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1
作者 解萍 林小洁 +2 位作者 陈森科 韩明 高步刚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了解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因分布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由安徽省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获得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亡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以及死因顺位等指标,并采用Jo... 目的:了解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因分布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由安徽省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获得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死亡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以及死因顺位等指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以描述死亡率年均变化情况。结果:2019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668.80/10万,粗死亡率(/10万)分别为640.58、652.10、 659.32、 723.46 (APC=3.10%, P=0.356),年均粗死亡率男性(735.93/10万)高于女性(598.52/10万)(χ2=1148.724,P<0.01)。前3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1.51%,P<0.01),恶性肿瘤具体死因中,前3位分别是肺癌、胃癌以及肝癌。各年龄组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以及起源于围产期的某些情况是导致0~4岁年龄组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5~14岁中首位死因是意外伤害;15~44岁和45~64岁组首位死因均是恶性肿瘤;≥65岁组脑血管系统疾病是首位死因。意外伤害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64%,P<0.01),各年龄组意外伤害死因中具体种类顺位有所差异。结论:安徽省滁州市居民的主要健康威胁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癌症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下载PDF
2014-2022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2
作者 杨晓娟 贾文玲 +2 位作者 李晓春 李玉霞 申希平 《甘肃医药》 2025年第1期78-80,83,共4页
目的:了解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亡水平,分析死因顺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祝藏族自治县2014-202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20和SPSS 21.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014-2... 目的:了解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亡水平,分析死因顺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祝藏族自治县2014-202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20和SPSS 21.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22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08.97/10万、459.24/10万,男性为566.77/10万、609.59/10万,女性为447.36/10万、513.88/10万,男性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居民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伤害和神经系统疾病,占所有死因的80.17%。不同年龄组主要死因不同,0~14岁是伤害和围产期疾病;15~64岁是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65岁及以上是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构成比的93.2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段死因顺位不同,应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死因分析
下载PDF
640例死因中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李暄仪 吕国丽 +5 位作者 杨文 吴春雷 刘小山 罗斌 廖信彪 黄二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为明确识别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区别,避免重复鉴定、错鉴。【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和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2013—2022年5923例死因鉴定案例,回顾性研究死因鉴定所见的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特征及其对死因鉴... 【目的】为明确识别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区别,避免重复鉴定、错鉴。【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和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2013—2022年5923例死因鉴定案例,回顾性研究死因鉴定所见的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的特征及其对死因鉴定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全部5923例案例中,检见救治伤或濒死期损伤的案例640例,624例接受救治其中609例检见救治伤(97.60%),44例检见濒死伤,13例两类损伤均检见。640例案例中男性441例,女性199例,死亡年龄从0至95岁不连续分布;死因以疾病占比最高,其次为机械性损伤和窒息。救治伤主要表现为肋、胸骨骨折和胸前区或面部软组织损伤,亦可见心包破裂等。濒死期损伤以意识丧失后摔跌伤、呼吸道异物吸入或多次暴力损伤多见。640例案例中19例发生重复鉴定,其中15例检见救治伤,6例检见濒死期损伤,2例两类损伤均检见。与未检见两类损伤的案例相比,救治伤和濒死期损伤均显著提高了重复鉴定率(χ^(2)=4.04,P=0.044;χ^(2)=43.49,P<0.001)。640例案例中11例(1.72%)在初次鉴定中两类损伤被错鉴为初始损伤,13例两类损伤参与造成死亡。【结论】通过揭示两类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用数据证明了两类损伤与更高的重复鉴定和错鉴率有关,为减少重复鉴定和错鉴,提高死因鉴定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鉴定 救治伤 濒死期损伤 重复鉴定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以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死因分析
4
作者 沈洁 刘婉琳 +7 位作者 王泽洲 牟思博 莫淼 周昌明 袁晶 王宇 郑莹 嵇庆海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中尤为高发。甲状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较高,但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了解甲状腺癌患者的长期观察总生存(overal...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中尤为高发。甲状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较高,但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了解甲状腺癌患者的长期观察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特征及死因分布,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管理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55343例,通过查阅病史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并通过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和死亡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的OS率,并在不同性别、年龄组、治疗时期、肿瘤分期及病理学特征等亚组中分别描述。以上海市人口死亡为参照计算标准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和绝对超额风险(absolute excess risk,AER),并在不同性别、诊断时年龄及组织学亚型中分别描述死亡风险。结果:甲状腺癌患者经中位随访63.01个月后,共发生1256例(2.27%)死亡,1、3、5和10年OS率分别为99.67%(95%CI:99.62%~99.72%)、99.11%(95%CI:99.03%~99.19%)、98.48%(95%CI:98.36%~98.60%)和95.81%(95%CI:95.50%~96.11%);Ⅰ、Ⅱ、Ⅲ和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OS率分别为97.99%(95%CI:97.70%~98.28%)、89.80%(95%CI:87.24%~92.37%)、77.84%(95%CI:70.76%~84.92%)和62.95%(95%CI:55.37%~70.54%)。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生存存在显著差异。1256例死亡患者中,234例(18.63%)因甲状腺癌而死亡,最常见的死因为其他肿瘤(n=639,50.88%),另有92例(7.32%)死亡归因于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甲状腺癌各个亚型患者的全死因死亡率都比一般人群高,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中死亡风险逐步递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24倍(95%CI:2.06~2.44),甲状腺滤泡癌和甲状腺髓样癌的死亡风险分别为一般人群的9.94倍(95%CI:6.79~14.09)和12.16倍(95%CI:8.05~17.69),甲状腺未分化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SMR=79.67(95%CI:58.38~106.31),AER=766.01/1000人年]。结论:报告国内单中心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结果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死因分析,组织学亚型、肿瘤分期是影响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总生存率 医院登记 死因分析
下载PDF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的功能、特色与镜鉴
5
作者 孙大明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对多国死因调查程序仍有重要影响。从制度初建到系统完善,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既具死因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和全面性等鲜明特色,也展现出制度本身的程序价值和实体功能。在镜鉴英国死因裁判制度优点的基础上...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对多国死因调查程序仍有重要影响。从制度初建到系统完善,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既具死因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和全面性等鲜明特色,也展现出制度本身的程序价值和实体功能。在镜鉴英国死因裁判制度优点的基础上,从扩展死因调查方式、理顺与死因鉴定的关系、适当公开死因调查结果以及建立特殊案件死因听证制度等方面完善死因认定制度。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死因调查、鉴定和裁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裁判制度 死因调查 死因鉴定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论我国死因查明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佳星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死因查明制度与刑事诉讼紧密相关,调查结论决定着死亡事件能否启动侦查立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我国尚未建立统一死因查明制度,仅在相关法律文件中对被监管人员死因查明进行粗略规定。从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层面看,我国死因查明制度存在... 死因查明制度与刑事诉讼紧密相关,调查结论决定着死亡事件能否启动侦查立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我国尚未建立统一死因查明制度,仅在相关法律文件中对被监管人员死因查明进行粗略规定。从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层面看,我国死因查明制度存在查明主体中立性不足、调查程序封闭、调查结论异议、缺乏救济途径等问题。具体制度设计可考虑建立检察死因查明委员会作为死因查明主体、明确死因查明程序启动条件,尊重死者近亲属充分参与查明程序,保障其充分知情、允许其参与选择鉴定机关与认定程序并保障其死因结论异议获得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查明 死因调查 死因认定 司法公信力 权利保障
下载PDF
我国死因查明制度构建研究
7
作者 卫跃宁 王佳星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目前我国死因查明相关规则存在主体不中立、程序封闭、范围不明、救济途径欠缺等问题;针对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查及死因认定问题而建立专门的死因查明制度,对减少死因争议、防范冤假错案确有必要。结合我国司法制度现状及死因争议中的突... 目前我国死因查明相关规则存在主体不中立、程序封闭、范围不明、救济途径欠缺等问题;针对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查及死因认定问题而建立专门的死因查明制度,对减少死因争议、防范冤假错案确有必要。结合我国司法制度现状及死因争议中的突出问题,参考世界范围内死因查明制度的先进经验,可在人民检察院设立死因查明委员会作为专门的死因查明部门,以明确的法律规则以规范死因查明程序适用范围、死亡调查、死因鉴定及死因认定程序等,保障当事人参与死因查明程序的权利,并在其对死因结论有异议时提供法律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查明 人民检察院 死因裁判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2014年-2023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根本死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露 胡成洋 +1 位作者 陆隽 朱晓枫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6期882-887,共6页
目的:通过对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根本死因构成及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医院死亡疾病谱及变化趋势,为构建老年人疾病防治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回顾性分析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 目的:通过对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根本死因构成及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医院死亡疾病谱及变化趋势,为构建老年人疾病防治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回顾性分析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患者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及根本死因构成,对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根本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十年间就诊患者死亡病例共4924例,中位年龄为79(67,86)岁。在各年龄段,男性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2∶1。帕累托图的结果显示,主要根本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2044人,41.5%)、肿瘤(1138人,23.1%)和呼吸系统疾病(708人,14.4%)。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根本死因一致。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的死亡人数最多。不同年龄段首位死因不同,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是0-39岁年龄段的首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则是40岁以上年龄段的首位死因。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在死亡病例中占比最高,根本死因相对集中。医院可根据年龄、性别差异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针对性开展疾病的预防、筛查和诊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分析 帕累托图 根本死因
下载PDF
2014-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曾成琴 杨倩 江家云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0期79-83,共5页
[目的]了解2014-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户籍居民的死亡率及死因顺位,为制定卫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4-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及前5位死... [目的]了解2014-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户籍居民的死亡率及死因顺位,为制定卫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4-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及前5位死因顺位等相关指标。[结果]2014-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居民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91.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9.94/10万);男性死亡率(粗死亡率830.42/10万、标化死亡率438.02/10万)高于女性(粗死亡率553.69/10万、标化死亡率299.62/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累计死亡例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3.94%。[结论]五华区户籍居民死亡率在年份、性别、年龄及死因顺位方面均体现出差异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五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下载PDF
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2021—2023 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10
作者 郑慧永 詹杏冰 孟超成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赤坭镇2021—2023年居民死因特点、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等,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2023年该镇户籍人口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按照ICD-10进行编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各年居民死亡率和死因顺位... 目的了解广州市赤坭镇2021—2023年居民死因特点、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等,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2023年该镇户籍人口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按照ICD-10进行编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各年居民死亡率和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2021—2023年赤坭镇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52.5/10万、751.5/10万。各年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从年龄角度分析,总体居民在20岁前死亡率围绕90/10万波动,20岁后各年龄组均呈连续上升趋势,且呈倍数增长。从死因顺位角度分析,总体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前5位死因均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寿命损失中,去除心脏病后期望寿命变化幅度最大,可增加6.15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该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基于此,该镇需不断完善健康档案,加强危险因素管理,针对性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因顺位 死亡率 赤坭镇
下载PDF
2017-2021年昆明地区6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分析
11
作者 虞涛 计洋洋 +2 位作者 廖力微 何杰明 刘萍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获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死亡的构成特点。方法依据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死亡资料,以国际通用ICD-10标准为基准,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居民死因顺位,不同呼吸系... 目的获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死亡的构成特点。方法依据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死亡资料,以国际通用ICD-10标准为基准,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居民死因顺位,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不同医院死因构成比、不同年份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等指标。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呼吸系统疾病与非呼吸系统疾病之间构成比不同,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医院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构成比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死因顺位也有所不同。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昆明市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而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的防控措施可降低相关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因构成比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彦琦 易东 +1 位作者 唐贵立 刘岭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862-1864,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评价重庆市居民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动趋势。方法根据《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年报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直辖10年来重庆市居民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死...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评价重庆市居民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动趋势。方法根据《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年报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直辖10年来重庆市居民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重庆市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交通,积极控制慢性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粗死亡率 死因构成比 死因顺位
下载PDF
2008至2011年河北省死因监测主要死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柳建强 董辉 +1 位作者 张敬一 曾娟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195-2197,共3页
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重,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状况、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为... 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重,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状况、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为科学分析河北省居民病死率水平、病死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死因顺位 根本死因 死因监测
下载PDF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静 易兰兰 +1 位作者 徐琳 袁晓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7-809,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及死因,并探讨其主要死因与年龄和病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住院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死因构成。结果: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为4.17%,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1.52%(P<0...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及死因,并探讨其主要死因与年龄和病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住院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死因构成。结果: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为4.17%,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1.52%(P<0.01)。其前五位的死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24.2%)、脑血管疾病(22.1%)、肿瘤(21.1%)、肾衰尿毒症(12.6%)、和其它(12.6%)。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死因分析 主要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病死率 主要死因 住院死亡 回顾分析 死因构成 不同年龄 尿毒症 病程 肿瘤
下载PDF
2008—2010年宁夏银川市全人群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丽萍 马计连 +1 位作者 张嫣平 李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居民死亡率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居民死亡率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内分泌营养代谢系统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78.46%。结论银川市居民的死亡以慢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为主,慢性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慢性病和伤害的预防、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群 死因监测 死因顺位 主要死因
下载PDF
湖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金岿立 潘琴琴 夏弟明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死亡 市区居民 死因分析 湖州 卫生行政部门 死因监测 死因顺位 防制策略
下载PDF
2008年~2011年昆明市居民主要死因顺位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龚鹤琴 张茂镕 《卫生软科学》 2012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分析2008年~2011年昆明市居民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昆明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中的死亡人口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 [目的]分析2008年~2011年昆明市居民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昆明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中的死亡人口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分析,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8年~2011年昆明市居民死亡率为601.11/10万,其中男性、女性死亡率分别为708.45/10万、489.75/10万;②ICD-10一位码分类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180.47/10万)、呼吸系统疾病(84.08/10万)、肿瘤(83.24/10万)、损伤和中毒(51.00/10万)、消化系统疾病(24.02/10万),前五位死因占全死因的构成比为88.15%。③CD-10三位码分类前5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肺炎。④死因顺位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中有差异。[结论]昆明市居民死因顺位随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已成为昆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依据不同人群的死因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各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居民 死因顺位 根本死因 死因监测
下载PDF
2018年山西省监测人群死因顺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颖洁 罗小飞 +1 位作者 贺亚琴 魏志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3970-3972,共3页
人群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为更好地掌握山西省居民健康现状,了解居民死亡的原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疾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山西省2018年20个监测县(区)全人群监测的死因顺位报告... 人群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为更好地掌握山西省居民健康现状,了解居民死亡的原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疾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山西省2018年20个监测县(区)全人群监测的死因顺位报告数据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8年山西省20个死因监测点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人口死亡信息等级管理系统报告死亡资料及人口资料。1.2监测方法: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进行监测。1.3统计学方法: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使用EXECL软件进行统计与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顺位 居民健康状况 死因分类 死因监测 人群监测 疾病监测系统 死亡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
下载PDF
2013年山西省居民死因监测情况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婷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635-637,共3页
死因监测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卫生工作,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2013年山西省共设11个死因监测点... 死因监测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卫生工作,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2013年山西省共设11个死因监测点,监测人群3 716 343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90%。现将2013年监测点死亡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人口自然变动 卫生工作 监测人群 人口总数 死因分析 卫生政策 死亡原因 死因分类 根本死因
下载PDF
平阳县2003-2007年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杰 《浙江预防医学》 2009年第1期30-,共1页
关键词 平阳县 减寿率 主要死因 2003 死因分类 死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