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预测的自适应变步长MPPT算法研究
1
作者 吴伯彪 郭禧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跟踪速度和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以功率变化量为步长控制量的自适应变步长扰动观察法,通过判断功率...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跟踪速度和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以功率变化量为步长控制量的自适应变步长扰动观察法,通过判断功率变化趋势,对远离最大功率点,采用大步长逼近;靠近最大功率点,采用小步长逼近。建立太阳能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得到其输出特性曲线,再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基于Boost电路的MPPT仿真模型,最后经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它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MPPT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步长 扰动观察法
下载PDF
多导联心电图识别的稳定步长ResNet深度网络
2
作者 曹玉怡 覃华 卢才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85,共12页
针对经典的ResNet深度神经网络对一维多导联心电图图像进行识别、分类时,因原始图像的维度较高导致提取到的深度特征维度高,造成全连接层训练出现收敛速度慢和过拟合的问题,在ResNet的全连接层提出一种稳定步长动量训练算法,通过引入近... 针对经典的ResNet深度神经网络对一维多导联心电图图像进行识别、分类时,因原始图像的维度较高导致提取到的深度特征维度高,造成全连接层训练出现收敛速度慢和过拟合的问题,在ResNet的全连接层提出一种稳定步长动量训练算法,通过引入近似二阶梯度信息增强动量法的寻优能力和加速收敛速度;利用连续2次迭代的参数变化量和梯度信息自适应调整步长,构造边界函数对步长的大小进行限制,以防止步长过大或过小而影响收敛稳定性,使用动量项对参数的更新方向进行修正。在CPSC2018心电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训练的ResNet取得的F 1分数、准确率、精确度分别达到0.859、97.4%、87.9%,收敛速度和整体分类指标值优于其他相比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联心电图 ResNet深度网络 动量优化算法 稳定步长 二阶梯度信息
下载PDF
基于sigmoid-sinh分段函数的变步长FxLMS算法
3
作者 李飞 黄双 +2 位作者 郭辉 徐洋 傅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为改善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FxLMS)算法在噪声主动控制时无法兼顾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igmoid-sinh分段函数的FxLMS(SSFxLMS)算法,并引入蚁狮算法对SFxLMS(sigmoid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 为改善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FxLMS)算法在噪声主动控制时无法兼顾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igmoid-sinh分段函数的FxLMS(SSFxLMS)算法,并引入蚁狮算法对SFxLMS(sigmoid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ShFxLMS(sinh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SSFxLMS算法的参数进行优化。分别采用高斯白噪声和实测簇绒地毯织机噪声为输入信号,采用FxLMS、SFxLMS、ShFxLMS、SSFxLMS算法进行噪声主动控制仿真,对比分析这4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算法相比,采用SSFxLMS算法对高斯白噪声和簇绒地毯织机噪声进行控制时,误差信号的平均绝对值更小,平均降噪量与收敛速度也有大幅度提升。由此可知,SSFxLMS算法有效改善了FxLMS算法无法兼顾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噪声主动控制算法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主动控制 步长 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蚁狮算法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步长策略的A*算法路径规划优化
4
作者 付雄 李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针对A*算法求解路径轨迹耗时长、内存占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步长策略改进A*算法.首先,根据当前点与终点的位置关系,设定寻路方向的优先级顺序,减少不合理方向上的冗余规划计算量;其次,修改到达终点的判断条件,可在轨迹规... 针对A*算法求解路径轨迹耗时长、内存占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步长策略改进A*算法.首先,根据当前点与终点的位置关系,设定寻路方向的优先级顺序,减少不合理方向上的冗余规划计算量;其次,修改到达终点的判断条件,可在轨迹规划时实现路径的跳跃;再次,针对A*算法轨迹规划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步长策略;最后,针对内存占用大,以及面对大地图时可能出现的内存溢出问题,提出了八方向搜索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A*算法,改进的A*算法在轨迹规划效率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内存占用大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A*算法 自适应步长
下载PDF
变步长微分控制的超声波换能器共振频率追踪
5
作者 王然 张延浩 马树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超声波洁牙器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口腔医学中成效卓越。然而,频率的突变和漂移对超声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构成了挑战。本文针对医用口腔超声波洁牙器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谐振频率检测机制,并引入了一种基于最大电流法的变步长... 超声波洁牙器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口腔医学中成效卓越。然而,频率的突变和漂移对超声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构成了挑战。本文针对医用口腔超声波洁牙器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谐振频率检测机制,并引入了一种基于最大电流法的变步长微分控制方法。结合相位锁定技术,笔者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方法,旨在提高超声波洁牙器的清洁效率和可靠性。模拟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表明新的频率追踪方法能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精确追踪超声波换能器的频率,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本研究为超声波设备的频率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为超声波技术在口腔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可靠和高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换能器 频率追踪 最大电流法 步长算法 微分控制
下载PDF
结合自适应步长策略和数据增强机制提升对抗攻击迁移性
6
作者 鲍蕾 陶蔚 陶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深度神经网络具有脆弱性,容易被精心设计的对抗样本攻击.梯度攻击方法在白盒模型上攻击成功率较高,但在黑盒模型上的迁移性较弱.基于Heavy-ball型动量和Nesterov型动量的梯度攻击方法由于在更新方向上考虑了历史梯度信息,提升了对抗样... 深度神经网络具有脆弱性,容易被精心设计的对抗样本攻击.梯度攻击方法在白盒模型上攻击成功率较高,但在黑盒模型上的迁移性较弱.基于Heavy-ball型动量和Nesterov型动量的梯度攻击方法由于在更新方向上考虑了历史梯度信息,提升了对抗样本的迁移性.为了进一步使用历史梯度信息,本文针对收敛性更好的Nesterov型动量方法,使用自适应步长策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固定步长,提出了一种方向和步长均使用历史梯度信息的迭代快速梯度方法(Nesterov and Adaptive-learning-rate based Iterative Fast Gradient Method,NAI-FGM).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线性变换不变性(Linear-transformation Invariant Method,LIM)的数据增强方法 .实验结果证实了NAI-FGM攻击方法和LIM数据增强策略相对于同类型方法均具有更高的黑盒攻击成功率.组合NAI-FGM方法和LIM策略生成对抗样本,在常规训练模型上的平均黑盒攻击成功率达到87.8%,在对抗训练模型上的平均黑盒攻击成功率达到57.5%,在防御模型上的平均黑盒攻击成功率达到67.2%,均超过现有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迁移性 Nesterov型动量 自适应步长 线性变换不变性
下载PDF
计及季度趋势变时间步长风速仿真模型及应用
7
作者 帅小涵 缪书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为提高风电并网系统充裕度评估精度,提出计及季度趋势的变时间步长风速仿真模型。该模型应用奇异谱分析从风速样本中提取季度趋势和随机波动分量,应用线性插值和奥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对两分量建模,产生任意时间步长的仿真风速样本。将... 为提高风电并网系统充裕度评估精度,提出计及季度趋势的变时间步长风速仿真模型。该模型应用奇异谱分析从风速样本中提取季度趋势和随机波动分量,应用线性插值和奥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对两分量建模,产生任意时间步长的仿真风速样本。将该模型嵌入蒙特卡罗模拟法,提出风电并网系统的季度充裕度评估方法。应用该模型仿真某观测站风速样本,评估风电并网IEEE-RTS发电系统的季度充裕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产生与实测风速样本统计指标等特征接近的任意时间步长仿真风速样本,且季度充裕度评估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仿真 季度趋势 变时间步长 奇异谱分析 充裕度评估
下载PDF
基于Polyak步长的随机递归梯度算法
8
作者 王福胜 李晓桐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8,共9页
针对机器学习中一类有限光滑凸函数和的最小化问题,将随机递归梯度算法和Polyak步长结合,提出基于Polyak步长的随机递归梯度算法(SARAH-Polyak).分别在强凸和一般凸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线性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SARAH-Polyak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Polyak步长 随机递归 梯度下降
下载PDF
基于BB步长的近端随机递归动量算法
9
作者 钱玉香 赵勇 杨帆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研究了一个求解非凸非光滑复合优化问题的算法。首先,结合近端随机递归动量算法和改进的BB步长,提出了一种带BB步长的随机方差缩减算法(ProxSTORM-BB)求解非凸非光滑复合优化问题。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通过动态调节步长来提高算法的计算... 研究了一个求解非凸非光滑复合优化问题的算法。首先,结合近端随机递归动量算法和改进的BB步长,提出了一种带BB步长的随机方差缩减算法(ProxSTORM-BB)求解非凸非光滑复合优化问题。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通过动态调节步长来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并且对初始步长的选取不敏感,解决了参数调优比较困难这一问题。然后,在合适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步长 近端随机递归动量算法 非凸非光滑复合优化问题
下载PDF
变步长CMA和DD-LMS双模式切换盲均衡算法
10
作者 杜慧敏 刘洋 马元中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针对经典盲均衡算法收敛速度较慢和稳态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恒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CMA)和判决引导的最小均方(Decision Directed Least Mean Square, DD-LMS)算法的双模式切换盲均衡算法。在算法收敛... 针对经典盲均衡算法收敛速度较慢和稳态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恒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CMA)和判决引导的最小均方(Decision Directed Least Mean Square, DD-LMS)算法的双模式切换盲均衡算法。在算法收敛初期采用CMA算法,以确保算法可以较快收敛。在收敛之后切换至DD-LMS算法,以进一步降低稳态误差。通过设定阈值来切换算法,取相邻多次迭代误差的平均值作为算法的切换值,以确保算法切换时机的合理性。另外,引入Softsign变步长函数并加入3个参数对该函数进行改进,使得Softsign变步长函数可以依据不同信道环境设定最佳参数,同时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通用信道条件下,所提算法的收敛迭代次数约为1 000次,稳态误差为-12 dB,在信噪比为15 dB时,误码率为1×10~(-6)。与相关算法对比,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较高,误码率和稳态误差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 盲均衡 误码率 均方误差 双模式算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步长算法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11
作者 万庆阳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变步长算法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根据满足最大功率的条件,将Boost变换器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构成完整系统,通过调节占空比从而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同时引入扰动观察法(P&O)... 针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变步长算法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根据满足最大功率的条件,将Boost变换器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构成完整系统,通过调节占空比从而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同时引入扰动观察法(P&O)和电导增量法(INC)组成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常规算法受到步长的影响跟踪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固定步长为变步长,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针对算法产生振荡造成的能量损失,将算法和模糊控制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跟踪系统,有效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减少了能量损失。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变步长算法较3种常规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小的波动幅度和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步长 最大功率跟踪 微生物燃料电池 扰动观察法 电导增量法
下载PDF
基于1/t-Polyak步长的随机控制的随机梯度算法
12
作者 刘晨晨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008-1017,共10页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已成为求解大规模有限和优化问题的流行算法,然而,由于其在迭代过程中会产生方差,导致了振荡现象。随机控制的随机梯度(SCSG)算法缩减了该方差,但SCSG算法对于步长有较强的限制。为了扩大SCSG算法的步长选择范围,基于1...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已成为求解大规模有限和优化问题的流行算法,然而,由于其在迭代过程中会产生方差,导致了振荡现象。随机控制的随机梯度(SCSG)算法缩减了该方差,但SCSG算法对于步长有较强的限制。为了扩大SCSG算法的步长选择范围,基于1/t-带步长与Polyak步长,提出1/t-Polyak步长,并将其与SCSG算法结合,提出SCSGP算法。建立了SCSGP算法在强凸条件下的线性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SCSGP算法与其他随机梯度类算法相比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和优化 随机算法 方差缩减 1/t-带步长
下载PDF
动态环境下基于自适应步长Informed-RRT*和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混合路径规划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维 王昊 王洪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将Informed-RRT*和人工势场法相融合,提出全局与局部规划算法相融合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针对Informed-RRT*算法采样效率低,以及得到路径不满足机器人运动学约束的问题,采用目标偏置法与...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将Informed-RRT*和人工势场法相融合,提出全局与局部规划算法相融合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针对Informed-RRT*算法采样效率低,以及得到路径不满足机器人运动学约束的问题,采用目标偏置法与自适应步长法,减少冗余搜索与不必要树的生长;同时,引入走廊优化与时间重分配法,优化路径节点,使路径更加平滑。其次,针对人工势场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目标点附近不可达的问题,采用平滑窗格策略,增设全局路径子目标点,使机器人能够逃离局部极小值,完成规划任务。仿真结果表明,静态环境中自适应步长Informed-RRT*算法相比于Informed-RRT*算法求解时间缩短了71.98%;动态环境中,混合算法相比于人工势场法,搜索时间缩短了15.4%,路径长度缩短了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自适应步长 Informed-RRT* 人工势场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步长约束的行人导航系统误差修正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路永乐 惠嘉威 +2 位作者 杨杰 罗毅 修蔚然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140,共7页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行人导航系统定位精度随时间累积下降,根据捷联惯导理论和人体运动学特征,提出基于自适应步长约束的行人导航误差修正算法。所提算法首先利用零速检测划分行人运动区间,其次根据加速度信息利用自适应步长估计模型计算...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行人导航系统定位精度随时间累积下降,根据捷联惯导理论和人体运动学特征,提出基于自适应步长约束的行人导航误差修正算法。所提算法首先利用零速检测划分行人运动区间,其次根据加速度信息利用自适应步长估计模型计算各区间内步长,最后通过零速修正与步长约束模型修正导航误差。实验将WT901BC姿态仪固定于行人脚跟,并围绕闭环路径行走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零速修正,经过自适应步长约束算法修正后,行进240 m后起点、终点间距离误差平均值由2.50 m下降至0.18 m,导航闭环误差平均值由1.04%D下降至0.07%D,有效提高行人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导航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零速修正 步长约束 误差修正
下载PDF
自适应步长时程分析的新进展:从凝聚单元到降阶单元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驷 袁全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研究发现,按最大模度量的自适应步长时程单元的成功求解,需要有限元解的结点精度与单元精度之比,以不低于2为佳;亦即■次单元的单元精度为■,则其结点精度宜达至■。作者提出的凝聚单元,符合此精度比条件,自适应求解表现出色。该文研究... 研究发现,按最大模度量的自适应步长时程单元的成功求解,需要有限元解的结点精度与单元精度之比,以不低于2为佳;亦即■次单元的单元精度为■,则其结点精度宜达至■。作者提出的凝聚单元,符合此精度比条件,自适应求解表现出色。该文研究发现,■次常规单元的解答,包含了■次凝聚单元的解,进而提出了无须凝聚、无须超收敛计算、无须结点修正的简便高效的单元算法——降阶单元。该文对这一研究进展做一简介,并给出初步算例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RKIN有限元法 运动方程 降阶单元 自适应步长 最大模
下载PDF
行走步长影响老年人下肢肌力的仿真分析
16
作者 宋翠荣 陈童真 +1 位作者 刘美晓 张海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86-3491,共6页
背景:目前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不耐受高强度锻炼,骨骼、肌肉退化,常由于跌倒导致伤残或死亡,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目的:分析行走步长对老年人(> 60岁)下肢肌力的影响,探索高效的行走方式,为日常... 背景:目前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不耐受高强度锻炼,骨骼、肌肉退化,常由于跌倒导致伤残或死亡,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目的:分析行走步长对老年人(> 60岁)下肢肌力的影响,探索高效的行走方式,为日常锻炼提供指导。方法:选择30名健康老年人为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65-75岁,测量其形态参数,导入仿真软件Opensim 4.0,分别建立各受试者骨肌模型。应用Vicon 2.3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实时记录各受试者正常步长、大步长行走的运动轨迹;同时采用足底三维测力台记录步行中足底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将各受试者运动数据导入Opensim 4.0软件建立运动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结合足底测力台数据验证其有效性。模型经验证后仿真各受试者在不同步长行走过程中,髂肌、腰大肌、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大收肌的肌力变化;将各受试者2次不同步长行走肌力数据分别导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行配对t检验。结果与结论:(1)建立了各受试者骨骼肌肉模型及不同步长行走的运动模型,导出各受试者不同步长行走过程中下肢重要肌肉的时间-肌力变化曲线;(2)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步长行走肌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步长与肌力变化的规律:正常步频下,增大步长幅度,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肌力显著增加,髂肌、腰大肌、臀大肌、臀中肌、大收肌轻度增加;(4)提示增大步长行走可以提高下肢肌力,为老年人选择正确行走方式、相关康复训练以及运动处方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走步长 肌力 运动捕捉 仿真 日常锻炼
下载PDF
基于POD-ATS-HTS混合变步长方法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1 位作者 胡万君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772-9784,共13页
针对当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仿真中,采用固定时间步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变步长方法。首先,采用初始解优化算法,有效减少计算过程中方程的迭代次数;其次,结合本征正交分解算法(proper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 针对当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仿真中,采用固定时间步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变步长方法。首先,采用初始解优化算法,有效减少计算过程中方程的迭代次数;其次,结合本征正交分解算法(proper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改善大规模有限元方程组存在的阶数过高、条件数过大的问题,提高了方程的求解效率和数值稳定性;第三,提出自适应(adaptivetimestepping,ATS)-启发式(heuristic time stepping,HTS)混合变步长算法,通过对时间步长的自适应与启发式调整,有效解决瞬态计算中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的对立问题;最后,建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二维单分区分匝的流热耦合仿真模型,以验证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流场中,与固定步长的计算结果相比,混合变步长算法的误差小于0.46%,计算效率提升了18.45倍;在温度场中,与固定步长的计算结果相比,所提算法的误差小于0.04%,计算效率提升了6倍。同时,通过与传统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说明所提混合变步长算法在计算精度、计算效率及变步长效果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此外,还探讨混合变步长计算中,不同的参数设置对瞬态计算结果及状态变化过程的影响,为其工程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解优化 本征正交分解 混合变步长 二维瞬态 流热耦合问题
原文传递
基于变步长双层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18
作者 寇发荣 何海洋 +1 位作者 肖伟 胡凯仑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6-1243,共8页
针对双层蚁群(double layer ant colony optimization,DACO)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收敛速度慢、路径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双层蚁群(variable step size double layer ant colony optimization,VDACO)算法。首先,将蚁群均... 针对双层蚁群(double layer ant colony optimization,DACO)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收敛速度慢、路径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双层蚁群(variable step size double layer ant colony optimization,VDACO)算法。首先,将蚁群均分为寻路层蚂蚁与寻优层蚂蚁进行变步长寻路。针对寻路层蚂蚁,考虑最优移动方向和终点距离改进启发函数,并设计变步长回溯-剪枝策略帮助蚂蚁快速跳出死锁。寻路层蚂蚁寻路完成后,利用Floyd算法正-反向搜索寻路层关键点路径,基于关键点路径构建寻优层寻路环境;寻优层蚂蚁在此环境中进行自适应变步长寻路。最后,基于最优路径相似度改进信息更新机制,差异化更新不同质量的路径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改进蚁群算法相比,VDACO算法在不同规模栅格环境下路径长度更短且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步长搜索 双层蚁群算法 死锁 路径相似度
下载PDF
基于对称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19
作者 肖玮 刘思蔚 +1 位作者 唐宇龙 李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2,85,共8页
为解决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s,LMS)滤波算法难以平衡稳态误差和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自变量取绝对值、叠加非线性拉伸量改进Sig-moid函数,构造一个对称非线性函数... 为解决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s,LMS)滤波算法难以平衡稳态误差和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自变量取绝对值、叠加非线性拉伸量改进Sig-moid函数,构造一个对称非线性函数用于刻画步长因子与稳态误差的非线性关系。该对称非线性函数具有能够根据误差动态调整步长、更快达到收敛状态的特点。根据构造的对称非线性函数和输入信号功率生成归一化变步长因子,解决噪声逐级放大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滤波效果同时,加速收敛。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信噪比变化、信号频率变化、滤波器阶数变化、延迟采样点数变化条件下均具有更好的滤波效果、更优的稳定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非线性函数 归一化变步长因子 步长LMS算法 SIGMOID函数
下载PDF
基于最优步长的改进严格收缩PRSM算法
20
作者 申远 裴松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为求解三块变量的线性约束最小化模型,基于最近提出的改进的严格收缩可分离的凸最小化模型分裂法(MSC-PRSM),改变了原算法中γ的取值方式,令新算法中的γ不再取固定值,而是采用最优步长γk进行迭代,并扩大了原算法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从... 为求解三块变量的线性约束最小化模型,基于最近提出的改进的严格收缩可分离的凸最小化模型分裂法(MSC-PRSM),改变了原算法中γ的取值方式,令新算法中的γ不再取固定值,而是采用最优步长γk进行迭代,并扩大了原算法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从而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证明了新算法的收敛性,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块 凸优化 严格收缩的PRSM 最优步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