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广众 梁宇 董春楠 《刑事技术》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丰富了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就暴露、埋藏和水中三种环境下尸体菌群演替规律的异同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探讨不同环境下利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微生物 死亡时间推断 高通量测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结合多维统计方法推断死亡时间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旭东 姜垚如 +6 位作者 梁芯瑞 田甜 靳茜茜 张小红 曹洁 杜秋香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5-120,128,共7页
目的利用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结合多维统计方法分析骨骼肌组织的蛋白质变化,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方法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置于16℃环境中,提取死后不同时间点(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和9 d)骨骼肌的水溶性蛋白质,获... 目的利用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结合多维统计方法分析骨骼肌组织的蛋白质变化,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方法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置于16℃环境中,提取死后不同时间点(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和9 d)骨骼肌的水溶性蛋白质,获取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230000的蛋白质表达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进行数据分析,构建Fisher判别模型及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大鼠死亡时间进行分类预测。另外收集不同死亡时间的人体骨骼肌蛋白质表达谱数据,通过热图和聚类分析观测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大鼠骨骼肌蛋白质谱峰随死亡时间呈一定的时序性变化。PCA结合OPLS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除死后6 d、7 d和8 d外,各死亡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准确率为71.4%,外部验证准确率为66.7%;BP神经网络模型分类预测结果显示,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8.2%,外部验证准确率为95.8%。经聚类分析,人体骨骼肌蛋白质表达在死后4 d与死后25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高重复性地获取死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和人体骨骼肌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230000的水溶性蛋白质表达谱,建立基于多维统计方法的多种死亡时间推断模型,有望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蛋白质芯片 蛋白质表达谱 FISHER判别分析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大鼠
下载PDF
微生物群落演替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向青青 陈立方 +8 位作者 苏秦 杜宇坤 梁沛妍 康晓东 石河 徐曲毅 赵建 刘超 陈晓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99-405,共7页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法医学者一直在探寻客观、可量化和准确的死亡时间推断方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结合,根据死后尸体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模型,成为法医学领...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法医学者一直在探寻客观、可量化和准确的死亡时间推断方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结合,根据死后尸体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模型,成为法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微生物群落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技术方法、研究应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利用微生物群落推断死亡时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微生物组学 死亡时间推断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机器学习 综述
下载PDF
常温下溶血程度估算死亡时间的初步探究
4
作者 赵晓云 李捷 +5 位作者 史俊展 马精晶 周路敏 姚泽伟 韦铭菲 李凡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探究人体血液溶血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以估算死亡时间,本研究用抗凝管抽取23名年龄段20~30岁健康志愿者的肘静脉血,于室温25℃下每间隔6 h利用酶标仪检测其吸光度(OD值),记录达到不同溶血程度所对应的时间。结果显示:常温下血样... 为探究人体血液溶血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以估算死亡时间,本研究用抗凝管抽取23名年龄段20~30岁健康志愿者的肘静脉血,于室温25℃下每间隔6 h利用酶标仪检测其吸光度(OD值),记录达到不同溶血程度所对应的时间。结果显示:常温下血样溶血程度随溶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溶血程度与溶血时间在7天内存在线性相关(r=0.866),且经SPSS分析发现,不同性别溶血速度无差异。结论是,在法医工作中,死亡时间在7天内的尸体,可通过建立溶血程度与溶血时间的回归方程初步估算死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推断死亡时间 溶血
下载PDF
基于眼组织结构的死亡时间推断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慧 刘芳芳 +1 位作者 伍俊达 谢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0-56,65,共8页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眼组织推断PMI取得了一定进展,机体死后眼角膜、房水、虹膜、晶状体、玻璃体液、视网膜等改变均呈现与PMI高度相关的时序性变化规律。...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眼组织推断PMI取得了一定进展,机体死后眼角膜、房水、虹膜、晶状体、玻璃体液、视网膜等改变均呈现与PMI高度相关的时序性变化规律。本文基于眼组织不同结构死后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学、遗传物质改变等方面,对PMI推断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眼组织 角膜 玻璃体液 综述
下载PDF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非死亡时间偏倚及其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厚宇 李海龙 詹思延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非死亡时间是指在队列研究的随访期内研究对象不可能发生结局事件的一段时间,由非死亡时间错分或剔除引起的偏倚称为非死亡时间偏倚。在基于数据库的药物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非死亡时间偏倚较为常见,而且可能对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以致于... 非死亡时间是指在队列研究的随访期内研究对象不可能发生结局事件的一段时间,由非死亡时间错分或剔除引起的偏倚称为非死亡时间偏倚。在基于数据库的药物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非死亡时间偏倚较为常见,而且可能对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以致于得出完全错误的结果和结论。因此在文献阅读和研究设计时,应识别和避免非死亡时间及其引起的偏倚。本文介绍了非死亡时间引起偏倚的原理、偏倚的识别以及避免该偏倚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死亡时间偏倚 队列研究 药物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大鼠肾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良 彭东兵 +3 位作者 刘艳 邓伟年 刘亚玲 李劲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研究 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 15只大鼠在死后 48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肾细胞核 DNA含量的面积( Area)、等效直径( Mean- Dia, MD)、异形指数( Index of density, ID)、平均光度( Aver... 目的 研究 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 15只大鼠在死后 48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肾细胞核 DNA含量的面积( Area)、等效直径( Mean- Dia, MD)、异形指数( Index of density, ID)、平均光度(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AOD)、积分光度(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密度变化数( L- Den- Coe, LDC)和平均灰度( Average gray, AG)等七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 在大鼠死亡的相对早期( 48h内),其细胞核 DNA降解速率与 PMI具有一定相关性。本实验并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了多项式运算,获得了更能体现 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结论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 DNA含量变化,将会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图像分析 大鼠 DNA含量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大鼠脑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刘良 张力 +4 位作者 刘亚玲 邓伟年 饶广勋 林乐泉 刘艳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3,13,共4页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大鼠死后脑细胞DNA的变化进行观测 ,以寻找一种客观、量化的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标准。实验选择 1 5只大鼠。处死后 ,在 2 4h内每隔 1h分别取脑细胞进行细胞学涂片、福尔马林液固定、Feulgen染色、自动图象分...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大鼠死后脑细胞DNA的变化进行观测 ,以寻找一种客观、量化的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标准。实验选择 1 5只大鼠。处死后 ,在 2 4h内每隔 1h分别取脑细胞进行细胞学涂片、福尔马林液固定、Feulgen染色、自动图象分析仪测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大鼠的早期死亡时间与其脑细胞DNA降解速率呈线性关系 ,其中积分光密度 (IOD)、平均灰度 (AG)、异形指数 (ID)提示本法有可能作为精确推断死亡时间 (PMI)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图像分析 DNA降解 脑细胞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猪尸体上昆虫群落的演替及其对法医学中死亡时间推断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江峰 李志钢 +5 位作者 余里聪 陈强盛 黄安海 廖明庆 谢云铁 陈玉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10,共9页
为了解决刑事案件中死者死亡时间推断的难题,不同季节野外环境用18头猪尸体做模拟材料观察和筛选对推断死亡时间高度准确的昆虫指标。结果表明,幼虫开始出现时间、幼虫开始爬离时间、大部分幼虫爬离尸体的时间、开始化蛹的时间、大部分... 为了解决刑事案件中死者死亡时间推断的难题,不同季节野外环境用18头猪尸体做模拟材料观察和筛选对推断死亡时间高度准确的昆虫指标。结果表明,幼虫开始出现时间、幼虫开始爬离时间、大部分幼虫爬离尸体的时间、开始化蛹的时间、大部分幼虫化蛹的时间、开始羽化的时间、羽化结束的时间等若干昆虫指标比较敏感且稳定可用作死亡时间的精确推断。在珠江三角洲春季、夏季及秋季尸体腐败很快,分别在259±23,202±18,277±20h进入白骨化期,而冬季则时间较长,约经过1297±63h才进入白骨化期。大约有47种嗜尸性昆虫在尸体生态环境出现,大多数种类全年可见,尸体上的昆虫群落的优势种为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绯颜裸金蝇Achoetandrus rufifacies及厚环黑蝇Hydrotaea(Ophyra)spinigera。蝇类昆虫在尸体上只能大规模繁殖一代尸体即白骨化。根据以上结果可确定一些可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关键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尸体腐败 昆虫演替 死亡时间推断 时间节点
原文传递
84697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及死亡时间和节气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姜红岩 廖星 +2 位作者 谢雁鸣 杨薇 赵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及死亡节气分布情况,为冠心病的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入院及死亡时间信息,使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4697例冠心病患者中,男...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及死亡节气分布情况,为冠心病的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入院及死亡时间信息,使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4697例冠心病患者中,男性47564人,女性32882人,年龄中位数为71岁。2008年至2010年患者为71602例,入院时间在各节气分布较为均匀,在寒露入院人数最多为3752例;其中,2008年患者在寒露入院人数较多为1333例;2009年从立春到处暑均有较高的入院人数,但在立夏更为突出为1774例;2010年在雨水(1449例)、清明(1382例)、立夏(1462例)节气入院患者人数明显增多,从寒露(1027例)到大雪(939例)患者入院又再次维持在较高水平。分析不同证候患者入院节气发现,气阴两虚者在寒露、霜降、立冬达到入院最高峰,气虚血瘀者在春分、清明、小寒、寒露节气入院较多,痰瘀互结者在立夏、雨水、清明较多。冠心病死亡患者共1356例,其中死亡人数处于前3位的节气为霜降79例(5.83%)、大寒77例(5.68%)、冬至69例(5.09%)。结论:冬春季节及季节交替时节是冠心病多发且易于出现死亡的季节,不同证候的冠心病患者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四季节气变化规律积极进行冠心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 冠心病 发病 死亡时间 节气
下载PDF
大鼠死后肺脏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平 田卫平 +2 位作者 杨广德 托娅 王振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2-1965,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大鼠死后肺脏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肺脏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峰高有明显差异:(1)与核...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大鼠死后肺脏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肺脏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峰高有明显差异:(1)与核酸有关的1080,1241cm-1谱带的峰强呈下降趋势。(2)酰胺Ⅰ(I1647),Ⅱ(I1541)峰强比随死亡时间推移下降。1338和1313cm-1处的吸收峰强略有升高。(3)1460,1400,1170cm-1的谱带没有明显变化趋势。(4)死亡72h后,1120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吸收强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这一结果表明FTIR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死亡时间 肺组织
下载PDF
根据mRNA稳定性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俊辉 陈玉川 +3 位作者 王江峰 高翠莲 刘水平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检测大鼠肺、胸肌β肌动蛋白(β-actin)mRNA在死后不同时间的表达,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新的指标。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于21℃温度控制系统模拟死后改变,在不同时间点抽提相应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检测β-actinmRNA的表达水平变... 目的检测大鼠肺、胸肌β肌动蛋白(β-actin)mRNA在死后不同时间的表达,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新的指标。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于21℃温度控制系统模拟死后改变,在不同时间点抽提相应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检测β-actin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肺β-actinmRNA于死后12d仍可检出,胸肌在死后8d的检测呈阴性。β-actinmRNA在肺脏和胸肌的稳定性呈现器官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结论观察死后肺、胸肌β-actinmRNA的变化,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RT-PCR β肌动蛋白 大鼠 肺脏 胸肌
下载PDF
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mR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晓瑞 易少华 +2 位作者 杨丽萍 朱传红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检测死后大鼠视网膜细胞mRNA的降解和死亡时间(PM I)的关系,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复合荧光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2、4、6、8、10、12、14、16、18、20、22、24、26、28h)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和Rp l 4... 目的检测死后大鼠视网膜细胞mRNA的降解和死亡时间(PM I)的关系,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复合荧光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2、4、6、8、10、12、14、16、18、20、22、24、26、28h)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和Rp l 4 mRNA水平,以立即处死大鼠作为对照。方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死后28h内,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Rp l 4 mRNA水平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3个管家基因mRNA的降解与死亡时间的线性拟合回归方程分别为:Yβ-actin=-4436.205Xβ-actin+127581.7(r2=0.976),YPgk1=-1993.884XPgk1+57651.54(r2=0.973),YRp l 4=-1189.791XRp l 4+34533.46(r2=0.955)。结论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mRNA的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解,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推断 视网膜 mRNA 复合荧光RT-PCR
下载PDF
大鼠心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平 苏昌沛 +5 位作者 李石松 邢博 托娅 鲁庆阳 柯咏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心肌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2)℃环境,在不同死亡时间点提取大鼠...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心肌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2)℃环境,在不同死亡时间点提取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并使用FTIR光谱仪测定不同化学基团的变化。结果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心肌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吸光度随着死亡时间增加呈现出增加、下降和稳定3种不同的变化方式,且不同峰的吸光度比显示了相似的时间变化趋势。结论心肌组织可以作为FTIR光谱技术分析死亡时间的适用检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死亡时间推断 大鼠
下载PDF
大鼠死后血浆吸光度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伟 柯咏 +2 位作者 贺光社 徐永城 王振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44-2946,共3页
死亡时间与案发时间密切相关。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全世界的法医难题。文章试图利用血液吸光度变化探索推断死亡时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用岛津UV250型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可见光下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时间右心血血浆的吸光度变化,探讨其与... 死亡时间与案发时间密切相关。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全世界的法医难题。文章试图利用血液吸光度变化探索推断死亡时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用岛津UV250型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可见光下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时间右心血血浆的吸光度变化,探讨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鼠死后血浆在紫外-可见光下的吸光度与死亡时间密切正相关,故可以作为推断死后24 h内PMI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吸光度 血浆
下载PDF
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罗光华 陈玉川 +2 位作者 成建定 王江峰 高翠莲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缓慢而规律下降,直至死后两周仍未完全降解。结论死后DNA降解速率与死亡时间呈线性关系,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可望成为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推断 DNA含量 腐败尸体 胸骨骨髓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降解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文灿 马开军 +6 位作者 张萍 王慧君 沈忆文 周月琴 赵子琴 马端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5℃室温、50%湿度的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提取心肌组织中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1-2和18S rRNA的...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5℃室温、50%湿度的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提取心肌组织中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1-2和18S rRNA的含量变化,结果用循环阈值(Ct值)表示,分析死亡时间与Ct值的关系,最终建立死亡时间推断的回归分析方程。结果大鼠死后120h内心肌组织中miR-1-2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后开始下降;而18S rRNA含量在96 h内逐渐增多,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大鼠死后不同时间18S rRNA的Ct值以及18S rRNA和miR-1-2的ΔCt值与PMI呈非线性相关,二次曲线拟合的R2值分别为0.9487、0.8072。结论 18S rRNA的Ct值和18S rRNA与miR-1-2的ΔCt值与PMI之间存在明显非线性关系,可以作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微RNAS RNA 核糖体 18S 死亡时间 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基于mRNA稳定性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方成 郑光美 +3 位作者 任亮 刘良 朱少华 王树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肾、脾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的表达对死亡时间(PMI)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8只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温控系统内,分别于死后0,8,16,24,32,40,48h共7个时相点(n=4)解剖,利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肾、脾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的表达对死亡时间(PMI)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8只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温控系统内,分别于死后0,8,16,24,32,40,48h共7个时相点(n=4)解剖,利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脾GAPDH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大鼠死后40h肾、32h脾内可检测出GAPDHmRNA,且其表达产物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荧光强度逐渐变暗并最终消失)。结论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肾、脾GAPDHmRNA的表达对PMI推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稳定性 死亡时间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类
下载PDF
水中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时序性变化用于死亡时间推断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谷 周晖 +3 位作者 汪家文 钱红 赖跃 于晓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水中浸泡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的时序性变化规律及其用于PMI推断的价值。方法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恒温下置于自来水中浸泡,按死后0、6、12、18、24、30、36、42、48、60、72、96、120、144、168、192 h时间点分组,分别取血... 目的探讨水中浸泡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的时序性变化规律及其用于PMI推断的价值。方法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恒温下置于自来水中浸泡,按死后0、6、12、18、24、30、36、42、48、60、72、96、120、144、168、192 h时间点分组,分别取血管壁、皮肤、肌肉、小肠和结肠组织,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各组织的极限载荷、应变、最大应力等生物力学参数。结果除血管壁外,皮肤、肌肉、小肠和结肠等软组织的生物力学性状均随死亡时间呈逐渐下降时序性变化,存在各自不同的与PMI明显线性关系的"窗口期"。结论水中尸体软组织的生物力学性状的时序性变化与PMI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相关,可作为推断PMI的一种简便和量化的新技术手段。尸体周围散热介质的比热容可能是影响尸温、组织自溶腐败及其生物力学性状的物理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生物力学 死亡时间 软组织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脾细胞DNA含量与早期死亡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良 林乐泉 +3 位作者 刘艳 刘亚玲 张力 邓伟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选择15只大鼠 ,处死后 ,在24h内每隔1h进行脾细胞学涂片、福尔马林液固定、Feulgen染色后 ,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DNA的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异形指数等指标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大鼠脾细胞DNA含量在死后24h... 选择15只大鼠 ,处死后 ,在24h内每隔1h进行脾细胞学涂片、福尔马林液固定、Feulgen染色后 ,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DNA的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异形指数等指标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大鼠脾细胞DNA含量在死后24h内 ,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呈较有规律的下降。其中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异形指数是用来研究死亡24h内脾DNA降解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死亡时间 DNA 图像分析 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