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重对女大学生步向角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鹏飞 《当代体育》 2019年第15期0126-0126,共1页
步向角是指行进方向直线与足跟中点和第二跖骨连线形成的夹角。步向角的变化不仅会形成内、外八字步态,还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慢性损伤,甚至影响运动能力等。本文运用实验法,通过对 10 名女大学生进行模拟自然的体重增加,测量不同体重... 步向角是指行进方向直线与足跟中点和第二跖骨连线形成的夹角。步向角的变化不仅会形成内、外八字步态,还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慢性损伤,甚至影响运动能力等。本文运用实验法,通过对 10 名女大学生进行模拟自然的体重增加,测量不同体重下女大学生自然行走时的步向角,并对数据处理及分析,初步研究体重改变对女大学生步向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步向角会逐渐增大。并发现女大学生步向角左、右脚不对称现象;随着体重的增加,足底压力表现出向外侧扩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生体重 步向角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内八足底压力规律及其危害分析
2
作者 倪兆婷 白逃萍 +1 位作者 蒋文涛 李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171,共7页
目的 以中国大学生为目标群体,检测不同足态人群足底压力分布,分析内八人群足底压力分布特点,为其矫形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具有典型内八、正常、外八足态各10名受试者参与足底压力检测实验。使用Zebris足底压力分布测量平板,检测受... 目的 以中国大学生为目标群体,检测不同足态人群足底压力分布,分析内八人群足底压力分布特点,为其矫形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具有典型内八、正常、外八足态各10名受试者参与足底压力检测实验。使用Zebris足底压力分布测量平板,检测受试者在自然站立和1个步态周期内的最大力、压力和接触时间。采集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宽、步速、步向角、步态中心线、力变化曲线,并进行危害分析。结果 自然站立状态下,内八、外八组压力中心摇摆区域面积分别为(939.0±252.4)、(1 120.2±101.6) mm~2,均远大于正常组[(240.7±130.6) mm~2],内八步态削弱了人体的维稳能力。三类步态人群的动、静态足底压力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静态站立时,内、外八足态人群压力中心向后足转移,后足承受约70%足底压力,高于正常组;动态行走时,内八组三足区压强峰值的绝对值高于其他组。结论 内八人群静态维稳能力差,三足区足底压力分布、足底分区压强相较正常步态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导致内、外八人群在等强度运动状态下稳定性更差,肌肉易疲劳,甚至面临踝关节、膝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八 外八 步向角 足底压力
原文传递
立定跳远落地姿态的合理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秀丽 陈宝玲 +1 位作者 杜高山 田文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3,共5页
对30名受试者正常和"外八"两种落地姿态立定跳远成绩、走路步向角、踝关节内收、外展等动肌力测试,探讨"外八"姿态落地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姿态落地相比,立定跳远采用"外八"姿态落地... 对30名受试者正常和"外八"两种落地姿态立定跳远成绩、走路步向角、踝关节内收、外展等动肌力测试,探讨"外八"姿态落地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姿态落地相比,立定跳远采用"外八"姿态落地对落地后身体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具显著性;两种落地姿态的立定跳远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50%(男8人,女7人)成绩下降,幅度为0.05 m,33.3%(男4人,女6人)成绩上升,幅度为0.07 m,百分率和升降幅度差异均不具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成绩升降幅度与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最大幅度均中等程度相关(P<0.05)。结果说明:与正常落地姿态相比,外八字落地姿态立定跳远的成绩升或降因人而异,与受试者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的最大幅度呈中等程度相关,步向角越小,踝关节外展最大幅度越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的成绩提高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立定跳远 落地姿态 步向角 等动肌力
下载PDF
大学生步态特点与踝关节等动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秀丽 魏春琴 +1 位作者 蔡祖林 杜高山 《体育科研》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运用Cybex-NORM等速肌力测试系统,RSscan足底压力板测试系统对27名在校大学生(男15名,女12名)进行步向角测试,30°/s,120°/s两种角速度踝关节内收、外展的等动肌力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步态特点及内、外八字形成的肌力学机制... 运用Cybex-NORM等速肌力测试系统,RSscan足底压力板测试系统对27名在校大学生(男15名,女12名)进行步向角测试,30°/s,120°/s两种角速度踝关节内收、外展的等动肌力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步态特点及内、外八字形成的肌力学机制.研究结果:(1)大学生青年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2)男性步向角均值约为11.4°,女性步向角均值约为4.7°,男女性别差异具显著性;(3)角速度为30°/s和120°/s的内收、外展峰力矩,内收、外展平均力矩以及外展内收力矩比值均显示男性大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4)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并非随着步向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内、外八字步态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均小于正常步态;(5)30°/s和120°/s两种速度下,3种步态的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比都几近相等,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3岁左右青年大学生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小于1°为内八字步态,大于15°为外八字步态;(2)步向角、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矩,外展内收肌力比均存在性别差异;(3)内、外八字不良步态形成的肌力学原因是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同时薄弱,而不是外展内收肌力发展失衡,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向角 踝关节 等动肌力矩 外展内收肌力矩比
下载PDF
儿童内八字足底压力特点及矫正效果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丹丹 张秀丽 +1 位作者 杜高山 蔡祖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3,共6页
借助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丹尼斯·布朗矫形鞋等仪器,对40名3~5岁双侧内八字步态儿童和20名正常步态儿童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内八字步态儿童步向角、足跟外翻角、足底峰值压强分布等足底压力特点;通过40名内八字儿童为期6... 借助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丹尼斯·布朗矫形鞋等仪器,对40名3~5岁双侧内八字步态儿童和20名正常步态儿童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内八字步态儿童步向角、足跟外翻角、足底峰值压强分布等足底压力特点;通过40名内八字儿童为期6个月的矫正实验,对比分析矫正前、后的足底压力特征,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不同方案的矫正效果,为探讨标本兼治的内八字步态矫正方法提供依据。研究显示,内八字步态特征:1)儿童内八字步态按步向角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即-10°<轻度<0°,-18°≤中度≤-10°,重度<-18°;2)与正常步态儿童相比,内八字儿童的步向角和足跟外翻角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内八字步态儿童Toe 1、M4、M3和HM足底峰值压强大且均有显著性差异;3)正常步态足前、中、后相对冲量的比值约1∶5∶2,而内八字步态约为1∶0.2∶0.2。矫正实验结果显示,1)以步向角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为标准,6个月后,丹尼斯·布朗鞋的矫正成率为100%,仅改变不良动作的成功率为38.5%;2)与正常步态儿童相比,两种方案矫正成功后的内八字儿童,行走时的步向角、足跟外翻角、部分区域峰值压强及相对冲量仍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内八字步态伴随不同程度的足跟外翻;2)相对于正常步态儿童,内八字步态儿童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强、相对冲量分布不均匀,不合理,有导致足底骨肌系统慢性损伤和不适症的可能;3)相对来说,矫形鞋可以促进儿童内八字步态在较短时间内,更快的趋于正常范围,但矫形鞋和仅改变不良动作的方法均不是理想的矫正方案。建议:对儿童内八字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综合研究,从肌肉力量训练角度寻找标本兼治的矫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内八字步态 步向角 足底压力 矫正效果
下载PDF
大学生不良步态的生物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蔡祖林 李彦培 +3 位作者 王浩林 张磊 宋亚萍 张秀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对大学生不良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揭示在校大学生群体步态特点,探讨内八步态形成的生物力学因素及机制,和防治内八步态及其他不良步态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步向角度为(7.5±8.4)°,... 对大学生不良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揭示在校大学生群体步态特点,探讨内八步态形成的生物力学因素及机制,和防治内八步态及其他不良步态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步向角度为(7.5±8.4)°,内八步态发生率为28%,外八步态发生率为27%;步态特点性别差异非常显著,主要表现在步向角均值、内外八步发生率及左右不对称比例。(2)着地时相,正常步态足底压力中心速率最大,内八步态最小,外八步态介于中间;支撑阶段,正常步态足底压力中心速率较为均衡,波峰出现在足支撑阶段50%位置,内八和外八步态足底压力中心速率峰值较大,出现在足支撑阶段65%位置。(3)内八步态踝关节内旋、外旋肌力较正常步态弱,内旋与外旋肌力比值高于正常步态;外八步态内外旋肌力比值显著低于正常步态。(4)30(°)/s和120(°)/s两种角速度内旋与外旋平均力矩比值与步向角度呈弱负相关,且具有显著性。(5)内八和外八步FMS评分(14.5和13.4)显著低于正常步态者(16.9分)。(6)内八步态动态平衡稳定性较正常步态差,且具非常显著性;外八步态者动态平衡稳定性与正常步态相近。研究表明:(1)大学生步态性别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合前期儿童内八步态研究结果认为: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内八步态不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自然消失。(2)大学生内八步态的足底压力中心分布不合理,相比正常步态有压力后移趋势,不能有效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着地时足跟处受到更大的压力,离地时支撑点不能移到大拇趾处而获得理想的蹬地效果,外八步态与正常步态在足底压力中心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内八步态是多方面生物力学因素所造成的,包括人体运动链存在薄弱环节较多、本体感觉较差、下肢肌肉力量弱及下肢关节旋外灵活性差等。(4)外八步态的形成原因,并非简单的与内八步态相反,而是有其独特的生物力学机制,有待于更多研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步向角 足底压力中心 等动肌力 功能性动作筛查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