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胡鹏华 崔英 +3 位作者 许春香 邵丽娜 黄世雪 储虹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5-7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91)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n...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5-7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91)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尿毒清颗粒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百令胶囊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锦洲 胡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60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治疗)和研究组(n=30,常规治疗+百令胶囊治...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60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治疗)和研究组(n=30,常规治疗+百令胶囊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RRF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营养相关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C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SG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Hb、ALB、TRF、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GA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百令胶囊辅助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RRF相关指标和营养相关状况,并有助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高通量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炎性因子水平 营养相关状况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何梦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51-0154,共4页
探讨采取循证依据下的护理模式对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于笔者医院在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这个期间统计病例,符合条件纳入部分患者,均属于此期间在我院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抽取其中126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单双号... 探讨采取循证依据下的护理模式对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于笔者医院在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这个期间统计病例,符合条件纳入部分患者,均属于此期间在我院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抽取其中126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单双号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3例结合循证依据下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价并对比其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纳入的患者经过循证依据指导下进行干预,统计观察其尿量和分析其残余肾功能指标显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查阅文献进行循证干预后,其心态也发生变化,在SDS和SAS统计得分上,观察组这两种指标得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经过科学验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减轻肾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同时有助于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保护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生存率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孙明霞 侯晓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腹膜透析(PD)治疗开始时的残余肾功能(RRF)可以预测稳定期ESRD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目的是分析PD患者基线RRF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4例PD患者,根据其初期的尿量分为两组,无尿组(尿量≤100 mL/d)和有尿组(尿量>100 mL/d)... 目的腹膜透析(PD)治疗开始时的残余肾功能(RRF)可以预测稳定期ESRD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目的是分析PD患者基线RRF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4例PD患者,根据其初期的尿量分为两组,无尿组(尿量≤100 mL/d)和有尿组(尿量>100 mL/d),分析其人口统计学特征、基线数据、实验室参数和生存率。结果无尿患者59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1.1±27.9)个月;有尿患者145例,平均随访期(38.8±25.9)个月。23名患者之前接受过血液透析(HD)治疗。治疗开始时,无尿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有尿组(P<0.001),但C反应蛋白(P=0.002)和铁蛋白(P<0.001)水平较高。无尿组和有尿组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次/28.5月和1次/30.8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尿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83.4%和84.5%,而无尿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6.4%、78.5%和51.9%,其中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PD治疗开始时的RRF对患者生存率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有尿组和无尿组的腹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生存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ESRD
下载PDF
残余肾功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黎双双 鄢建军 +1 位作者 宁勇 潘昊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分析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67例,将患者透析前24h内尿量≥200 ml/d分为有RRF组、尿量<200ml/d为无RRF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白蛋白、前... 目的分析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67例,将患者透析前24h内尿量≥200 ml/d分为有RRF组、尿量<200ml/d为无RRF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骨骼肌指数等营养指标;按年龄将2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青年组(18~<45岁)、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0岁)亚组,利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对应亚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①有RRF组(n=27)患者血浆前白蛋白水平(t=2.167,P=0.034)及骨骼肌指数(t=4.131,P<0.001)优于无RRF组(n=40);②具有RRF的青年组(n=8)及老年组(n=7)生理职能(青年组:t=4.781,P<0.001,老年组:t=2.306,P=0.036)、情感功能(青年组:t=3.606,P=0.005,老年组:t=2.542,P=0.023)、精神健康(青年组:t=2.621,P=0.026,老年组:t=2.518,P=0.024)、精力(青年组:t=4.111,P=0.002,老年组:t=2.165,P=0.047)和社会功能(青年组:t=3.308,P=0.008,老年组:t=2.136,P=0.049)等5个维度SF-36评分均高于无RRF组青年组(n=9)及老年组(n=19),躯体疼痛评分(青年组:t=3.400,P=0.007,老年组:t=2.439,P=0.028)低于无RRF组;而有RRF的中年组(n=12)较无RRF的中年组(n=12)患者精神健康(t=2.513,P=0.027)、精力(t=2.521,P=0.034)和社会功能(t=4.781,P=0.031)等3个维度SF-36评分更高,躯体疼痛评分(t=2.449,P=0.025)较低。结论具有RRF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更好;RRF可全方位提高青年人群及老年人群生活质量,而对中年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状态与残余肾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媛媛 李炬楠 +1 位作者 刘静 史应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BIA)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状态,探究其与残余肾功能(RRF)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超过6个月的患者128例,并对...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BIA)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状态,探究其与残余肾功能(RRF)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超过6个月的患者128例,并对其进行规律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3次,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实验室指标、胱抑素C等资料,采用BIA测量患者透析前总体液(TBW)、细胞外液(ECW)和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细胞内液(E/I)、细胞外液/总体液(E/T),根据E/T值将患者分为容量过载组(E/T≥0.400)和非容量过载组(E/T<0.400),比较不同容量状态间RRF(用胱抑素C计算:RRF=0.70+22/CysC)有何不同;分析RRF与容量指标的相关性及RRF下降率与容量指标的多重线性回归关系。结果(1)透析前容量过载组RRF高于非容量过载组且透析前容量过载组RRF下降率低于非容量过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HD患者RRF与透析前E/T(r=0.58,P<0.05)呈正相关;(3)透析前ECW每增加一个单位,RRF下降率减少0.041 mL/(min·1.73 m^(2)·month)(P<0.05,95%CI:-0.048~0.112);透析前E/T每增加一个单位,RRF下降率减少0.102 mL/(min·1.73 m^(2)·month)(P<0.05,95%CI:-0.129~0.176)。结论(1)MHD患者处于容量过载状态不仅可以保护其RRF,还能降低RRF的下降率;(2)BIA可以反映患者体内液体分布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管理患者的容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多频生物电阻抗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络方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的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周丽霞 蒋春波 +2 位作者 倪道磊 宋欢 任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络方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2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腹透门诊就诊及住院的PD患...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络方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2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腹透门诊就诊及住院的PD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肾清利活络方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前白蛋白(PAB)、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均下降,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提高(P<0.05),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腹膜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且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络方可以改善P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改善腹膜超滤功能,提高腹透充分性,延缓腹膜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 清利活络方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腹膜功能
下载PDF
残余肾功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影响的纵向研究
8
作者 翁佳敏 王梦婧 +3 位作者 黄碧红 陆楚涵 陈靖 杨晓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调查2018年与2021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的困扰程度,了解症状困扰变化的特点,并分析残余肾功能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6—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化验期间透析前1... 目的:调查2018年与2021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的困扰程度,了解症状困扰变化的特点,并分析残余肾功能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6—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化验期间透析前1天的24 h尿量将患者分为有残余肾功能组(RRF组,24 h尿量≥200 mL,n=35)和无残余肾功能组(无RRF组,24 h尿量<200 mL,n=75)。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1年12月应用透析症状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症状困扰。结果:患者2021年与2018年症状困扰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后发现,便秘、食欲减退、头晕、疲乏、骨关节痛、入睡困难、悲伤困扰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分别比较2018年和2021年RRF组与无RRF组的便秘、食欲减退、头晕、疲乏、骨关节痛、入睡困难及悲伤后发现,两组在2018年入睡困难、2018年和2021年骨关节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年前后的便秘、食欲减退、头晕、疲乏、骨关节痛、入睡困难、悲伤的困扰程度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残余肾功能可降低患者入睡困难的严重程度,并缓解骨关节痛的困扰程度,应重视和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症状困扰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丢失预测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9
作者 李飞燕 杨永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 基于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KF)丢失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21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的157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RKF... 目的 基于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KF)丢失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21年6月宝鸡市中医医院的157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RKF丢失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 筛选出RKF丢失的危险因素为性别、糖尿病史、残余尿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钙、磷;建立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76,血液透析开始后24、36个月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0.485和95.78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显示出模型良好的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SRD血液透析患者开始治疗24、36个月发生RKF丢失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在预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残余肾功能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斌 武志芳 +5 位作者 袁佩雯 郭彬威 李肖萌 赵京序 李亚渊 李阳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177-179,共3页
术前预测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后残余肾功能,可指导手术计划制定,并提示术后慢性肾脏病发生概率,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影像学方法具有多参数评估优势,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能直观、准确的评价术前肾功能,... 术前预测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后残余肾功能,可指导手术计划制定,并提示术后慢性肾脏病发生概率,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影像学方法具有多参数评估优势,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能直观、准确的评价术前肾功能,已获得普遍认可。CT、MRI在明确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可定量或半定量的评估术前肾功能,达到一站式检查的目的,并对术后肾功能做进一步预测。因此,相对于实验室检查而言,影像学方法凸显出比较全面、便捷的评估优势。现基于SPECT-CT、CT及MRI预测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后残余肾功能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单位手术 小球滤过率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不同超滤量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江少玲 冯敏玲 黄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量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首次透析时随机分为低超滤量组(每次透析超滤量少于等于1000mL)及高超滤量组(每次透析超滤量大于1000mL),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量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首次透析时随机分为低超滤量组(每次透析超滤量少于等于1000mL)及高超滤量组(每次透析超滤量大于1000mL),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观察1年,比较2组患者尿量、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甲状旁腺激素、脑钠肽、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尿量、BUN、SCR、ALB、K、Ca、P、iPTH、心胸比、IVSd、LVPWd、EF、BNP、CRP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HGB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情允许条件下,加强透析宣教,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透析超滤量少于1000mL,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超滤量 终末期脏病 血液透析 尿量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残余肾功能、营养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12
作者 王孝萍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对其残余肾功能、营养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本院接收的78例D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中医...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对其残余肾功能、营养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本院接收的78例D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至患者出院,于护理前、护理后,比较两组残余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r、BUN、CCr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ALB、TRF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DN患者中,可改善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且利于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辨证施护 残余肾功能 营养状况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根据残余肾功能状态计算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剂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俞雨生 周岩 +5 位作者 张炯 李健东 唐政 季大玺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腹膜透析(PD)患者不同透析效能状态下所使用透析液剂量(PDV)与残余肾功能(RRF)及体表面积(BS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符合国人生理及病情特点的透析液剂量计算方法。方法:414例患者中位透析时间为14.8个月(6~161个月)共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腹膜透析(PD)患者不同透析效能状态下所使用透析液剂量(PDV)与残余肾功能(RRF)及体表面积(BS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符合国人生理及病情特点的透析液剂量计算方法。方法:414例患者中位透析时间为14.8个月(6~161个月)共进行1 650例次测定。按2006 NKF-K/DOQI标准分为充分、临界及不充分三组,观察各组患者之间尿素Kt/V、肌酐清除率(CCr)、蛋白质表现率(nPNA)和血浆白蛋白(Alb)、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PDV及单位BSA透析剂量(PDV/BSA)改变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结果:1 650检测中,透析不充分391例次,占23.7%。分析三组患者除尿素Kt/V、Ccr及nPNA有明显差异外,透析充分组无论是尿量(UV)及rGFR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各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以PDV/BSA为单位计算透析剂量,并以此判断与Kt/V、Ccr及nPNA之间相关性,较PDV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充分组患者rGFR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而PDV/BSA明显少于其它各组(P<0.01);按rGFR分组观察同样显示不同RRF所需透析剂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89.3,P<0.01);探讨rGFR与PV/BSA的相关性发现,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PV/BSA=4277.0-123.7×rGFR(r=-0.58,P<0.01)。由此得到PD患者个体化透析剂量的计算公式:PDV(L/d)=(4.4-0.15×rGFR)×BSA。结论:所有PD患者应根据RRF及BSA状态来计算透析剂量。这种个体化透析方案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RRF在PD中的优势,还可以节约透析液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残余肾功能 透析液容量
下载PDF
残余肾功能状态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俞雨生 张炯 +3 位作者 王金泉 胡伟新 唐政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在腹膜透析(PD)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对透析效能及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按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A组(GFR0—2mL/min)、B组(GFR2.1—4ml/min)和c组... 目的: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在腹膜透析(PD)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对透析效能及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按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A组(GFR0—2mL/min)、B组(GFR2.1—4ml/min)和c组(GFR〉4ml/min)。每3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透析状态,包括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每周总尿素氮表现率(Kt/V 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 total)、蛋白氮呈现率(nPNA)、残余肾尿素及Ccr。对比观察不同RRF状态患者透析状况和部分临床及生化指标变化。尿量〈100mL/d或Ccr〈1.0ml/min视为无尿。结果:三组不同残肾状态患者Kt/vtotal和Ccr分别为1.75±0.35、2.07±0.54、2.46±0.50和53.4±11.2、66.6±11.2、97.6±22.1(L/Wks),各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三组不同残余肾Kt/v和Ccr分别占总体kt/v的12.4%、27%、45.7%及总体Ccr的18.3%、47.3%和65.3%,三组间相比差异亦显著(P〈0.01)。此外,三组间高血压发生率、心胸比例及左心室肥厚(LVH)亦存在一定差异,c组心脏增大的病例明显低于A、B两组。RRF状态与透析效能呈正相关。本组患者除2例在透析治疗时即无尿,128例患者中有31例(24.2%)发生无尿,其中原发病为血管炎综合征及糖尿病肾病各占4例和7例,其无尿发生率分别占本病种的66.7%及25.9%;另20例无尿患者为肾小球肾炎或其它疾病,占此类疾病的20.6%。此外,发生无尿患者中有5例(16.1%)透析时尿量〈300ml/d。结论:PD患者的残余肾仍然是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影响血压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腹膜透析 透析效能
下载PDF
保元排毒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身菊 朱美凤 +5 位作者 邓祥军 殷晓坷 赵敏 张福产 史兵伟 陈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冬虫夏草、生晒参、生黄芪、丹参、生大黄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保元排毒丸组,33例)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组,32例)。两组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冬虫夏草、生晒参、生黄芪、丹参、生大黄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保元排毒丸组,33例)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组,32例)。两组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降压、纠正贫血等基础治疗,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月、12月后的残余肾功能、日均尿量、血红蛋白(Hb)和血白蛋白(Alb)。结果两组治疗6月、12月后残余肾功能、日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6月残余肾功能下降(0.75±0.22)m L/min,日均尿量减少(311±112)m L;对照组治疗6月残余肾功能下降(0.98±0.47)m L/min,日均尿量减少(321±105)m L;治疗组治疗12月残余肾功能下降(1.14±0.30)m L/min,日均尿量减少(407±132)m L;对照组治疗12月残余肾功能下降(2.09±0.77)m L/min,日均尿量减少(576±151)m L;两组比较,治疗6月残余肾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残余肾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月后日均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月后Hb和Al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两组Hb和Alb进一步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排毒丸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元排毒丸 维持性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杨意念 钱华英 +2 位作者 唐陆秀 丁钟琴 马小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和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饮...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和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血液透析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进行负性自动想法、核心信念的识别及矫正,由营养师指导和制订个体化食谱。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残余肾功能与尿量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效果。结果两组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恐惧及其他分数,以及残余肾功能、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及尿量,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团体认知行为 饮食干预 残余肾功能 尿量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汗腺功能与残余肾功能的对比 被引量:13
17
作者 毕礼明 朱冬云 +1 位作者 高峻 马济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13-3615,共3页
当患者超过90%的肾功能丧失后,就需要依靠肾移植或者透析来维持生命,美国大约有40万而全世界大约有200万透析病人,其中90%行血液透析治疗。虽然透析技术和药物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然而透析死亡率仍很高(每年近18%~20%),
关键词 慢性衰竭 汗腺功能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致残余肾功能减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伟杰 程杰 +3 位作者 苏红 邵海燕 张国兆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分析血透致残余肾功能(RRF)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1.1及1.7m2)行碳酸氢盐透析,并每月测定1次24h尿量、肌酸酐水平、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透析清除率及透析中反应,共观察6~12... 目的:分析血透致残余肾功能(RRF)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1.1及1.7m2)行碳酸氢盐透析,并每月测定1次24h尿量、肌酸酐水平、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透析清除率及透析中反应,共观察6~12个月。结果:原发于肾小球疾病者RRF较肾小管间质疾病者下降快;长期透析超滤超过4.0kg/次者较小于4.0kg/次者RRF下降快;透析6个月RRF减退幅度超过5ml/min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与低于5ml/min者相比差异不显著;采用大面积(1.7m2)透析器治疗6个月后RRF下降幅度较采用中等面积透析器(1.1m2)大。结论:大量超滤引起肾有效血流量降低,致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血透初期残余肾功能丢失的主要因素;追求高效透析致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弱,也是加速RRF减退的原因;肾小球疾病,尤其病变处于活动阶段,参与了RRF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19
作者 韦洮 王梅 +2 位作者 燕宇 杨冰 檀敏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10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排除肿瘤、肾移植失功、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及随访...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10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排除肿瘤、肾移植失功、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及随访时间少于1年的患者。尿量﹥100ml/24h者为有RRF,观察进入血液透析后RRF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44例患者入选。平均随访时间(26.42±14.40)个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RRF下降速率平均为(0.39±0.27)ml/(min·月),RRF下降速率快者[(0.72±0.22)ml/(min·月)]较下降慢者[(0.23±0.09)ml/(min·月)]肾脏存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4,P=0.000)。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者13例,占29.55%,平均2年后无RRF者8例,占32%,有RRF者5例,占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45,P=0.000)。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脱水量大、低白蛋白及收缩压增高是RRF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R=0.915,R2=0.837)。结论尿毒症患者开始透析时容量负荷过重导致脱水量过大、透析不充分及血压控制不良,均不利于血液透析患者RRF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血液透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黎晓磊 孔耀中 +4 位作者 肖观清 游璐 黄雪芳 李燕 陈春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0-774,共5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应用生物电阻抗评估新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水负荷状态并指导透析超滤量对残余肾功能(RRF)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我院57例24 h尿量≥1 000 m L的新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随访6个月。试验组应用生物电阻抗分... 目的:前瞻性观察应用生物电阻抗评估新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水负荷状态并指导透析超滤量对残余肾功能(RRF)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我院57例24 h尿量≥1 000 m L的新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随访6个月。试验组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确定透析的脱水量;对照组则根据对透析的耐受性、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压症状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等来确定脱水量。主要研究终点为少尿;次要研究终点为心脑血管事件、死亡。比较前后的体质量、平均动脉压、24 h尿量、RRF、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率及心胸比值。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束,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体质量、24 h尿量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量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1.03±1.88)%vs(2.74±2.90)%,(324.14±631.55)m L vs(1 078.57±1 245.24)m L,P<0.05],试验组的RRF高于对照组[(4.94±1.57)m L/min vs(3.93±1.52)m L/min,P<0.05],心胸比小于对照组(0.48±0.05 vs 0.52±0.08,P<0.05)。试验组5例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对照组12例(P<0.05);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患者中,试验组的超滤量低于对照组[(1 660.00±207.36)m L vs(2 416.67±598.23)m 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超滤量与是否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相关系数为0.865(P<0.001)。次要研究终点方面,试验组1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对照组有2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1例出现脑出血(P=0.352)。结论:应用生物电阻抗可更准确评估超滤量,有助于延缓RRF的下降速度,减少患者血容量相关的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