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的正颌外科术中下颌骨髁突定位方法及初步精度验证
1
作者 徐心雨 吴灵 +3 位作者 宋凤岐 李自力 张益 刘筱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据,采用下颌运动记录仪记录患者下颌生理状态下各方向运动时的下颌运动轨迹。使用IVSPlan l.0.25软件,通过数据分割、三维重建得到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通过标志点配准将牙列数据与颌骨数据融合,将下颌运动记录仪得到的数据转化为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矩阵变换方程组,通过下颌骨三维数据的矩阵变换得到不同时刻下颌骨髁突的坐标位置,并通过软件可视化呈现其三维运动轨迹。由一名具有颞下颌关节病诊治和正颌外科手术双专业背景的高年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可视化界面上筛选合适的下颌骨髁突位置作为近心骨段的术后位置,常规进行正颌外科设计,基于咬合关系和面型设计远心骨段位置,将近、远心骨段数据融合得到术后下颌骨形态,通过3D打印得到实体模型。在实体模型上预成型钛板、打孔,设计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手术中,通过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和预成型钛板引导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就位于术前设计位置。通过10例骨性Ⅱ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验证该流程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中定位下颌骨髁突的准确性。误差的计算方法为术前设计与术后2周CBCT实际下颌骨髁突表面距离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结果:术前设计下颌骨髁突位置与术后2周的实际位置相比,下颌骨髁突表面平均距离的RMS为(1.59±0.36)mm,95%CI:1.35~1.70 mm,小于2 mm的专家共识建议值(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对正颌外科手术设计中确定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位置可能具有指导作用,使用下颌骨髁突定位装置和预成型钛板术中引导下颌骨髁突就位的精度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 骨髁突 运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数字化正颌外科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2
作者 闫佳恕 李彪 王旭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5期395-400,共6页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其优势已被广泛认可,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这项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影像数据采集、数字化技术的辅助诊断、数据处理及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到最后将虚拟方案转移到实际手术中,计算机辅助正...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其优势已被广泛认可,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这项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影像数据采集、数字化技术的辅助诊断、数据处理及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到最后将虚拟方案转移到实际手术中,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可能产生误差,诸多误差的累计、放大,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手术效果。目前正在探索的误差控制的思路包括:使用数字化设备,例如口内扫描仪;使用自动化方法和算法;使用个性化的骨块定位方式等。同时,术后软组织的精准模拟、下颌骨功能性运动评估、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等难题尚未得到完善的解决。只有充分理解当下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存在的不足之处,才能为继续优化现有方法提供方向,同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规避潜在的风险,充分发挥其优势,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个体化钛板、人工智能和手术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期待未来数字化正颌外科技术在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方面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口腔外科 面畸形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手术 三维打印 计算机模拟 人工智能 数字化设备 可视化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宋鑫利 张玮 +1 位作者 于笑 李大鲁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诊治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术前传统模型外科费时、费力、误差大的问题;同时,3D打印技术、术中导航、面部软组织预测、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正颌外科的发展。数字化技... 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诊治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术前传统模型外科费时、费力、误差大的问题;同时,3D打印技术、术中导航、面部软组织预测、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正颌外科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正颌外科的应用包括:术前数据采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模拟、软组织预测,术中板、截骨导板、定位导板、截骨导板、个性化钛板的制作,以及术中导航系统辅助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等多个方面,应用优势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畸形 正颌外科 数字化技术 面部软组织预测 3D打印技术 导航技术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正颌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航航 朱照琨 +3 位作者 李帛伦 刘瑶 张凌琳 罗恩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本研究将虚拟现实(vi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正颌外科早期临床见习教学,探索其是否能打破教学时空限制,解决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正颌外科手术教学操作存在视野局限狭小的问题。方法本课题以34名自2021年8—9月进入正颌外科早... 目的本研究将虚拟现实(vi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正颌外科早期临床见习教学,探索其是否能打破教学时空限制,解决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正颌外科手术教学操作存在视野局限狭小的问题。方法本课题以34名自2021年8—9月进入正颌外科早期临床见习的本科阶段口腔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比、评估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理解、接受难易程度以及学习时长的影响。结果临床早期见习结束时,VR教学组的学生专业考核成绩为(86.00±1.41)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平均考核成绩(78.18±2.02)分,同时VR教学组学生见习期间的学习难易程度评分为(1.82±0.12)分,显著低于传统教学组平均难易度评分(3.05±0.21)分。VR教学组学生平均每日学习时间为(3.76±0.23)h,也显著低于传统教学组学生的平均每日学习时间(5.47±0.2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显著提升正颌外科临床早期见习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正颌外科 临床见习 本科生教学 口腔医学 口腔外科
下载PDF
从“经验外科”到“精准外科”——精准正颌外科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旭东 魏弘朴 李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1-501,共11页
近年来,通过截骨和移动牙-颌骨复合体的正颌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牙颌面畸形的重要方法。上、下颌骨最终的空间位置将直接影响正颌手术的治疗效果,也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为了精准实现理想的颌骨空间位置,在数字化外科和3D打印技术迅猛发展... 近年来,通过截骨和移动牙-颌骨复合体的正颌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牙颌面畸形的重要方法。上、下颌骨最终的空间位置将直接影响正颌手术的治疗效果,也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为了精准实现理想的颌骨空间位置,在数字化外科和3D打印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正颌外科已经从过去的“经验外科”时代进入“精准外科”的新时代。本文详细阐述了多年来我们在“精准正颌外科”治疗模式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介绍其技术体系及在“Ortho+X”治疗模式中的应用,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正颌外科 面畸形 虚拟手术规划 3D打印截骨导板 3D打印个体化内植入物
下载PDF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正颌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6
作者 杨晨 彭歆 伊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究塞来昔布超前镇痛用于正颌外科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接受双颌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术前2 h给予塞来昔布400 mg口服,术后每日予塞来昔布200 mg,1日2次,口服至术后4 d,对照组于... 目的:探究塞来昔布超前镇痛用于正颌外科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接受双颌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术前2 h给予塞来昔布400 mg口服,术后每日予塞来昔布200 mg,1日2次,口服至术后4 d,对照组于同时间点予安慰剂。所有患者均完成正颌外科手术,术中麻醉方式及术后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于麻醉清醒后及手术后1~4 d采用Wong-Baker脸谱评定量表评估术后疼痛,并记录术中失血量、额外镇痛需求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疼痛主诉发生率及额外镇痛药使用显著减少。但其中接受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的患者麻醉清醒后至术后1 d两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未见其余用药相关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塞来昔布超前镇痛显著降低正颌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但在常规剂量下对接受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的患者作用不显著,且不增加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超前镇痛 塞来昔布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余旻璇 王涛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4期65-68,共4页
正颌外科手术是治疗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依赖于二维的影像学检查和石膏模型来记录患者初始信息和疗程进展。这种方法难以评估颌骨复杂的三维结构和运动轨迹,存在着手术偏差,手术风险高,术后结果不精确等缺陷。近年来三维数... 正颌外科手术是治疗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依赖于二维的影像学检查和石膏模型来记录患者初始信息和疗程进展。这种方法难以评估颌骨复杂的三维结构和运动轨迹,存在着手术偏差,手术风险高,术后结果不精确等缺陷。近年来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正颌外科也得到了稳步发展,医生可以在术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术方案并在三维虚拟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通过设计数字化咬合导板完成从虚拟模型到手术室的转移,可以更好地规避手术风险和提高疗效。本文就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畸形 正颌外科 三维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正颌外科学中关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桂龙 王祥 +5 位作者 赵晋龙 田磊 丁明超 钟碧蓉 赵可臻(综述) 马秦(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以现代科技诠释和模拟人类智能,延伸人类智能的科学,就是“人工智能”(AI)。近年来,AI因具有模仿人类认知功能的能力而发展迅速,旨在重现人类的认知过程。AI擅长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并通过自动化实现对耗时任务的运算,实现在更短的时... 以现代科技诠释和模拟人类智能,延伸人类智能的科学,就是“人工智能”(AI)。近年来,AI因具有模仿人类认知功能的能力而发展迅速,旨在重现人类的认知过程。AI擅长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并通过自动化实现对耗时任务的运算,实现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某种疾病的诊断,从而使临床医生受益匪浅。尽管当前AI在医学应用中的发展是初步的,但其因高效、自动化的能力,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中的潜在应用已在各种研究中得到证实。AI将以临床上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对外科手术的诊断和预测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关于AI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欠缺,有必要构建更优的AI模型/算法,以提高其在临床决策、诊断和手术计划中的效率。该文旨在综述AI、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算法及其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以期在口腔医学领域出现一个颠覆性技术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正颌外科
下载PDF
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及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代杰文 王璧霞 +5 位作者 魏弘朴 李彪 沈舜尧 房兵 沈国芳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3-1340,共8页
目的·建立规范的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接受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的788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模拟、三维打印与合板处理、正... 目的·建立规范的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接受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的788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模拟、三维打印与合板处理、正颌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效果反馈与资料回收、多方核查与记录"的流程实施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所有788例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随访资料以及手术医生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得到了完整保存。未发生板丢失、混淆等重大失误。医生、管理护士和设计人员在整个流程中能流畅配合,对流程安排满意。在流程中出现的设计医生忘记调试板、板未及时消毒等情况,均在多方核查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结论·规范化的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应包括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模拟、三维打印与板处理、正颌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效果反馈与资料回收、多方核查与记录等步骤,其可有效减少失误,确保数字化板的精度,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推动正颌外科的发展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正颌外科 流程 精准外科
下载PDF
快速成型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赴东 赵士芳 +2 位作者 谢志坚 俞哲锋 蒋晨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利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头颅模型,并探讨其在口腔颌面部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对1例颅骨和口腔颌面部不对称严重畸形的第一、二鳃弓综合症患者使用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CT数据传至工作站... 目的利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头颅模型,并探讨其在口腔颌面部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对1例颅骨和口腔颌面部不对称严重畸形的第一、二鳃弓综合症患者使用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CT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制造三维头颅模型,在此模型上直接进行测量,并利用患者健侧下颌骨镜像复制出其患侧下颌。结果根据CT数据制作的三维模型能立体、精确地显示颅面三维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模型与真实个体之间总体误差可以控制在0.02~0.53mm。通过镜像复制出患侧下颌骨模型。为准确了解畸形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结论快速成型技术制作颅骨镜像实体模型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骨重建 镜像复制 面畸形 正颌外科
原文传递
正颌外科技术在面部陈旧性复杂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一霖 顾晓明 +1 位作者 刘彦普 周树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1-243,共3页
采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378例颌面部陈旧性复杂性颌骨骨折。结果表明,正颌外科技术、颅面外科技术和坚固内固定技术的结合,可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比以往的小切口、局部复位固定有明显的优越性。文中就此类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 采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378例颌面部陈旧性复杂性颌骨骨折。结果表明,正颌外科技术、颅面外科技术和坚固内固定技术的结合,可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比以往的小切口、局部复位固定有明显的优越性。文中就此类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骨骨折 内固定 陈旧性骨折
下载PDF
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曙光 艾伟健 +3 位作者 周会喜 薛国初 段培佳 钟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978-298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矫治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对67例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按规范的术前X线头影测量分析、诊断,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及随访疗效评估的诊治程序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矫治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对67例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按规范的术前X线头影测量分析、诊断,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及随访疗效评估的诊治程序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手术设计依畸形类型而定,基本术式为: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LeFortⅠosteotomy)整体后退上颌骨、上颌前部骨切开术(anterior maxillary osteotomy,AMO)后退前颌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前移下颌,颏成形术(genioplasty)前移颏部等不同手术搭配进行。结果 67例患者上齿槽座点后退量为(5.8±3.2)mm;术前前牙覆盖为(7.5±3.5)mm,术后覆盖为(2.0±1.1)mm;术前∠ANB为(8.4±3.1)°,术后∠ANB为(1.7±1.3)°;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块坏死;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颌骨关系正常,牙弓形态及曲线正常,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颜面外形明显改善。结论严格按照规范的诊治程序,应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可取得咬合关系和颜面外形俱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前突 骨性Ⅱ类 错牙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辅助正颌外科手术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新颖 胡敏 +3 位作者 刘昌奎 刘华蔚 刘三霞 陶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在辅助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12例颌骨发育畸形患者,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CT扫描,Mimics重建,能够清晰显示颌骨畸形的状态,...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在辅助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12例颌骨发育畸形患者,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CT扫描,Mimics重建,能够清晰显示颌骨畸形的状态,通过在Mimics软件中虚拟手术,辅助术中导航,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数字化正颌外科手术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可预见性,便于医患沟通,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MIMICS软件 骨畸形 导航
原文传递
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昌龙 徐兵 +3 位作者 王永盛 张建伟 闵莉芳 邹浩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以寻找恢复面部外形和正常咬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对20例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前经三维CT重建、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等确定截骨部位及手术方案。对有咬合关系错乱者,制作定...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以寻找恢复面部外形和正常咬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对20例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前经三维CT重建、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等确定截骨部位及手术方案。对有咬合关系错乱者,制作定位咬合导板,然后采用正颌外科技术在预定部位截骨或截开错位愈合骨段,恢复骨段连接、咬合关系及面形后,予以坚强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正常面形,咬合关系满意,其中4例行上颌骨截开者,上颌骨前外侧壁发生骨不愈合,2例出现口腔上颌窦瘘。结论:利用正颌外科设计程序和截骨手段结合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骨陈旧性骨折,在将错位骨愈合的骨段重新复位或设计骨段移动到位的情况下,可恢复良好的面部外形和最大限度地改善咬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骨折 正颌外科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林 徐鹏宇 +3 位作者 黄波 曹国全 王莹 朱形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 ,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 + 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 ,建立以CT数... 目的 :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 ,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C+ + 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 ,建立以CT数据为信息源的计算机正颌外科立体可视化手术仿真模拟系统 ,可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质过程 ,并且以动态动画形式演示 ,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结果 :该系统建立了颅颌面畸形立体结构模型 ,以动态形式成功演示了正颌外科截骨移动手术仿真模拟 ,手术过程真实逼真 ,立体可视化效果好 ,应用普通播放软件即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播放模拟正颌外科手术过程 ,并可预测手术后上下颌咬合状态及手术效果。结论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系统的建立 ,为正颌外科截骨矫治牙颌面畸形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全心的科学方法 ,改变仅凭主观经验诊断畸形和设计手术方案的传统模式 ,可在计算机屏幕前制定手术方案进行医患交流 ,共同协商 ,提高了正颌外科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 面畸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正颌外科术后患者的心身症状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波 张震康 +1 位作者 王兴 李淑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评估正颌外科术后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方法 :10 8位正颌外科患者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四阶段进行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 )测查 ,对术前及术后各阶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术后半年及术后一年进行问卷调查 ,评估主观心理变化。结... 目的 :评估正颌外科术后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方法 :10 8位正颌外科患者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四阶段进行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 )测查 ,对术前及术后各阶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术后半年及术后一年进行问卷调查 ,评估主观心理变化。结果 :术后即刻阶段 ,患者在F4(抑郁 )、F5 (焦虑 )及F6(敌对 )症状因子分有加重趋势。术后三个月症状因子分下降 ,接近于术前水平。术后半年及一年 ,症状因子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患者主观自评术后自信心提高 ,幸福感增强。结论 :正颌外科术后患者心理状况有了积极的改善 ,并随时间呈动态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症状变化 正颌外科 心理 随访研究 SCL-90 手术后
下载PDF
89例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晓平 徐晓卉 +1 位作者 刘晶 张淑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9例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过程。在这个护理过程中部分病例采取了实用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或护理诊断学技术。注重术后口腔卫生,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并采取术区冷敷...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9例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过程。在这个护理过程中部分病例采取了实用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或护理诊断学技术。注重术后口腔卫生,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并采取术区冷敷的方法以减轻肿胀,强调了心理护理在正颌手术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结果:全部89例经过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应用了此护理方法后,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因为护理出现不良症状影响手术效果。结论:综合应用实用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诊断学在正颌外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口腔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下颌不对称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祖兵 孙国文 +1 位作者 东耀峻 杨学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颌手术矫治下颌不对称畸形的方法。方法 对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110例下颌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分类并对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下颌不对称畸形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 ,术后均获得... 目的 探讨正颌手术矫治下颌不对称畸形的方法。方法 对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110例下颌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分类并对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下颌不对称畸形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 ,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口腔功能及面部外形。结论 下颌不对称畸形在确诊发育已停止的情况下 ,应用正颌手术及结合术前、术后正畸治疗能使下颌不对称畸形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如畸形发育仍在继续 ,矫正时应去除异常的生发中心 ,以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畸形 正颌外科 畸治疗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正颌外科手术及疗效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静 王大章 董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本文报告作者在个人计算机上开发的一个交互作用系统,用于模拟设计正颌外科手术及预测术后治疗效果,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可靠的结果。
关键词 正颌外科 模拟手术 计算机模拟 预测
下载PDF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附44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彦普 顾晓明 +2 位作者 彭品祥 刘宝林 商洪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各种正颌手术方法组合 ,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随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 1987~ 1999年用正颌外科治疗的 44例颌面部不对称性畸形患者 ,总结其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 目的 :探讨治疗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各种正颌手术方法组合 ,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随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 1987~ 1999年用正颌外科治疗的 44例颌面部不对称性畸形患者 ,总结其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除一例患者偏颌畸形术后 1年复发外 ,其余患者均恢复了对称的面部形态、咀嚼功能、咬合关系和咬合平面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应根据患者不对称畸形的不同原因和部位制定相应的正颌治疗方案 ,选择不同的术式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不对称畸形 正颌外科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