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埋伏上切牙正畸牵引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郭苏莹 陆史俊 丁元凤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273-279,共7页
目的 探讨埋伏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对牙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8年01月—2022年12月完成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0例,选择对侧同名牙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为A组(2... 目的 探讨埋伏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对牙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8年01月—2022年12月完成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0例,选择对侧同名牙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为A组(23例),对侧同名牙根尖孔发育完成的为B组(17例)。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A、B组埋伏的上切牙牵引前后的牙根长度,比较患牙牵引后与对侧同名牙以及1年后患牙的牙槽骨(牙槽骨宽度、唇侧骨板厚度、牙槽骨高度)及角化龈宽度变化。结果 埋伏上切牙牵引后牙根长度较牵引前均有所增长(P<0.05);A组牵引后的牙槽骨宽度接近对侧同名牙牙槽骨宽度(P>0.05),而B组牵引后的牙槽骨宽度无法达到对侧同名牙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牵引后的唇侧骨板均无法达到对侧同名牙的高度及厚度(P<0.05),角化龈宽度也显著小于对侧同名牙(P<0.05);但A组1年后的回访中,角化龈宽度显著增长(P<0.05)。结论 对埋伏上切牙牵引,有利于埋伏的上切牙牙根生长、牙槽骨的改建和角化龈的生长,但仍无法达到与对侧同名牙完全对称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角化龈宽度 牙槽骨宽度 牙根长度 锥形束CT 正畸牵引 前牙美学 牙龈生物型
下载PDF
牙根不同发育状态下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丹 张洁 陈晓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牙根不同发育状态下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对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并经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牙根发育状态分... 目的探讨牙根不同发育状态下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对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并经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牙根发育状态分为完全组(牙根发育完全)、未完全组(牙根发育不完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而治疗疗效、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未完全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完全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组患者治疗时间、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低于完全组,咬合力、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完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组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完全组的19.05%(χ^(2)=4.086,P=0.043)。结论牙根发育不完全患者采用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效果优于牙根发育完全患者,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不同发育状态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 闭合式开窗导萌术 正畸牵引治疗
下载PDF
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患者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李铮 倪德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7-0129,共3页
研究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及舒适度。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到本院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单组45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研究组牙周健康指标均优于对照... 研究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及舒适度。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到本院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单组45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研究组牙周健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正畸牵引+牙冠延长术方式对上前牙龈体缺损治疗,可优化牙周健康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 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体缺损 临床效果 牙周健康指标
下载PDF
埋伏牙患者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长期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克勋 张向阳 王孟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对埋伏牙患者的长期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接受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的122例埋伏牙患者,共180颗埋伏牙,随访12个月,统计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 目的探究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对埋伏牙患者的长期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接受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的122例埋伏牙患者,共180颗埋伏牙,随访12个月,统计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的矫正效果,分为矫正有效组(154颗)、矫正无效组(26颗),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80颗埋伏牙中成功107颗,有效47颗,无效26颗;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唇腭向、牙根歪曲程度、牵引时机、术中软硬组织去除范围均与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矫正效果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8岁,O^R=6.700)、唇腭向(腭向,O^R=3.308)、牙根歪曲程度(>90°,O^R=4.067)、术中去骨超过釉牙骨质界(O^R=3.057)、牙囊壁切除≥1/3(O^R=3.445)均为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矫正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牵引时机(牙根发育未至2/3,O^R=0.365)为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矫正有效的保护因素(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数据集,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875~0.951),当Log(P)>9.28时,预测敏感度为92.21%,特异度为84.62%。结论年龄、唇腭向、牙根歪曲程度、牵引时机、术中软硬组织去除范围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埋伏牙的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矫正效果,根据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矫正方案,对提高矫正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外科导萌 正畸牵引 LOGISTIC
下载PDF
阻生牙正畸牵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廖健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91-0194,共4页
阻生牙主要是指邻牙、骨或软组织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无法萌出的牙齿,是口腔科常见问题。不但影响到患者牙列完整性、口腔美观与功能,还影响到其发音,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故早起发现与治疗对保存自然牙具有重要意义... 阻生牙主要是指邻牙、骨或软组织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无法萌出的牙齿,是口腔科常见问题。不但影响到患者牙列完整性、口腔美观与功能,还影响到其发音,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故早起发现与治疗对保存自然牙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难度角大,本文现结合大量研究对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人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研究 进展 正畸牵引
原文传递
牙龈生物型对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后牙周组织的影响
6
作者 初可嘉 王海慧 +1 位作者 郑之峻 彭菊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后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埋伏尖牙患者24例,依据对侧尖牙牙龈厚度分为薄龈生物型组和厚龈生物型组,每组各12例。测量治疗后埋伏尖牙和对照尖牙的根尖牙槽骨厚度、... 目的:分析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后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埋伏尖牙患者24例,依据对侧尖牙牙龈厚度分为薄龈生物型组和厚龈生物型组,每组各12例。测量治疗后埋伏尖牙和对照尖牙的根尖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高度和附着龈宽度,并计算埋伏尖牙与对照尖牙的各测量项目差值,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埋伏尖牙和对照尖牙的各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龈生物型组患者埋伏尖牙与对照尖牙的唇侧牙槽骨厚度差值、唇侧牙槽骨高度差值和附着龈宽度差值,均大于厚龈生物型组(P<0.05)。结论:厚龈生物型更有利于上颌埋伏尖牙正畸牵引后的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尖牙 牙龈生物型 牙槽骨改建 正畸牵引
下载PDF
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单侧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的效果
7
作者 张克勋 张向阳 王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3期83-86,92,共5页
目的探究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单侧替牙期含牙囊肿(DC)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口腔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3例单侧替牙期DC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牙43颗(观察组)进行开窗术联合正畸... 目的探究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单侧替牙期含牙囊肿(DC)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口腔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3例单侧替牙期DC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牙43颗(观察组)进行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与其对侧健康同名牙43颗(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牙髓活力,比较治疗前后2组牙根发育情况、牙槽骨发育情况、咀嚼功能(咀嚼残留物OD值)、生活质量(口腔健康生活质量量表OHIP-20评分).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成功率为100.00%;牵引后即刻2组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根尖孔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组唇侧牙槽骨水平、唇侧牙槽骨厚度、腭侧牙槽骨水平、腭侧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髓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01).结论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单侧替牙期DC内埋伏上颌中切牙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牙发育,改善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术 正畸牵引 上颌中切牙 含牙囊肿 咀嚼功能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的临床疗效及对牙根吸收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媛媛 王林 +2 位作者 蔡世新 蔡晨雨 温艳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7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的临床疗效及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修复科门诊收治的牙周炎致前牙错位成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的临床疗效及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修复科门诊收治的牙周炎致前牙错位成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手术,对照组采用正畸牵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牙根与牙冠比、咀嚼能力改善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牙根吸收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牙列排齐整平时间、关闭间隙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根与牙冠比、边缘骨吸收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牙槽骨高度、咀嚼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根与牙冠比、边缘骨吸收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咀嚼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列排齐整平时间、关闭间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6.67%vs.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牙根与牙冠比,改善咀嚼能力,减少牙根吸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正畸牵引 牙根吸收 错位前牙 骨皮质切开手术
下载PDF
正畸牵引联合烤瓷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患者的可行性研究及美观评价
9
作者 蒋建江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3期499-502,共4页
目的 探讨正畸牵引联合烤瓷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患者的可行性及美观度。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前牙龈下冠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在根管治疗1个月后给予治... 目的 探讨正畸牵引联合烤瓷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患者的可行性及美观度。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前牙龈下冠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在根管治疗1个月后给予治疗,对照组患者切除牙龈后进行烤瓷修复,观察组患者给予正畸牵引治疗后联合烤瓷修复。治疗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前牙咬合功能、牙周健康情况、红白美学效果、患者对美容修复的满意度及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1年,观察组优良率、前牙咬合功能恢复、牙周健康的患者占比、对美容修复的满意度、红色美学指数(PES)及白色美学指数(WES)均高于对照组;牙尖交错位(ICP-HB)肌电值及最大力紧咬合状态(ICP-MC)肌电值均大于对照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牵引联合烤瓷修复能够有效维持前牙龈下冠折患者牙周健康,促进患者咬合功能及美观度的恢复,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龈下冠折 烤瓷修复 正畸牵引 咬合功能 美观
下载PDF
牙体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
10
作者 周剑坤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5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牙体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晋江市安海医院收治的58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试验... 目的:探究牙体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晋江市安海医院收治的58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试验组采取牙体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修复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均降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咀嚼功能评分、稳定性评分、语言功能评分、舒适度评分及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并发症少,能够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牙体牙髓 正畸牵引修复
下载PDF
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王宝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1月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1月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畸牵引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牙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前,两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齿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齿活动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 改良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复杂根折
下载PDF
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方圆圆 王月亭 +1 位作者 王闪 赵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正畸牵引术结合牙冠延长术的方法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独牙冠延长术治疗,观... 目的:探究应用正畸牵引术结合牙冠延长术的方法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独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正畸牵引术。治疗2m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前牙修复有效率、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的变化,并以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评估患者牙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前牙修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M、PLI、PD、G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的美观性、咀嚼功能、言语功能、稳固性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应用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术联合牙冠延长术的方案在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中疗效更加显著,能改善牙周指数水平,提高修复效果和满意度,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根修复 正畸牵引 牙冠延长 牙周指数 满意度
下载PDF
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陆兆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175-0178,共4页
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牙齿位置、咬合功... 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牙齿位置、咬合功能和面部外观。此外,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骨骼生长发育状态等。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等。因此,本文主要对埋伏阻生牙正畸牵引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牙 正畸牵引 研究现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埋伏牙患者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苏佳楠 苏智勇 陈艳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对埋伏牙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就诊的上颌前牙埋伏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外科导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牵引治疗... 目的探讨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对埋伏牙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就诊的上颌前牙埋伏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外科导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牙髓坏死发生率、埋伏牙萌出率、萌出时间、一次手术正常率、治疗后牙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修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33%)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牙髓坏死发生率较低,一次手术正常率、埋伏牙萌出率较高,萌出时间较短(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牙周舒适度、咀嚼功能、稳定性、满意度、美观度较高(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唾液IL-6、IL-1β、TNF-α水平较低(P值均<0.05);与对照组修复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4.00%比较,研究组5.33%较低(P<0.05)。结论闭合式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矫正治疗埋伏牙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埋伏牙萌出,缓解牙周炎症状态,为埋伏牙萌出提供有利条件,且能降低修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闭合式外科导萌 正畸牵引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正畸牵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君 张文娟 +2 位作者 王旭霞 徐建光 黄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比较成人与青少年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采用正畸牵引治疗的成功率及其治疗所需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17例成人和17例青少年患者各21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2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三维CT片上的位置、三维方向和埋伏阻生程度均相似。对... 目的:比较成人与青少年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采用正畸牵引治疗的成功率及其治疗所需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17例成人和17例青少年患者各21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2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三维CT片上的位置、三维方向和埋伏阻生程度均相似。对2组正畸牵引治疗的成功率及其治疗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人组正畸牵引治疗的成功率为85.71%,青少年组为100%,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正畸牵引治疗所需时间,成人组长于青少年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正畸加开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成功率,成人组显著低于青少年组,且正畸牵引治疗所需时间也显著长于青少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成人 青少年 正畸牵引
下载PDF
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牙根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国锋 王笑辰 +3 位作者 王亮 王林 王玉华 赵春洋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24例,以对侧同名牙作对照。在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利用Dolphin11.0软件测量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及对侧同名牙治疗前、后牙根长...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24例,以对侧同名牙作对照。在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利用Dolphin11.0软件测量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及对侧同名牙治疗前、后牙根长度。结果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治疗结束后牙根长度(9.79±1.57)mm显著大于治疗前(7.50±1.29)mm(P<0.001),埋伏牙的牙根长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显著短于对侧同名牙(P<0.001)。结论正畸牵引治疗能够促进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但埋伏阻生牙根长仍达不到正常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 上颌中切牙 牙根 正畸牵引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闻越 程宪国 +4 位作者 王军 刘帆 晏琳 杨亮亮 房伯君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992—2008年我科室诊治的埋伏牙患者90例共97颗分为两个治疗组,都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1992—2000年治疗组,采用普通X线片作为诊断及...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992—2008年我科室诊治的埋伏牙患者90例共97颗分为两个治疗组,都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1992—2000年治疗组,采用普通X线片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诊治埋伏牙患者48例,共51颗;2000—2008年治疗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诊治埋伏牙患者42例,共46颗。结果对比1992—2000年治疗组,2000—2008年治疗组中,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的成功率更高。结论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极大提高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法治疗埋伏牙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重建 埋伏齿 正畸牵引
下载PDF
口腔正畸牵引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牙残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瑛 张方明 +1 位作者 李景辉 王晓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3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口腔正畸牵引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牙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牙残根患者1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龋坏或牙折断面不超过龈下4mm。经过牙周洁治和根管治疗后进行正... 目的观察和评价口腔正畸牵引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牙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牙残根患者1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龋坏或牙折断面不超过龈下4mm。经过牙周洁治和根管治疗后进行正畸牵引,直至残根断面位置达到冠修复牙本质肩领要求。牙周手术修整冠向增生的牙龈及牙槽骨。桩冠修复。通过临床检查评价正畸牵引效果和桩冠修复效果。结果10例患者后牙残根正畸牵引效果良好,平均牵出的距离为3.46mm。其中8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冠向迁移,通过牙周手术修整了龈缘的位置和形态,牙周手术后2个月进行桩冠修复。冠根比为1.2~2.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美观性。修复体完成后6个月复查,6例评价良好,4例较好,整体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正畸牵引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是保留残根的一种有效方法,修复效果良好。正畸、牙体、牙周、修复等多学科的密切协作和配合是临床治疗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根 正畸牵引 牙体治疗 牙周治疗 桩冠修复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瑛 李景辉 +1 位作者 朱振林 张方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734-737,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骨凿开窗法进行对比,以期为成人埋伏尖牙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成人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骨凿开窗法进行对比,以期为成人埋伏尖牙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成人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15例,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和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舌侧扣的一次粘结成功率高于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P<0.05)。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的术后疼痛及面部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效果明确,术后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 超声骨刀 开窗术 正畸牵引
下载PDF
前牙龈下断根经正畸牵引后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双英 江玉凤 +1 位作者 孔凡芝 佘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研究前牙断根至龈下经正畸牵引后的烤瓷桩冠修复方法。方法:选择26例前牙共3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牵引方法牵出牙根至龈上0.5cm或平齐龈缘,再固定3个月后行烤瓷桩冠修复。结果:30颗除1颗发生根折,1颗牙根松动,另有一颗有... 目的:研究前牙断根至龈下经正畸牵引后的烤瓷桩冠修复方法。方法:选择26例前牙共3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牵引方法牵出牙根至龈上0.5cm或平齐龈缘,再固定3个月后行烤瓷桩冠修复。结果:30颗除1颗发生根折,1颗牙根松动,另有一颗有明显炎症外,其余牙修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前牙龈下断根行正畸牵引后再修复既保留了常规应拔除的牙根又可获得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根 正畸牵引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