显像 葡萄糖代谢 电针 阴经穴位 阳经穴位 健康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