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软组织角度改变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娜 张文娟 +1 位作者 史洪涛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颌面部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所形成的角度,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q检验(Newman-Keuls法)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1)术后3个月与矫治前相比,除上下唇角(A’UL-B’LL)外,其余15项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a与手术后3个月相比,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Z角和UL均有显著差异(P<0.05)。(3)术后3a与术后3个月比较,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和全面凸角(Ns-Prn-Pos)、Z角、UL均有显著差异(P<0.05)。(4)术后3a与术后1a比较,面型角(G-Sn-Pos)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3a内与软组织颏前点(Pos)相关的测量角度均有较大的复发趋势,但总体上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24例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隐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聂萍 姜宁 +4 位作者 丁琴凤 张雷 蔡鸣 朱敏 王旭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实验组(n=1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n=12)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分...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实验组(n=1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n=12)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正畸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包中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SN、L1-MP值均发生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2组参数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美观性、舒适度、便捷性、咀嚼效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为8.8±0.5分(P>0.05)。结论: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联合治疗的美观舒适性及效果较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匡威 段建民 +7 位作者 汪维健 谭家莉 王桥 李潇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刘彦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观察期内不经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较术前口腔功能间隙测量值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口腔功能间隙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可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减小,术后应防止发生舌咽功能紊乱,并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下前突:口腔功能间隙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君 张文娟 +1 位作者 王旭霞 陈岱韵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手术后不同阶段的软硬组织变化以及稳定性。方法24例骨性Ⅲ类错患者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矫治前(T0)和手术3个月后(T1)、矫治结束时(T2)、矫治结束2年后(T3)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4个阶段17个软硬...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手术后不同阶段的软硬组织变化以及稳定性。方法24例骨性Ⅲ类错患者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矫治前(T0)和手术3个月后(T1)、矫治结束时(T2)、矫治结束2年后(T3)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4个阶段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矢状向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与矫治前除鼻部软组织点外,其余各点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几个阶段的比较,上颌标志点基本保持稳定(P>0.05),而下颌不及上颌稳定。T3与T1比较,下颌颏前点(Po)、颏顶点(Gn)和颏下点(Me)以及软组织颏前点(Pos)的变化比较明显(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侧貌改善明显。长期观察,上颌骨比较稳定,下颌有一定的复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X线头影测量 疗效稳定性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元红 金萌 +2 位作者 韩娇 曹双 张月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0期13-14,共2页
目的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的总结,探讨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牙颌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正畸-正颌联合矫治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在身心问题和生活质量上均有明... 目的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的总结,探讨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牙颌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正畸-正颌联合矫治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在身心问题和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各阶段X线正侧位片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波 李海振 +1 位作者 曹甜 侯玉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91-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正颌治疗各个治疗阶段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27例,通过对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及术后正畸阶段的X线头颅定位正位、侧位片测量...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正颌治疗各个治疗阶段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27例,通过对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及术后正畸阶段的X线头颅定位正位、侧位片测量分析,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不同治疗阶段颌骨、牙齿的变化。结果:术前正畸阶段,侧位片分析可见U1-NA距减小2mm,L1-NB距增大1.87mm,U1-L1减少了11°,上下颌骨和正位片各项测量项目未见明显变化。正颌手术阶段,侧位片可见SNA增大2.52°,SNB角减小4.85°,SND角减小3.95°,ANB角增大2.72°;正位片可见,下颌角间距平均增宽了4.65mm。非偏斜侧髁突上点与下颌角点间距减小了2.13mm,偏斜侧髁突上点与下颌角点间距增大了2.51mm,非偏斜侧髁突上点与颏点间距减小2.75mm,偏斜侧髁突上点与颏点间距增加6.13mm。术后正畸阶段,侧位片分析可见U1-NA角增大1.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位片各项测量项目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正畸阶段,牙齿角度发生明显变化,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但是术前去代偿往往不足;正颌手术阶段,颌骨位置明显改变,上颌前移,下颌后退,颏部偏斜也明显改善;术后正畸过程中,牙齿与颌骨位置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趋势,但术后更接近正常值,术后面部偏斜也表现出复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 手术 骨性Ⅲ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的特征变化及侧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迪 周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1项能够反映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形态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硬组织参数中除MP-SN(°)、ANS-Me/N-Me(%)、L1-NB(mm)以及Y轴角(°)外,余下17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部分硬组织参数及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大部分硬组织参数与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存在相关性,尤其软组织面角FH-N`Pg`(°)与面角NP-FH(°)、Y轴角(°)及SNA(°)相关系数达到0.914、-0.883和-0.742,可见两者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影响其软组织侧貌最为主要的因素为骨性因素,其他因素为牙性因素和软组织厚度因素。该类患者侧貌特点主要体现为面下三分之一部分在矢状向发育过度畸形,常伴有颏部后缩,而垂直向一般无明显异常。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使侧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分析 侧貌特征 相关
下载PDF
复杂牙-牙槽骨骨性黏连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附2例病例报告
8
作者 王园园 王涛 +2 位作者 裴仲秋 宋锦璘 秦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治疗复杂牙-牙槽骨骨性黏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对2例复杂牙-牙槽骨骨性黏连患者,合理施以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改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面畸形得到了矫正,咀嚼...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治疗复杂牙-牙槽骨骨性黏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对2例复杂牙-牙槽骨骨性黏连患者,合理施以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改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面畸形得到了矫正,咀嚼功能得到改善,远期效果稳定,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较复杂的牙-牙槽骨骨性黏连患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各种手术方式,为患者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中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改良的正颌手术方法如非常规的根尖下截骨术、"三明治法"植骨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无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好,远期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骨性黏连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个性化治疗
下载PDF
下颌骨性前突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关晓航 陈雅 +1 位作者 丁锐 袁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566-1567,共2页
目的:评估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方法:对12例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查,评估患者心身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在F4(抑郁)、F5(焦虑)、F6(... 目的:评估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方法:对12例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查,评估患者心身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在F4(抑郁)、F5(焦虑)、F6(敌对)症状因子分较术前有下降。治疗后患者P(精神质)量表分下降,E(内外向)量表分升高。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有了积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SCL-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心理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跃伶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手术治疗的31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硬组织、软组织测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的硬组织指...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手术治疗的31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硬组织、软组织测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的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NA角度及距离、L1-NB角度及距离、U1-L1、NP-FH、NA-PA、Wits、FMA、FMIA、IMPA、ANS-Me、ANS-Me/N-Me、Overjet以及Overbite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软组织指标FCA、NLA、ULP、LLP、EP-UL、EP-LL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骨性Ⅲ类错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软硬组织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11
作者 关晓航 陈雅 +1 位作者 丁锐 袁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964-965,共2页
目的:评估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1 2例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上颌... 目的:评估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1 2例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上颌各软硬组织标志点向前移位,而下颌均向后移位。结论: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侧貌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 X线头影测量 软硬组织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郭珍珍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及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及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1年后使用X线头颅定位片分析患者的颌面部16项角度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月与之前比较,N-S-Ar、N-SBa、N-SGo、NBa-PtGn以及Y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年比较SNPo分别为(83.63±2.02)°、(85.60±2.45)°;U1-SN分别为(113.23±5.36)°、(117.56±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虽然在术后一定时间内会存在组织测量角度的变化,但未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该种治疗方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错[牙合] 拔牙治疗 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牙槽骨形态和牙周软组织变化分析
13
作者 周燕灵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牙槽骨形态和牙周软组织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医院口腔正畸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7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检测牙槽骨厚度、面部软...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牙槽骨形态和牙周软组织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医院口腔正畸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7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检测牙槽骨厚度、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指标和美观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的UP、UW、UA厚度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两侧下唇偏斜量少于治疗前(P<0.05),两侧上唇偏斜量、两侧下颌偏斜量多于治疗前(P<0.05)。70例患者中对面部美观性非常满意11例、满意36例、不满意23例,总满意率为67.14%。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能重建牙槽骨、牙周软组织形态,改善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且能获得较满意的面部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牙槽骨形态 牙周软组织 变化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正颌治疗后牙槽骨结构改建的锥形束CT测量
14
作者 赵启航 芦昕 +6 位作者 童磊 商永慧 李帅 刘文 周建华 袁荣涛 郭庆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29-3735,共7页
背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患者侧貌的改善和后期的恢复情况,而观察患者下前牙牙槽骨改建这一类微观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口腔X射线侧位片和口腔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 背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患者侧貌的改善和后期的恢复情况,而观察患者下前牙牙槽骨改建这一类微观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口腔X射线侧位片和口腔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下前牙去代偿疗效及牙槽骨结构改建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15例,治疗前后拍摄头颅X射线侧位片测量下前牙在牙槽骨中的角度及线距等指标,锥形束CT测量和分析下前牙唇/舌侧骨开裂长度(d-La/d-Li)以及骨开裂/骨开窗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从X射线侧位片来看,与治疗前相比,下前牙去代偿后相应牙槽骨改建量变化明显,牙根明显向牙槽骨中心移动,但较正常个体仍有部分差距;②锥形束CT测量发现几乎所有牙齿治疗后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的长度和宽度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的牙槽骨改建甚至已经达到了健康人水平;③治疗前大部分患者往往因为牙齿代偿生长而造成下切牙唇/舌侧的骨开窗/骨开裂,而在术前正畸阶段通过去代偿使牙槽骨改建,牙齿角度发生明显变化,术前正畸使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控根,但是术前去代偿量往往不足;在正颌手术阶段,颌骨位置通过定位导板切除,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退;术后正畸过程中精调效果更好,虽然牙齿与颌骨位置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趋势,但术后正畸更接近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下前牙去代偿 骨开裂 骨开窗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尹志刚 郭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颌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获取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患者牙性、骨性及软组织等相应指标,并收集35例同期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正常[牙合]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患者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整体治疗结束后,UI-NA、UI-LI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LI-NB角度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UI-NA距离较正畸治疗前缩短、LI-NB距离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A、LI-MP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B、ANB、MP-SN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面凸角、鼻唇角较正畸治疗前增大(P<0.05),颏唇角、软组织面角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Sn、UL’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LL’、Pg’、Si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缩短(均P<0.05)。正颌术后1个月与整体治疗结束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治疗结束后,OHRQOL评分较正畸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正畸治疗后及正颌术后1个月(均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具有较好的正畸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侧貌软硬组织,且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效果 侧貌软硬组织 面型改善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髁突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何超 刘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髁突定位技术是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保持髁突位置相对稳定,以防止髁突发生非必要移动的一种方法。传统的髁突定位方法以手动定位和辅助装置定位为主。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基于影像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髁突定位方法层... 髁突定位技术是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保持髁突位置相对稳定,以防止髁突发生非必要移动的一种方法。传统的髁突定位方法以手动定位和辅助装置定位为主。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基于影像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髁突定位方法层出不穷,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外科手术流程、颞下颌关节功能的预后水平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就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髁突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定位技术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影像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长期稳定性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芳 王艳玲 张琳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随访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10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随访。收... 目的随访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10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随访。收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时、结束后3年随访复诊时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并比较骨性硬组织、牙性硬组织以及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结果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后3年的骨性硬组织头影测量项目中N-Me距(全面高,指鼻根点与颏下点间的垂直距离)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减少(P<0.05),其余骨性硬组织头影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后3年的牙性硬组织头影测量项目中11-SN角(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交角)、11-NA距(上中切牙-NA平面距离)均少于治疗结束时(P均<0.05),11-41角(上下切牙角)大于治疗结束时(P<0.05),其余牙性硬组织头影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束后3年的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中UL-EP距(上唇凸点到E线的垂直距离)、H角(H线与NB延长线之上角)小于治疗结束时(P<0.05),其余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骨性硬组织、牙性硬组织以及软组织形态,并具有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Ⅲ类错[牙合] 随访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影响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岩 孙丽艳 +1 位作者 李志媛 刘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TMJ)变化。方法选择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采用正畸治疗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的正畸-正颌...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TMJ)变化。方法选择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采用正畸治疗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矫治结束时拍摄标准薛氏位片,采用Cohlmia测量法对关节片进行关节间隙及关节窝形态测量,观察髁突位置及关节形态的变化。结果 (1)关节间隙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双侧关节各间隙均明显变大(P<0.05);矫治结束后关节间隙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髁突位置和关节窝形态变化:术后1个月髁突位置与术前比较,矢状向髁突位置后移,垂直向髁突位置下移。矫治结束后与术前比较,髁突位置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关节窝形态的指标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矫治结束后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患者中治疗前9例有关节弹响,治疗后5例弹响消失,术前无关节弹响者术后均未出现弹响,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关节疼痛及开口受限。结论 (1)BSSRO术后1个月关节间隙增大,髁突位置稍偏后,矫治结束后恢复正常。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未引起关节窝形态的改变。(2)所有患者均未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且部分患者治疗后关节弹响消失,提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能对TM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关节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双侧下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原文传递
手术提前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二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洋 周彦恒 +2 位作者 李自力 王晓霞 刘伟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9-213,共5页
临床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多以颜面不美观或口腔功能不佳为主诉就诊,其改善外貌的要求较迫切[1-3].既往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常见的矫治方法为正畸掩饰性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4-5].正畸掩饰性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但改... 临床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多以颜面不美观或口腔功能不佳为主诉就诊,其改善外貌的要求较迫切[1-3].既往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常见的矫治方法为正畸掩饰性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4-5].正畸掩饰性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但改善患者凹面型效果有限,且对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多不稳定[6].经典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耗时过长,Luther等[7]研究显示术前正畸疗程平均17个月(7~47个月),而且此阶段前牙去代偿可导致患者面部美观和口腔功能持续恶化,从而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等产生负面影响[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 错(牙合) 手术创伤 矫治方法 成人 掩饰性治疗 口腔功能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丁帅 马慧敏 +1 位作者 张婕 李小彤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5例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T2)、治疗完成拆除矫治器(T3)4个时期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骨性、...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5例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T2)、治疗完成拆除矫治器(T3)4个时期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骨性、牙性硬组织测量项目11项,和反映软组织侧貌改变的角度、距离项目15项,各软硬组织在4个时期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个时期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结果(1)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T3-T0),面凸角增大、软组织面角减小、鼻唇角增大、上唇突度增大、下唇突度减小(P<0.05),侧貌有了极大改善;(2)术前正畸治疗(T1-T0),上唇突度减小(P<0.05);(3)正颌手术前后(T2-T1),上下唇突点下降[UL-HRL增大(1.93±2.89) mm,LL-HRL增大(3.56±3.80) mm](P<0.05);(4)正颌手术后至最终治疗完成阶段(T3-T2),各软硬组织相对比较稳定(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侧貌有了极大改善;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软组织侧貌进一步恶化;正颌手术后至最终治疗完成阶段,软硬组织相对比较稳定;需注意伴随着手术,上下唇突点的向下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软组织侧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